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会上的磬(图片来源:资料图)
“磬”是我国古老的敲击体鸣乐器。坐磬为佛寺所用法器,铜质、仰钵体,口大底小而圆,根据寺院等级而定,大者口径如锅,约在30-60厘米,高不足30-60厘米。小者口径若碗,约在15-20厘米,高不足15厘米。磬体多为素面,亦有刻经文于腹外周。常置于特制的圆形磬几上,磬身底部坐在厚厚的毡布圈之上,演奏时僧侣边诵经,边右手持一木棰敲击磬口边缘发音,音色有如钟声,洪亮而远传。宋陈旸《乐书》称之为“铜钵”,并认为“今释氏所用铜钵亦谓之磬,盖妄名之尔。”古代印度只洹寺精舍院置有铜磬。唐宋以后,坐磬被用于禅林中早晚课诵、法会读经或作法时不可或缺的法器。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江西续河南卷·坐磬》仅载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坐磬、绿筠经堂坐磬、明庆元二年坐磬、弘治十八年坐磬。《中国乐器大典》著录现存传世唐代仰钵体铜铸坐磬,通高19、口径24、体厚1厘米左右。口缘隶书铭纪“皇唐大中五年九月九日造”,腹外周镌小楷全铭文1750字。首起2行4句16字:“皇图巩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平抬《般若波罗密多心经》15行,满行18字,共268字;接镌《佛顶尊胜总持经咒》82行,满行18字,共1466字。坐磬原外表通体鎏金,久经千载摩挲,已不复见金色,然其体黝黑光亮。铭纪:“皇唐大中”,即唐宣宗年号,“五年”,即851年。
唐大中五年所造之磬(图片来源:资料图)
唐宣宗李忱,唐后期和佛教史上有影响、有贡献、有争议的皇帝。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唐孙光宪《北梦琐言》、宋陆游《避暑漫钞》都有光王李忱潜逃、遁入空门的简略记载。稽《邓州香严寺志》、《唐宣宗皇帝香严寺殿碑记》云:“唐开成五年(840),光王李忱为免遭颖王李炎(唐武宗)所杀,潜至香严寺,由智闲禅师剃度为沙弥。会昌二年、三年(843),唐武宗曾两次派兵围剿香严寺捕杀。会昌六年春,武宗驾崩,朝臣赴香严寺迎光王回京。越明年登基,号宣宗。”
唐大中五年铸造这件坐磬,可管窥唐宣宗重兴佛教、光大佛教之一斑。但从坐磬经文分析,为明代永乐年间所刻。明永乐十一年,明成宗恩准修建武当山宫观的同时,重建邓州香严寺,扩田产居万顷,敕赐“十方长寿大香严禅寺显通”之名。故在法器刻经文乃明成宗倡佛道、佛寺日盛刻经之风,特别是在坐磬腹外刻经,意蕴法器声音将佛法妙意传布,旨在人口唱诵同音。这个坐磬形体完整,发音清越动听,经文书法遒劲有骨,非名家所不及,世人瞩目,国之珍器。此坐磬最早著录于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清碑帖家王楠《话雨楼碑帖目录》、清金石家张廷济《清仪阁金石题识》题其跋。清金石家鲍昌熙《金石屑》曾摹其经文,清末考古学家、金石学家罗振玉《金泥石屑》影印其经文拓片。坐磬千年辗转,二十世纪40年代此磬为杨大钧所得,流传于世,保存至今。杨大钧生前乃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4月底,工作人员在修饰佛像。中新社图 4月26日,河北省临漳县古邺文化研究所透露,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考古发现自今年3月公布以来,邺城考古队一直加紧对文物进行抢救修复,截至目前,已经抢救修复佛教造像50多件,抢救修复工作正在..
2025-10-08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指出,南北朝时期,大乘佛典盛行,尤以《涅槃经》普遍受到人们重视。关于经中提到的佛教修习要解决的最终目的涅槃问题,梁武帝萧衍解释道:“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生死不异涅槃,涅槃不异生死,不行二法是彼此..
2025-10-08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风景秀丽,悠久历史,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游灵山、看梵宫是无锡旅游的必要线路。“非常震撼!一个无中生有的产物,有人讲,梵宫可与梵蒂冈媲美,我们是打造未来的世界文化遗产。”无锡市旅游局孙立..
2025-10-08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所专家对文殊山石窟群的前山万佛洞、千佛洞和后山古佛洞、千佛洞壁画进行详细病害调查和现场修复前期实验由于年久失修,加之近年来不断遭受地震、洪水冲刷、雨水侵蚀等自然灾害,作为中国早期佛教遗存的甘肃文殊山石窟文物..
2025-10-08文峰塔像“天宁寺作为佛教文化在中国兴盛的品牌缩影,全国以天宁寺命名的佛家寺院不在少数,但安阳的天宁寺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规模为南北丛林之冠。”安阳市天宁寺导游告诉记者。“层伞高擎窣堵坡,洹河塔影胜恒河。更惊雕像多殊秒,不负..
2025-10-08直贡嘎尔羌姆片段 直贡嘎尔羌姆片段 观看跳神的观众 藏历4月25日,直贡梯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直贡昂却”(音译),即直贡梯寺夏季大法会。记者从直贡梯寺寺管会了解到,直贡梯寺的佛教音乐·直贡噶举派音乐、直贡噶尔羌姆,于2008年2月已列..
2025-10-08投资6100万元倾力打造的碑林博物馆新石刻艺术馆建成开放短短月余,就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者。6月30日,记者从碑林博物馆获悉,新石刻艺术馆的“长安佛韵”陈列分为“众生祈愿”——北朝造像碑专题和“宝相千颜”——单体佛教造像专题两大..
2025-10-07普化寺大雄宝殿内正面的束腰莲台上,结跏趺坐着面目慈祥、衣着华丽的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及其左右文殊、普贤二菩萨。其背面为彩塑阿弥陀佛和观音、大势至二菩萨,名之曰“西方三圣”。表明了该寺是净土宗道场。殿后面的明间,又设板门一道。..
2025-10-07近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在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于该县唐汪镇红塔寺石窟内,发现一处约50平方米的石窟壁画。壁画内容主要有佛本生故事画,菩萨、罗汉、护法像等,以及清代墨书题记。该石窟壁画是甘肃省临夏地区发现的除炳灵..
2025-10-076月7日,记者从甘肃省博物馆获悉,《庄严妙像——甘肃佛教艺术展》将于12日在该馆亮相,这也是省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来临献上的一份“文化大礼”。今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在我身边”,为庆祝这一特殊的日子,甘肃省博物馆特地..
2025-10-07大佛岩摩崖造像及石刻位于安居区步云乡黄盐井村,始凿于元至正乙未(1355年),分布于长35米、高8米的崖壁上,共有造像及题记八龛,造像数百余尊,大的造像高3.8米,小的造像高十余公分,形态各异,非常民俗化,具有典型的元代造像风格。据文..
2025-10-07梁思成先生曾言“自一般人民之思想起,以至一物一事,莫不受佛教之影响”。的确,随着佛教的传入,作为重要载体的佛教艺术亦随之接踵而至,共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其中又以石窟寺艺术为最。随着佛教对世俗社会渗透的加深,世俗政权意识到..
2025-10-07佛殿——对印度佛教经典建筑艺术的传承印度风格佛殿位于白马寺西侧,主门面东,北与泰国佛殿苑相望。建筑是社会文化的反映。白马寺方丈印乐法师说,要想更深刻地理解印度风格佛殿,还需要对印度古代文明以及印度佛教的诞生、传播等有所认识。..
2025-10-072001年秋天,德国柏林,亚太文化艺术节。来自中国的“青州佛教造像艺术展”第一次在海外展出,33件展品以异常夺目的光彩征服了世人。之后,青州佛教造像数次漂洋过海,先后在日本、美国、瑞士、英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被众多媒体..
2025-10-06尸毗王本生毗楞竭梨王本生 飞天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
2025-09-16比尔•维奥拉是美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尤其在新媒体领域。他学美术出身,但从美术学校毕业后又学过一段时间音乐,因此他和录音、电视、电脑等媒体接触较早,也和新媒体的主将白南准等人颇有往来。他虽是个美国人,却花了许多时间研究东..
2025-09-16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