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普陀山佛教博物馆开馆。辛永刚摄
十八臂翡翠观世音菩萨像。新华社供图
11月25日,普陀山佛教博物馆在浙江普陀山正式开馆迎客,这是我国大陆宗教界自办的首个宗教博物馆(台湾于2001年创办了世界宗教博物馆)。当日,馆内一尊采用整块白绿色翡翠雕成、重达800余公斤的十八臂观世音菩萨像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道慈法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普陀山佛教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普陀山佛教文物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见证和浓缩了过去,充实和预示了未来,既是观音道场重要的弘法窗口,也将使普陀山佛教历史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普陀山佛教博物馆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昙花庵遗址,与多宝塔、普济禅寺、百子堂等众多文物保护单位相毗邻。博物馆周围树木葱茏,荷花绽放,琳宫辉煌,塔影在望。其外观为仿宋风格,建筑面积为3477平方米,总高10.8米,分上下两层7个展厅,共珍藏精选佛教文物1700余件。
普陀山佛教博物馆创建缘起
据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道慈法师介绍,普陀山佛教博物馆的创建历史可谓漫长而曲折。最初,普陀山普济寺设有一间文物陈列室。1962年,普陀山文物馆在普济寺旁的积善堂成立,征集各寺庵文物500多件。“***”期间,文物馆停办。1979年,舟山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选定普陀山悦岭庵重建文物馆。1985年,由于宗教政策落实,普陀山悦岭庵文物馆交由普陀山佛教协会管理,并更名为普陀山佛教协会文物馆。
“普陀山佛教文化悠久,历史文物众多。原设在悦岭庵的普陀山文物馆收集了全山各寺院所藏文物2000余件,其中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佛像、经卷,九世班禅赠送的银元宝以及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赠送的佛教纪念品等。因文物馆地处偏僻,安全隐患多,且当地气候潮湿,所藏文物容易受潮损毁,后来被迫关闭。”道慈法师说,进入新世纪后,慕名前来普陀山的人与日俱增。为了让广大中外信众、游客更好地了解普陀山的佛教历史,2006年,普陀山佛协在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着手建设普陀山佛教博物馆。
2006年9月,舟山市人民政府城乡建设委员会在普陀山召开普陀山佛教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讨论会。此次会议对普陀山佛协建设佛教博物馆的规模、总图布置、风格特征以及环境景观等提出了明确要求。2007年9月,普陀山佛教博物馆主体工程正式开工。2009年基本完成主体工程验收。2010年完成内部装修、配套附属项目和悦岭庵文物仓库文物定级以及新馆文物布展等工作。
观音道场重要的弘法窗口
“普陀山佛教博物馆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成为观音道场重要的弘法窗口。”道慈法师说,在亚洲佛教信仰圈中,观音是最为著名的菩萨。“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是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唐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并使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的中心,使佛教传至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至清末,全山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菩萨,可以说是“观音之乡”。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即观音菩萨诞辰、出家、得道的三大香会期,普陀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作为著名的观音道场,普陀山目前已经成为观音信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国内外朝圣者络绎不绝。”道慈法师说。
在普陀山佛教博物馆开馆之日,一尊重达800多公斤的十八臂翡翠观世音菩萨像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十八臂翡翠观世音菩萨像供奉在博物馆前厅正中的壁龛中,净高1.58米,厚35厘米。观音像通体由一整块翡翠玉雕成,底座莲花台由紫檀木雕刻而成。观音十八臂各持宝器,晶莹剔透,巧夺天工。“观音像整体造型如法如仪,同时不失观音亲切柔美的独特气质,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观音信仰的群众需求。”道慈法师认为,十八臂翡翠观世音菩萨像将成为普陀山文化的标志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2010年11月,由浙江省舟山市及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牵头,台湾世界宗教博物馆的“慈悲自在·遇见观音”特展在普陀山展出,从而让更多大陆观众、信众了解到台湾特有的观音文化。“以普陀山佛教博物馆为平台,我们将与日本、韩国、缅甸、泰国以及台湾等多国多地进一步加强佛教文化尤其是观音文化交流,展开更深刻而美好的互动。”道慈法师说。
作为我国大陆宗教界自办的首个宗教博物馆,普陀山佛教博物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摸索生存之道、发展之道。道慈法师对其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他看来,普陀山佛教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博物馆,丰富而厚重。道慈法师说,收藏有千余件珍贵历史文物的普陀山佛教博物馆在对社会开放后,还将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发展成道德文明教育的基地、传承文化的载体、展示功德的道场。
一、恶念变善念,哑巴会说话此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我的老家辽东半岛南端叫后羊圈的村子,有一个哑巴给一家财主打长工,到年终算账时,给哑巴的钱比别的长工少,哑巴觉得活不少干,凭什么给钱少,心里不平衡,要对财主报复。用什么办法报复呢?..
2025-05-02为迎接藏历新年的到来,拉萨市园林局工人在林廓北路上悬挂灯笼。记者江飞波摄为了进一步丰富节日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西藏博物馆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将在2月22日藏历新年初一,举办藏历新年年俗文化活动,给市民送上..
2025-04-24佛教音乐源于印度。公元前后,天竺的佛教音乐甚盛。后随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当时称为梵呗。慧皎的《高僧传》云:“天竺方俗,凡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义争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云:“初出家者……..
2025-04-18佛教音乐指佛教之发展过程中,由各地区或各民族佛教徒所发展出来的音乐。玆依国家或地区,分别略述如次:(1)印度:释迦在世时,严格禁止佛弟子接触歌舞乐曲。不过,仍鼓励弟子们将经典中特定的文句加上曲调唱诵。因此当时并未完全否定音乐,且..
2025-04-18佛教音乐作为一种宗教音乐,与其他宗教音乐有不少共同之处,主要是用音乐来渲染和加强宗教仪式的气氛和效果。佛教的「唱赞」、「偈颂」通过庄严、肃穆而节奏缓慢的旋律起到了澄清杂念、净洁心灵的作用。佛教戒律告诫信徒们「不听视歌舞」,何..
2025-04-18第8窟是天龙山年代最清楚的石窟,也是天龙山石窟中唯一有中心方柱的石窟。该窟约4平方米,窟壁和方柱四周都开龛造像,周壁龛内雕有立体坐佛,龛外雕有两位比丘和两位菩萨像,方柱四面各有一组三尊坐佛。这些佛菩萨比丘像,脸型长方,颈长体态..
2025-04-18酥油花制作为藏传佛教之一绝,在佛教的其他宗派中并无同类艺术。而在酥油花的工巧高下中,以青海宗喀巴祖师之出生地塔尔寺为最高,属于该寺之“三绝”之一。酥油花(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与其他雕塑艺术原理相违,酥油花艺术之特点在于..
2025-04-17所谓佛教“前宏期”和“后宏期”,系专指佛教在藏族地区传播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而言。“前宏期”指公元七世纪初叶到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以前期间的佛教(即由佛教在吐蕃本部初传,几经周折到吐蕃赞普达玛灭佛);“后宏期”一般指公元十..
2025-03-29佛教有一个法门称为“忍辱”,以忍对治嗔心。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说偈曰:“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泱日暗消磨。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佛经亦云:“了嗔恚心..
2025-03-29传统佛教音乐称为“梵呗”,起源于佛陀时代。在古印度吠陀时代即盛行歌咏偈颂,属于五明中的声明,佛教亦采用此法赞咏、歌颂佛德,称为“声呗”。佛经中提到歌乐赞咏之处极多,如《阿弥陀经》所叙述的极乐世界,充满乐音:“彼佛国土,常作天..
2025-03-2911月8日,中国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学者樊锦诗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上透露,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将打造一个名为“数字敦煌”的数字游客中心,计划于2013年建成。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
2025-03-28衣祴是指法会时盛放散华所用的供养华之器,又称为华筥、花笼、花筥、华箧、华盛等。《圆光大师行状画图翼赞》卷第十中记载:“华笼是散华时所用,以当后竹或铜瑜所作,垂以真红色等停丝,盛以华,随时散供,是仿诸经所谓的衣祴。”形状为直径..
2025-03-28一、佛乐种类佛教音乐通常分为佛事音乐和以佛教题材为主题的或由佛事音乐改编的通俗音乐。这里仅介绍佛事音乐的种类:1.朝暮课诵:每天早、晚两次,其形式与程序基本相同,内容各异。早课的内容与程序为: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
2025-03-28我接触与研究造像量度近十年了。初皈佛门,到各地参学,看到待修的庙宇断壁残垣,法像残旧破损,又见新造佛像多耗去巨资而不如法,真是痛心疾首。受菩萨戒时,我便发下大愿:“天下有一寺一庙一殿未修建完善者,誓不成佛。”遂浪迹萍踪,参访..
2025-03-28擦擦(图片来源:资料图)擦擦是藏区十分常见的泥质佛像。我们在寺院,在玛尼石堆旁或佛塔下,或在被认为是有灵性的山洞、水边,都能与它不期而遇。制作擦擦是藏区众多地方一直保留的传统,它多是在凹型的木质模具内捺入软泥等材质后压制成型..
2025-03-07经过近一年的创作,佛教动画片《九华小和尚》第二部于2012年2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次公开播出。《九华小和尚》以九华山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神话故事为题材,借鉴了国外经典动画片的表现形式,将池州九华文化、佛教文化有机融入,展现了池..
2025-03-07前 言2月2日,在陕西宾馆举行的“全省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2011年度全省优秀外宣出版物评估”各项大奖新鲜出炉,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独揽两项殊荣:六集纪录片《法门寺》和六集纪录片《大明宫》分获一、二等奖。曲江影视常..
2025-03-07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