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日新年习俗看两国传统节日的传承

2024-09-12 08:05历史文化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传统节日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中国是农耕文明,所以传统节日一般都起源于农事,是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岁时节日在春秋至秦汉时代已经出现,直到隋唐才形成了完备的体制。众所周知,隋唐时代正是中日使者频繁往来的时期,中国的岁时节日的习俗就在此时被来中国学习的日本留学生、学问僧及前往日本的中国人传到日本,经过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形成了日本的民俗节日——年中行事。

在中国民间,春节是古老而且是最为隆重的节日,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每逢春节,上自帝王宫廷,下至乡村陋野,都要庆祝。在人们的吃喝、穿戴、娱乐、居住、用品等各方面,都浸透着节日的欢庆气氛。极富个性的春节习俗,给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涂上了绚丽的色彩。中国的春节一般要从农历的腊月二十三小年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为止。

日本的春节叫做“御正月”,又称为“年取”、“年越”,也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整个“正月”以初一为中心的“大正月”,以十五日为中心的“小正月”,此外有些时候还重视初七的“七日正月”和二十日的“二十日正月”。12月已经是过年的开始,过年的准备一般从12月13日起,过年的庆祝以除夕“大晦日”至大年初一“元日”的节庆活动为主,持续近一个月。

中日两国的过年习俗具体可从祭祀、饮食、节俗等几个方面来考察。

祭祀

祭祀是人类对自然神祗和祖先神灵表示钦慕和祈求的一种方式。它以灵魂观念为前提,以巫术为基础。巫术按性质来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尊敬、讨好、屈服等手段,希望祖先或鬼神保护自己,免灾降福;另一类则是通过诅咒、歧视、驱赶等手段来避邪保身,其中第一类巫术就发展成为祭祀。

我国春节的祭祀活动要从小年的祭灶开始,灶神又叫灶王爷,在平日的生活中观察一家人的素行,在此日夜回天上向玉皇(道教的最高神)汇报一年的情况,以此来决定这家一年的吉凶,所以人们都拿出丰盛的食品来送灶王爷上天。河南《郑县志》、浙江《杭州府志》等都有记载。如《浙江新志》(三卷·民国二十五年杭州正中书局铅印本)记载:“元旦”,天微明时设天圆地方糕、顺风团、净水等物接天。送神时鸣放爆竹,并食顺风团。

可见春节期间,祭祀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各地风俗虽有所不同,但是大同小异,概括起来,主要祭祀先祖和灶神、财神、门神、食神等天地百神。

在日本新年也无一例外地要祀神,十二月十三日为开端,来年二月八日为年终,在这期间日本人要举行祭“歳神”的仪式。“歳神”又叫“歳徳神”,人们一般是将神职分发给年神的“お札”和“御幣”供奉在“神棚”或“床の間”(壁龛)上加以敬拜,大多数时候只将“御幣”供在“神棚”上祭拜。人们祭年神是为了祈求来年稻谷的丰收。为了祛厄病,在祭年神的同时还祭拜厄神的“御幣”,或将厄神的“御幣”于除夕送至叉路口,以求来年的健康平安。有些人家还在除夕的傍晚将厄神迎到家中,让厄神在自己家过年,叫做“厄神の宿”。年神和厄神是正月里的两位神,如此的新年神祭很大程度上受到具有阴阳道知识的民间宗教家的影响。年神于初卯之日回来这一说法与宫中的礼仪相通。

祭祖也是新年祭祀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古代日本,在除夕夜将死者之灵迎回家中,供奉食物以祭拜的风俗非常普遍。在东日本,这一习俗一直持续到后世,这在《徒然草》中有所体现。现在的习俗是用“握り飯”(饭团的一种)来供奉先祖之灵,被称为“御霊の飯”。年末的魂祭在平安时代的京都和西日本也有,这从《日本霊異記》、《枕草子》中也可窥其一斑。在琉球诸岛,新年和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都是祭祀祖先的日子。在冲绳,新年是彼世之人邀请此世之人,盂兰盆节则相反,这充分说明了两个节日的不同。

在皇宫内祭祀活动更加隆重。元旦4时天皇起床,沐浴更衣,然后在神嘉殿向伊势皇大神宫的方向礼拜,继而向东南西北依次礼拜,称“四方拜”。天皇拜完天神地祗后,再祭奠皇祖天照大神及历代天皇、皇后之灵,同时祈祷五谷丰穰、国民幸福、皇室繁荣。

不难看出,中日两国在新年的祭祀中主要是祭先祖和各方神灵,以求在新的一年当中能得到庇佑。中国的祭祀源于道教思想,而日本是神道。道教和神道同属于多神教,认为不同的事物是由不同的神来掌管,所以说在祭祀的大的方面,两国都有共同之处。不同的是中国的祭祖是对祖先的纪念,希望在阴间能过得好,是孝道的延续,而日本神道则认为祖先灵也能成为神,对后世子孙能加以保护,因此两国祭祖的目的不同。

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饮食,尤其是在最为盛大的节日——新年,各种风味独特的食品在过年期间陆续登场,构成了一道别具风格的饮食文化风景线。

说起中国的年节食品,首先登场的是祭灶时的“牙饧”,因为其粘口,所以人们借此食品祭灶是希望灶王爷吃后能封住其口,不使他到天上说人间的恶事。12月23日,谓之“交年”,俗传灶神上天奏人间善恶事。民间祀灶,以生鸡一支(只),鲤鱼一尾,肉一方,酒三尊,牙饧、饼食、柿饼、红枣之属为献。

北方除夕之夜最重要的主食就是饺子了,夜12点钟称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农历初一的开始,此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之意,“交”与“饺”谐音,由此便产生了饺子的名称。据考古发掘,唐代已有饺子。明清资料记载,新年佳节吃饺子的习俗始于明代,盛于唐代。

另外,粘糕也必不可少,浙江《杭州府志》记载:元旦,食糕,必解粽和之,呼其名若高中然。河南《祥符县志》(二十二卷·清乾隆四年刻本)记载:夙兴,啖黍糕,曰“年年糕”,谐音“年年高”,以图吉利。

春节期间还有若干特殊的食品,南朝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中有如下记载: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凡饮酒次第从小起。梁有天下不食荤。荆自此不复食鸡子,以从常则。

椒柏酒是年节中的一种饮料,古人认为椒柏酒可防老化,尤适宜老人饮用,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人在正月仍有“献椒盘,斟柏酒”的习俗。过年饮屠苏酒是一项古老的习俗,阖家饮用,可以祛除瘟疫,五辛盘是一道盛有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5种食物的盘子。古人认为,吃了这5种菜可以发五脏之气,以辟疠气。食五辛盘之俗在以后的史料上不见记载,取而代之是饺子和粘糕。正月七日为人日,以7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

浙江《杭州府志》记载:人日,七为人,……人日贴人于帐。……人日贴人,重人也。餐七种菜羹,剪彩镂金为人贴屏风。(《图书集成》、《风俗考》)

正月十五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元宵了,河南《汲县志》(十四卷·清乾隆二十年刻本)载:上元节,……比户门堂灶室多张灯,或为牌坊、鳌上,各处演戏,制米粉糕祀神,食粉丸(名“元宵”)。

日本的新年中也有许多传统食品,首先是屠苏酒,配方以及饮用程序完全同于我国,是用山椒、细辛、防风、桔梗、干姜、白术、肉桂等制成的屠苏延命散泡制而成,相传喝了能延年益寿,这一风俗在平安朝初期和嵯峨天皇时期,从中国传到日本。正月初一天皇用屠苏酒宴请前来贺正的文武百官,以后此习俗逐渐传到民间。一般年幼者先饮,最后是年长者。3日后将剩酒倒入井中。

其次是“雑煮”(年糕汤),它是由各种食物掺在一起煮制而成的,主要有年糕、胡萝卜、牛蒡、白萝卜、豆腐、青芋、海带、鲍鱼等。这些材料象征喜庆、吉祥、幸运、和谐、兴旺。据资料记载,“雑煮”始于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商人和庶民也效仿并流传至今。“雑煮”是在新年的前三天,即“三が日”里食用,每天早上将年糕煮成羹供奉神佛,一家人围坐用膳以庆祝。在畿内古称“羹”,江户新吉原也叫“羹”。“雑煮”原本是祭年神的食物,古代在除夕的晚饭时吃,其材料各地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关西地区使用白酱,关东地区则为清汤煮年糕。连吃三日“雑煮”的习惯始于室町时代,先是在武士阶层推广,后来传至商人和农民中间,这一习惯一直延续至今。“雑煮”也成为了新年的季语,在众多的俳句中都能见到,可见它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年糕也是重要的年节食品,其种类很多,东日本多食长方形、扁平的年糕,称切糕。西日本多食一丸一丸的圆年糕,圆年糕中还有一个品种称大福,里面包有豆馅,有的日本人将大福放入大酱汤内煮来吃。过去日本人过年只吃红豆饭或白米饭,吃年糕则是现代的风俗。

另外“鏡餅”也是新年中不可缺少的,是将大小两块扁圆形年糕叠放起来,上面缀以橘子,四周用“伊勢海老”(一种上乘的大虾)、“橙”、“串柿”(去皮柿子干串成)、“昆布”(海带)、“裏白”(蕨类植物的一种)等来装饰。如果旁边还摆有其它的粮食作物,那便是粮神的神座。“鏡餅”是供奉神佛的供物,在一定时日内将其撤下后可以食用。

在日本,正月初七被称为“七日正月”,是日要喝“七草粥”,“七草粥”顾名思义是七种植物煮制成的,“芹”、“なずな”(荠菜)、“御形”(鼠曲草)、“はこべ”(鹅肠菜)、“仏座”(宝盖草)、“すずな”(芜菁)、“すずしろ”(萝卜),这一习俗与中国基本一样。

习俗

每个国家在迎接新年到来时都有不同的方式,节俗也体现了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公元8世纪,中国的许多习俗传到日本,但日本是有着神道信仰的国家,其过年习俗中必然含有神道的因素,因此与中国多少有些不同。

中国在腊月二十四的时候要扫房子,这一习俗由来以久,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吕氏春秋》注中称,“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亦曰木难。”后来逐步演变成为年终的扫除了。到唐代,“扫年”之风盛行。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记录有:

12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

扫年之后,人们就开始进行过年的准备了,我国上古时元旦有于门上悬苇索、松柏、插桃符以逐疫之俗。后来悬苇索的习惯逐渐消失,而桃符依然存在。五代时桃符上开始出现联句,也就是现在春联的前身。春联的普遍流行大约是在宋时,正式命名则在明太祖时。贴春联作为点缀春节的一大特色,至今流行。河南《郑县志》载:

人家各换桃符、门神、春帖、钟馗、福禄和合诸类粘贴房门;买酒肉、蔬菜、香蜡、鞭炮,以备除夕之用。

新年到来之际,家家燃放爆竹,以避邪禳灾,长辈则向小辈分发钱币称“压岁钱”,天亮后合家男女依次向家长拜贺新年,再出拜邻里亲戚。《荆楚岁时记》中载,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节,古时叫上元节,在这一天,家家吃元宵,街上也点起花灯,人人出门观灯盏、猜灯谜,把年节活动推向了高潮,河南《郑县志》中记载,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前后张灯三夜。吴越王钱镠纳土献钱买添两夜,仁和、钱塘张灯五夜;宋都汴只三夜,郑州因之。先是,自城十字街至西关迤逦至车站,谓之“灯市”。出售各色华灯……品目繁多,难以枚举。好事者好为藏头诗句,任人揣测,谓之“猜灯谜”。……无论通衢小巷,悬彩吊灯,星罗棋布,皎如白日,喧阗彻旦。

足见这一日的热闹程度。过完上元节,春节也接近了尾声。

日本的新年是个漫长的节日,一般从头年的十二月十三日便开始准备,正月二十日才结束。十二月十三日,日语叫做“正月事始め”,意为正式进入过年的准备,这天和中国的“扫年”一样,首先要进行扫尘,称为“煤払い”,扫尘的目的是为了迎神,日本的神道认为神极忌讳罪、咎、秽,不洁净之处神是不降临的。

扫尘后置办正月用品,各家各户要伐松和年木、舂米、捣制年糕、准备年饭。之后要将绳索挂在门上,叫“注連飾り”,凡是门上挂有此绳索“注連縄”的标志着此地清洁污垢,属神佛保佑的领域。

新年家家门前要立“门松”,似乎没有门松就没有新年的气氛。“门松”是用被称为“门木”的“楢”(栎树)、“椿”(山茶)、“朴”(厚朴树)、“栗”(栗子树)、“榊”(杨桐)、“しきみ”(莽草)等的枝干插在松木四周而成,虽然叫其“门松”,但不仅仅是门口,有些地区的人家还将门松立在家内外的神前、院子是水井旁、家里的柱子边,是用来祭年神的,因为其多摆放在门口,后人都认为它是用来祭门神的了。在一定的时日内,要将门松收进来,叫“松納め”,东京地区是在初六的傍晚,京都大阪地区在十四日的傍晚,各地日子有所不同,摆放门松的这段时间叫“松の内”。

除夕之夜,阖家吃年夜饭并守岁,因为要迎众神降临各家,守岁时要谨行为慎言语。将近零点的时候全家人一起前往附近的神社或寺院,进行新年里的第一次参拜“初詣”,以求一年里神佛的保佑。零点一到,“除夜の鐘”敲响,共一百零八下,象征着除去人的一百零八种烦恼。天明之后要出门拜年,去关照过自己的人家致谢,并致以新年的问候。大人要给小孩子压岁钱叫“年玉”。这些节俗完全与中国一样。

正月十五在日本被称为小正月,日本人清晨要熬小豆粥供神,据说能驱走一年的邪气,然后趁热喝下,这叫“粥節句”。过去该习俗在日本十分盛行,现多见于日本东部。日本人自古认为红小豆里有强化生命的粮灵,红色代表一种咒力,因此赤豆饭往往被用于喜庆的场合。

至今日本的许多年俗还和我国唐代完全一样,例如扫年、守岁、给压岁钱、拜年等等。但是带有神道色彩的立“门松”、挂“注連縄”、参拜神社等习惯中国没有。

以上对中日两国的过年习俗进行了比较,由此不难看出两国岁时节日的传承与交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中国的岁时节日传到日本后,先是被日本宫廷及贵族所接受,然后再传到民间。这是因为来唐学习的留学生和学问僧返回日本后大都在政府担任要职,他们将在唐时见到的岁时节日介绍到宫廷,并在宫廷贵族间举行,比如祭神、饮屠苏酒、拜年等。

其次,有关节俗的传承,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处于不断的变异之中。尤其传到日本的节俗,最初还保持原来的特点,后来揉进了日本人崇尚的内容,而与其原来的性质和传承完全不同。比如扫年,在中国是为了驱除病疫,在日本则是为了迎神;新年祭祖在中国是表达对先祖的孝思与怀念,在日本则是祈求祖灵的保佑。

最后,有些节俗在中国因剔除了封建迷信的内容,只保留了节日的外在形式而日本从内容至形式保留至今,如春节的饮食等。

(作者为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联2010年度课题“晚清‘东游日记’研究之一——晚清官员对日本社会民俗的考察”的阶段性成果)

更新于:25天前
1
  • 布依族“报笨”习俗

    “报笨”系布依语,意为“请摩师办事,摆桌子祭祀”的意思。迄今为止,这里举行的“报笨”活动有十二种以上。每年三月初三、六月初六祭寨神、山神、社神、树神、田神、水神、石神等,每年正月间祭天地、祭官厅、祭先祖、祭众神,以及不定时的..

    2024-09-26
  • 苗族打油茶习俗

    三江、融水、龙胜等地的苗族,盛行打油茶,特别喜爱饮油茶,有的地方一天要喝三餐油茶,早上起来先喝油茶再出工,中午收工回来先喝油茶再吃午饭,晚餐也先喝油茶再做饭。客人进家不送开水不备茶,而是煮油茶招待。其制作方法特别讲究:先用油..

    2024-09-25
  • 广西百色田东壮族饮酒习俗 羹去羹回

    住在田东县农村的壮族人,自古至今每当朋友聚会或是宴请远方来客,喝酒必定是“羹去羹回”。据有人调查发现,这是世界上2700多个民族中“独一无二”的饮酒方法。田东的壮族人不习惯直接使用大腕喝酒,也不喜欢使用酒杯,他们常用的是匙羹。喝..

    2024-09-24
  • 来宾金秀瑶族民俗民风 石牌习俗

    石牌习俗是金秀瑶山瑶族人民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共同订立规约,并镌刻在石牌上或抄写在纸上、木板上,供大家共同遵守的习俗。从明代至1940年以前,它一直在瑶山社会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较好地维护了金秀瑶山的社会秩序。石牌习俗大约..

    2024-09-24
  • 客家民俗:新年祭祖

    客家人重亲情,宗族血缘观念特别强烈,敬宗祭祖是各地客家人极其重要的民俗活动。从年初一到年三十,客家人重要的祭祖时间有:年初一新年祭祖、正月十五前后“上灯”祭祖、二月二春社祭祖、清明祭祖、七月十五中元祭祖、八月十五中秋祭祖、九..

    2024-09-23
  • 台湾六堆客家年节习俗

    新年习俗客家人对于过年,极为重视,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大地回春,万象更新,对于人类象征看各种新的希望。所以先民就利用这一天来提倡礼教,如祭祖、拜年等,都在使每一个人均有表现礼的机会,俾在家庭和社会,均能保持礼貌,遵守秩序。其..

    2024-09-22
  • 宁强羌人婚嫁习俗 破阵子

    宁强大巴山区,是古羌人的栖居之地,经历过数百年历史变迁,现今大部分居民仍为黑衣羌后裔。在他们的嫁娶习俗中有着浓厚的羌族遗风和独特的情趣,“破阵子”就是其中的一种。“破阵子”通常是女方摆阵,男方破阵,只有破了阵,男方才能体体面..

    2024-09-22
  • 各民族过年的习俗

    我国很多民族都把春节当做自己最盛大的节日。但是因为信仰和文化习俗的不同,少数名族过年的习俗也是不同的。今天中国吃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各民族过年的习俗,告诉大家少数民族过年有哪些习俗。壮族壮族的春节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

    2024-09-12
  • 世界各国异彩纷呈的元旦习俗

    【泰国】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

    2024-09-12
  • 探讨唐卡艺术 中日佛教文化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亮点纷呈

    2011年7月23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内展出了23副来自青海热贡地区的唐卡精品,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藏传佛教艺术作品让参加中日佛教文化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驻足流连,赞叹不已,并由此展开了一场以唐卡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学术研..

    2024-08-28
  • 立陶宛共和国的习俗礼仪

    立陶宛共和国的习俗礼仪立陶宛共和国简称“立陶宛”。位于原苏联西部。南临白俄罗斯,西靠波兰,东接拉脱维亚,北隔波罗的海与瑞典相望。立陶宛全国面积6.52万平方公里。人口372.3万。主要为立陶宛人、俄罗斯人、波兰人、白俄罗斯人占少部分。..

    2024-08-18
  • 土耳其的习俗礼仪

    土耳其的习俗礼仪土耳其共和国(therepublicofturkey),简称土耳其。位于亚洲的西部,地跨欧亚两洲,面积78.1万平方公里。人口5284,5万,土耳其族占总人口80%以上,现代的土耳其人是过去突厥部落的后裔。他们长期在中亚一带以游牧为生。绝..

    2024-08-18
  • 印度国家的习俗礼仪

    印度国家的习俗礼仪印度国旗印度,是印度共和国(republicofindia)的简称,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

    2024-08-17
  • 汤加王国的习俗礼仪

    汤加王国的习俗礼仪汤加王国简称“汤加”。汤加位于南太平洋西部。西距斐济约650公里,由汤加塔布、哈派、瓦乌3个群岛组成,共172个小岛。汤加全国面积747平方公里。人口9.4535万(1986年),主要为汤加人。汤加全国划分为区、镇两级。首都努..

    2024-08-17
  • 中国风水师断日本龙脉,中日高楼风水斗法大揭秘!

    龙脉乍看不可捉摸,玄机暗藏,其实天机已露,只需用些心思,便可拔云见日,尽览一角之下冰山真面容。众所周知,上海陆..

    2024-07-24
  • 日本这一奇葩习俗,世界各国网友直呼受不了

    新娘子做的花轿女子出嫁前都有许多的习俗,每个国家都有所不同,即使同个国家不同的地区也会有所不同,习俗有差异是很正常的。有个共同点,无论是哪个地方的女子出嫁都要有嫁妆,历史上一直如此。当然男方也要给相应的彩礼,有趣的是,现如今..

    2024-07-23
  • 旧时清明习俗:扫墓、踏青、拔河、放风筝

    天再旦,年复来,节气二十四个,一一而出。立春之后是雨水,雨水之后是惊蛰,接着是春分,十五日以后,斗指乙,便是清明了。到了这个节气,日暖,天朗,风和,雨沛,草尽染绿,木咸丰茂,冬之灰黄转而为春之青翠,山川河流,一片欣然。人也充..

    2024-07-19
  • 探秘曹操墓随葬猪圈之谜:生前养猪习俗与死后的冥界供应

    在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下,曹操墓的部分秘密逐渐为世人所知。其中,令人好奇的是,为何在曹操墓中会随葬猪圈?这是否意..

    2024-07-18
  • 回望故乡:丧葬习俗——报庙、报丧

    (二)报庙报庙是老人刚去世后,孝子及本家子侄一起哭着到村头庙上,去时男的在前、女的在后,回来时女的在前、男的在..

    2024-06-22
  • 回望故乡:丧葬习俗——做准备

    注:丧葬习俗是一代代人流传下来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各地丧葬习俗各异,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演化、..

    2024-06-22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