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人生的蒙古语决不忘却的文化,生死相依的草原誓不背离的故土”,这是一句几乎所有识字的蒙古人都能背出的诗句。
一种民族语言,对一个独特的民族文化来讲,是它保存传统的最重要的载体和发展繁荣的沃土。假如一种民族语言被外来语言所代替,那就意味着那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系已经宣告崩溃,而且发展方向已经改弦易辙。换句话说,从一种民族语言的现状可以看出那个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在现有条件下的活力和前景。把语言与土地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提醒人们不要放弃,是那句著名诗句经久传诵的生命力所在。
语言属性及其方言
蒙古族有其独立的语言文字系统。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和蒙古语同一个语族的语言还有达斡尔语、土语(蒙古尔语)、东裕固语、东乡语、保安语等。蒙古语多音节词的第一音节和闭音节的单音节词有长短元音的对立。第一音节以后的短元音由弱化走向失落,形成复辅音出现在音节末尾或复辅音自成音节的现象。有元音和谐律。构词附加成分在词根之后,接在名词后面时,表示数、格、反身、人称领属等语法意义;接在动词后面时,表示体、态、时、式等语法意义,形成黏着语的特点。
全世界蒙古族人口约有700万,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分散居住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在我国内蒙古、新疆、河北、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四川等省区约有400万蒙古族。据有关统计,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等蒙古人聚集地方,70%以上的蒙古人以自己的民族语言做日常生活的主要用语。在保持民族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较好的地区,保持蒙古语的纯正性比较好,否则相反。我国蒙古语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大方言,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现各方言区通用畏吾体蒙古文。
蒙古语各地方言之间互相都能沟通。近一百年以来,由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各地蒙古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经过互相学习、互相吸收,各方言之间的差异在逐渐减少。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在国内蒙古语区统一使用畏吾体蒙古文(新疆蒙古族部分使用“陶德”蒙古文)和内蒙古编写的蒙古文通用教材,促进了各地、各方言区蒙古人之间的语言文化交流。1977年由内蒙古自治区牵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及其办公室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字系统及其演变
畏吾体蒙古文是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时(1206)被确定为国家的通用文字的。在那之前,乃蛮等部落已经使用这种文字,而且比较成熟。至于他们何时采用这一文字系统,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从13世纪上半叶成书的《蒙古秘史》及《蒙哥汗碑》等碑文看,当时已经形成了用畏吾尔文书写的规范化的书面语。由此可以推断,蒙古人使用这种文字的历史至少有1000多年时间。
使用统一的文字,对蒙古族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随着蒙古统治者对外扩张,蒙古语文的使用范围日趋广泛,在蒙古帝国时期和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像我们今天在许多国际会议上把英语用作通用语,当时从汉地到欧洲边缘的亚洲广大地区,把蒙古语当作通用语言来使用”“明朝统治者于1407年在北京建立外语学校,鼓励人们学习蒙古语。1452年明朝给欧洲国家的外交文书也是用蒙古语书写的。
蒙古语就像中世纪的拉丁语和今天的英语一样显得十分重要,是当时民族之间联系的通用语言”(w·海施西)。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为了使其影响范围内各种语言有一种统一的文字记录系统,命吐蕃萨迦派教主后来成为元帝师的八思巴喇嘛创制蒙古新字。八思巴等人在西藏、印度文字的基础上根据蒙古语言音调,创制一种方形新字,俗称“八思巴字”(1269)。这种新字不仅用于书写蒙古语,而且也用于书写汉语、藏语、畏吾尔语和梵语。蒙古新字颁行后,主要用在官方文书或官方造发的印篆、碑刻、牌符、钱钞等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新文字没有能够代替畏吾体蒙古文,也未能达到拼写其它各族语言逐步替代其原有文字的目的,其颁行40年后,蒙古族集中居住的地区,中央亚细亚、波斯和俄罗斯等地仍未推行使用八思巴文,而继续使用畏吾体蒙古文。但是应该提及,它却成了创制朝鲜文字母的基础。
对蒙古语语法第一次进行科学研究的人是13世纪著名学者搠思吉斡节尔,著有《蒙文启蒙》(即《心箍》)。搠思吉斡节尔第一次归纳整理出他那个时代的书面蒙古语语法,为以后蒙语规范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蒙古人虽然把酒视为饮食之最,耐日之魂,可也不提倡把它不分岁数的随意乱用,随意喝上几口的。对此,蒙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喝酒的岁数、敬酒、献酹、请曲等方面,都确立了具体而固定的标准和明确的礼节禁忌,创立了蒙古族独特的酒文化..
2025-10-17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它那独具特色的音色,悠扬、深沉、宽广、抒情的旋律,蕴含了独特的审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与蒙古族的成长、发展、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中,挖掘其文..
2025-10-16鹰(布日古德)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如果解释蒙古萨满的起源,则离不开鹰。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临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且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编织..
2025-10-16到内蒙古旅游,一定要注意蒙古族的礼俗。如果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乘车到牧民家做客,要看蒙古包附近是否拴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对迎面上来狂吠的牧羊犬可大声呵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主人听到狗吠会出..
2025-10-16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蒙古族喜欢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制品,牛..
2025-10-16巴音郭楞蒙古族的婚俗,至今流行在结婚的前一夜,男方家派司仪若干人连同新郎在黄昏之时,骑马来到女方家,女方家人出门迎入房中饮茶酒,唱礼歌,丈爹、丈娘要给新郎赠1杯酒,唱1支歌,送1套新装,再赠1条绸缎裤腰带,并且当众给女婿扎上,意..
2025-10-15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鄂尔多斯是举世瞩目的民族艺术之乡,这里的舞蹈以它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魅力,跻身于伟大祖国的民族舞蹈艺术之林。鄂尔多斯民间舞蹈反映了历史文化、民族团结、生产生活和爱情故事,它深深地植根于鄂尔多斯古老的文..
2025-09-25锡伯族现有人口188824人,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锡伯族最大的聚居区。此外,在辽宁省沈阳市附近建有兴隆台、黄家两个锡伯民族乡;在新疆霍城建有“伊车嘎善”民族乡。东北三省的锡伯族,大都分布..
2025-06-06节日时段:每年夏末秋初祭敖包“那达慕”,蒙语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喜庆丰收或欢度节日的盛大聚会。作为蒙古族重要的传统节日,那达慕是以摔跤、射箭、赛马、歌舞等娱乐游艺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集会。那达慕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是古老而神圣的..
2025-05-14蒙古族舞蹈热情奔放,刚健,同时又细腻含蓄,伸展稳定,以优美挺拔见长,更以诙谐、爽朗明快、憨厚闻名中外,性格多样化,表现力极为丰富。“沙吾尔登”舞是流行于新疆蒙古族民间独具特色的传统舞蹈,“沙吾尔”蒙古语,指马跑动时,马头上下..
2025-03-16虽说都是蒙古族的婚礼,可是由于地域、传统习俗的不同,在形式上与内容上也大不相同。杜尔伯特蒙古族传统婚礼,丰富多彩地体现着在当的民风民情。接亲新郎带着众骑手与一辆哈拉特勒嘎(带车篷的马车)到新娘家接亲,接亲队伍一路鼓乐一路歌声地..
2025-03-15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蒙古族祭祀火神的祭火节,又称“过小年”。也有些地区不在二十四日祭火,而在二十四日祭火。据传,这是因为成吉思汗时代,一些部落在二十三日那天正遇敌人袭击而耽误了祭火,从此他们把祭火日改为24日。祭火之俗在蒙古族..
2025-03-12白色,在蒙古族看来,是纯洁、吉祥之色。蒙古族称春节为“查干萨日”。“查干”一词译成汉语的意思为“白”,因此许多人称其为“白节”。进入腊月,蒙古族每家每户都要缝制好春节穿的新衣服,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修饰庭院,准备各种食品。除..
2025-03-121、禁忌科尔沁蒙古族选择配偶时,都有非常严格的婚姻约束。同辈人之间可以结婚,差辈人之间不能结婚。如双方都有达到婚龄的儿女,先互通想法,而后遣人作媒。虽父母愿意,但为人父母的不能当自己儿女的媒人。同姓之间不通婚,属相相同的男女一..
2025-02-25距蒙古族传统节日祖鲁节还有一天时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蒙古族民众18日已聚在博湖县巴格希恩随木庙古刹前,欢庆一年一度的祖鲁节。新疆佛教协会会长夏力宛活佛也抵临此间,为蒙古族民众摸顶赐福。“祖鲁节”也叫明安珠勒节、千灯节、..
2025-02-20蒙古族人民对客人敬酒、敬茶是很有讲究的。遇到尊贵客人时,敬酒要实行“德吉拉”扎节:主人拿来一瓶酒,酒瓶口上糊有酥油,先由上座客人用右手指蘸瓶口上的酥油往额头上一抹,客人依次抹完,主人才拿杯子斟酒敬客。客人这时一边饮酒,一边说..
2024-11-16敬鼻烟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在杜尔伯特草原的偏远村屯,这一习俗仍然在沿袭。蒙古族家庭来了客人,问候之后,首先要互敬鼻烟。一般是主人先敬鼻烟壶,如果对方是长辈,主人要双手擎鼻烟壶至齐眉处,如果双方是平辈,相互用右手交换就可以了。..
2024-11-12日常禁忌探亲访友时忌手拿绳子、布鲁和鞭子进屋,拿进屋的,要削去头,消除不祥之兆。进他人之屋忌踏登炕沿;忌磕他人鞋靴尖;忌窥视他人窗户;忌长时间照镜子;给人盛饭时忌舀三次或左手递碗;妇女忌抬胳膊打呵欠;擀面杖、刷帚、笤帚、袜子..
2024-09-23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