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地下文物,都见证着一段历史,留下丰富的历史信息。
昨天,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我市曾在三座五代墓葬中,出土了数十件桫木质的俑类随葬品。令人惊叹的是,除人物俑、生肖俑和动物俑外,还有人首龙身俑、人首蛇身俑及蛙俑等。考古人员认为,这些造型独特的神怪俑随葬品对研究当时人们的社会意识、宗教信仰和精神生活,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物凭证。
人首龙身俑隐含蛇原形元素
眼前这些文物,乍看仿佛并不起眼,它们有的形态蜿蜒盘旋,有的呈环状堆叠,工艺简单却难掩神怪形象的神秘与威严。
经确认,这些是神怪俑,古已有之,扬州地区的五代墓中屡有出土。据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表示,在扬州的考古史上,蔡庄、三星和蚕桑的三座五代墓中,均出土了人首龙身和人首蛇身俑。“蔡庄大墓的发掘报告把背脊突出的称为龙俑,不突出的称为蛇俑。”考古人员介绍,龙、蛇在民间有“天龙、地龙”之说,古人参照多种动物形象,依据想象组合成了“龙”这一至高无上的神灵,在龙的造型中隐含蛇形元素,这与扬州五代墓出土的龙、蛇不分的现象相吻合。
神怪俑成乱世人们强烈心理慰藉
那么,为何这些俑在五代墓葬中密集出现?考古人员认为,这一现象与动荡的社会状态息息相关。
“唐末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彻底打破了李唐帝国大一统的局面,使唐以后的五代十国比东汉以后的三国,分裂的局面更加破碎,战争频发。”束家平介绍说,当时,扬州是江北门户,江淮要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连绵不断,因而灾害也更为惨烈,加之连年天灾,百姓生活雪上加霜。在如此残酷的形势下,人的生命随时会消亡,统治者的政权也会倾刻间土崩瓦解。面对这样的现实,人们不得不寄希望于神灵保佑,幻想通过这些神异的人兽和灵物,驱邪避害,来世主宰万物,神怪俑的出现满足了他们的内心需求,当时的墓葬中频频出现神怪俑,也就佐证了这一点。
扬州双人首蛇身图案源于汉画像石
在这三座五代墓中还出土了双人首蛇身俑,俑作人首分置两侧,颈部相交。考古人员介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看到蛇交尾缠绕的形象,于是换上人的上半身,便成了人格化的蛇神或龙神,“这种形象也常见于汉画像石上,其双人首而蛇身相交绕的,皆为伏羲、女娲像”。考古人员推断说,扬州的木质双人首蛇身图案就源于汉画像石上的伏羲、女娲。
考古人员介绍,在蔡庄和三星砖瓦厂的五代墓中还各出土了一件蛙俑,或称蟾蜍,俑作昂首匍匐,似时刻出击捕食之状,仅雕出粗略的轮廓,无任何细部的琢饰,“由于古人把蟾蜍和月亮联系在一起,其特别的神力可见一斑”。
近日,记者走访了徐东古玩城,发现随着收藏热的掀起和收藏队伍的壮大,宗教题材的瓷器升值速度在加快。记者采访发现,一件清代中期的德化窑雕瓷观音,十年前的价格大约在三千到五千,现在的市场价格至少在五万以上。一件带有手绘道教题材的八..
2025-10-282009年11月17日——登山者赫南.厄兹蒂尔克(renanozturk)注视着一位当地藏族人,他正在看一篇图案鲜艳的手稿,2008年9月,他在偏远的喜马拉雅山探险古代姆斯唐(mustang)王国(当今的尼泊尔的一部分)洞穴期间发现的。对折的这张纸是15世纪藏族..
2025-10-28在广东梅州,有一群特殊的民间艺人,他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寺院、佛塔和古民居内;他们有一项绝活,就是绘画宗教壁画,是梅州出了名的宗教壁画师。在佛光寺新建的寺堂内,笔者见到了这群民间艺术家。他们正聚精会神地对寺堂内的墙面、天顶以及..
2025-10-07高山族保留着原始宗教信仰和定期祭祖。迷信鬼神,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该族约40万人,散居于台湾省各地,其中有西部平原的平埔人,居住于中部山区、东部沿海纵谷平原的泰雅人、赛夏人、曹人、布农人、排湾人、鲁凯人、卑南人、阿美人和兰..
2025-09-03一、含义“念珠”,有人叫“数珠”,也有人叫“佛球”,因为它是念佛菩萨圣号或持咒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工具(有两三种外道,他们也仿效佛教在使用念珠)。念珠,梵名叫做“钵塞莫”。本木患子经说:“佛告(毗琉璃)王言。大王若欲灭烦恼报障..
2025-07-31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不仅在东乡族的形成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东乡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文化生活,都具有很大的影响。约在元末明初时,由哈木则率领的第一批40名传教士到达东乡地区。后来人们尊称他们为40个“舍亥古杜布..
2025-07-18小时候我在山东济南老城区“洋楼”(天主教堂)以东的两熨斗隅街胡同深处由状元府马棚改建的一四合院中长大。街南首有一条东西长近200米、宽4米的青石板铺路的小街——将军庙街。耳闻目睹有关将军庙街的往事仿佛还历历在目。将军庙街西首路北是..
2025-07-09在广州市中心的一德路,坐落着有“远东巴黎圣母院”之美誉的天主教堂——石室圣心大教堂。1863年8月,石室圣心大教堂正式破土动工,历时25年,于1888年建成。教堂的得名有着独特的意义:因奉耶稣圣心为主保,故命名为耶稣圣心堂,又因教堂全部..
2025-07-09擦擦—持剑菩萨如同玛尼石遍及西藏各地受到崇拜一样,“擦擦”也遍及西藏各地,受到人们的崇拜。“擦擦”是一种类似于玛尼石,其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一,玛尼石是天然的白石,“擦擦”则是人工制品;其二,玛尼石有大有小,“擦擦”则普遍偏小..
2025-06-18老上师在著名的果洛石经旁边。资料图片藏文石经,是用金属等工具将大藏经镌刻在石头上的一种特殊的经书形式,又称石头书。在藏族地区,人们又形象地称其为“多卡“或“多让”,意为“石经墙”。这是因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石板两面镌刻经书..
2025-05-28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