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建筑记录北京千年文化史

2024-12-13 08:10历史文化

法源寺:徽钦二帝曾关押在此

很多人对法源寺的了解源于李敖的小说《法源寺》。在这部小说里,李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仕隐、家国、君臣、忠奸、去留、因果等等都浓缩在法源寺院这一历史舞台上。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记得书中写到的寺院里铺天盖地的丁香树,康有为与大德高僧的对话,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在这里被捕,和他从容赴死的悲壮。

 然而李敖写小说的时候并没有亲自到过法源寺。去年李敖来京,特意到法源寺一游。至于现实中的法源寺与他笔下的法源寺是否一致只有他自己去细细感觉了。

 法源寺是北京市内历史最悠久的古刹。历史上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出征辽东后,为悼念阵亡将士,兴建了悯忠寺,就是现今的法源寺。在漫长的历史中,法源寺见证了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的命运。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满江红》中的岳飞满怀悲愤,气吞山河。这靖康耻指的是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和后妃宗室三千人及大批财物北归,北宋王朝灭亡。这被掳的宋朝二帝,就被关在法源寺中。

  法源寺第二进大雄宝殿的抢厦梁上,“法海真源”的大匾依然醒目,那是乾隆亲临法源寺时御书的匾额。去年李敖来时再一次借用了这四个字,他给法源寺的题词是“法海真源,尽在于斯。”

  “什么叫法海真源啊?”来参观的年轻人向寺里的僧人问。这大概也是法源寺的僧人们最常给游人解释的一个基本问题吧。

 

牛街礼拜寺:见证中外宗教交流史

  从牛街十字路口南行不远,马路东边临街而建的一座传统建筑十分显著,这是牛街礼拜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望月楼。与众多传统建筑不同的是,牛街礼拜寺是坐东朝西的,望月楼对面的长长的影壁墙可以说明这一点。所以,望月楼也就是牛街礼拜寺的正门了。只是这个门是难得开的,只有在大典隆庆之日才开,平时只能从南面的侧门进入。

  寺内建筑为中国传统木结构,阿拉伯风格装饰,格局为中国式宫殿式样与阿拉伯式清真寺式样相结合,可谓为中国独有。寺中还藏有珍贵文物数件,有明弘治九年(1496)《敕赐礼拜寺记》碑,清康熙圣旨牌匾,阿文、波斯文手抄本和印本《古兰经》等。

  记者去的时候,几位外国的穆斯林正进入寺内做礼拜。一位经常来这里的乡老告诉记者,每天都会有外国的穆斯林朋友来这里参观、礼拜,这里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对外窗口。礼拜寺里保存完好的中外历史上宗教交往的见证物都还在,南面碑亭里的碑文是波斯文,寺东南是两座筛海坟,埋葬着为中国伊斯兰教做出贡献的两位海外宗教学者。

  乡老对牛街礼拜寺的古老历史十分自豪,他们说,这礼拜寺比北京城的历史还要早。1996年,礼拜寺隆重地举行了它的千年庆典。

 穆斯林很好客,但到牛街礼拜寺旅游的人还要注意,一定要尊重回民风俗哟。  

白塔寺:尼泊尔人设计的白塔  “平则门,拉大弓,过了就是朝天宫,写大字,过了就是白塔寺……”这首曾经在北京街头巷尾传唱的童谣里提到的白塔寺,就是坐落在阜成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

 “白塔寺”是“妙应寺”的俗称,它由寺院和塔院组成,其中白塔建成于公元1279年,有700多年历史;而寺的历史也有500多年。在建筑风格上也有差异,大白塔是藏式覆钵式宝塔,属于藏传佛教特色建筑;寺内则是地道的汉传佛教建筑。

  进入由三个拱形小门组成的“山门”,我们就可看到左右两侧的钟楼、鼓楼。古代有“晨钟暮鼓”之说,太阳东升西落,所以钟楼和鼓楼分居东、西两侧。坐北朝南的第一重大殿是“天王殿”,殿里正面供奉弥勒佛坐像,两侧为四大天王像。穿过天王殿是第二重大殿———“大觉宝殿”,迎面看到的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虽然第三重大殿“七宝像殿”中原来供奉的七尊佛像在“***”间被破坏,但是现在供奉的移自护国寺的整樘楠木佛像,也颇具观赏价值。

  只有去故宫、颐和园才能够欣赏到乾隆的书法吗?答案当然是“不”。在第四重大殿“三世佛殿”里,乾隆题写的“具六神通”匾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这位古代皇帝的多才多艺。

 一眼望去,形状颇像佛门法物净水瓶的白塔,是妙应寺中最不容错过的美景。此塔由来自于尼泊尔的工匠阿尼哥负责设计和施工。当时年仅17岁的阿尼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花费了将近九年的时间,终于在元朝统一中国的那一年(1279年),让这座覆钵式大白塔矗立在大都,作为一份特殊的贺礼,献给了忽必烈。

 白塔的形制渊源于古印度的堵波式佛塔,是一座典型的藏式佛塔,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元代藏式佛塔。白塔用砖砌成,外抹白灰,总高约51米,塔身直径为18.40米。塔的外观由塔基、塔身、相轮、伞盖、宝瓶等组成。塔基平面呈正方四边再外凸的形状,由上下两层须弥座相叠而成,塔基上有一圈硕大的莲瓣承托着向下略收的塔身,再上为十三重相轮,称“十三天”,象征佛教十三重天界。塔顶以伞盖和宝瓶作结束,伞盖四周缀以流苏与风铎。  

万寿寺:京西小故宫

  万寿寺位于西三环路紫竹桥东北,经过三次修建后形成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为一体的建筑格局,有“京西小故宫”之誉。

 万寿寺的全名应该为“护国万寿寺”,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为明清两代皇家寺院。清乾隆年间(1736-1795)高宗将万寿寺定为皇太后祝寿的庆典场所,故先后两次进行大规模扩建和修葺。光绪年间(1875-1908)为庆贺慈禧六十大寿,又进行第三次重修。

  寺前,长河奔流,旧时曾设有码头。每当春末夏初,帝王太后从紫禁城走水路到颐和园避暑,均在此驻跸下船稍作休息。万寿寺山门上方,有清顺治二年御赐的石匾,上书“敕建护国万寿寺”。

 去万寿寺旅游最好是分三路:中路为主体,东为方丈院,西为行宫。中路为主体建筑,山门以内共七进院落,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即大延寿殿)、万寿阁、大禅堂、御碑亭、无量寿佛殿、万寿楼等,各殿两侧有配殿配房。东路为方丈院和圃园,即僧人生活区。西路在乾隆年间改为行宫院。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身”于这座著名的古刹内。作为一座综合性艺术博物馆,它现收藏各类古代艺术品近五万件,时代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明清,尤以明清时期蔚为大观。藏品门类广泛,主要包括历代书法和绘画、碑帖及名人书札,宫廷织绣、宫室瓷器、古代家具、历代钱币及玺印等。其他如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牙角器、佛造像、鼻烟壶等,不胜枚举。

  在此,我们还能欣赏到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大师的传世之作,上自宋代下至民国的古籍图书十余万册。

  智化寺:听“音乐化石”的京音乐

 如果在合适的时间路过禄米仓附近的胡同,你就会听到一阵悠悠扬扬的音乐声,跟普通的佛教音乐并不类似,循着声音,你就能找到智化寺了。然后你就能有幸听到被誉为“音乐化石”的京音乐,也有可能看到京音乐的唯一传人,80多岁的张本兴老人。

  跟北京的许多寺庙比起来,智化寺并不大,但作为明朝大太监王振自己出资建造的家庙,其规模及气势却让人惊叹。

  智化寺看点很多,首当其冲就是京音乐,这种来自于明朝,由艺僧代代口传心授的音乐化石,至今流传了27代,现在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智化寺音乐与西安城隍庙音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及福建南音一起,同属我国现存的最古老音乐。

 智化寺是京音乐的发源地。现在,在其大悲殿,还存有三种宝贵的乐谱,它们的存在,记录着京音乐的传承。

  乐谱中最早的是智化寺15代艺僧容乾所抄的乐谱,这篇乐谱是1964年在智化寺中发现的,为康熙33年的乐谱;其次是水月庵郎坤光绪癸卯年(1903年)所抄的乐谱;还有就是智化寺26代艺僧张本兴整理的乐谱。

  智化寺的第二大看点是“转轮藏”,这是北京现存最早的转轮藏,藏殿是智化殿前的西配殿,因殿中不设法座,仅置转轮藏一具,所以叫做“藏殿”。北京地区现存三副转轮藏,除智化寺外,一副在颐和园,一副在雍和宫,后两副都是清代所制,比智化寺的晚几百年。

  第三大看点是“黑砖“。智化寺中主要殿宇红墙之上都是歇山黑琉璃筒瓦顶,这在国内现存寺院中尚不多见。明清琉璃瓦等级是黑色排在黄色和绿色之后,但在使用中又略有区别:明皇家寺院、敕建寺院,主要使用黑琉璃瓦;清皇家寺院、敕建寺院,则使用黄或绿琉璃瓦。寺院用黑色瓦覆顶,依据佛经而来。黑者,象征风大之色,风为大力之义;如来成道时,亦以风降伏恶魔。此义正与“智化”相对,上以“风”降伏恶魔,下以“智”度化众生。另外,还可以看看被凿的石碑,其中凿掉的就是“王振”二字。 

 天宁寺:辽代幽州的标志性建筑

 想去天宁寺的人不会找不到它所在的方位,高高矗立的砖塔方圆几里之外都可看见,那是最明显的标志。史***载,契丹占据幽州以后改国号为辽,北京成了辽代的陪都,这天宁寺塔就是当时城中的标志性建筑。

 现在的天宁寺正在大修,平时是不开门的,记者第一次去的时候就吃了闭门羹。守门的师傅说,每逢初一和十五才会开放。

  果然,9月22日,农历八月初一,一大早,天宁寺寺门敞开,信众们陆续到来。

 与众多庙宇不同,天宁寺里殿堂数量甚少,颇觉空旷。据说天宁寺塔北面,原有大觉殿、广善戒坛等建筑,寺西北原有院落,为名宗师府。而现在仅存山门和大殿,还有一些残存断碑。不过,这反倒少了些屋宇森严的紧迫感,空间的充足更显得那砖塔的巍峨。一位游人从东侧仰望塔身,感慨着:“900多年了,你看那上面的雕刻,有的已经脱落了。”

 天宁寺塔通高57.8米,塔身呈八角形,十三层塔檐,各层塔檐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每层均系缀风铃。塔顶为砖制两层八角仰莲座,上承宝珠作为塔刹。1976年唐山地震时,塔刹震落。

  记者去的那天,工匠正在大殿里雕刻一尊木质佛像,佛像的面目、姿态已经基本显现出来。据说,这座佛像高达4.8米,重5吨,10月份将基本完工。原来,天宁寺大殿内曾经有一尊铜制佛像,后来由于历史原因被损毁了。现在的木质佛像将不再进行彩绘,只在佛像上打上一层蜡,保持原貌。“佛像将被安放在汉白玉莲花座上,届时整尊佛像将高达7米。”

  • 原生态佤族村在哪里?原生态佤族村的建筑

    在云雾缭绕的仲秋早晨,我再次来到了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我的“老同学”杨赛德,他是翁丁四组村民,因为经常见面,他开玩笑说我是他的同学,笑嘻嘻地等在寨门口和我握手,并把我带来的采风团引进寨子里。漫步雾中的翁丁,清一色、细..

    2025-11-06
  • 世界上最危险的建筑,切尔诺贝利石棺

    在1989年的时候,世界上发生了一次非常严重的核事故,因为核电站在调试时发生了爆炸,整个事故所造成的火灾导致了9天..

    2025-11-05
  • 佛教艺术:把信仰请回家

    一尊佛,一炷香,一卷佛经,万物皆忘。近年来,艺术市场的爆发与佛教文化的盛行,共同促成了佛教艺术收藏的热潮。资本汹涌无常与物质尘嚣日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内心的安静,越来越多的人寄托于佛教文化。佛教艺术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2025-10-29
  • 元明清北京宫廷的藏传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及特征

    藏传佛教是印度密教与我国藏族传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地域性佛教。藏传佛教造像以藏传佛教特有的崇奉为表现对象,风格上以印度密教艺术为基本依据,同时融入了藏民族传统审美和表现手法,是雪域高原的一朵艺术奇葩。藏传佛教肇始于公元7世纪初,..

    2025-10-29
  • 千年一劫 莫高窟沉甸甸的劫难实录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列强瓜分中国长江南北的大片领土的时候,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帝国主义国家也开始了一场空前的掠夺、瓜分中国古物的竞争。敦煌文献劫难,是中国近代学术文化史上的最大损失之一。中国敦煌学者的研究因此倍历艰辛..

    2025-10-29
  • 中印边境卡孜河谷地带发现古格王国早期佛教遗存

    中国考古专家对中印边境中方一侧卡孜河谷地带佛教遗存研究时发现,这批考古遗址中的早期石窟、寺院遗存属公元11世纪古格王国早期,与藏传佛教后弘期开山大师仁钦桑布的活动有关。刚刚在此间结束的“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论坛”上,四川..

    2025-10-29
  • 五台山发现佛教曹洞宗派图塔

    文物工作者近日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一座佛教禅宗“曹洞宗派之图”石塔。该塔坐北朝南,位于五台山车沟村的山谷中,建于明嘉靖六年,是一座八角二层石塔。塔座为束腰莲花座,边长0.65米,塔身通高4.3米,一层平..

    2025-10-29
  • 道教文化对中国古代石桥建筑的影响

    窝风桥古代石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之一,集中体现了一个时期桥梁科技、桥梁美学、桥梁艺术和民俗风情的面貌,因此无论是石拱桥还是石梁桥,它们反映的不仅是建筑技术,更大层面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中道教文化对中国古桥建筑有着深..

    2025-10-29
  • “佛教书法”之晚唐五代直抒心意的狂草书

    我以为晚唐是中国书法史上佛教精神表现得最明显、最彻底的一个时期,它给中国书法艺术以深刻的启迪。 众所周知,佛教在晚唐时代,主要是禅宗,特别是主顿悟的南宗禅。南禅特色,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认为只要“本心..

    2025-10-28
  • 金坛市艺坛新锐参展 佛教书画联展

    范燕青书记会晤常州支社社长孔建钟7月5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无锡市美术家协会、江南书画院协办的“澄怀雅集”书画联展在无锡市江南书画院开展。金坛市青年书画家程云仲、陈曦的多幅作品参展。据介绍,这次联展汇集了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研..

    2025-10-28
  • 米兰壁画:揭开西域佛教最早遗迹的面纱

    米兰佛寺出土的“有翼天使”画。资料图片根据学者的研究表明,古代的西域(大致是如今的新疆)很可能是中国最早接受佛教的地区。当时的西域诸小国佛教的直接源头很少是印度本土,而是邻近的犍陀罗。犍陀罗佛教艺术特点非常鲜明,包容了古希腊..

    2025-10-28
  • 晋城迴波寺第二届佛教文化节举行

    11月10日(农历九月二十四),位于山西晋城市区五龙河西村南,始建于明代的晋城市迴波寺举行第二届佛教文化节。据现存的石碑记载,迴波寺于清康熙年间重修后再未修缮。2003年,晋城市五星居委会在迴波寺原址上开始重修,2006年完工。重修后的..

    2025-10-28
  • 绍兴宾舍庙台有什么演出?绍兴宾舍庙台建筑简介

    建于明代晚期,戏台四面临水,左靠一座三孔大石桥,俗称戏文桥。村民在岸上和土地庙廊下都可观看演剧。据传,该村每年..

    2025-10-27
  • 绍兴安城河台面积有多大?绍兴安城河台建筑简介

    河台临河而筑,台前有石板铺成的空地。戏台台基立于河心,形若桥墩。戏台四面临空。戏房在演区后部,深3.5米,演区深4..

    2025-10-27
  • 达斡尔族的民居是怎么样的?达翰尔族的建筑

    达斡尔族民间建筑。达斡尔人喜依山傍水而居。建筑格局具有传统中轴式特征,正方形,分正房、仓房、畜栏、菜院等。多向..

    2025-10-26
  • 近日,一位小伙捕鱼时捞回一批古怪罐子摆在店内当装饰,专家一看有近2千年历史。

    近日,一位小伙捕鱼时捞回一批古怪罐子摆在店内当装饰,专家一看有近2千年历史。据雅虎新闻于7月23日报道,在西班牙阿..

    2025-10-20
  • 千年之谜: 法门寺灵异现象流传千年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凤县城北 10 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 120 公里,西距宝鸡市 96 公里。 始建于东汉末年恒..

    2025-10-10
  • 河北临漳抢修邺城遗址佛教造像50多件

    4月底,工作人员在修饰佛像。中新社图 4月26日,河北省临漳县古邺文化研究所透露,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考古发现自今年3月公布以来,邺城考古队一直加紧对文物进行抢救修复,截至目前,已经抢救修复佛教造像50多件,抢救修复工作正在..

    2025-10-08
  • 佛教“涅槃四德”与南朝宫体诗

    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指出,南北朝时期,大乘佛典盛行,尤以《涅槃经》普遍受到人们重视。关于经中提到的佛教修习要解决的最终目的涅槃问题,梁武帝萧衍解释道:“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生死不异涅槃,涅槃不异生死,不行二法是彼此..

    2025-10-08
  • 灵山梵宫佛教艺术

    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风景秀丽,悠久历史,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游灵山、看梵宫是无锡旅游的必要线路。“非常震撼!一个无中生有的产物,有人讲,梵宫可与梵蒂冈媲美,我们是打造未来的世界文化遗产。”无锡市旅游局孙立..

    2025-10-08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