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这个标题,我想很多读者、道友要么就是满脑子问号,要么就是准备反驳我了,不管怎么想的,请先看下我的观点,一起讨论学习可好。
关于功德,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梁武帝问于菩提达摩: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
相信很多读者又开始疑问了,一个是为什么我讲的是佛家主人公,另一个是看不懂故事内容。为什么讲佛家的故事,那是因为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没必要为了文章去故意更改内容,至于第二个情况,直接明了的说就是:当你为了功德而做功德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功德了。
道家和佛家有很大区别,道家是在某些特殊节日以三牲祭天,以求平安或是积累功德。而佛家不杀生,更多的延伸出来就是放生了。纵观佛寺,多有一水池。方便有一本厚厚的册子,用以记录放生时间和生物。而放生的物种多半是乌龟。
若是细心一些,你会发现册子很厚,慢慢的记载,可池子里实际的生物却很少。负责记载的师傅会告诉你,放生是行善,是功德无量之事,肯定可以得好报,佛也会保佑你大富大贵。但是我们都忘了,行善是纯粹的善良,不是以索取或得到为目的的付出。
不求得到,才会洁净圆满。上述的放生,其实并没有太多功德的,只要你内心心怀大爱,无论在什么地方,放生才是真正的放生,才会有功德。把自己的行为当做放生,当做行善,那必然会减少功德福报。当你认真的对待你想要放生的物种,把他当做一条生命,无论是否有回报你都会去做的时候,这才是功德无量。内心产生的善,而不是形式。
佛教和道家关于放生有什么区别
道教放生仪轨放上来看一下。
【道教放生仪轨】五步
在放生地点正式放生时:
①应当推心香,禀心愿,礼敬恭请三官大帝法旨呵护,念:恭请土地(或者水神)以及山神接收呵护放生(飞鸟或鱼类)的性命。
②然后,诚敬恭敬地诵三遍《德道经》双一章。
●【《老子德道经》双一章】
第一章 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rang)臂而乃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
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第四十五章 观眇(miao)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miao);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jiao)。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miao)之门。
★将第一遍所念诵的能量回向给众师众神,以礼敬感谢众师扶生救助。
★第二遍回向给自己体内的冤亲债主,愿它们共鉴自己改恶从善的行为,化解冤仇憎恨,共归德道。
★第三遍回向给所要放生的动物,以此道光德能相助相送,祝福它们安全获生。
③然后,面对所放生的动物,参加放生的众善信共同念诵三遍放生咒。
● 【放生咒】
《玄门放生咒》
落网脱网获重生,真性养德莫昧灵。
道生万物命藏德,各化因果尽天命。
三官法旨护生灵,土地水神收护尽。
吾今放生净杀业,道性慈悲证道心。
吾奉太上律令敕!
④再由一人念读放生善信的名单,然后将名单焚化。
⑤然后将动物逐一放生。
放生过程完成后,礼敬众师,虔诚致谢。至此放生仪轨结束。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就内义而言,凡供养诸佛、庄严道场、..
2025-07-09为了弘扬佛教文化,适应对外开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满足国内外高僧大德和游人的愿望,近年来,在万年寺无梁砖殿左侧,曾设了装饰典雅的“普贤行愿楼”,通过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将珍藏多年的“贝叶经”、“佛牙”、“御印”三件珍贵文物,对外..
2025-07-08袈裟是佛教僧尼在特定场合下穿着的法衣。梵语音译为不正色、坏色、染色,以其色不正而称袈裟。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袈裟形制有不同,中国佛教的袈裟又与日本佛教的袈裟不同。汉传佛教的袈裟袈裟之颜色在诸律中各有异说,然大抵赞同三种坏色..
2025-07-08砗磲的本来面目 砗磲念珠佛家“七宝”之一的砗磲也叫车渠,梵名musaragalva,音译作:牟娑洛揭婆、目娑啰伽罗婆、牟呼婆羯落婆、摩娑罗伽隶、牟娑婆、谟萨罗、牟娑洛等,其意思为紫色宝、绀(为一种深青色而略带微红之颜色,俗称天青色)色宝..
2025-07-08木鱼(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为准,例如晨钟暮鼓以及各种报钟、板声等。寺院中用于庄严佛坛及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锡杖等修道资具,都是法器..
2025-07-08邢窑是我国白瓷发源地,它始于北朝、盛于隋唐,宋元逐渐走向衰落。邢窑中心位于今邢台市内丘县城周围。内丘唐代属邢州辖,古时窑口常以州名命名,故内丘的瓷窑场得“邢窑”之名。邢窑自被发现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出土了大量的陶瓷佛教造..
2025-07-08“水月禅心佛教艺术专场展”8月25日起在建设大厦伯翰艺术中心举办,展出铜铸、牙雕、瓷器、寿山石雕、木化石、玉雕、翡翠等种类繁多的佛像56件。49件当代高僧的墨宝也同时展出,包括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前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
2025-07-08金刚杵(chǔ),梵名vajra瓦支拉,藏语称“多吉”,曾音译为伐折罗、缚日啰、伐折啰、跋折啰、伐阇啰。又叫做宝杵、降魔杵等。原为古代印度之武器。由于质地坚固,能击破各种物质,故称金刚杵。在佛教密宗中,金刚杵象征着所向无敌、无坚不摧..
2025-07-08法会上的磬(图片来源:资料图) “磬”是我国古老的敲击体鸣乐器。坐磬为佛寺所用法器,铜质、仰钵体,口大底小而圆,根据寺院等级而定,大者口径如锅,约在30-60厘米,高不足30-60厘米。小者口径若碗,约在15-20厘米,高不足15厘米。磬体..
2025-07-07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