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之最 蒙古族的酒文化

2025-10-17 08:05历史文化

蒙古人虽然把酒视为饮食之最,耐日之魂,可也不提倡把它不分岁数的随意乱用,随意喝上几口的。对此,蒙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喝酒的岁数、敬酒、献酹、请曲等方面,都确立了具体而固定的标准和明确的礼节禁忌,创立了蒙古族独特的酒文化。

一、喝酒的岁数

指可以上桌喝酒的岁数。男人到三十七岁,过三个本命年之后(有些地方到了二十五岁,过二个本命年之后)认可为“成年汉子,体力健全的人,进入大人行列”,便视为“有资格当官,做婚宴的头儿,可尽情享受秀斯,品尝美酒之头份”,并可以赏赐美酒了,从此以后才允许上桌渴酒。不到三十七岁之前饮酒沉醉者是属于不懂规矩的人,受到人们讨厌,被社会抛弃。

二、敬酒礼节

敬酒是蒙古人将提升耐日宴会、招待仪式的气氛、巩固人际交往时常用的恭敬礼节。敬酒的礼节从敬策格(酸马奶)开始的。蒙古族《八大名贵食品》中的《白玉浆》指的就是策格。所以,把它作为王公贵族的招待品,遥远的长征、山水、苏力特的祭祀,封官晋衔、葛根活佛转世,授予佛教职称的重大仪式以及宴会耐日,平时招待客人时都摆到主要位置上品用和谈论。蒙古人对举办耐日那达慕有着几百年的丰富经验和传统礼节。每当组织耐日时,首先推选出一位熟知耐日礼节的人当阿哈拉嘎其(汉意为当头儿的,主持人)。参加耐日的人们没有耐日阿哈拉嘎其的许可,不可随意相互说话,出入,调整坐位。而且,什么时候唱什么歌,说什么祝词;什么时候执行什么礼仪都有固定的程序礼节。把好这个环节是使耐日有次序,气氛更为热烈,快乐的有力保障。

各地的敬酒礼节,虽然在敬多少杯酒和酒歌、祝词的音语上稍有些不同,可目的、礼仪、时间期限都基本相同的。总的看,赴宴的客人都入席,家主人的茶宴结束之后,才表明组织本次耐日的理由和目的并按亲近关系,岁数大小推选出耐日的阿拉哈嘎其(主持人)。推选耐日主持人的基本条件便是多次主持过耐日那达慕的,在群众中具有很高名望的,无行政职务的人。经过这种程序推举产生的主持人,对耐日的成败负有重大责任。

主持人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本次耐目的纪律和制度。之后,主持人选派一位劝酒员,两名敬酒员进行首轮敬酒,从耐日主持人开始按次序每人敬三次(碗)策格。之后,乐队奏乐,歌手起头大家齐唱耐日之歌。伴唱三段曲子之后,再开始敬酒(酸马奶)。之后,选唱二到三首歌曲,用伴唱三段的形式边喝边唱歌。耐日这样延续一段时间之后,主持人宣布耐日间休。间休期间客人可以到外头处理吸烟、方便、照管马匹等事宜。之后,又回到原位坐好,耐日进一步延续。

敬酒的形式是用大杯小杯交叉。耐日的开头或中间结合祝福员说祝酒词、蒙古包颂、宴会祝词等不同内容的祝福词。耐日就这样延续到适当的时候,就要暗示结束。一般情况下,耐日什么时候结束,唱什么歌曲,说什么祝词,用多少策格都有详细的策划,耐日临近结束的时候,用耐日结束歌来提醒大家耐日快要结束。同时,耐日的阿哈拉嘎其有意识的,说宴会的《嘱咐语》,耐日的《结束语》、《结束的祝福》等内容传达耐日即将要结束的信息。这便是为了避免宴会无限期的延长而影响工作以及使耐日更加次序井然的文明礼节。

对于唱宴会的结束曲和祝福词人们什么时候都不能认为是撵人,而且认为是合情合理而都能够接受。有一首结束曲是这样唱的:“马儿的耳朵是两只哟,上马的酒只有三杯哟,狐狸的耳朵是两只哟,送行的酒只有三杯哟”。唱出了动物的耳朵不多不少正好两只一样,谁都不能违犯耐日规矩的暗示。

还有:“清醒的时候出发哟,备好畜力和车辆哟,天黑以前回去哟,趁早做一些家务哟”等歌曲,提醒人们不能沉醉于酒里面,要多考虑家业和事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宴会耐日上的酸马奶变成了马奶酒,逐渐又发展为白酒代替了马奶酒。在使用的酒具方面由原来的大木碗变成了银碗,甚至由大杯发展成为小杯。敬酒的礼节也保持传统礼节的前提下,其内容及形式上得到了更新和完善。酒歌的词曲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鄂尔多斯唱“金杯里斟满香甜的美酒,赛酒日喂咚赛嗨,朋友们欢聚一堂请您干一杯,赛鲁日拜咚赛”的同时,盘子里摆上三盅酒向客人敬酒。在锡林郭勒献歌的同时,每人敬一碗马奶酒,在婚宴上执行每人敬三到六碗酒的规矩。 三、三轮式敬酒的礼节

四部卫拉特的土尔扈特部落的后裔,现在阿拉善额济纳旗蒙古的敬酒礼节。额济纳蒙古人把敬酒叫《阿日哈·蒙语,汉意为酒,查础呼为敬酒)。敬酒者把酒瓶盖打开后,在酒杯里滴一点酒,用右手按太阳转方向转着向陶脑(汉意为蒙古包顶中央的圆形天窗)敬酒。这时,屋里在座的全体人员放松地握住右手原地转向陶脑的同时,用大拇指尖触到额头处以示行礼。这个举动叫“向酒酹叩首”。

之后,杯里第二次滴一点酒向向火灶敬献。第三次则斟满酒杯向客人的最年长开始敬酒了。接受酒杯的人,把酒杯用双手恭敬的接过来以后,转移到左手用右手做“向酒酹叩首”礼,再把酒杯转移到右手并品尝后还回去。敬酒者把酒斟满后,再敬下一位客人,以此按太阳转次序向每位客人敬酒品尝。这叫“轮流敬酒”。按此次序轮流到第三轮次的时候,客人必须把酒干杯了。这个礼节就叫“三轮式敬酒”礼节。

三轮式敬酒结束之后,全体人员可以开始唱歌游戏。游戏中每唱一首完整的歌曲之后,作为“歌的轮次酒”每人都要品尝一次酒。由于“歌的轮次酒是随意喝”,所以,这个轮次喝多少由自己来决定。三轮式敬酒的礼节是卫拉特蒙古人古有传统的敬酒礼节。把饮食之最酒的德吉向太阳、火灶献酹的用意就是为全人类的幸福安康做祈祷。

四、两次式敬酒的礼节

四部卫拉特和硕特部落的后裔现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右旗蒙古人的敬酒习俗。阿拉善蒙古人把敬酒称“阿日哈、扎撒呼”(扎撒呼、蒙语、汉意为敬)。敬酒者打开瓶盖后,直接斟满酒杯向客人敬酒。接受敬酒的人把酒杯接过来之后,稍沾一下嘴以示品尝便可还回酒杯。敬酒者再斟酒又向此人敬第二杯的同时,道一声:“扎,他照格乐住·海日拉!”(蒙语,汉意为“请您喝下!”)并行敬酒礼。接酒者把第二次敬的酒按礼节必须干杯。按此礼仪向在座的客人按年岁大小次序敬酒的礼节就叫两次式敬酒礼节。两次式敬酒象征着所有人都用双耳听见好消息,用双眼看到美好的东西,用双手创造家业和事业,两人见面才能成为结缘的深刻道理。

五、献斯日吉莫的礼节

斯日吉莫(蒙语,汉意为酹酒、乳、茶)。献斯日吉莫的礼节,是指要喝的酒里面,沾三次右手的无名指向上敬弹的习俗。弹献三次的内容有三,即一是“愿蓝天太平”,二是“愿大地太平”,三是“愿人间太平”。蒙古人正因为把酒当成饮食之最,所以,用它来表达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和愿望。

六、酒的禁忌礼节

蒙古人把酒作为饮食之最来重视,所以,不仅有饮用它的固定礼节,而且,还有许多方面的禁忌礼节。

忌讳随意的过分饮酒,酩酊大醉。蒙古人提倡“四十岁时只可品尝,五十岁出头放开一点儿喝,六十岁才可用酒取乐”或“过分饮酒等于活受罪”的深刻认识。所以在耐日那达慕上忌讳酒过三杯。饮用阿日哈、达日苏(达日苏、蒙语、汉意为黄酒)之后,忌讳谈话说它为“苦的”或“烈性的”,因为,蒙古人视为酒是饮食之最,所以,不能说它是苦的或烈性的,在蒙古人的心目中酒只是香的或甜的。

忌讳站着品酒或饮酒。忌讳沉湎于酒里面,否则成为酒鬼,伤身体,误事情,重则丧命。忌讳在父母、长辈跟前喝酒吸烟。如果实在有应酬则给父母许可后,便可礼节性的喝一点。敬酒的时候,忌讳在客人的手上斟酒,必须把酒杯接过来,斟好后用双手敬上,否则等于轻视客人(对方)。

  • 蒙古族马头琴背后的草原文化

    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它那独具特色的音色,悠扬、深沉、宽广、抒情的旋律,蕴含了独特的审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与蒙古族的成长、发展、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中,挖掘其文..

    2025-10-16
  • 蒙古族语言文字

    “伴我人生的蒙古语决不忘却的文化,生死相依的草原誓不背离的故土”,这是一句几乎所有识字的蒙古人都能背出的诗句。一种民族语言,对一个独特的民族文化来讲,是它保存传统的最重要的载体和发展繁荣的沃土。假如一种民族语言被外来语言所代..

    2025-10-16
  • 萨满起源 蒙古族文化中的鹰图腾

    鹰(布日古德)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如果解释蒙古萨满的起源,则离不开鹰。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临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且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编织..

    2025-10-16
  • 蒙古族礼俗 做客蒙古族人家须知

    到内蒙古旅游,一定要注意蒙古族的礼俗。如果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乘车到牧民家做客,要看蒙古包附近是否拴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对迎面上来狂吠的牧羊犬可大声呵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主人听到狗吠会出..

    2025-10-16
  • 蒙古族民族禁忌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蒙古族喜欢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制品,牛..

    2025-10-16
  • 肯尼亚饮食习俗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国土面积的18%为可耕地,其余主要适于畜牧业。肯尼亚自然物产丰富,大峡谷中..

    2025-10-15
  • 加纳饮食习俗

    加纳是个盛产木薯、大蕉、玉米,以及少量大米的地方。他们平时多用上述原料加工成不同的主食品种。他们爱吃烤全羊(其烹制方法是先去毛、脱蹄,然后开膛净腹,再将羊身涂上佐料,用一根长铁棍从嘴到尾穿起来,再把其架在火上反复烘烤至熟)。因..

    2025-10-15
  • 蒙古族婚俗:赠女婿腰带

    巴音郭楞蒙古族的婚俗,至今流行在结婚的前一夜,男方家派司仪若干人连同新郎在黄昏之时,骑马来到女方家,女方家人出门迎入房中饮茶酒,唱礼歌,丈爹、丈娘要给新郎赠1杯酒,唱1支歌,送1套新装,再赠1条绸缎裤腰带,并且当众给女婿扎上,意..

    2025-10-15
  • 揭秘饮食习惯的变化,来看看唐宋时期的饮食

    民以食为天,从蔬菜水果的增多及饮食习惯的变化,来看看唐宋时期的饮食习惯,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25-10-13
  • 重阳节养生:老人初冬养生要注意饮食

    重阳节到了,我们需要重视的就是怎么关爱老人,老人安享晚年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那么正值初冬,老人应该怎么养生呢,让..

    2025-10-02
  • 印度饮食有什么礼仪?印度饮食文化的简介

    印度饮食文化中也是主要以面饼或者米饭为主食,通常佐以咖喱。菜肴几乎都煮成糊状,一般用手撕下面饼,蘸着或卷着菜糊..

    2025-10-02
  • 鄂尔多斯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鄂尔多斯是举世瞩目的民族艺术之乡,这里的舞蹈以它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魅力,跻身于伟大祖国的民族舞蹈艺术之林。鄂尔多斯民间舞蹈反映了历史文化、民族团结、生产生活和爱情故事,它深深地植根于鄂尔多斯古老的文..

    2025-09-25
  • 冬至饮食风俗大不同

    冬至吃什么呢,冬至有什么习俗呢?关于冬至的饮食习俗,南方、北方、江南地区都是很不同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冬至有..

    2025-09-09
  • 祝贺寿辰的饮食礼仪

    祝贺寿辰的饮食礼仪祝寿过生日是人生礼仪中的重要内容。饮食方面,十岁、二十岁生日,只吃切面就可以了。贺生日一般都要庆贺,多以寿桃、寿面为礼,本家还有外加白糖、云片的。寿桃被看作为仙桃,面条取其绵长,都表示祝贺长寿。同时也送寿幢..

    2025-09-03
  • 盘点中国十大天坑,夺得多项天坑世界之最

    天坑是地球上少见的地质奇观,但是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天坑虽少,但还是有不少天坑,而且许多天坑的世界之最都在中国,..

    2025-08-30
  • 中国饮食的社会文化

    对于世界上的地位来说,中国的饮食是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五千年深厚的中华文化不仅赋予饮食文化科学、合理、深邃的..

    2025-07-26
  • 东乡族饮食习俗

    东乡族以面食如小麦、青稞、玉米等为主食,副食主要是洋芋等蔬菜。食牛、羊、鸡、鸭肉,但须经阿訇或伊斯兰教的长辈屠宰,放血后才能吃。遇节日和吃“宴席”,喜以面和清油为料,炸“油香”、“酥馓”等以及各种花果,味香色美,十分好吃。东..

    2025-07-18
  • 拉祜族的历史发源是什么?拉祜族饮食习俗简介

    拉祜族,人口有411476人。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拉祜族地..

    2025-07-05
  • 法国迪阿米隆堡的葡萄酒历史 - 酒知识,酒文化,酒品评,酒友家园! -

    迪阿米隆堡,波亚克产区顶级四等(ch.duhart-milon,4èmecruclassé,pauillac)这一支酒常常被认为是波亚克产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品质高雅而内向。著名葡萄酒经纪人亚伯拉罕·劳顿(abrahamlawton)在1815年对迪阿米隆堡酒的评价“口感紧密扎实..

    2025-06-30
  • 穆斯林饮食习俗

    养身之道,莫大于饮食。自古以来,谁都离不开饮食。但是,穆斯林的饮食却有自己的特点。“当食而不食,有违造化之恩;不当食而食,又属己私之用。”《古兰经》对此阐述得很明确、很透彻,前后几十处反复强调,并作了严格的具体的规定,这对我..

    2025-06-25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