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酿造葡萄酒的适度氧化方法

2025-06-30 08:48历史文化

氧化作用对葡萄酒酿造产生积极作用——如何让它成为现实?葡萄酒酿造师都知道氧化对葡萄酒酿造是有负面影响的,而且他们在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也都是尽最大的努力来防止氧化作用的产生。在《winemaker》杂志中,我们曾经讨论过氧化对葡萄酒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止氧化在酿酒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方法。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氧化作用对于您在家庭酿造葡萄酒时会具有的一些益处。

一般来说,酿酒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两种方法是:宏观通风(macroaeration)和微观氧化(microoxygenation)。这两种方法在酿造顶级红葡萄和白葡萄时都用得上,一些大型商业化了的葡萄酒酿酒厂中成排堆积的橡木桶就是证明。

宏观通风指的是充气这一道程序,或者是通过一种叫做氧化、发酵的活性程序,使葡萄酒产生一种柔和的、内敛的、更富有水果特征并且色泽稳定的品质。

微观氧化指的是一种可控程序。把葡萄酒放入橡木桶中陈酿,使之与穿透木桶壁进入的少量空气进行缓慢的氧化作用。除了从木头中获得风味和单宁,橡木桶中陈酿的葡萄酒与不锈钢或玻璃容器里陈酿的葡萄酒相比,它的口味会更复杂一些,主要原因就在于这样的方法使它经过了微观氧化的程序。

氧化知识回顾

简单的说,氧化过程指的是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让葡萄酒暴露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接触的结果。从葡萄采摘到葡萄酒装瓶这一阶段中,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这样的氧化作用。此外,当酿酒师对亚硫酸处理程序不够完善时,也会发生氧化作用。更为科学的说法是,空气中的自由氧导致了酶和氧化酶的反应——可氧化的酶,例如酪氨酸酶(tyrosinase)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最为葡萄酒芳香和染色的氧化作用结果,在葡萄酒中得到了表现。

宏观通风(macroaeration)

宏观通风这一程序仅用于红葡萄酒的酿造,这是由于它包含了用泵来扬晃和榨汁的操作过程。宏观通风过程对收敛性的单宁产生柔和效应,使得酿酒师可以酿出更为柔和的葡萄酒。以这种方式使得空气进入葡萄酒中,有利于葡萄酒的成熟和色泽的稳固。高的酉分含量和低的ph值保护了葡萄酒不受不良氧化作用的影响。反之,白葡萄中的单宁含量较低,而且一般来说ph值较高,这一特点使得白葡萄酒更容易受到不良氧化作用的影响。因此,宏观通风这样的措施从来不用于白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也不为酿酒师所提倡。

宏观通风措施也可以给红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提供酵母分子,从而确保有一个健康的发酵过程,因此对于红葡萄酒的酿造它是有益处的。为了使发酵充分并且把糖分转化成酒精,酵母需要氧气。这样的酵母是要依靠氧气的,或是说在氧气中发挥作用。如果不能提供充足的氧气,酵母就不能充分发酵,整个发酵过程的结果就会不尽人意。

宏观通风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减少氢化硫(h2s)的含量。通常葡萄酒中的氢化硫,闻起来像臭鸡蛋的味道,是由于葡萄酒酿造中过度使用了产于含硫量较高葡萄园的葡萄所致,这样的葡萄园中有大量的霉菌和菌类作物。红葡萄酒酿造使用的葡萄更容易出现氢化硫问题,因为这样的葡萄汁需要浸泡葡萄皮(所以会把硫释放到葡萄汁中去。)

而酿造白葡萄酒则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因为白葡萄酒酿造时不需要把葡萄酒浸泡在葡萄汁中。由于压榨程序会使得大量的空气进入到葡萄酒容器中去,空气充入到容器壁上会减少有害的氢化硫的含量。如果不及早处理的话,葡萄酒中的氢化硫将会反应生成二硫化物、硫醇——这会使葡萄酒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甚至不得不被倒掉了。在家庭酿酒过程中,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就不可更改,最常见的结果只能是大量的葡萄酒被倒入了污水沟。

宏观通风方式

葡萄酒宏观通风的方式有很多种,每种效应的程度均不相同。而这些方法又主要分为两类:扬晃葡萄酒或是往葡萄酒中注入空气。

家庭酿酒最常见的扬晃葡萄酒的方式非常简单——在榨汁的时候,是葡萄酒在有盖的大玻璃瓶内晃动,冲撞瓶壁。而那些大规模酿酒的厂家通常用的是红葡萄酒发酵法(法语为delestage),也就是压榨回收法。用这种方法发酵,先用重力榨汁,让葡萄汁流入一个大桶内,然后用泵抽取葡萄汁送回一个大箱中的发酵过程。2003年的《winemaker》杂志介绍过delestage发酵法的详细信息。

尽管这些技术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了,然而也有一些业内专家认为,在压榨过程中,葡萄酒容器中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对葡萄酒产生了保护作用,因此葡萄酒不能吸收足够的氧气,从而不能从宏观通风技术上获益。这也是为什么有些酿酒师采用了向葡萄酒中注入空气方法的原因。

大型的酿酒厂在用泵将葡萄酒输送到大箱子里时,会在软管上附带上一根文氏管。文氏管是一种t型的管子,这种简单的设施能使空气直接注入随着水泵动力流动的葡萄酒中。这一程序中还可使用一种阀门以防止葡萄酒回流发生。

家庭酿酒师用聚乙烯管子和塑料钩型适配器很容易就能做好一个t型的连接器。在榨汁时,把液体管从中割断,分别与t型管两端的钩型适配器连接起来,然后插入葡萄汁液。酿酒师需要沿着t型管的一侧检测管子的长度,直到榨汁过程停止排气为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吸气这一端使用了配有真空管的水泵,一定要确保在水泵工作之前打开真空管。

微观氧化(microoxygenation)

在葡萄酒陈酿过程中,少量的、控制良好的氧化作用会对葡萄酒的发育成熟大有裨益,它能帮助葡萄酒充分展示出它的内在潜质来。随着单宁的进一步柔和,染色的进一步稳定以及风味的进一步形成,葡萄酒会在陈酿成熟的同时赋予了优雅的特质。而这一系列完善的过程其实就是微观氧化的现象。这一过程不可能在阳光直射的、静止的容器里发生,诸如不锈钢箱子或玻璃桶中。

直到近年来,微观氧化过程都是在橡木桶中,或是在葡萄酒装瓶陈酿后完成。这样葡萄酒可以通过木桶顶部的孔缝以及酒瓶软木塞中透过的少量氧气完成微观氧化。

然而葡萄酒酿造的新工艺中,已经出现了新的成果。这使得微观氧化可以在酿酒的任何一个过程中,在被良好控制的条件下进行了。例如装箱陈酿过程同样可以实现像在橡木桶中陈酿葡萄酒一样的微观氧化效果,而且所需要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注意:在异性发酵(mlf)之前还是之后进行微观氧化还未形成定论,所以这就取决于酿酒师的具体操作了

微观氧化方式

在商业化大型酿酒厂中,微观氧化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通过一根设置在箱子底部的不锈钢小型扩散器,向葡萄酒中少量的、不断地注入压缩的工业用纯氧。而注入氧气的量则是有一个自动控制的盒子来检测的。

作为橡木桶供应商的stavin公司开发了一套类似的设备,取名为“oxbox”,它是由stavin公司的研发部主任杰弗·麦考德(jeffmccord)博士发明的。对此可登陆www.stavin.com网站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对家庭酿酒来说,还没有专门的微观氧化的设备。但是肯动手的家庭酿酒师也可以想办法的,比如他可以用一根聚乙烯管子插入氧气箱中,然后再找一个氧气发散器就可以有同样的效果了。

在桶装葡萄酒陈酿过程中,微观氧化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设备或程序就可进行,有这只木桶就足够了。酿酒师只需要做两件事情:其一,每个三到四周检查一下葡萄酒的情况,确保它是按照计划向所需要的口味发展;其二,从桶的顶部观察,以免不良氧化发生,影响了葡萄酒的气味和口味。对于装在瓶中陈酿的葡萄酒,只要选用了天然的或聚合的软木塞就可以了。

关于旋口盖和人工合成木塞,由于它们不像天然软木塞那样,所以在微观氧化方面一直存有争议。一些酿酒师认为旋口盖和合成木塞使得酒瓶中的氧气含量过于少,不能很好的实现微观氧化,葡萄酒无法陈酿出优雅的特质。他们认为这样封口的葡萄酒微观氧化不足,因此葡萄酒在瓶中受到压抑,影响了陈年佳酿的形成。对于那些喜爱新酒的酿酒师来说,旋口盖和合成木塞当然是很好的选择了。

时刻检查氧化情况

氧化如果不恰当的话,就可能给葡萄酒带来不良影响。氧化后的葡萄酒会变得缺乏精致的、水果的香味,这会让葡萄酒看起来损失了它应有的雅致和精细。结果,这样的葡萄酒会呈现出一种发棕色的外观来。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葡萄酒将会呈现出深棕的颜色来,而且还会散发出雪利酒似的味道,最后如果不恰当处理的话,只能被倒掉了。在倒掉这些葡萄酒的时候,酿酒师会发现,在酒的表面会形成一层厚厚的、白色的泡沫状的东西。有时候也会是一种蓝绿色的霉菌——当家庭酿酒师第一眼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着实会大吃一惊的。然而,这确实积极常见的现象,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家庭酿酒师,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除了那些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家庭酿酒师)。

如果处理得当的话,家庭酿酒师完全可以采用合适的手段,使得氧化过程变得积极有效,能更好地完成他们的酿酒工作。那些倾向于用橡木桶来陈酿葡萄酒的酿酒师,可以在陈酿过程中,凭借少量的氧气强化葡萄酒的发育成熟。但是,不是所有的氧化作用都是有益处的,一旦出现过度氧化现象,葡萄酒就可能不得不倒掉了。下面10条小贴示可以帮助家庭酿酒师防止不良氧化的出现,照此去做,就可以品尝的美味的好酒了。

  • 德昂族有怎样的婚配习俗?德昂族家庭的情况

    一夫一妻的父权制家庭。在云南镇康县、耿马县的德昂族,其婚姻制度严行一夫一妻制。在父系氏族的大家庭中,妇女还保持一定的地位。盛行的是单线姑舅表婚,每个氏族的男子成员,基本上固定同另外一个氏族女子通婚。若本村互相婚配的氏族中无法..

    2025-09-01
  • 高山族传统家庭有什么教育?高山族传统家庭的教育方式

    高山族对子女的教育特别重视。父母为使子女在成年以后成为生产中的能手和村社的保卫者,男女从小就要跟父母或兄长学习各种生产知识。男孩子在家学习制作各种日用品和修建房屋;在农田或山上学习耕种和打猎。住在沿海地区的要学习造船、织渔网..

    2025-09-01
  • 处理尸体的方法有哪些,火葬和土葬最常见

    人类死后什么都带不走,反而会留下自己的尸体,而人类的尸体如果不经过处理,是会产生细菌和瘟疫的,并且在前面人死后..

    2025-09-01
  • 要有应对世界的方法

    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上,一定要有足够的方法来面对世界上可能会发生的种种情况。而且,这些方法不仅要用来面对事情,..

    2025-09-01
  • 古代宫女是怎么解决生理需求的 宫女又会用什么方法

    古代宫女生理需求怎么解决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皇宫除了皇帝外基本都是太监,..

    2025-08-29
  • 这五种声音给家庭带来好运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不断的在使用声波,接收和发射声波来寻找外星生命,因为声音是通过振动产生频率,在通过媒介..

    2025-08-24
  • 俗语:“开门见两物,家庭一直富”,指的是哪2件物品,真的能让家庭富裕吗?

    古时候的人们非常看重家里的物品应该如何摆放,而如今,人们却觉得这样做有些迷信的成分在,到底什么才是中国传统文化..

    2025-08-22
  • 学会这个方法,可以改变命运

    今天看到一条短视频,里面说我们要时不时的改变一下自己说话的词语,也就是换一种方式来表达我们经常说过的话。例如,..

    2025-08-19
  • 葡萄树的生命期与葡萄酒品质的关系

    酿酒用的葡萄生长在南北半球温带地区,介于纬度30度和50度之间,一年一获,台湾位于亚热带,夏季气温高,气候潮湿,所产的食用葡萄若利用改良种植法,一年可以到达三获。但食用葡萄因品种不同,不适合用来酿酒;或许像梨山一带种植温带水果的..

    2025-08-14
  • 不同朝代,区分官员品级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从古至今有众多官员,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官职有着不同的品级,我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七品芝麻官”,这个七品的芝麻官..

    2025-08-09
  • 五官破相对人生的指示及补救方法!

    人的头上有五官,眼、耳、口、鼻、眉,如果五官齐全及形相好,表示这个人的一生也有好的运程,但如果有所破损,又有何..

    2025-07-30
  • 寻觅永恒之地:古代智慧的选择墓地方法解密

    在古代,选择墓地是一个严肃而庄重的事情,人们相信选择合适的地点可以让逝者得到永恒的安宁。古人在选择墓地时经常运..

    2025-07-21
  • 好好说话,才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风水!

    有网文说:对待父母的态度,决定了你有多大福报。这话用来劝善是对的,但从易理角度来说,却犯了最基本的错误:不讲全..

    2025-07-20
  • 最简单的杀鬼的方法盘点,3种方法教你轻松杀鬼/民间驱鬼方法

    从古至今,民间流传闹鬼的传说数不胜数。在人们生活中,时常发生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人们把它称为闹鬼。那么如果..

    2025-07-19
  • 八字太强的原生家庭会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在八字中,常会看到一些始终强烈受父母不利影响的命盘。这些人往往终其一生,都难以摆脱父母的牵制作用,故人生易多思..

    2025-07-12
  • 从命理角度看原生家庭问题1

    前段时间我发表过一篇关于财运的日记。当我讲到要尊重父母,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财运时,有很多人..

    2025-07-10
  • 家庭也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亲严厉,孩子就更喜欢与母亲交流;如果母亲严厉,孩子就更喜欢与父亲沟通;如果父母都严厉,孩子..

    2025-07-03
  • 干红葡萄酒的生产工艺

    世界生产葡萄酒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在我国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据《史记》中大宛列传记载“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由此可见葡萄酒历史之悠久。我国现代葡萄酒业是从1892年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建设酒厂拉开帷..

    2025-07-01
  • 葡萄酒酿造工艺过程

    发酵前的准备制造葡萄酒似乎非常容易,不需人类的操作,只要过熟的葡萄掉落在地上,内含于葡萄的酵母就能将葡萄变成葡萄酒。但是经过数千年经验的累积,现今葡萄酒的种类不仅繁多,且酿造过程复杂,有各种不同的繁琐细节。筛选:收采后的葡萄..

    2025-07-01
  • 起泡葡萄酒生产工艺

    起泡葡萄酒又分为:起泡葡萄酒和加气起泡葡萄酒。起泡葡萄酒是葡萄原酒经密闭二次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加气起泡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碳是全部或部分由人工充入。二者的压力均大于或等于0.35兆帕(250毫升/瓶)。香槟洒是以产区香槟(法国香巴尼..

    2025-06-30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