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都是蒙古族的婚礼,可是由于地域、传统习俗的不同,在形式上与内容上也大不相同。杜尔伯特蒙古族传统婚礼,丰富多彩地体现着在当的民风民情。
接亲新郎带着众骑手与一辆哈拉特勒嘎(带车篷的马车)到新娘家接亲,接亲队伍一路鼓乐一路歌声地来到新娘家却遇到了“闭门羹”,经敲门对话后,女方要问一些新郎是谁来干什么之类让新郎难堪的话,这时男方要有一名出色的词客来迎战,不仅回答问题,还要反问。
女方则闪烁其词,为难对方。男方则不徐不急,问对自如,经几番对阵,相互都觉满意,女方便迎客进屋。
“求骨宴”新娘家事先将一个用染料染红的羊髌骨(嘎拉哈)藏起来,然后让新郎寻找,新郎自知难以找到,只好接受女方家中诸如嫂子之类的女主人的百般刁难,这是对新郎耐性和意志的考验。若女方满意,这时,她就会暗示你羊髌骨在哪儿,得到羊髌骨,求骨宴结束。新娘随新郎上车,上车前,新娘含泪唱惜别歌,娘家人也满含深情唱眷恋歌。
抢“红缨帽”在接亲车队马队返回途中,女方要出相应人数相送,以示礼貌。一出村,女方骑手便直奔新郎,抢夺新郎头上戴的一侧绣有一撮红缨的礼帽。男方骑手则尽力护卫,这时不可直接碰撞,只是要比试各自敏捷的应变和精湛的骑术。如“红缨帽”被抢,就得返回娘家,由男方出资设宴,尽欢方离去,尽管欢畅,对男方来说是一种失败的耻辱。如保住“红缨帽”,女方骑手则与男方道别,各奔前程。
祭火新娘被新郎接到家后,举行祭火仪式。到男方家附近新娘要下车,然后乘马围蒙古包转一圈,下马把马鞭插在距敖包不远的地方,以示与婆家一心一意。然后新郎与新娘各执红绸一端由火上掠过,返回身面对火堆跪拜,合着颂词祭烈酒,祭火仪式结束。
“赞荷包”主持婚礼的人(即司仪)手持新娘绣就的荷包高声夸赞,赞新娘心灵手巧,一般赞词都是根据荷包的图案、造型等即兴创作的。赞毕将荷包扔向天空,小伙子们蜂拥而上,抢夺荷包,谁得到了它,谁就得到了吉祥如意。
梳头赞荷包后要入室为新娘改换发型。由一位儿女双全的老妇人为新娘改发,将姑娘的发式改为媳妇发式。这老妇人就是俗称的“梳头妈妈”。蒙古族妇女一般视“梳头妈妈”为除双方父母外最亲近的人,因此有“一朝梳头终生为母”之说。
酒宴接下来就是结婚酒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整羊席,手把肉,大碗烈酒……一番豪饮;同时,还要载歌载舞,拉起马头琴,欢快的歌曲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宴席结束。
“遮光入洞房”最后一个程序是“遮光入洞房”。通向洞房的过道要白毡铺地,一对佳人走在上面,两旁有人扯一宽面红缎,遮住二人下半身,如此一直进入洞房,整个婚礼结束。
据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7月31日报道,7月29日,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正式发布声明,向114年前,其下属机..
2025-10-26蒙古人虽然把酒视为饮食之最,耐日之魂,可也不提倡把它不分岁数的随意乱用,随意喝上几口的。对此,蒙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喝酒的岁数、敬酒、献酹、请曲等方面,都确立了具体而固定的标准和明确的礼节禁忌,创立了蒙古族独特的酒文化..
2025-10-17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它那独具特色的音色,悠扬、深沉、宽广、抒情的旋律,蕴含了独特的审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与蒙古族的成长、发展、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中,挖掘其文..
2025-10-16“伴我人生的蒙古语决不忘却的文化,生死相依的草原誓不背离的故土”,这是一句几乎所有识字的蒙古人都能背出的诗句。一种民族语言,对一个独特的民族文化来讲,是它保存传统的最重要的载体和发展繁荣的沃土。假如一种民族语言被外来语言所代..
2025-10-16鹰(布日古德)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如果解释蒙古萨满的起源,则离不开鹰。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临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且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编织..
2025-10-16到内蒙古旅游,一定要注意蒙古族的礼俗。如果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乘车到牧民家做客,要看蒙古包附近是否拴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对迎面上来狂吠的牧羊犬可大声呵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主人听到狗吠会出..
2025-10-16在福建连城、长汀、清流、宁化的结合部的山村,以语言、服饰、风俗相同的部分村落居民,统称为“四堡人”,这里保存有诸多奇异的风俗,其中当地婚俗中的“吵嫁”情节,颇富戏剧性,妙趣横生,意味深长!“吵嫁”是四堡最古老的表现了。在儿女..
2025-10-16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蒙古族喜欢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制品,牛..
2025-10-16巴音郭楞蒙古族的婚俗,至今流行在结婚的前一夜,男方家派司仪若干人连同新郎在黄昏之时,骑马来到女方家,女方家人出门迎入房中饮茶酒,唱礼歌,丈爹、丈娘要给新郎赠1杯酒,唱1支歌,送1套新装,再赠1条绸缎裤腰带,并且当众给女婿扎上,意..
2025-10-15法国羊杀人事件 虐杀94岁老人 用蹄子把老人踩死上海新闻台援引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法国波尔多南部的瑟斯塔近日发生..
2025-10-02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鄂尔多斯是举世瞩目的民族艺术之乡,这里的舞蹈以它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魅力,跻身于伟大祖国的民族舞蹈艺术之林。鄂尔多斯民间舞蹈反映了历史文化、民族团结、生产生活和爱情故事,它深深地植根于鄂尔多斯古老的文..
2025-09-25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的成年礼仪式。届时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铁锅片烧取红毛树黑烟,彼此为异性染齿。染齿意味着步入成年,可以公开参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动。“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恋爱..
2025-08-20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论哪个民族,要婚要嫁,少不了一定的程式。这一程式经过长时间沉淀,成为以书为证或口头相传的约定俗成,逐渐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仪式。随着社会发展,民族融合,藏式婚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妻多夫与一夫多妻制渐行渐远,..
2025-08-09仡佬族青年男女历来实行自由恋爱,除节日、集会和赶集时的交往相识之外,主要的恋爱方式就是在"走坡"中传歌互答交友。"走坡"的季节是阳春三月和八月金秋,年轻人身穿盛装,男女各自结伴,到集市上寻找对歌的伙伴。找到满意的对手后,就邀到风..
2025-07-17锡伯族民间流行着一句谚语“春天的清风和煦,秋天的婚礼热闹”。那么锡伯族的婚礼有什么特别的风俗呢?锡伯族居住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及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其中一部西迁到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是一个打牲部落,且弓箭在渔猎生产中..
2025-07-17节日时段:每年夏末秋初祭敖包“那达慕”,蒙语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喜庆丰收或欢度节日的盛大聚会。作为蒙古族重要的传统节日,那达慕是以摔跤、射箭、赛马、歌舞等娱乐游艺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集会。那达慕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是古老而神圣的..
2025-05-14世界的三大家宗教有着不一样的文化习俗,那么在婚礼中这三大宗教又有着什么样的形式呢?宗教婚礼习俗之佛教结婚仪式一般来说,佛教婚礼中新娘可穿龙凤褂,旗袍而新郎可穿中式长袍或一般西服。1、婚礼开始,全体来宾入坐;2、新郎新娘下跪于证..
2025-04-27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