佛教法器中木鱼的来历

2025-07-30 09:05历史文化

木鱼作为一种击打乐器,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如在民族音乐特别是广东音乐中,木鱼还是其乐队组成中的一件重要乐器。

但是,木鱼却是由佛教中转引过来的,它原是由汉传佛教创造并推广使用的法器。在佛教的典故中,关于木鱼的传说有很多;在佛教的赞诵活动中,木鱼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木鱼的传说

木鱼始于什么时候,它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形制,它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在佛教中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

在佛经中,有一个著名的“鱼腹儿”的故事,说的是:在印度的一个婆罗门家族里,有个孩子叫做薄拘罗,在他很小的时候,生母就去世了。他的后母非常刻薄,经常虐待他。有一次,后母趁他的父亲不在家,把他扔进了河里,被一条大鱼吞进了腹中。这条大鱼被一个渔夫捕捞了上来,拿到市场中去售卖。恰好薄拘罗的父亲买下了这条大鱼,拿回家中,准备烹煮。正要用刀剖鱼的时候,薄拘罗在鱼腹中唱言:“愿父安祥,勿令伤儿!”他的父亲赶紧轻轻割开鱼腹,把他救了出来。据说,薄拘罗后来历尽种种磨难,终于成为了释迦牟尼的弟子,享年一百六十岁,成为世界“长寿第一”。

这个故事传到中国以后,被演绎成了另一种版本。故事的情节基本一样,只不过说成是:唐代高僧玄奘大师从西域取经归来时,途经蜀地,遇一长者,到其家化斋。长者之子被后母陷害,扔进了河里,被一条大鱼吞食。恰好那天玄奘大师偏要吃鱼,长者只好出去买回了一条大鱼。在剖鱼的时候,从鱼腹中救出了自己的孩儿。玄奘大师说:“这正是此儿夙愿把持佛律中不杀戒的因果报应,所以虽被鱼吞,却得不死。”长者说:“那怎么样才能报答鱼恩呢?”玄奘大帅告诉说:“鱼为救孩而牺牲,应该用木雕成鱼形,悬于佛寺之中,每逢斋饭时敲击,以此可报大鱼之德。”据说,这就是中国佛寺中使用木鱼的由来。

在中国佛教中,关于木鱼的来源还有一个版本。《增修教苑清规·法器门》中记载,古时有一比丘,违背师训,毁坛戒法,所以死后不仅转生为鱼,而且在鱼背上还长了一棵树。海水中,波涛滚滚,鱼背上树摇不止,皮肉撕裂,鲜血涌流,这条鱼终日痛苦不堪。后来他的师父渡海时,他兴风作浪,并对师父说:“以前你不教导我,才使我得到了堕生为鱼的报应,所以我今天要报此怨。”帅父问他姓名,鱼答后,师傅恍然大悟,知道了此事的因果缘由,劝其忏悔,并为他设水陆追拔法会。后来师傅梦见此鱼,称依仗法会功德,已脱鱼身,嘱将鱼身上的树术供养僧众,以亲近三宝。师父醒后,果然在海边看见鱼尸上的树木,随即将其刻成鱼形,悬挂于寺院之中,按时敲击以警示众人。

这些传说都很有警示意义,不过木鱼的真实意义,还应依据《百丈清规》中所说的那样:“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惰也。”也就是说,佛教僧众在诵经时之所以要敲打木鱼,原因就是因为一切鱼类的眼睛都是终日睁着不闭的,所以出家人取此义以示精进,不敢稍有懈怠而已。

不管怎样,木鱼的产生,是佛教用来警示僧众勤习佛法,日夜诵经,消释懈惰,以觉悟成道的重要法器。木鱼的形制

制作木鱼,一般都足把一整块木料雕刻成鱼的形状,然后把中间挖空,在头部、尾部、鳞甲等部分漆上黑漆,押上金箔,其余部分漆上红漆。大型木鱼一至六尺长,小型木鱼三至五寸长不等。

佛教寺院中使用的木鱼分为两种:

一种是长木鱼,雕刻成鱼形或龙头鱼身形。这种长木鱼往往悬挂于斋堂或库房廊下,作为集合僧众之用。因为它与民间乐器“梆子”的形制、发音都极相似,所以称为“鱼梆”。又因为它常常是在斋饭时敲击,所以也叫做“饭梆”。在佛教寺院中,长木鱼大都是头向山门悬挂的。

另一种是圆木鱼,形状类似于一边塌陷的馒头,高的一端挖空成青蛙嘴,矮的一端浅雕成二鱼或二龙戏珠状,尾部盘绕于木鱼的腰身之上。圆木鱼是在僧众赞咏诵经时,敲击拍节,以调和音调和节奏的,同时也可防止大家昏怠,以时时振奋精神。所以,木鱼在敲击时要轻重缓急平稳恒定,富有节奏感,根据需要,由缓入急,逐渐加速。

寺院中的圆木鱼大小不等,有各种规格。一般大些的圆木鱼都是放在案上或架上敲击的,小些的圆木鱼则是用手执持敲击的。小圆术鱼的敲击手法是:不敲的时候,双手捧持,鱼椎在外用两食指和两拇指夹住,其余六指托住鱼身;敲击的时候,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执鱼,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执椎,鱼椎头和鱼身头向上相对,两手如合掌,称为“合掌鱼子”。

北京潭柘寺龙王殿廊下悬挂的石鱼,一米多长,敲击不同部位能发出的不同声音。

木鱼的功用

佛教中设立木鱼,用途是很多的。

首先,如前所述,木鱼主要是用来在僧众赞诵时整和声调节奏的,类似于乐队中的指挥。同时也取鱼类目不阖睛,昼夜精进,以激励僧众不断用功的意义。

其次,木鱼有集合僧众的作用。佛经中说,自有木鱼出现,“其后,天下大小寺院以木鱼鼓集合大众”。现在,木鱼有时也在僧众斋饭时敲击,《百丈清规》中说:“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

再次,木鱼还用来打更报晓。佛经中记载:“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行报晓。”

最后,木鱼也是比丘们在出外乞食化缘时,不断敲击,以提醒俗众广发慈悲心的工具。

关于木鱼的功用,佛教中还有许多偈语发人深醒。如《雪峰义存禅师语录》中就有“木鱼鼓颂”二首,其中有句说:“我暂作鱼鼓,悬头为众苦。师僧吃茶饭,拈槌打我肚。身虽披鳞甲,心中一物无。鸬鹚横豁望,我誓不入湖。”又说:“可怜鱼鼓子,天生从地养。粥饭不能飧,空肚作声响。时时惊僧睡,懒者烦恼长。住持闹喧喧,不如打游漾。”在这里,木鱼警策僧众的用途,被古代佛教高僧以幽默趣味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 藏传佛教法器漫谈

     佛教法器是指佛寺中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法器种类繁多,神圣而威严。其形式大多仿自印度佛教法器,同时也加进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内容。它大致可分为礼敬、称赞、供养、持验、护身和劝导等六大类。不同种类的..

    2025-07-31
  • 佛教里的汉香与藏香

    从佛教创教开始,佛教的香也应运而生,佛香的原料中多以名贵香药为主要成分,早期佛教以“旃檀、沉香、乳香、安息、龙脑、丁香”等为主要原料,或配制燃烧,或制成香水浴佛、涂身,或制成香食敬佛、食用,或用以治病疗疾。随着佛教的传播,在..

    2025-07-31
  • 藏传佛教法器——法螺

    我们以超科学的角度,来看左右旋法螺,有说右旋法螺是稀罕法器,有说左旋法螺是俱有神奇功效,在此全列举出来供各大网友参考一下即可。右旋法螺:代表佛陀三条颈纹,一说代表佛语。象征佛陀宣说法音,如螺声远扬四方,广传天下利益众生,永世..

    2025-07-31
  • 汉传佛教法器分类

    汉传佛教法器的种类十分的繁多,而各种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差异极大,因此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中,也产生了许多的变化。念珠汉传佛教法器的种类十分的繁多,而各种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差异极大,因此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中,也产生了许多..

    2025-07-31
  • 西藏藏传佛教法器之一礼敬法器

    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佛教法器是指佛寺中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法器种类繁多,神圣而威严。其形式大多仿自印度佛教法器,同时也加进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内容。主要介绍藏传佛教法器之一礼敬法器。礼敬法..

    2025-07-31
  • 西藏藏传佛教法器之二称赞法器

    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称赞法器主要用于佛教庆典、宗教节日、活佛坐床、开光仪典等重大喜庆法事活动中,种类包括锺、鼓、铃、铙、钹、锣、海螺、骨号、铜号、银号、唢呐等。锺用金属铸成,有大小各式。教徒作法事时,击之以召集僧众。..

    2025-07-31
  • 西藏藏传佛教法器之三供养法器

    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供养法器供养类法器专为供养之用,包括香炉、灯台、幢幡、华盖、璎珞、花笼以及供养器盆、盘、钵、杯、碗等等。香炉和灯台均为供于佛像前,分别用于烧香和照明的法器。幢有羽毛、宝石、金饰、丝绢等类,其形式为..

    2025-07-31
  • 西藏藏传佛教法器之四——持验法器

    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持验法器是指在修持作法时使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持验法器包括曼扎、金刚杵、金刚铃、金刚镢、本巴瓶、法轮等。曼扎,即曼陀罗,是藏传佛教密宗神圣的坛场。僧人修法之地。用金银、铜等金属制成,形制有圆有方,..

    2025-07-31
  • 佛教法器之法螺

    法螺为密教常用的法器。译为商、珂贝,又称为法赢、宝螺、金刚螺、蠡、蠡贝、螺贝等。乐器之一种,在卷贝的尾端装上笛子而成。在经典中常以法螺之音悠扬深远来比喻佛陀说法之妙音,如《法华经》中说:“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

    2025-07-30
  • 土家族的来历 土家人是由巴人演变而来的吗

    土家族在中国五十多个民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土家族有802.81多万人,集中散居在湘鄂渝..

    2025-07-28
  •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快到了,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中秋节为什么会成为我们的传统节日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中秋节的典故吧!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

    2025-07-26
  • 泰国养小鬼是真的吗,佛教把小鬼当成保护神卖给信徒和游客

    泰国是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这里的人们非常相信通灵事件,泰国降头术、泰国养小鬼、泰国佛牌有非常多的人相信。而今..

    2025-07-22
  • 称呼礼仪-称谓礼仪-日常、职场、佛教、古代称呼礼仪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礼”的这一块特别重视,以下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称呼礼仪,包括日常交际称呼礼仪、..

    2025-07-20
  • 中秋节礼品的来历和传统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这个礼品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

    2025-07-14
  • 道教坛场法器-令牌

    令牌是道教斋醮科仪中常用法器。道教法器令牌起源於中国古代军队发号施令用的虎符。《道书援神契》有「令牌」项称,「《周礼》,牙璋以起军旅。汉铜虎符上圆下方,刻五牙文,若垂露状。背文作一坐虎,形铭其旁曰:如古牙璋,作虎符。近召将用..

    2025-07-09
  • 佛教法器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就内义而言,凡供养诸佛、庄严道场、..

    2025-07-09
  • 峨眉山佛教文物——佛家三宝

    为了弘扬佛教文化,适应对外开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满足国内外高僧大德和游人的愿望,近年来,在万年寺无梁砖殿左侧,曾设了装饰典雅的“普贤行愿楼”,通过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将珍藏多年的“贝叶经”、“佛牙”、“御印”三件珍贵文物,对外..

    2025-07-08
  • 佛教袈裟

     袈裟是佛教僧尼在特定场合下穿着的法衣。梵语音译为不正色、坏色、染色,以其色不正而称袈裟。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袈裟形制有不同,中国佛教的袈裟又与日本佛教的袈裟不同。汉传佛教的袈裟袈裟之颜色在诸律中各有异说,然大抵赞同三种坏色..

    2025-07-08
  • 佛教七宝:什么是砗磲

     砗磲的本来面目 砗磲念珠佛家“七宝”之一的砗磲也叫车渠,梵名musaragalva,音译作:牟娑洛揭婆、目娑啰伽罗婆、牟呼婆羯落婆、摩娑罗伽隶、牟娑婆、谟萨罗、牟娑洛等,其意思为紫色宝、绀(为一种深青色而略带微红之颜色,俗称天青色)色宝..

    2025-07-08
  • 进入佛门之认识佛教法器

    木鱼(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为准,例如晨钟暮鼓以及各种报钟、板声等。寺院中用于庄严佛坛及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锡杖等修道资具,都是法器..

    2025-07-08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