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有人口82280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和西定、巴达、打洛山区,其余的散居在临沧、思茅等地。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族地处海拔1500米至2300米的亚热带山区,群山峻岭间密布着参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这里雨量充沛、四季无霜,盛产桐油、香樟等经济林木。布朗人以农业为主,种植旱稻、棉花与茶叶,其聚居地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原料产地之一。
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无文字。布朗人兼操汉语、傣语和佤语,部分人通晓汉文和傣文。
布朗人善种茶,大自然也赋予他们发展茶叶生产的独厚条件。在布朗山、西定、巴达山区一带,连绵起伏的茶山郁郁葱葱,长势一派生机,是云南大叶种茶的重要产地。采集大叶种茶的嫩叶,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后熟等精细加工,可以制成清香馥郁的普洱茶。普洱茶茶质优异,远销西欧、日本、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与地区,在中外茶坛上享有极高声誉。

布朗山区还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早在60年代勐海县巴达山区境内发现了一片野生茶林,其中一棵“茶树王”径粗1.03米,株高32.12米,已有1700多年的生长历史。这棵茶树至今枝叶茂盛,由它上面采摘的茶叶经鉴定品味纯正,质地优良。
[page]在当代的布朗人中,茶叶收入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经济来源,多年的种茶实践使布朗人民也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他们将四五月份采回的嫩毛尖放进锅内炒干,就热装入带盖的竹筒,封紧并放置火塘边烘烤。待竹筒的表皮烤成焦状时就制成了喷香可口的竹筒茶。布朗妇女个个都是制茶能手,不但会制散茶、烤茶,还会制做一种专供本民族食用的酸茶。利用每年五六月份的湿热天气,将鲜茶煮熟,放在阴凉处发酵,待茶发酸后装进竹筒并埋在土里,三四个月之后即可取出食用。布朗人从老到小皆有嚼食酸茶的习惯,据说这样能生津止渴而且有助于肠胃的消化。
布朗人品茶也相当讲究,有烤茶和泡茶两种方式。烤茶是将茶叶撒入特制的茶罐中,一同放在火塘上边烤烘,当茶叶冒出朴鼻的香气时立刻注入滚烫的开水。烤茶浓郁香醇,为布朗人待客上品。
除了嚼茶,布朗人还有嚼烟的嗜好。嚼烟的方法是将槟榔叶包上少许的草烟丝,再加入沙基、芦子、槟榔果、红石灰等一块放进口中慢嚼,每次可嚼20多分钟,吐出的烟渣呈紫红色,布朗人嚼烟日久,连牙齿都被染成黑色。槟榔果属凉性,有防虫护齿之功效。布朗人抽烟、嚼烟不分男女老少,男人喜欢强烈、辛棘的刺激烟味,妇女则常叼一根长杆烟锅,抽吸味软清淡的烟丝。
布朗人爱吃生食和酸食。将生牛肉,生鱼肉或生马鹿肉剁成肉酱,佐之以香菜,大蒜和精盐,来招待远方贵宾。酸笋、酸鱼、酸猪肉清香可口,亦是布朗人常吃的食品。外出渔猎,布朗兄弟会烹调一“锅”别具一格的卵石鲜鱼汤。他们在沙滩上挖一个坑,铺上几层芭蕉叶子,先倒进清水与活鱼,接着投入一颗颗烤热、烧红的石子,水沸腾将鱼煮熟,最后撒上盐巴。这种鱼汤味美甘甜,散发着烧石子的干香和芭蕉叶的清香。鲜花为媒,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的成年礼仪式。届时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铁锅片烧取红毛树黑烟,彼此为异性染齿。染齿意味着步入成年,可以公开参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动。
“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恋爱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小伙子们换上新装,怀抱三弦,结伴来到姑娘的竹楼下面,争相用恢谐的语言和热情的歌声去打动意中姑娘的心灵。梳妆打扮的姑娘们也早早燃起火塘,打开房门,请小伙子们进来,用对歌、递烟、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布朗山区串姑娘可以群访、也可以单独夜访。是青年男女进行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page]男女双方恋爱感情笃深,男子就会向女子提出求婚。布朗山区许多地方求婚时以花为媒。小伙子把从山上采回的鲜花献给姑娘,当姑娘确认这个小伙子是真心地爱她时,就在花束中挑选最美丽的一朵戴在头上,借此表示同意婚事。
布朗人的婚礼也不寻常,一对情侣的婚典要重复举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亲之后,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线礼仪式。此后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尽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劳动生活。直到举行了第二次婚礼,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当儿媳妇。第三次的婚典往往办在婴儿出生之后,这次一定要杀猪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亲朋好友。
“跳歌”与圆圈舞
布朗人喜欢歌舞,每逢年节总要纵声高唱,翩翩起舞,欢乐到深夜。布朗族青年从小就要学弹各种乐器,练唱各种曲调。布朗山上的曲调分为甩、宰、索、缀四种。甩调激昂抒情;宰调欢快活泼;索调用小三弦伴奏,适合唱习俗歌曲;缀调则用于盛大舞会中的对唱,多颂扬蒸蒸日上的新生活和民族的英雄历史人物。领唱者亦常根据场面即兴编增歌词的内容。布朗人的歌与丰富多姿的舞配合紧密,墨江一带流行的“跳歌”就是一例。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的意思,因舞步不同有“二则歌”和“三则歌”的区别。一个村寨跳歌,经常邀请外寨的高手参加,跳歌之后还要举行歌咏比赛,宛转悠扬的山歌在村寨的夜空中久久絮绕回荡。
圆圈舞是布朗青年最热衷的集体舞。跳舞时先由能歌善舞的“冒少头”领舞,伴随着(钅芒)锣与象脚鼓的节奏,姑娘们自动围成一圈,边跳边朝逆时针方向移动脚步。舞姿轻盈而优美。一群小伙子在里圈作虎步跳跃,他们时而分散与姑娘轻声对唱,时而聚合临摹动物行为舞蹈,如此反复循环,尽情抒发心中的喜悦。
竜林。是傣族墓地。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竜林。竜林根据死者对象,大致分为三部分。一般正常死亡者埋在一起;未成年死亡者葬在一处;正常死亡者又另葬一处。一般情况外村人、生人不得进入竜林。傣族认为外人如进入竜林,使会触乱这里的鬼魂,寨..
2025-11-16贝宁是非洲国家,还没有根本解决吃饭问题。贝宁人的主要事物有南北的区分。南部食物在南部,玉米是人们的主食。玉米粉常被用来做成各种各样的面团,通常和花生或番茄酱一起食用。鱼和鸡肉是南部最常吃的肉类,他们通常用棕榈油或花生油将其煎..
2025-11-06湖南是我国内陆地区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全省有一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2个享受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县区。此外,还7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半数的县、区,99个民族乡。据湖南省统计局公布的“五普”统计数据,全省少数民族人口达641万余人。全省55..
2025-11-04导读: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些都是经过一系列的岁月所沉淀下来的规矩。它不仅代表了这个民族的形成轨迹,也是作为一个民族向外展示最好的方式。今天,万年历小编带大家走进查白歌节去了解下,查白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查白歌..
2025-11-03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
2025-10-26土家族新娘回门时,忌为娘家扫地,恐将娘家财气扫光。回门日,新郎吃岳丈家头一餐时,忌将岳家特意多盛的一大碗饭吃光,忌将酒杯中事先投入的两粒黄豆(金豆)吃掉,酒后应留在杯中,以免将岳家吃穷喝光。回门时,忌新婚夫妇在岳(娘)家同房..
2025-10-25蒙古族人的信仰崇拜天地蒙古崇拜天地族对天地十分崇拜,喻天地为父母。以为天是伟大而神圣不可侵犯的,它支配着世间的一切。大地哺育万物,是万物生长之源。因此,在一些重大活动乃至日常生活中,对天地很崇敬,如熬好奶子,首先向天地泼洒敬..
2025-10-16蒙古族有猎狗打猎的习俗。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猎狗—“台格”,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选留猎狗要注重好的品种,即从良种小狗崽中挑选腰身长,尾巴长而匀称,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动作敏捷,跑起来快的小狗作猎狗。当第一次出猎调..
2025-10-16起源于土尔扈特人祭敖包时,在敖包上悬挂彩布绸条,表示对自然的崇敬。(有的学者认为是藏传黄教信徒礼佛时的供品),以后献哈达这种礼仪传入土尔扈特部落社会生活中,就成为日常交往的礼敬用品。在喜庆大典迎送宾客时,献哈达表示隆重珍贵的礼..
2025-10-161949年以前,巴音郭楞境内的汉族人和全国各地的葬俗大致相同,他们把死称为白喜事则指衰老的死亡,新生成长,这是大自然新陈代谢的一大喜事。人死无大难,一切归入了平和宁静之中,这是第二大喜事。人死之后,身体埋入了地下或烧成了灰烬,而..
2025-10-16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国土面积的18%为可耕地,其余主要适于畜牧业。肯尼亚自然物产丰富,大峡谷中..
2025-10-15加纳是个盛产木薯、大蕉、玉米,以及少量大米的地方。他们平时多用上述原料加工成不同的主食品种。他们爱吃烤全羊(其烹制方法是先去毛、脱蹄,然后开膛净腹,再将羊身涂上佐料,用一根长铁棍从嘴到尾穿起来,再把其架在火上反复烘烤至熟)。因..
2025-10-15妇女怀孕,在满族人看来是一件吉事。因此全家人都对孕妇给予特殊的照顾。婆婆不但要向儿媳传授一些保胎、生育知识,同时也提出许多清规戒律。妇女一怀孕,就不能再参加他人的婚礼,更不允许侍奉祖先神。怀孕5个月时,不能到马棚,不许牵马,不..
2025-10-15导读: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些都是经过一系列的岁月所沉淀下来的规矩。它不仅代表了这个民族的形成轨迹,也是作为一个民族向外展示最好的方式。今天,万年历小编带大家走进尝新节,去了解下尝新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尝新节的习..
2025-10-13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