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赶坡去

2024-09-14 08:09历史文化

芦笙踩堂舞

“赶坡啦!”2月4日(农历正月十三)一早,苗族姑娘小杨又和寨里的姐妹们盛装出发了。小杨是广西柳州融水县杆洞乡人,自正月初三开始,她天天“赶坡”会友,忙得不亦乐乎。正月十三这天去的是安太乡“整欧”坡会,当地人又称十三坡。那可是一个大坡会,往年都有三四万人参与现场狂欢。像小杨一样,天一亮,周边村寨的人们也纷纷骑车去“赶坡”,一路上成群结队,欢声笑语。

“对于我们苗族的乡亲来说,过年有很多好玩的节目,又热闹又有风情,仅坡会就有十七坡,人山人海。”小杨开心地说。

4万群众赶坡

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坡会,是融水境内以苗族为主的各民族集体聚会娱乐的民间传统节日。据不完全统计,融水境内大大小小的坡会有几十个,分布在各个乡镇村屯。活动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祭祀仪式,又有比赛娱乐项目,其中以吹芦笙踩堂为主,同时还有斗马、赛马等多种活动。

小杨告诉记者,融水苗族有个风俗:正月初一不吹芦笙不出门,初二可吹芦笙不可出村,而从正月初三到十七,则是集体娱乐的时间,各村寨的男女老少举家出动,四处赶坡。而到了正月十八,进入了生产阶段,各村寨的芦笙便封存起来直到秋收完毕。如今,这种接连不断的坡会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坡会链,当地人根据坡会举办的日期排序命名,从“三坡”直到“十七坡”。“比如正月初三的大年乡‘忍整英’坡会,又称三坡;正月初五杆洞乡‘平卯’坡会,又称五坡等。”小杨说。

人如潮,歌如海,锣鼓喧天,芦笙悠扬,今年安太乡“整欧”坡会——十三坡如期举行。在一片开阔的坡地里,来自镇内外60多支队伍2000多个芦笙冲天齐鸣,20多匹雄马厮杀争霸,数千苗族姐妹歌舞翩翩,近4万名各族群众和游客现场狂欢。

“与往年不同,今年十三坡除了吹芦笙、踩堂、斗马、斗鸡、斗鸟等活动外,还首次增加了选坡花项目。”融水当地学者郁良长告诉记者,选坡花不仅吸引了众多在外苗族姑娘回乡过节,也吸引了更多来自两广和湖南的外地游客前来观光,带旺了当地旅游市场。

民族团结盛会

据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和体育局局长曹树明介绍,安太是融水县的芦笙之乡、斗马之乡。由于历史原因,安太芦笙坡都是村级芦笙坪,场地窄、规模小,无法满足各族群众欢聚一堂的愿望。1985年3月,安太乡设立县级芦笙坡会——十三坡。每年坡会期间,来自黔桂边区的苗、侗、瑶、壮、汉等兄弟民族村寨芦笙队,在齐心协力办好芦笙坡会的基础上,大家以村寨为单位,共同开展芦笙同年活动,使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怀宝镇东水苗族村与安太乡洞安村上坎屯隔阂多年,上世纪末,随着芦笙坡会活动的开展,两个村开始增进交流,并允许年轻男女通婚,两村群众关系进一步密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多起土地纠纷问题也自然化解。因此,融水十三坡被各族群众和中外记者誉为“民族团结盛会”。

曹树明说,作为苗族文化的展示平台,坡会使每个参与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传播。同时,坡会也吸引了当地各民族群众的广泛参与,促进了多民族间的融合与团结。

在传承中发展繁荣

在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中,规模较大的有安太、古龙和杆洞的坡会。坡会上,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互唱苗歌,抒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坡会上的踩堂舞是苗族舞蹈的典型代表,青年妇女们身着盛装,围圈而舞,气氛欢快,场面热烈。吹芦笙也是坡会上的保留节目,声音嘹亮,震地动天。

有学者认为,融水苗族坡会的文化内涵丰富、功能多样,不同年龄、性别和有不同需求的人参与坡会,都能从中获得满足,这为其传承和兴旺形成了必要的条件。此外,坡会的组织者、参与者等因素也是不断推动坡会年年相续、代代相承的重要原因。进入新世纪,坡会的发展繁荣,与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密不可分。在融水,现在县级很多机关单位都有芦笙队。县里成立芦笙协会,带动了芦笙文化的传承。

“现在全县县、乡、村、屯四级有芦笙队150支,每年大小演出上万场。”融水县文化馆馆长覃凤娟告诉记者,为顺应苗胞乡亲的需求,从2000年起,政府把当地吹芦笙和斗马两种习俗结合起来,举办了每年一度的芦笙斗马节,并出台政策,在经费、培训、组织等方面给予保障。2006年,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融水县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芦笙斗马之乡。

  • 父母告知孩子春节的礼仪

    父母告知孩子春节的礼仪春节是全家欢聚一堂的日子,在这段时间内不管是走亲还是访友,做得最多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孩子来说,这时正是他学习交往的最佳契机,但在他尝试与人交往前,父母得先告诉他一些基本的礼仪。1、打招呼在春节这段..

    2025-09-04
  • 春节过年送礼忌讳多,避免好心办坏事!

    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送礼文化的民族,但凡大节小节,只要是走亲访友,人们都会用送礼的方式来表示祝贺,特别是在春节期..

    2025-09-03
  • 春节拜年的礼仪

    春节拜年的礼仪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中国人自明清起始,对拜年礼仪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

    2025-09-03
  • 春节见闻、命理小记

    春节,大部分时间都在老家,难得过一个清净祥和的节日,期间多数都是走访亲友,见见老友。1见师兄,他是老家远近闻名..

    2025-08-31
  • 边检官兵与驻地塔吉克族群众欢度塔吉克族春节

    官兵与村民们一起尽情地跳起了传统的塔吉克族舞蹈3月21日,塔吉克族群众迎来一年一度的春节——肖贡巴哈尔节,武警新疆边防总队红其拉甫边防检查站官兵主动走访慰问,向驻地塔吉克族群众送去春天的温暖,一起欢度盛大节日。一大早,官兵冒着鹅..

    2025-08-30
  • 新加坡春节

    在新加坡,占了新加坡人口70%~80%的华人(多从福建和广东而来)仍保持着传统过年的习俗。与其它地区的中国人其实都很相像,同样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和墙上张贴春联,而且传统的除夕夜吃团圆饭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大年初一和初二到亲朋好友家..

    2025-08-10
  • 呼和浩特2012年春节元宵节文化庙会方案出炉

    12月26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文化局了解到,“绵绵草原情悠悠大盛魁”呼和浩特市2012年春节、元宵节文化庙会工作方案正式出炉,本届庙会将于2012年1月28日(正月初六)至2012年2月6日(正月十五)在玉泉区举办。本届文化庙会由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

    2025-08-05
  • 春节礼仪-拜年常识

    以下是由为您整理提供的关于节日礼仪春节拜年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欢迎阅读与借鉴。节日礼仪春节拜年首先拜家里长辈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

    2025-06-28
  • 拜年礼仪常识-春节拜年礼仪

    以下是由为您整理提供的关于拜年礼仪常识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小编精心推荐:礼仪常识|饮食礼仪|个人礼仪|接待礼仪|敬酒礼仪拜年礼仪常识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

    2025-06-28
  • 春节文明礼仪常识-春节节庆礼仪

    以下是由为您整理提供的关于春节文明礼仪常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春节文明礼仪常识中国素有“..

    2025-06-28
  • 春节吃饺子的含义

    1、过年吃饺子的寓意为“更岁交子”,“子”即为“午夜子时”,“交”和“饺”为谐音,有“喜庆吉祥”和“幸福团圆”的含义。过年吃饺子,预示着吉祥如意、辞旧迎新。2、包饺子寓意着喜庆吉祥、幸福美好。过年包饺子时全家人一起动手,不同分..

    2025-05-23
  • 幼儿春节礼仪教育

    幼儿春节礼仪教育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春节期间不管是走亲还是访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这时正是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的大好时机。1、教孩子学会称呼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这些常见的亲人很容易称呼,可是..

    2025-04-28
  • 满族人春节的吃与做

    满族过春节,在时间上基本与汉族一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到新一年的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满族人的节日食品主要有:粘豆包、粘火勺、萨其马、白肉血肠、豆面卷子(驴打滚)、苏子叶饽饽、大黄米干饭、火锅等;喜饮喝的酒,主要是..

    2025-04-27
  • 春节的由来和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

    2025-04-03
  • 春节七天乐富宁民间戏剧好戏连台

    壮族舞蹈壮族土戏今年春节期间,从大年初二至初七,富宁农村各地到处喜气洋洋,各民族的民间传统戏剧连连上演,精彩纷呈,农村群众享受到了丰富的文化大餐,为节日增添了浓烈的喜庆气氛。富宁是个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浓烈的县份,全县居住着壮、..

    2025-03-13
  • 道不尽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一个节日。与西方国家的宗教节日不同,春节是在农耕文明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岁时节日。《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始’犹‘朝’也。”古人此说为春节作..

    2025-03-13
  • 贵州施秉:佛顶山下人的春节活动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马溪村,坐落在中国非著名十大山峰之一的佛顶山脚下,那里居住着20个自然寨4500余人。2012年春节,在村支部及村委的精心组织下,当地一改往年过年期间聚众赌博的陋习,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春节文体活动,深受人..

    2025-03-13
  • 广西各地春节节庆活动内容丰富 充满“文化味”

    龙腾狮舞喜迎新春!为营造喜庆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各族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今年春节期间,广西各地精心安排的节庆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充满了“文化味”。在首府南宁,“邕州神韵”粤邕剧演出值得戏剧爱好者期待!据了解,1月25..

    2025-03-13
  • 土家族春节民俗:“赶年”与“抢年”

    奔放飘逸的土家族跳起毛古斯舞。卢瑞生摄过年是土家族人最重要的节日,从内容到形式比土家族的其他节日都要隆重,持续时间也最长。湘西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传承至今。土家年(土家语:起老嘎卡)是湘西土家族最为重大的节日。其时间是腊月大..

    2025-03-12
  • 观念不断更新 中国春节传统习俗在坚守中寻求突破

    春节到了,在窗棂上、大门上贴上“福”、生肖等剪纸,曾经是中国不少地方的春节习俗。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印刷品、工艺品逐渐取代传统剪纸,在中国普通家庭已很少能见到过春节贴剪纸了。实际上,贺卡曾经也是中国人的新年俗。上世纪九十..

    2025-02-22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