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会上的磬(图片来源:资料图)
“磬”是我国古老的敲击体鸣乐器。坐磬为佛寺所用法器,铜质、仰钵体,口大底小而圆,根据寺院等级而定,大者口径如锅,约在30-60厘米,高不足30-60厘米。小者口径若碗,约在15-20厘米,高不足15厘米。磬体多为素面,亦有刻经文于腹外周。常置于特制的圆形磬几上,磬身底部坐在厚厚的毡布圈之上,演奏时僧侣边诵经,边右手持一木棰敲击磬口边缘发音,音色有如钟声,洪亮而远传。宋陈旸《乐书》称之为“铜钵”,并认为“今释氏所用铜钵亦谓之磬,盖妄名之尔。”古代印度只洹寺精舍院置有铜磬。唐宋以后,坐磬被用于禅林中早晚课诵、法会读经或作法时不可或缺的法器。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江西续河南卷·坐磬》仅载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坐磬、绿筠经堂坐磬、明庆元二年坐磬、弘治十八年坐磬。《中国乐器大典》著录现存传世唐代仰钵体铜铸坐磬,通高19、口径24、体厚1厘米左右。口缘隶书铭纪“皇唐大中五年九月九日造”,腹外周镌小楷全铭文1750字。首起2行4句16字:“皇图巩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平抬《般若波罗密多心经》15行,满行18字,共268字;接镌《佛顶尊胜总持经咒》82行,满行18字,共1466字。坐磬原外表通体鎏金,久经千载摩挲,已不复见金色,然其体黝黑光亮。铭纪:“皇唐大中”,即唐宣宗年号,“五年”,即851年。
唐大中五年所造之磬(图片来源:资料图)
唐宣宗李忱,唐后期和佛教史上有影响、有贡献、有争议的皇帝。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唐孙光宪《北梦琐言》、宋陆游《避暑漫钞》都有光王李忱潜逃、遁入空门的简略记载。稽《邓州香严寺志》、《唐宣宗皇帝香严寺殿碑记》云:“唐开成五年(840),光王李忱为免遭颖王李炎(唐武宗)所杀,潜至香严寺,由智闲禅师剃度为沙弥。会昌二年、三年(843),唐武宗曾两次派兵围剿香严寺捕杀。会昌六年春,武宗驾崩,朝臣赴香严寺迎光王回京。越明年登基,号宣宗。”
唐大中五年铸造这件坐磬,可管窥唐宣宗重兴佛教、光大佛教之一斑。但从坐磬经文分析,为明代永乐年间所刻。明永乐十一年,明成宗恩准修建武当山宫观的同时,重建邓州香严寺,扩田产居万顷,敕赐“十方长寿大香严禅寺显通”之名。故在法器刻经文乃明成宗倡佛道、佛寺日盛刻经之风,特别是在坐磬腹外刻经,意蕴法器声音将佛法妙意传布,旨在人口唱诵同音。这个坐磬形体完整,发音清越动听,经文书法遒劲有骨,非名家所不及,世人瞩目,国之珍器。此坐磬最早著录于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清碑帖家王楠《话雨楼碑帖目录》、清金石家张廷济《清仪阁金石题识》题其跋。清金石家鲍昌熙《金石屑》曾摹其经文,清末考古学家、金石学家罗振玉《金泥石屑》影印其经文拓片。坐磬千年辗转,二十世纪40年代此磬为杨大钧所得,流传于世,保存至今。杨大钧生前乃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知名歌星、音乐人涉足佛教音乐领域,发布佛教题材单曲、佛教音乐专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韩红就是其中的一位。近便收录韩红的两首佛教歌曲。 韩红,生于西藏昌都,祖籍山东德州,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父亲为汉..
2025-11-21导读:传承千年的佛教艺术,既是凝结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现代艺术继续演进的深厚资源。今天,我们致力于探索古老佛教建筑的艺术装饰,挖掘其中永不褪色的艺术精髓与宗教情怀,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设计、现代的材质加以现代的阐释,以满足现代人的..
2025-11-20众所周知,香在各种佛事活动中必不可少。佛教经典中关于香的记载非常多,如《佛说戒德香经》、《六祖坛经》、《华严经》、《楞严经》、《妙法莲华经》以及许多密宗经典都对香及其所代表的佛教意义有着诸多的记载。《佛说戒德香经》记载阿难尊..
2025-11-20佛界有三宝:佛、法、僧。佛教有七宝:金、银、琥珀、珊瑚、砗磲、琉璃、玛瑙玉髓。得三宝而国泰,得七宝而民安,佛教七宝是指七种珍宝,又称七珍。而藏传佛教中的七宝则为玉髓、蜜蜡、砗渠、珍珠、珊瑚、金、银,称为“西方七宝”。所以可以..
2025-11-19陶瓷佛像。资料图片佛教与陶瓷文化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佛教借助陶瓷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我国陶瓷文化又因佛教文化而丰富多彩。佛教的传入与普及,影响和促进了我国陶瓷的发展。使我国的陶瓷不仅在型制上,更在装饰..
2025-11-19上海音像公司最近出版了上海西林禅寺方丈悟端的《梵呗·佛教唱诵》cd。“华严字母”唱腔是念诵八十卷《华严经》必唱的佛教梵呗,其音律富丽幽深。据悉,这张专辑的出版得到了上海市民族宗教委和松江区宗教办的大力支持。2月27日10时,专辑将..
2025-11-19《详选二十四山三盘一线分金不传秘诀山书》 ,唐代国师曾天球手书,全本共113个双面,合计226页,页面略有破损。内容..
2025-11-08一尊佛,一炷香,一卷佛经,万物皆忘。近年来,艺术市场的爆发与佛教文化的盛行,共同促成了佛教艺术收藏的热潮。资本汹涌无常与物质尘嚣日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内心的安静,越来越多的人寄托于佛教文化。佛教艺术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2025-10-29唐代著名的画僧应首推唐代中期的道芬,他是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擅长山水、松石,常为江南等寺院创作壁画。诗人顾况有《稽山道芬上人画山水歌》道芬的弟子法号宗偃,俗姓徐,名表仁,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他颇得道芬树石之三昧,..
2025-10-29中国考古专家对中印边境中方一侧卡孜河谷地带佛教遗存研究时发现,这批考古遗址中的早期石窟、寺院遗存属公元11世纪古格王国早期,与藏传佛教后弘期开山大师仁钦桑布的活动有关。刚刚在此间结束的“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论坛”上,四川..
2025-10-29文物工作者近日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一座佛教禅宗“曹洞宗派之图”石塔。该塔坐北朝南,位于五台山车沟村的山谷中,建于明嘉靖六年,是一座八角二层石塔。塔座为束腰莲花座,边长0.65米,塔身通高4.3米,一层平..
2025-10-29我以为晚唐是中国书法史上佛教精神表现得最明显、最彻底的一个时期,它给中国书法艺术以深刻的启迪。 众所周知,佛教在晚唐时代,主要是禅宗,特别是主顿悟的南宗禅。南禅特色,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认为只要“本心..
2025-10-28范燕青书记会晤常州支社社长孔建钟7月5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无锡市美术家协会、江南书画院协办的“澄怀雅集”书画联展在无锡市江南书画院开展。金坛市青年书画家程云仲、陈曦的多幅作品参展。据介绍,这次联展汇集了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研..
2025-10-28米兰佛寺出土的“有翼天使”画。资料图片根据学者的研究表明,古代的西域(大致是如今的新疆)很可能是中国最早接受佛教的地区。当时的西域诸小国佛教的直接源头很少是印度本土,而是邻近的犍陀罗。犍陀罗佛教艺术特点非常鲜明,包容了古希腊..
2025-10-2811月10日(农历九月二十四),位于山西晋城市区五龙河西村南,始建于明代的晋城市迴波寺举行第二届佛教文化节。据现存的石碑记载,迴波寺于清康熙年间重修后再未修缮。2003年,晋城市五星居委会在迴波寺原址上开始重修,2006年完工。重修后的..
2025-10-284月底,工作人员在修饰佛像。中新社图 4月26日,河北省临漳县古邺文化研究所透露,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考古发现自今年3月公布以来,邺城考古队一直加紧对文物进行抢救修复,截至目前,已经抢救修复佛教造像50多件,抢救修复工作正在..
2025-10-08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指出,南北朝时期,大乘佛典盛行,尤以《涅槃经》普遍受到人们重视。关于经中提到的佛教修习要解决的最终目的涅槃问题,梁武帝萧衍解释道:“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生死不异涅槃,涅槃不异生死,不行二法是彼此..
2025-10-08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风景秀丽,悠久历史,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游灵山、看梵宫是无锡旅游的必要线路。“非常震撼!一个无中生有的产物,有人讲,梵宫可与梵蒂冈媲美,我们是打造未来的世界文化遗产。”无锡市旅游局孙立..
2025-10-08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所专家对文殊山石窟群的前山万佛洞、千佛洞和后山古佛洞、千佛洞壁画进行详细病害调查和现场修复前期实验由于年久失修,加之近年来不断遭受地震、洪水冲刷、雨水侵蚀等自然灾害,作为中国早期佛教遗存的甘肃文殊山石窟文物..
2025-10-08文峰塔像“天宁寺作为佛教文化在中国兴盛的品牌缩影,全国以天宁寺命名的佛家寺院不在少数,但安阳的天宁寺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规模为南北丛林之冠。”安阳市天宁寺导游告诉记者。“层伞高擎窣堵坡,洹河塔影胜恒河。更惊雕像多殊秒,不负..
2025-10-08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