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吃过厦门的春饼吗?厦门的春饼别具特色,原料和配料也十分丰富复杂,下面一起来听听厦门春饼的典故吧!
闽南一带的春饼,别有特色,其中厦门的春饼,由于所用原料和配料最为丰富复杂,滋味亦鲜美异常,因而颇有盛名。
相传明朝厦门同安人蔡复一,总督湖广云贵的军务,整日批阅公文,经常忙得无暇吃饭。蔡夫人很担心丈夫饿坏身体,便想出一个既不影响蔡公办公,又不会让他饿肚子的办法。她用擀薄炊熟的面皮将菜包卷起来,让蔡公可以右手执笔,左手取食,边吃边写,十分方便。后来,蔡公归省故乡,把这种吃法流传开来,春饼便成了闽南家常的名品了。
厦门春饼包裹的菜与云贵、两广的有所不同,佐料也不一样。厦门春饼一般不用豆芽菜,而是用高丽菜、冬笋、胡萝卜、青豆荚、三层肉,一概切成细细的丝,再掺进虾仁、海蛎,一起用重油炒,然后熬烂。最好是起锅后、搁冷了,再熬第二遍,味道更加鲜美。佐料也特殊,要用一种生长于海中礁石上的海苔,俗称ldquo;虎苔rdquo;。虎苔捞起后、晒干、用油稍稍炒过,装一盘,连同薄饼菜一道端上。包时先将虎苔铺一些在春饼上,再铺一些捣碎的花生贡糖,然后把薄饼菜、芫荽等搁上卷起。过去虎苔是非常大众化的食品,有些穷人家还将其炒来下饭。近年来传说虎苔能降血压,顿时名贵起来。加上捞虎苔、晒虎苔是非常辛苦、麻烦的事,产量下降,市面虎苔竟罕见了。
至于其它诸般佐料,则酌量搭配,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用扁鱼干油酥调味。春饼皮则是用精面粉摊在平底锅烤成,以薄和韧为好。包好馅子即可现吃,也有放在油锅里炸过后,成为ldquo;炸春饼rdquo;吃的。
基诺族男女青年都喜爱踩高跷赛。竞赛分两种:一种是高跷踢架。两人一组,双方踩在高跷上,相互以高跷架踢对方踩着的高跷架,踢倒对方高跷者为胜方。另一种是高跷赛跑。人数不限,参赛者踩着高跷站在起跑线上。一声令下,踩着高跷跑向终点。距..
2025-09-12佤族是居于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古老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佤族总人口为39.66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腾冲、昌宁、景东、普洱等县。其主要居住区位于澜沧江与萨..
2025-09-02我国的德昂族主要分散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镇康、耿马、永德、保山、澜沧等县,分布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绝大多数的村寨都是和景颇、佤、汉等族分寨杂居。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德昂族..
2025-09-01保安族的传统民歌,以其生动鲜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优美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民歌分为花儿、宴席曲、号子、小调、婚礼歌等类型。保安民间“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高亢嘹亮,..
2025-09-01高山族对子女的教育特别重视。父母为使子女在成年以后成为生产中的能手和村社的保卫者,男女从小就要跟父母或兄长学习各种生产知识。男孩子在家学习制作各种日用品和修建房屋;在农田或山上学习耕种和打猎。住在沿海地区的要学习造船、织渔网..
2025-09-011949年前,佤族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只贯穿在生产、宗教等社会生活活动中,未形成专一的学校教育体系,极少的私塾或学校也未形成正规教育,学校教育机构和人员奇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佤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事业逐渐兴起和发展。佤族在过去漫长..
2025-09-01国画在我国是一个由来久远、博大精深的画种,收藏的人也很多。笔者认为收藏国画需要注意3点。初涉国画收藏,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是因为收藏和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幅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未必能在市场价位上得到相应的体现,只有那些..
2025-08-27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