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的民族风俗 柯尔克孜族的民族文化

2025-11-17 08:26历史文化

柯尔克孜族,现有人口141549人。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克斯、昭苏、额敏等县。

柯尔克孜族聚居的西部是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东南部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由融雪汇集的克孜勒河、盖孜河、廓克沙尔自西向东流经境内。高山周围与河流两岸是一片片丰美的草原,适宜畜牧业生产。部分河谷盆地,还可以灌溉垦殖。柯尔克孜族就是在这块土地上,世代过着以游牧为主,兼事农耕的经济生活。

柯尔克孜族,汉代称为“坚昆”、“鬲昆”,南北朝称为“结骨”、“契骨”,唐代称“黠戛斯”,辽金称“纥乞斯”,元代称“吉利吉思”。清代,沿用蒙古准噶尔语,称之为“布鲁特”,意即“高山上的居民”。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实厥语族。分南北两种方言。自历史上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后,开始创制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在各民族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许多柯尔克孜族人已兼通维吾尔语文和哈萨克语文。

柯尔克孜族的文艺绚丽多彩。著名的民间史诗《玛纳斯》,规模宏大,语言生动,被誉为民间文学中的奇葩,在世界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柯尔克孜族特有的弹拨乐器三弦琴“考姆兹”,音调和谐丰富;刺绣、雕刻、织花,金银饰器等传统工艺,也有自己的特色。每逢年节,柯尔克孜族就要举行各种文娱活动以示庆祝。

高山牧民的婚礼

柯尔克孜族的婚礼十分隆重,分订婚和结婚两个步骤。在订婚时,男方用一匹马驮着礼物前往女家,马头上要扎一块洁白的棉花,以示订婚。女方父母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有的地区马头上的棉花由女方来扎,或向男方客人身上撒些而粉,表示同意亲事,预祝顺利。结婚一般要举行三天,日期多选择在月底,仪式主要在女家进行。第一天,新郎在父母、亲友陪同下,带着礼品前往新娘家。礼品包括刚宰杀的两只羊,一只作整羊煮熟;一只把五脏掏出,不剥皮烤熟,还要带上数十头小牲畜。临近新娘家时,举行“叼羊”游戏,并借此机会将那预先宰好的羊扔到新娘家门前。随后才被新娘家的女眷们热情迎入。婚礼仪式开始前,女方的亲友群起将新郎新娘双双绑在门口,这时,新郎的父兄要向这些亲友赠送礼物,请求“释放”。

[page]

婚礼正式开始,由男方的一位长者用木棒将毡房天窗挑开,从天窗向外撒糖果、点心等,客人纷纷争抢,以分享幸福。接着,新娘的母亲要唱“送嫁歌”,还要举行“赛得河”,即让新婚夫妇背对背坐下,每人头上蒙一口袋。众人用一只羊蹄轮流在他们头上轻打一下,然后拉起来共同跳舞。之后,由阿訇主持典礼,念“尼卡罕”(结婚证词),给双方分吃蘸盐水的馕,象征夫妻白头偕头,永不分离。第二天,双方家长要举办传统的赛马、叼羊、摔跤等活动,以示祝贺。晚上,新娘来到嫂子家与新郎见面,这时的毡房外挤满了宾客,人们奏起传统的民间乐器“库姆孜”,跳起会面舞,唱起一曲曲喜庆的歌,直到深夜,当讨得礼物,放新郎进入洞房后,才尽兴离去。第三天,新娘带着丰厚的嫁妆,随新郎回婆家,沿路每过一个牧村,都要受到热情款待和祝福。回到新郎家的数日内,一对新人还会不断得到亲友的邀请,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使他们处在长时间的新婚蜜月之中。

柯尔克孜青年的婚礼

奇妙的“库姆孜”琴

柯尔克孜族民间音乐十分发达,遗产丰富,男女老幼都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许多传说、故事、诗歌、民歌等均由专门的民歌手、弹唱琴手等艺人代代相传。在表演时,使用的最主要、最普遍的乐器是“库姆孜”。民间有句谚语:“伴着你生与死,是一把库姆孜琴”。也就是说,它是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随时反映着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故又有着“奇妙之口”的美称。

“库姆孜”琴的琴型很多,达七八种。最古老的是一种木制蒙革的三弦弹拨琴。经过改进的有全木制的三弦弹拨琴“亚克其库姆孜”,木制铁三弦弹拨琴“帕米尔库姆孜”,以及各种质地的四弦琴等。“库姆孜”历史悠久,琴声优美。据说,最早的这种乐器叫“库吾孜”,意思是“美丽的乐器”,是用红松制做的,形状与现在的大体相同,即头部椭圆形,根部细而长。它既被用来演奏民间音乐,也被用来与称为“多兀勒巴斯”的战鼓一起演奏战争进行曲,以鼓舞战场上的士气。唐代,柯尔克孜族先民曾将这种乐器作为贡品献给唐王朝。随后,唐朝又把它作为大唐乐器赠送给日本国。13世纪成吉思汗西征时,又把这种乐器传到了巴达克山、克什米尔、中亚、波斯、阿拉伯等地。可以认为,这是柯尔克孜族对中国和世界音乐宝库的一大贡献。

如今,每当人们劳动之余或喜庆节日,称为“库姆孜奇”的民间琴手,总会在牧民们的拥戴与欢笑声中,弹起美妙的琴弦为人们的歌喉伴奏,表达柯尔克孜人民对自己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page]

追姑娘

在新疆的畜牧业民族中,哈萨克族流行一种男骑手在前面跑,女骑手在后面追的草原游戏“姑娘追”,而柯尔克孜族有一种游戏却与之相反。叫“追姑娘”。它主要流行于阿合奇和特克斯县等部分地区。通常是在喜庆节日和牧民集会时举行。人们说,这是对小伙子是否有男子汉的本事,称得上男子汉的检验。当然,它也是柯尔克孜族青年男女寻找情侣,表达爱情的一种重要机会和最佳方式。

届时,每个部落或“阿寅勒”(村落)都要派出自己的男女选手,并挑选最好的马供他们骑。但马的选择必须向双方保密。比赛开始,男女选择好对手。共同向前方二三百米外的指定地点并辔行进。一路上,小伙子可尽情对姑娘挑逗,讲俏皮话,当然,也可以表白自己的求爱愿望,甚至可以求婚。这时,姑娘既不能对小伙子的挑逗恼怒,也不会对他的求婚表态。如果真的喜欢这位青年,也可以示意。如果在回来的路上追得上,婚事可以商量,到达指定地点后,姑娘要立即调转马头,疾速回跑,小伙子也随之扬起马鞭,紧追不舍。为了拉大距离,有的姑娘在起跑时,故意向小伙子的马抽一鞭,使对方的起跑出现片刻迟缓。一路上,两匹马风驰电掣,竞相奔跑,场边的观众,也不断发出阵阵“加油!加油!”的喧闹声。到达终点时,如果小伙子追上姑娘,可以在众人面前搂一下或抚摸一下姑娘,或扯起姑娘的衣角,以表示自己取得了男子汉的胜利。如果没有追上,不仅会视为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还会失去姑娘的好感,最后还要代替所在部落或“阿寅勒”向姑娘颁发奖品。当然,这种比赛一般总是男子取胜的多、输的机会少,从而对广大寻求幸福的青年男女,始终展示着无限的诱惑力。

精美的壁挂工艺

走进柯尔克孜族牧民的毡房,周边围墙上一张张极富民族特色的精美壁挂,首先会给客人带来一种强烈的美感,似乎置身于一座小巧的艺术殿堂。

壁挂,是柯尔克孜族家庭的一种必备的装饰,也是一种民族手工艺品。形状多为长方形,有大有小,一般宽约1.2米至3米,长约1.2米到2.5米之间。壁挂多用紫红色或大红色的平绒做底面,黑色平绒做边,在下沿的边芯相接处,吊坠有金黄色丝穗。除壁挂中心的整体图案外,在左右和下方的宽阔黑绒边上,则是妇女们用双手以刺绣、贴绣、扎绣和镶坠等方法,构制出一层层结构严谨、色彩对比强烈、纹样优美的图案。这些图案,主要表现为:变形的山峰、飞溅的水花、翻腾的云浪、飘香的花卉、绿茵的牧草和卷曲的枝蔓等等。

妇女们绣制壁挂,也是一种十分投入的艺术创作。为了使作品更具魅力,显示自己的艺术才能,一件壁挂往往要绣几个月,有的要达半年以上。对姑娘们来说,壁挂也是贵重的嫁妆,结婚前要早做准备。而小伙子们往往会以壁挂绣制手艺的精美程度,来做为自己选择新娘的一个重要条件。

  • 纳西族独特的民族文化 东巴文化的介绍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祖先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生活在我国云南省丽江的纳西族就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他们不仅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还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

    2025-11-17
  • 柯尔克孜族的奶制品有什么?柯尔克孜族的饮食

    柯尔克孜族的饮食多来源于牲畜,饮用的通常是羊奶、牛奶、马奶、酸奶(阿依然)、奶皮(卡依玛克)等,其他的奶制品还有奶油(萨勒玛依)、浓酸奶(朱拉特)、稀酸奶(恰拉普)、稀奶油(朱安玛依)、奶饴(库鲁特)、“阿克”(奶皮与酸奶合在一起搅拌而成的..

    2025-11-17
  • 柯尔克孜族的民居是怎样的?柯尔克孜族的建筑

    从事农业生产的柯尔克孜族已经住上了土木、砖木结构的住房。住宅多为平顶,长方形,以土盖顶,一明两暗,中间开门的一间为厨房,左右两间是父母及子女的住房。柯尔克孜族大部分牧民已有了定居的村庄和房屋,这种村庄一般都坐落在较平坦的山谷..

    2025-11-17
  • 柯尔克孜族禁忌哪几个方面?柯尔克孜族有什么禁忌

    柯尔克孜族主要禁忌有四个方面:饮食禁忌:与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大体相同,忌食猪、驴、骡及自死动物的肉,忌食动物血忌食非伊斯兰都徒宰杀的动物。饭前须洗手,手上的水忌甩,须用布擦干。做客时,主人让吃时客人才可用餐;忌将剩饭剩菜倒..

    2025-11-17
  • 傣族有哪些民族禁忌?傣族禁忌简介

    不能抚摸“小和尚”的头部双版纳小乘教规定男人一生中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宗教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凡遇到难事,才能解除苦难,从降生到成人后才会有社会地位。凡是男孩在七、八岁时都要时佛寺里当一段时期的和尚,称为'小和尚'。'小和尚'在佛寺..

    2025-11-16
  • 傣族丧葬有什么习俗?傣族丧葬风俗简介

    竜林。是傣族墓地。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竜林。竜林根据死者对象,大致分为三部分。一般正常死亡者埋在一起;未成年死亡者葬在一处;正常死亡者又另葬一处。一般情况外村人、生人不得进入竜林。傣族认为外人如进入竜林,使会触乱这里的鬼魂,寨..

    2025-11-16
  • 甘肃省的酒及酒风俗介绍

    丝绸之路重镇、历史文化名城、马超龙雀的故乡-----武威,有着古老而悠久的酒文化历史。据考古证明,远在4000多年前,当地的文化发展状况已经与中原地区相接近。凉州先民素有饮酒遗风,早在汉代,当地的葡萄美酒即作为朝廷贡品,送往京师。历代..

    2025-11-10
  • 金朝和清朝都是女真建立起来的 两朝是不是同一个民族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金朝和清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样都是女真人建立的朝代。金朝和清代的差别是什么?..

    2025-11-09
  • 中国各民族的文字类型都有哪些?中国民族文字简介

    1、象形文字纳西族东巴文2、汉字及其变体汉文、方块壮字、方块侗字、水书、白文。3、音节文字纳西族哥巴文、彝文。拼音文字(一)印度字母体系——藏文、傣文。(二)阿拉伯字母体系——老维吾尔文、老哈萨克文以及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

    2025-11-06
  • 散居民族畲族自治县景宁介绍

    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省境内,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山哈”。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

    2025-11-05
  •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雪顿节是什么时候_万年历

    导读:中国民族节日众多,而雪顿节就是其中的一个特色节日。那么,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雪顿节是什么时候?对西藏文化了解的人一定对雪顿节(藏戏节、展佛节)并不陌生,此节日是西藏所有节日中最为隆重、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传统节日。请随万..

    2025-11-03
  • 查白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查白歌节的习俗_万年历

    导读: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些都是经过一系列的岁月所沉淀下来的规矩。它不仅代表了这个民族的形成轨迹,也是作为一个民族向外展示最好的方式。今天,万年历小编带大家走进查白歌节去了解下,查白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查白歌..

    2025-11-03
  • 藏娘唐卡:民族文化的瑰宝

    适逢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唐卡以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备受世人瞩目。《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系列卷的陆续出版无疑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和认识唐卡艺术价值的窗口。作为编撰..

    2025-10-29
  • 土族有什么风土人情?土族民族文化的介绍

    土族,现有人口191624人,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东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以及民和、大通两县,其余散居在同仁、乐都、门源等地..

    2025-10-26
  • 达斡尔族的民族文化介绍 达翰尔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猎业的民族——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有121357人。主..

    2025-10-26
  • 哈萨克族有什么游牧文化?哈萨克族马上求爱风俗简介

    从事游牧生产的哈萨克人,非常喜爱马上运动。叼羊马上摔跤赛马等是他们的传统体育运动,'姑娘追'是哈萨克族姑娘和小伙..

    2025-10-25
  • 俄罗斯饮食文化的粗犷特点 俄罗斯民族吃什么?

    俄罗斯民族吃的东西几大特点:主食:以黑麦、小麦面粉制成的面包,黑面包是俄罗斯人爱吃之物,并常以此为待客的食品,..

    2025-10-23
  • 客家女出嫁坐“摸栏”的风俗

    在客家农村的很多地方,女儿出嫁那天,仍保留着举行坐“摸栏”仪式的风俗。在出嫁妹哩上轿前(清晨),长辈们、众亲戚以及看热闹的人都聚在大厅里,由一位德行好、育有儿女、夫妻健在的“好命人”为其举行坐“摸栏”仪式。“好命人”先拿一个..

    2025-10-16
  • 蒙古族民族禁忌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蒙古族喜欢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制品,牛..

    2025-10-16
  • 多彩的民族 绚烂的文化

     壮族绣球女 悄悄话制作绣球2012年2月6日是2012年传统的元宵佳节。这一天,百色市在森林广场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展演。参加这次这次展演的有百色市12个县(区)各代表队,一共30个方阵,参演人员近3000人,他们先在百色市森林广场集中表演,之..

    2025-10-13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