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怎么讲节约
节约型社会最近成了一个高频词。是啊,假如一个社会能以较快的速度创造财富,同时又能以较低的速度消耗资源,无疑这就是一个高效社会,一个能够自觉地造福子孙后代的社会,非常美妙。于是,大到重点工程,小到一场晚会,都在考虑节约。也有人提出,民间收藏活动,也应当厉行节约。收藏怎么讲节约呢?对于很想买却又并不十分需要的藏品就不买了?或者两件类似的藏品就买便宜一点的?收藏不是这么玩儿的。收藏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需求的表现,它的取舍标准不同于午餐的时候要4个菜还是5个菜,而是在于你的精神需求量有多大、质有多高?
从量上说,胃口的需求没有多大弹性,精神需求就不好说了,比如音乐爱好者,有人一年听一两场音乐会就很满足,有人恨不得天天听,越听越上瘾,如果一年只让他听一两次,那就是对他的折磨。社会发达还是落后,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这个社会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收藏者在藏品的量上不好讲节约。
再说藏品的质。我们说艺术无价,史料无价,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面对一件藏品,你出多少价钱,自然包括了对它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的认可程度。藏界有句话:只有买错的时候,没有买贵的时候――只要你对藏品的价值认知是准确的,价格也自然是准确的。设想一下,一位收藏者如果只拣最便宜的藏品买,他收到的很可能只是垃圾。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收藏活动本身很多时候就是一种社会资源的积累,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重要节约。收藏是一种保存、整理、研究活动,它不像一顿午餐,没有吃完的菜倒掉了,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消耗。一本旧期刊,收藏家发现了常人没有发现的史料价值,花几十元、几百元把它认真收藏起来,和让这本杂志回炉化成纸浆相比,这是多么可贵的节约。提倡节约,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存款上的节约,而是让各种社会资源发挥更大、更久的效能。文化的东西有时真不能用钱来衡量。乾隆皇帝修了颐和园,扩建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耗空了国库,在当时看来是不是有些铺张呢?可他却给今人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园林庙宇如果修得简单些,甚至不修,在当时可能是一种节约,在今天看来就是天大的遗憾。何况乾隆皇帝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今天的收藏者用的是自己的钱。
收藏要不要讲节约?要,关键在于正确判断藏品的价值。一件价值不高的收藏品,你把它看得很高,出了大价钱买下,这是你个人资源的浪费。几枚普普通通的邮票,非要加上一个带着真金白银的册子,或者用一些名人签字、限量发行的手段增加一些没有文化的“文化附加值”,卖高价牟暴利,这是社会资源的浪费。还有,你懂得藏品的价钱,但是买回来后却不能深入发掘它的文化历史内涵,只是深藏不露,不能写文章、办展览、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这也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在这些问题上,倒真要讲讲节约了。不过说到让藏品发挥更大价值的问题,民间收藏有责任,国家收藏也是责无旁贷。
-
假行家搅乱收藏热 法律真空亟待填补
我国民间艺术品收藏近年来持续火爆,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潮。国内也出现了媒体在鉴宝、卖家在藏宝、藏家在憋宝、买家在找宝的全民收藏和投资艺术品的空前火热局面。然而,《工人日报》的一篇报道认为,如此庞大的收藏队伍和..
2025-03-11 -
书画收藏最好从看得懂的入手
当今书画市场上,一些欠缺技艺水平、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准艺术品”往往以“现代艺术”、“抽象意念”等时尚词语为托辞招摇过市,依借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似乎可以狐假虎威,倒也大有引领艺术潮流之风势。那么西方艺术市场也是这么没有标准的..
2025-03-10 -
当今收藏界的八种病态
如今,收藏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投身收藏这一领域的人是越来越多。而这些热爱收藏的人,很喜欢去拍卖市场旁观,也愿意到古玩市场去转悠。但冷眼相看,总觉得当今不少的藏友患上了几种不轻的病症,独自诊视之,发现这些藏友约有如下不同的症状..
2025-03-10 -
油画收藏五大绝招
第一:在购买油画作品之前您应该清楚地知道画家的画工如何,所谓国画中提到的画如其人,油画也能读出,一幅作品您可以在他的画作中读出作者的功底、态度、以及他对画的喜爱程度,大致地能够感受到他创作作品时的感受。好的作品画工基础上必须..
2025-03-10 -
漫议古代碑帖的收藏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藏汉画拓片之风兴起,汉画拓片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亮点。尤其在山东、河南、陕北等地,如何收藏与投资汉画拓片成为收藏者的热门话题。许多地区汉画研究组织不断出现,并成立了很多“汉画研究会”,探讨汉画..
2025-03-10 -
国之瑰宝:宋元绘画收藏现状
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上有赶驴的人,郁郁葱葱的树木,所谓雨点皴,突兀巨石的描绘,使得其栩栩如生,中间用一片云气给隔开了――这叫做空气式的透视法,也表达了一种距离感,避免了西方焦点透视的方法。宋元绘画是国之瑰宝,但因为宋代的..
2025-03-10 -
书画收藏:执着浮躁并行 真与假并立
书画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收藏者很难把握。潘家园、琉璃厂作为收藏者的淘宝之地,“真”、“假”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字,真假之间演绎过许多悲喜故事。成千上万的人怀抱着发财的梦想收藏艺术品,绝大部分收藏被升值的预期主导。一个有关..
2025-03-10 -
中国书画收藏:如何才能更好兼顾乐趣与回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消费时代的来临,中国的收藏者队伍日渐壮大。对于书画收藏者而言,究竟应该怎样收藏书画,才能更好地兼顾收藏乐趣与经济回报呢?喜欢书画才去收藏如果你仅仅希望通过收藏书画而实现投资获利的目的,那么,我建议你还..
2025-03-10 -
不妨入市收藏小名家作品
在广东保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赵少昂、何漆园等合作的《花鸟》估价为1.5万元~2.2万元,结果流拍;另一件黄少强、何漆园、叶少秉等合作的《松山高隐图》也没有成交。有行家表示,何漆园是“天风七子”中最具有传统笔墨的一位,市场表现却较..
2025-03-10 -
专题收藏古代书画
由追求宋元作品,到重视明代诸大家,再到锁定清代宫廷画家,这足以代表和反映当今收藏界的最新动态。诸多收藏家通过历史上著名的书画著录书籍中的记载对古代书画进行投资,主要是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上“鱼目混珠”,赝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地..
2025-03-10 -
收藏不能不讲究文化品位
收藏是玩出来的乐儿,谁都能玩,但要看怎么个玩法。前不久和一位收藏家朋友谈起如今收藏界的种种乱象,特别是“文化”泛滥,那乐就大了,套用相声语言说,收藏不叫收藏,要叫文化,收藏展不叫收藏展,要叫文化展。给人的感觉,什么门类的收藏..
2025-02-19 -
“书画名家”泡沫化性质显著 收藏谨防“陷阱”
迄今,作品已进入市面流通的古今“书画名家”为数极多,但那些“名家们”却并非个个“货真价实”。即使是那些已被定论的“艺术大师”,也并非(也不可能)件件作品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精品佳作。不仅如此,现在书画经营界中的经营者们对“名家书..
2025-02-19 -
艺术品收藏领域 不妨问一下,仅仅是拍卖吗?
上海美术馆11月18日的展览,在中国的艺术圈引起很大的反响。作为美术馆新中国60周年大庆的系列展的收官之展,却是一位私人藏家王薇女士的藏品,而这些藏品经过著名的“新中国美术史”专家陈履生的整理,认为其系统性与质量,足以与地方一级的..
2025-02-19 -
连环画收藏 莫以页数论价格
近年来,被誉为大众收藏佳品的连环画升值很快,一些新人也纷纷加入到连藏队伍中来。新手在初逛旧书市场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薄厚来评判连环画的性价比,实际上,一本薄的连环画价值可能会比厚的高出很多倍。需要提醒藏家的是,连环画..
2025-02-18 -
真话艺术收藏 大浪淘沙擦亮眼睛才能最终获胜
日前,著名收藏家郭庆祥等嘉宾做客央视财经频道由王小丫主持的《艺术品市场热点对话》栏目,针对艺术品收藏和艺术品市场相关话题进行了精彩对话。国内各大媒体都予以了广泛的关注和赞扬,作为一位长期关注艺术品市场的爱好者,对其中的一些观..
2025-02-18 -
拓片收藏
一位藏友拿来一幅落款为“吴道子笔”的拓片。平常见到的拓片多为单色,这件《镇宅龟蛇》的拓片有黑、红、绿三色。拓片上的龟为绿色,蛇为红色,两兽蠢蠢欲动,神龟引颈,灵蛇吐芯,盘绕缠绵,若即若离。龟蛇交合,动感凸现,上下呼应,栩栩如..
2025-02-18 -
如何欣赏和收藏油画
对于油画的欣赏,杨尧认为,油画与国画一样,同样讲究构图、布局和画面立意及意境,更重色彩。但画油画的工具不同,是用油彩画在布上,所以色彩和技法比其他画种更丰富、更多的变化手段。油画的层次也很丰富,表现力、立体感和三维空间都特强..
2025-02-18 -
书画收藏:便宜不一定就没有好货
“便宜”不一定无好货为什么梁先生能收藏、投资两得意?“奥秘”在于他坚持几点:买画不买贵,靠眼力和机遇;坚持真、精、新,即买真品、精品和保存完整的作品;保持藏品的流通性,不然藏品就“死”了,没有活力。梁先生认为,名家之作固然有..
2025-02-18 -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问题
购求和收藏名家书画是自古以来的高雅盛事,今天又逐渐走向大众化,收藏者队伍不断壮大,其中不乏工薪阶层和普通百姓。收藏书画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一、真假问题书画市场赝品泛滥,购买名家书画时,应请行家掌眼,以防买来假货。最稳妥的办法是..
2025-02-18 -
书画收藏,心静才能收获回报
受访专家认为,如今古代书画价格较高,普通藏家可能承受不起;而当代书画则更适合观望;在近现代书画部分,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书画是中国最为古老,也是最为玄妙的收藏门类之一。经历了近十年来艺术品市场的一波涨跌,书画市场更加显得深不可..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