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萨满神服

2024-09-25 08:13历史文化

萨满神服是萨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萨满在各种仪式中,都将自己从头到脚地装扮起来,既区别于一般众人,也便于与神灵沟通。达斡尔族萨满的服饰,达斡尔语称“萨玛希凯”,是达斡尔族萨满在跳神治病和举行大型祭奠时穿戴的。其服饰做工精细,装饰华丽。作为达斡尔族萨满文化传人,斯琴掛的服饰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斯琴掛的萨满服饰主要有:里裙、铜镜、神衣、腰带、披肩、神帽、头饰、神靴。

虽说斯琴掛是鄂嫩家族的第七代萨满,是该家族霍卓尔·雅德根拉玛萨满(拉萨满)的重孙女、传承人,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该家族的神服并没有保留下来。现在斯琴掛所穿的服饰是根据曾祖父给她托梦的样子请人做成,上边的许多装饰,如铜镜、铜铃等都是从远方青海请到的。据当地老人们说,这些与拉萨满当年所穿一模一样。

有意思的是,斯琴掛每次祭祀时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穿戴。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穿里裙里裙是由白绸布做成,偏襟旗袍款式,如过去满族旗人的便装。穿神服首先要穿里裙,而且要边穿边唱边挥动手臂做各种舞蹈动作,意在把神灵拢在身上,起到召唤的作用。在这里唱的神歌主要是赞美神服。

挂心型铜镜心型铜镜达斡尔语称“聂克日·托里”(护胸镜),是挂在里裙外边的,位置处于前胸口处,目的是防止外来神灵的攻击。

穿神衣神衣用熟软的犴皮做成(对襟、土黄色),周边镶滚着翠绿色缎带,领口用红、黄、绿三色彩条布镶嵌,有9个盘扣。肩部正中镶绿色布条。袖筒及袍子左右下摆各佩绣花状的3条黑大绒(镶金黄色牙边)。左右下摆的每一绒条上钉着蹄型铜铃,黑绒底黄牙边,一指宽处镶金色花边,上绣蓝色云彩,黄色月亮。月亮下面为一凤凰,凤凰下面是云朵。袖口内侧缀有一个大铜铃和8个小铜铃。前身中上(胸往下)处缀有大铜镜、小铜镜。前身下部分为3条绣花状的黑大绒(镶金黄色牙边),黑绒底黄牙边,与袖部分相同,上绣绿叶和黄色、粉色小花朵。袍子两侧各垂9个细皮条,名曰“阿萨朗”,是用9根牛皮做的皮条捆在一起的。在这些皮条的综合处,系有铜制作的大圆环,名曰:“布扎带”(神灵器具)。在神衣长袍背面分割成两个部分,腰部以下叫做“哈勒邦库”(意为条裙)。它由上下两层飘带组成,黑绒底黄色边,形如孔雀的翎尾。腰以上后背处分为两个图案,上(肩背)有犹如云朵的民族图案,下(腰背处)为绿色布条的长方形图案。在此图案上悬4个大铜镜和一个特大铜镜,特大者谓“阿克日·托里”(护背镜)。

系腰带腰带是由9尺长的红布做成的布腰带,系在神衣外面。

套披肩披肩要套在神衣长袍外边,名曰“扎哈日特”(神坎肩),以黑色大绒为主,周边镶嵌图案状的花边。披肩肩部落有两只布制神鸟,左雄右雌,名曰“博如·绰库日”(传递信息的鸟),表示他们是萨满与神灵的信使。

穿神衣、系腰带、套披肩时有很多讲究,不但要边舞蹈边唱,而且纽扣一定要从下往上系,脱时一定要从上往下解开,意为从下边把神灵请到上面(身上),完事后再把神灵送回下面。

戴神帽神帽为宽4厘米的铜片组成的帽架,呈十字花状,上面刻有花纹。十字花帽架上为铜质鹿角,鹿角杈数的多寡,标志着萨满级别的高低,是识别萨满资历的标识。萨满神帽鹿角上系挂的哈达的多寡标志着该萨满的神事阅历。戴神帽时也要边舞蹈边唱:“金铜制成的神奇的12杈神帽(戴几杈神帽就唱几杈),永远护佑着。”

斯琴掛萨满的头饰为形如发带的头箍,黑大绒底,粉色花边,上绣若干图案。两边为荷花、荷叶,中间为一龙一凤,龙凤中间是火球与小鸟,下为云朵,四周缀若干亮片,非常漂亮。

穿神靴斯琴掛萨满的神靴非常具有民族特色。靴底靴身为牛头皮做成,靴腰为编织而成的白色羊毛毡,上面有用黑羊羔皮做的云朵和花儿饰物,下面为五彩底衬,靴口为马蹄形,上有花边,花边上镶虎头云朵,两边镶红色花牙边。

一整套的穿神服过程已经使我们惊奇不已,而更令我们惊叹的是全套神服中所蕴涵的各种造型艺术。在斯琴掛及其弟子们的萨满服饰及佩饰造型艺术方面,我们不难看出达斡尔族民俗信仰文化的特征,那种对大自然崇拜意识的历史痕迹。神服色彩的调配,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而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也是对天地、山川、河流、森林等万物的崇拜。

在他们制作萨满服时,要让鹿或狍子的双角高高耸立在头上。萨满帽饰上的双角装饰有两种含义:一是他们认为鹿或狍子等动物的双角有灵性,包含了一定的图腾崇拜意义;二是他们把鹿角与萨满举行斡米南仪式时所立的“托若”树等同起来,认为萨满头顶上饰有鹿角,与天神的距离更近,能更好地起到人与神沟通的桥梁作用。

萨满神服坎肩前身嵌有贝壳,代表了一年的天数。萨满神裙上的飘带则代表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这可以说是“农耕历法”在神服上的体现。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特别是近代以来,达斡尔族的狩猎经济逐步被农耕经济所代替,使我们看到了出现在萨满神服上的农耕文化痕迹。此外,萨满服上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铜铃,它们是法器,代表着威严、强悍之意,据说它所发出的清脆的响声具有震魂的作用。

达斡尔族萨满神服上的众多色彩再现了达斡尔人崇拜天地山川河流湖泊及树木森林动物的意识。由此可见,萨满神服不仅是萨满通神的重要媒介,也是萨满教思想观念的形象体现,作为人神中介的萨满,只有穿上神服,在祭坛上方可通神。

  • 双沟酒的历史及文化

    双沟是一块古老的土地,从1800多万年前的双沟醉猿,到5万年前的下草湾人,大自然的演变和人类诞生的过程,在为双沟留下厚重地域文化积淀的同时,也不断滋养着双沟历史文化的延伸。而在这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双沟酒文化都一直贯穿着。双..

    2025-11-11
  • 闲话中国的敬酒文化

    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

    2025-11-10
  • 基督教在缅甸是如何传播的?基督教对景颇族文化的影响

    缅甸的景颇族被称为克钦族,约有60万人(1995年),主要分布在缅北的密支那、八莫、杰沙、兴威、腊戍、孟拱、果当、葡萄、户拱河谷、瓦扎等地,此外还分布在瑞丽江流域、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汇合处的三角地带、中缅边境地区、掸邦部分地区。缅..

    2025-11-07
  • 京族的文化符号是什么?京族独弦琴的特点

    京族群众在金滩弹奏独弦琴欢庆哈节“都说蒙古族是逐草而居的民族,而京族是逐鱼而居的民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

    2025-11-06
  • 藏族有怎样的艺术文化?藏族的艺术文化贡献

    藏族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7世纪初就有藏文文献传世,最早的有木简木牍、纸卷皮卷、金铭石刻等。吐蕃王朝崇奉佛教,曾专设译场,宋代自内地传入雕板刻经,其典籍著述之丰富可与汉族媲美。书籍装帧为横条散叶梵夹本。藏文..

    2025-11-06
  • 可怕的捡尸文化:在酒吧喝醉酒被捡尸什么意思

    可怕的捡尸文化:在酒吧喝醉酒被捡尸什么意思我没醉啊,继续喝啊!我没醉!我还能走直线呢!快拉我过去路边,我好想吐..

    2025-10-30
  • 锡伯萨满:燃烧锡伯先民舞蹈的火焰之灵

      ●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萨满舞蹈逐渐融入锡伯族的民间舞蹈音乐艺术之中,为锡伯族的舞台舞蹈音乐创作提供着丰富的艺术动力。这些舞蹈音乐既保持了民族特色,又再现了原始的萨满舞蹈音乐风格,更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今年3月,“锡伯族..

    2025-10-29
  • 穆斯林文化中的阿文书法

    在宁夏博物馆“回族民俗文物”展厅内,陈列着一组由6幅条屏组成的阿拉伯文书法作品。该条屏每幅长208厘米,宽52厘米,底为深藏蓝色锦缎,由金粉、香料、水银等调和为泥金,从右至左书写,一气呵成。其所书内容大意是:赞美真主,是他创造了人..

    2025-10-29
  • 道教文化对中国古代石桥建筑的影响

    窝风桥古代石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之一,集中体现了一个时期桥梁科技、桥梁美学、桥梁艺术和民俗风情的面貌,因此无论是石拱桥还是石梁桥,它们反映的不仅是建筑技术,更大层面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中道教文化对中国古桥建筑有着深..

    2025-10-29
  • 哈萨克族有什么游牧文化?哈萨克族马上求爱风俗简介

    从事游牧生产的哈萨克人,非常喜爱马上运动。叼羊马上摔跤赛马等是他们的传统体育运动,'姑娘追'是哈萨克族姑娘和小伙..

    2025-10-25
  • 蒙古族马头琴背后的草原文化

    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它那独具特色的音色,悠扬、深沉、宽广、抒情的旋律,蕴含了独特的审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与蒙古族的成长、发展、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中,挖掘其文..

    2025-10-16
  • 萨满起源 蒙古族文化中的鹰图腾

    鹰(布日古德)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如果解释蒙古萨满的起源,则离不开鹰。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临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且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编织..

    2025-10-16
  • 《大白话说文化、思维与个人、国运》

    咱们的股市,是单边市场。就是只能上涨挣钱,下跌时没法挣钱。成熟的西方金融市场,可以买涨,也可以“买跌”,涨跌都..

    2025-10-14
  • 多彩的民族 绚烂的文化

     壮族绣球女 悄悄话制作绣球2012年2月6日是2012年传统的元宵佳节。这一天,百色市在森林广场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展演。参加这次这次展演的有百色市12个县(区)各代表队,一共30个方阵,参演人员近3000人,他们先在百色市森林广场集中表演,之..

    2025-10-13
  • “文化自信”的儒学基础

    文化自信,中国近些年特别强调的一个词汇。既是对三千年文明传统的一种果断凸显,也是在中西方意识形态激烈竞争下的一..

    2025-09-29
  • 海原绝无仅有的地震文化和民俗

    1920年的那场大地震将时间定格在了12月16日。由于地震,海原县形成了全国绝无仅有的民俗和地震文化。如每年这一天,失去亲人的家庭保持着上坟的习惯;保持着炒豆子、立铁锹等习惯。从这些乡俗可以感受到海原大地震的悲伤记忆。这记忆,在一代..

    2025-09-24
  • 保护传承布洛陀文化 百色举办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

    布洛陀被认为是壮族人文始祖。28日,2012年广西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在布洛陀文化发祥地——广西田阳县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景区拉开帷幕。布洛陀文化不仅影响珠江流域,还波及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2006年,布洛陀..

    2025-09-22
  • 藏族节日文化研究

    藏族节日是藏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节日文化在其社会发展和历史沿革中形成、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它承载着藏民族在生产活动、宗教活动和文化活动中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价值取..

    2025-09-20
  • 揭秘:古代丧葬文化的形成及特点介绍

    在中国古代,人死以后,却衍生了一套复杂仪式,并形成了独特的“丧葬文化”。我国古代丧葬文化的形成原因以及丧葬文化..

    2025-09-19
  • 清代叙州文化世家鲁家园邱氏

    自古以来,宜宾(北宋末年至清为叙州)便是川南著名的文化之乡。宋代宣化的程氏、开边的廖氏,明代长宁的周氏、李氏,..

    2025-09-16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