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现在的三大终极哲学问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要干些啥?
我要到哪里去?
这应该说是西方文化的三大终极哲学问题,不是我们东方文化(指传统的东方文化,现在的我们算不上是传统东方文化的继承者)的终极哲学问题
我是不懂抑郁症的,因为没进入过这种状态,所以这里就是隔靴搔痒,凭着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来闲聊
听几个朋友和客户的描述,抑郁是心理没劲了,麻木冷漠,啥都不想干,乃至是不想活了,去搞自杀
听完给我的感觉,这抑郁症就是人的脑子轴住了,什么叫轴呢,空间太小,憋住了,这样憋久了之后,受不了而去自杀算了,这也是正常演变的结果
空间太小,轴住了,这很像佛教所说的“无间地狱”,何谓无间,器量格局太小,连自己的存在都容不下
那么什么情况下容易空间太小呢?就是太在意太执着于自我,时时处处在三寸心里琢磨自我的陈芝麻烂谷子,往内拧,越拧越窄小,这种趋势演变下去就很容易变异为扭曲、孤僻、冷漠、与世隔绝,直到最后就出现自杀的势
这种太在意太执着自我,并不是只有愚蠢自私的人才如此,也不缺大把聪明人;相反,因为聪明人想得太快太多,如果他所建立的心智思想系统,前提上就有些隐患,那么想到一定深度,就自然会引爆那个隐患,心智精神系统发生严重的内部冲突,那么最终最好把自己弄死解脱得了;特别现在这个时代,是以西方文化为强势文化的(也就是说,即使在我们中国,默认尊重、学习的也是西方文化),那么以西方文化意识为基因而建立为自我之心智精神系统的,发生精神问题、出现所谓的抑郁乃至自杀,也就是不奇怪的事情了,因为西方的文化意识,是有着前提上的隐患的
什么隐患?
这个也是为何开篇澄清三大哲学问题只是西方文化的,不是东方文化的原因
因为东西方文化有个很大的区别,西方文化是强调自我的,知识、道德、资产私有、自由平等,这些都是回归于保障自我,用力于自我上,所以出现这些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的问题;但东方文化并不强调自我为本为核心,而是向外看向外用力,强调集体、社会、国家、民族,用传统名词来说就是强调“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是东方文化意识的核心

东方文化并非不思考关于自我的问题,并非不允许人们拥有自我,而是把自我看作是致力于实现“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我越强大完美越好,但是这强大完美是意在天下的,不是回归、利益自我;比喻来说就是,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自我就是吃饭,前提和基础,而活着呢,就是“天下”;从这里就可以明白,易经为什么说参赞天地之化育,老子为什么说玄同,儒家为什么说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屈原为什么说天地同寿日月齐光
在中国史书中,是看到不少自杀的记载,但这些人事,要么是崖山之变,自杀殉国,要么是为道义所在,以死相谏,要么是娥皇女英,追随情义,最不济的也是畏罪自杀,就没有什么抑郁症啊自己想不开了啊去把自己弄死吧
再反过来看,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这种以自我感受为中心为源头的自杀不鲜见,比如杰克伦敦,杰西利物莫,海明威,梵高,莫泊桑,本雅明,原因或是自我太空虚,或是自感活腻了,或是对人类失望了,等等等等,不管是什么具体的原因,他们的立足点都是基于自我,我感觉如何,我不想继续了,就这样死吧,本质上都是他的自我心智精神系统出现了严重冲突,无法继续运行下去了;而上面说的东方呢,不是出于这种问题,不是围着他的自我,而是为着一些重大社会事件,大多是国族、道义这些
把每个个体的心智精神系统的根本、基因,建立在“天下”、国族、三不朽、天道这样的重大事物上,也是东方文化、华夏国度一直不灭,成为全世界自古至今唯一传承至今的文明体系余国家民族的根本原因吧
也所以,要想没有抑郁症、不发生心智精神的内部冲突,就学学东方文化,放开自我这个立足点,把自己的心智精神建立在国族啊天下啊天道啊这些重大的事物上;建立在这方面上,你天天忙着学习、做事,哪里来的闲工夫去钻牛角尖,去纠结我是谁、我要干啥、我去哪这些无聊问题呢,更不用担心想得太深太复杂,把自己弄死算了;现在的人的普遍问题,就是都在集中在自我上,我愁死了,我太累了,我的女儿还不结婚,我要念佛了生死,我开悟了,我信的就是对的,出门走在大街上,人海中每张面孔都是写着一脸的我很烦我很忙我很牛我我我地匆匆来往
意犹未尽,才道一半,但夜深,睡觉罢
作者:东山高 公众号:灵光独耀万物全息
陶瓷佛像。资料图片佛教与陶瓷文化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佛教借助陶瓷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我国陶瓷文化又因佛教文化而丰富多彩。佛教的传入与普及,影响和促进了我国陶瓷的发展。使我国的陶瓷不仅在型制上,更在装饰..
2025-11-19傣族的社会发展,和祖国的历史分不开的。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傣族地区就是祖国西南和中印半岛的缅甸、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开发西南地区,建置益州郡时,傣族地区即是益州郡的西..
2025-11-16双沟是一块古老的土地,从1800多万年前的双沟醉猿,到5万年前的下草湾人,大自然的演变和人类诞生的过程,在为双沟留下厚重地域文化积淀的同时,也不断滋养着双沟历史文化的延伸。而在这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双沟酒文化都一直贯穿着。双..
2025-11-11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
2025-11-10缅甸的景颇族被称为克钦族,约有60万人(1995年),主要分布在缅北的密支那、八莫、杰沙、兴威、腊戍、孟拱、果当、葡萄、户拱河谷、瓦扎等地,此外还分布在瑞丽江流域、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汇合处的三角地带、中缅边境地区、掸邦部分地区。缅..
2025-11-07藏族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7世纪初就有藏文文献传世,最早的有木简木牍、纸卷皮卷、金铭石刻等。吐蕃王朝崇奉佛教,曾专设译场,宋代自内地传入雕板刻经,其典籍著述之丰富可与汉族媲美。书籍装帧为横条散叶梵夹本。藏文..
2025-11-06在宁夏博物馆“回族民俗文物”展厅内,陈列着一组由6幅条屏组成的阿拉伯文书法作品。该条屏每幅长208厘米,宽52厘米,底为深藏蓝色锦缎,由金粉、香料、水银等调和为泥金,从右至左书写,一气呵成。其所书内容大意是:赞美真主,是他创造了人..
2025-10-29窝风桥古代石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之一,集中体现了一个时期桥梁科技、桥梁美学、桥梁艺术和民俗风情的面貌,因此无论是石拱桥还是石梁桥,它们反映的不仅是建筑技术,更大层面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中道教文化对中国古桥建筑有着深..
2025-10-29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它那独具特色的音色,悠扬、深沉、宽广、抒情的旋律,蕴含了独特的审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与蒙古族的成长、发展、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中,挖掘其文..
2025-10-16鹰(布日古德)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如果解释蒙古萨满的起源,则离不开鹰。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临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且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编织..
2025-10-16壮族绣球女 悄悄话制作绣球2012年2月6日是2012年传统的元宵佳节。这一天,百色市在森林广场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展演。参加这次这次展演的有百色市12个县(区)各代表队,一共30个方阵,参演人员近3000人,他们先在百色市森林广场集中表演,之..
2025-10-131920年的那场大地震将时间定格在了12月16日。由于地震,海原县形成了全国绝无仅有的民俗和地震文化。如每年这一天,失去亲人的家庭保持着上坟的习惯;保持着炒豆子、立铁锹等习惯。从这些乡俗可以感受到海原大地震的悲伤记忆。这记忆,在一代..
2025-09-24布洛陀被认为是壮族人文始祖。28日,2012年广西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在布洛陀文化发祥地——广西田阳县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景区拉开帷幕。布洛陀文化不仅影响珠江流域,还波及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2006年,布洛陀..
2025-09-22藏族节日是藏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节日文化在其社会发展和历史沿革中形成、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它承载着藏民族在生产活动、宗教活动和文化活动中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价值取..
2025-09-20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