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哪里?仫佬族的民族习俗

2025-10-05 08:23历史文化

仫佬族,现有159328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90%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仫佬山乡是景色迷人的山水画廊,山如剑排,水似绸缎,素有“小桂林”之称。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矿藏和山货。

仫佬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采煤和采集在生产中也占有较重要地位。

仫佬族多自称“木冷”,即“伶人”,晋代便有“僚人”的记载见于文献。唐宋以后“僚人”、“伶人”在史籍中则更多出现。直至清代才有“姆佬”之名。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仫佬人民的意愿,统称仫佬族。

仫佬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仫佬群众过去以信奉道教为主。也信佛教。节日活动较多,一年中除十、十一月外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依饭节,是最隆重的节日。

掘地为炉

在山青水秀的仫佬山乡,翠竹深处掩映着一幢幢整齐的仫佬民居。仫佬民居,多为砖墙、瓦顶、矮楼建筑。无论是在平地或是斜坡上,房基都要修成高出地面30至60公分的地台。墙基以火砖砌成。人住底层,楼上是仓房。民居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地炉取暖做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地炉建于堂屋内大门两侧或厨房中。先在地上挖个坑,在坑中用砖砌好炉子,炉旁安放一个大水坛,坛口与地炉口都略高于地面,以避污水流入。炉前砌一个煤坑,上面盖块活动的板子。炉子除掏灰的炉门外,以及坛子的周围,全都用泥土填平,表面还得打上三合土。地炉一天到晚都不熄灭,水坛中总有热水。除随时可架锅做饭外,冬天象土暖气设备一样,使堂屋舒适温暖。特别是在潮湿多雨的季节,屋里的粮食和衣物等都不致发霉。逢年过节,家人亲友就围着地炉吃“火锅”,非常方便。因为仫佬族地区产无烟煤,所以使用地炉十分普遍。

给牛过生日

农耕民族大都有保护爱惜耕牛的传统习惯。但是像仫佬族这样敬重牛的习俗,却是别开生面。他们把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当做牛生日,届时家家户户清扫牛栏,把牛洗刷得干干净净,给牛送上好饲料,让牛歇息。这天要杀鸡宰鸭备酒祭“牛栏神”。要用枫树叶汁泡蒸黑糯米饭祭祖先。祭毕,先让牛吃黑糯米饭团,尔后人才能吃,以此表示对牛的敬重。

[page]

关于牛生日的来历,仫佬族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古代仫佬先民以锄挖地耕种,非常艰辛。有个叫罗英的姑娘在白银山上用动听的歌声解救了一头蹄子夹在石缝中的野牛,把它带回家中,割嫩草给它吃,唱山歌给它听,并教它耕田犁地。野牛好像也通人性,为了感恩,给仫佬人减轻劳动负重,同时,耕牛也得到了人们的敬重。后来罗英被尊为祖神,她救牛的四月初八做为牛生日。

难辨新娘的婚俗

仫佬族青年男女历来实行自由恋爱,除节日、集会和赶集时的交往相识之外,主要的恋爱方式就是在“走坡”中传歌互答交友。“走坡”的季节是阳春三月和八月金秋,年轻人身穿盛装,男女各自结伴,到集市上寻找对歌的伙伴。找到满意的对手后,就邀到风景美丽的山坡草坪上开始对唱,以歌为媒,一问一答,相互满意,互赠信物。最后托媒人通报家长,确定婚期成亲。

媒人先由男方拜托,女方家若同意,就把女儿的生辰八字交给媒人转递男方。男方父母收到女方八字后,认为与儿子的八字相合,这门亲事基本大功告成。

接亲方式各地略有差别,最有趣的是“送嫁十姊妹”。新娘过门前一个月,同村寨的同辈姑娘自愿组成十人傧相,到未婚新娘家做姐妹,与新娘日夜相伴,帮她做新鞋,缝嫁衣,备妆奁。成亲的那天,十姐妹与新娘打扮得一模一样,穿相同的“情人鞋”、“送嫁衣”,撑同样的“姐妹伞”,剪同样的发型,扎同样的辫子,甚至连举止姿态都相近相似。若非亲友,真不知谁是新娘,谁是傧相。到了新郎家,十一个姑娘一起登堂入室,热闹非常。

接亲的当天,许多地方都有设“歌卡”的习俗。男方一行人到女方村寨接亲时,要唱答盘问方能通过“歌卡”进入新娘家。同样,女方送亲队伍到男家村寨也得答出问歌才能进新郎的家门。有时从早一直唱到晚,围观看热闹的人挤得水泄不通。最后若答不上来,那就自问自答,或由家长出面唱“和解歌”,宣告“栏门歌”结束。在长时间的对歌中,主人要供应好吃好喝给客人,以保证对歌时精力旺盛,情绪饱满。新娘进屋后,许多地方要“闹歌堂”,即在洞房内外摆擂台赛歌,男女唱答。高潮时,喝彩声、欢笑声响成一片,成了青年人显露才华的极好场所。

添子报喜

生孩子被仫佬族百姓当作大喜事。新嫁娘一怀孕就要向母亲报喜,未来的外婆立即动手给将出世的孩子绣背带,以备将来背孩子用。

孩子一出生,亲家便派人到外婆家报喜。外婆便挑着早已准备好的礼品前去贺喜。礼物有鸡(生男孩送母鸡,生女孩送公鸡),绣花背带、花布、甜米酒、红糖、鸡蛋等。外婆在女婿家住满三日,与接生婆、亲家母吃完喜餐后才返回自家。

产妇坐月子期间倍受照顾,独居卧室,单独吃富有营养的食品,还要举行喝姜酒仪式。满月后,母亲撑着伞背着孩子到田间转悠,谓“游田峒”。背孩子的背带里还塞有书本,预祝孩子长大后勤劳好学,才智超群。尔后,背孩子到集市上去买葱买蒜,期望孩子长大后聪明能干,能说会算。最后,母亲背孩子到外婆家与外婆、舅舅、舅妈等“见面”。过去是只给男孩子做满月,现在实行计划生育,许多人家也给女孩做满月,众亲戚还送孩子很多食物、衣服和首饰。

  • 仫佬族的鸭酱怎么做?鸭酱的做法

    鸭酱是仫佬山乡味美色鲜的调味佳品,杀鸭时留下鸭血(不凝固),配上自家酸坛内的酸水,用筷子拌匀,以血液变成略为乌黑为适度,然后加入少许食盐和姜末。有的不煮,认为这样保留'血鲜';大多略煮一下,一滚即得。用鸭酱调味而吃白偃猓湮段薇..

    2025-10-05
  • 土家族跳丧鼓的习俗有什么?土家族跳丧鼓风俗简介

    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湖北省西部的长阳、来凤、利川等县。土家..

    2025-10-04
  • 土家族的节日习俗有什么?土家族的节日简介

    土家族,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的石柱、..

    2025-10-04
  • 土家族哭嫁的过程有什么?土家族哭嫁习俗简介

    聚居在三峡地区的土家族在婚俗方面保留着古朴的民族习俗,别具一格的环节有哭嫁、过礼、开脸、戴花酒、背新娘、迎亲、..

    2025-10-04
  • 哈尼族的民间文化都有啥?都有啥民族风采

    哈尼族文学以民间文学为主,包括诗歌、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谣谚等。神话和传说最古老,数量相当多,有《天、地、..

    2025-10-03
  • 哈尼族民居有啥民族特点?有何位置要求

    哈尼族的房屋建造都是依照传统,根据祖先传下来的轨迹进行的。找地基、备料、破土、下脚石、立柱、门向位置以及屋内布..

    2025-10-03
  • 白族丧葬习俗

    白族大都实行棺葬,极少部分地区实行火葬。人死后,要急速通知亲朋好友,若死者是女的或入赘的人,要等后家来人验证后,才能选时辰入棺。入棺后要在家停枢数日,供孝子、亲友凭吊,并要摆酒席宴请亲友。在这期间要超度亡灵,请人看坟家(年老者..

    2025-09-25
  • 日本中秋节习俗

    现在日本人过中秋节的传统是由古代中国传入的,在那个以学习汉文化为荣的久远时代传入。日本语中中秋节的正式名称是“栗名月”,也叫“豆名月”、“芋名月”。我们知道日本人赏樱花叫做“花见”,那么日本的赏月活动叫什么呢?对了,就叫“月..

    2025-09-24
  • 回族服饰习俗

    回族的服饰,根据性别形成了男子服饰和女子服饰,且男女服饰区别很大;根据年龄形成幼儿服饰、成年服饰和老年服饰,回族妇女的年龄服饰更清楚,有未婚服饰、已婚中年服饰和已婚老年服饰;根据地区和季节、宗教职业形成不同的服饰等。下面就男..

    2025-09-24
  • 满族的祭祀习俗

    满族的祭祀活动,神秘庄重,从程序到内容都十分讲究。整个祭祀过程分为:祭祖、祭神、祭神杆、祭星4个部分。在祭祀的前3天,全族人就要着手准备了:要在院子的大门当中悬上一把谷草,这就是表示从挂草把的日子起,一直到祭祀完毕,不许头戴狗..

    2025-09-24
  • 共度“三月三”,诉说民族情

    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苗族、畲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此期间,这些民族的同胞都会举办各种活动,以独特的方式隆重庆祝自己的节日。在海南,阳春三月,吊罗山下,陵水河畔,山为媒,海为证,山水相约,共襄盛举。3月23日晚上8点,海..

    2025-09-21
  • 仫佬族节日——后生节

    仫佬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附近的宜山、柳城、河池等地。一般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这一天,小伙子和姑娘们穿着新衣服,打着布伞,带上粽耙等食物,成群结队到野外“走坡”。节日的“走坡”,以唱山歌为主,男女青年通..

    2025-09-21
  • 基诺族各方面的介绍 基诺族的生活习俗

    基诺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基诺族总人口为1.8万人,其中云南省有1.78万人。截至1..

    2025-09-12
  • 感恩节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

    你肯定听说过感恩节,那么你知道感恩节的由来吗?感恩节像中国的春节一样,大家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那么你知道感恩..

    2025-09-10
  • 荷兰的习俗礼仪

    荷兰的习俗礼仪荷兰王国(thekingdomofthenetherlands),简称荷兰(netherland)。位于欧洲西部。面积40884平方公里。人口1414万。平均每平方公里有41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但是荷兰王国的议会、政府..

    2025-09-03
  • 塔塔尔族民族语言的基础是什么?塔塔尔语的发展

    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卜察克语支。塔塔尔语有三种方言:即中央或中部方言(包括伏尔加、喀山和中国境内塔塔尔族的方言)、西部或米希尔方言(指居住在鞑靼自治共和国境内塔塔尔族的方言)以及东部或西伯利亚方言。塔塔尔语是在保加..

    2025-09-02
  • 德昂族有怎样的婚配习俗?德昂族家庭的情况

    一夫一妻的父权制家庭。在云南镇康县、耿马县的德昂族,其婚姻制度严行一夫一妻制。在父系氏族的大家庭中,妇女还保持一定的地位。盛行的是单线姑舅表婚,每个氏族的男子成员,基本上固定同另外一个氏族女子通婚。若本村互相婚配的氏族中无法..

    2025-09-01
  • 高山族包括哪些族群?高山族习俗概况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了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人、赛夏人等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历史上,特别是明代以前,并..

    2025-09-01
  • 弘扬火山矿泉文化 打造北方民族狂欢节

    圣水节现场五大连池圣水节,是黑龙江省著名民俗节日和旅游节庆品牌,1992年被列入“中国百大节庆”,200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各民族的狂欢节。五大连池..

    2025-08-28
  • 高塘卯节:古代劳动习俗“活化石”

    8月3日(农历7月5日),施秉县杨柳塘镇高塘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塘卯节。这是当地苗族人的一次盛会。高塘卯节,是黔东南苗族人中比较大的民族节日。它的最大特点是:特殊的祭祀方式,全村性的捉鱼大行动。高塘过卯节一般是在农历七月第一个卯..

    2025-08-28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