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小心翼翼地挖掘佛壁。
佛壁上的雕刻十分清晰
佛像衣纹流畅
近日,潼南县文管所接到该县崇龛镇薛家村村民报告称,当地在挖石子修公路时,挖出了一些菩萨,怀疑就是当地传说中的唐代“千佛壁”,潼南县文物部门立即派专业人员前往进行了现场踏勘,经过初步勘查判断,推测这些佛家造像确为唐代晚期所造的摩岩造像。
造像精美保存完整
昨天下午,记者抵达离潼南县城30余公里的崇龛镇薛家村,在一处施工工地现场看见了13龛菩萨造像。“现在只露出地面13龛保存比较完整,推测泥土的下方应该还有其他造像。”潼南县文管所工作人员李毅向重庆晚报记者介绍。
这13龛佛家造像面积共约30余平方米。造像均为高浮雕,有双重龛、方形龛2种龛型,造像丰满,雕刻细腻,纹饰精美。特别是左边第一龛,中跏趺座一佛、高发髻,饰柳叶形背光,头悬宝盖,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萨,龛周饰卷草,龛外沿下角左右各雕一力士,肌肉发达,面相狰狞;菩萨、弟子、佛像面容慈祥,衣纹流畅,保存完好。
传说中的“千佛壁”?
“8月12日,修建薛家村公路,要挖掘取土,却意外把这些菩萨挖出来的。”薛家村村主任薛万伟告诉重庆晚报记者,8月12日下午,在挖土的施工现场,一位操作挖机的施工人员正在挖土,忽然发现堡坎的右上角露出了一个石龛,顺着石龛挖下去,13龛菩萨露了出来。随后,施工人员赶紧向县里汇报,周围的村民也纷纷赶来围观。
“村里的老人都说,古时候,这里本来有一座叫千佛寺的古庙,庙后的石壁上雕刻了很多菩萨,又叫‘千佛壁’。”村民李彦平说,在他年幼时,也曾经在这一带见过一些菩萨石刻,“那些石刻本来也被埋了一部分,1958年,附近要修水坝,就在上方挖了很多石材出来,石材下方的泥土和碎石子就掉下来,把这剩下的佛龛掩埋在了里面。”李彦平推测,这次挖出来的佛龛,应该就是传说中“千佛壁”的一部分。
推测为唐代佛家造像
昨日,潼南县文管所副所长、文物专家徐林告诉重庆晚报记者,通过现场勘查,潼南崇龛千佛寺唐代摩岩造像,与潼南崇龛万佛寺、玉溪镇万佛岩、新胜镇五硐岩等唐代纪年石刻风格一致,推测年代确为唐代“千佛寺”的造像。造像雕刻精美,保存比较完整,在我市甚至西南地区都比较少见。造像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目前,有关部门正积极加强千佛寺造像的保护工作。
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的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塑像因高速风化,损坏严重,于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2011年1月22日,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国内一流科研单位的30余名相关领域专家在现..
2025-05-081、刹一脚(转载)重庆方言多,让我这个外地人感触颇多。一日晚,乘末班中巴车回家,有人招手喊:“师傅,刹一脚!”司机一个急刹车,此人上车道:“月票。”售票员低声道:“刹一脚刹来了一个月票”。司机回头安慰道:“没关系,宁可错杀一千,..
2025-04-25从北京西行350公里,就到达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大同。早在1600年前,这里曾是中国历史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的都城,从大兴安岭南下的鲜卑族拓跋氏在这里定都近一个世纪。 出大同城西约半小时的车程后,一处四面环山的小盆地..
2025-03-28我接触与研究造像量度近十年了。初皈佛门,到各地参学,看到待修的庙宇断壁残垣,法像残旧破损,又见新造佛像多耗去巨资而不如法,真是痛心疾首。受菩萨戒时,我便发下大愿:“天下有一寺一庙一殿未修建完善者,誓不成佛。”遂浪迹萍踪,参访..
2025-03-28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发现一明墓群,出土了道教色彩的石质宝券等珍贵文物。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此次发现的明墓群共有墓葬22座,目前已清理墓葬6座,墓室内刻有莲花、元宝、宝瓶等雕刻图案,出土了瓷碗、瓷罐等瓷器,以及万历六年石质买地..
2025-02-14代表着国家形象的国家博物馆新近开放,一时成为人们进京旅游的热门地点之一。在国博重点推出的展览“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中,有六件来自山东青州的大型石雕造像成为“亮点”,山东的佛教造像艺术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实,自20世纪8..
2025-01-28擦擦(tsha-tsha)的来源与宗教本怀“擦擦”(tsha-tsha)是藏语的音译,一般专指按印或脱模制作的小型泥造像和小塔,也有少数制成品上面印制的是藏文或梵文经咒。制成的擦擦多作为佛塔的装藏而置于塔内,或供奉于寺院屋顶、玛尼堆上或修习岩..
2024-08-27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