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很多甜品店,都能看到糖不甩。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汤圆的孪生兄弟,具备了多种美味中式点心的基本要素,如糯米、花生、芝麻、糖。为什么叫糖不甩呢,据说跟八仙有关。
清道光十九年广东东坑镇一带吸食鸦片者众多,初春二月二由于流毒泛滥民不聊生,赶往东坑镇受财主雇佣的精壮男丁所剩无几,大都面黄肌瘦、劳力退减。吕洞宾闻说后连忙打制治瘾灵丹,但良药苦口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条,于是吕洞宾把仙丹藏于熟糯粉丸内,配以糖浆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取糖粉粘丹不分离之意),摇身变成一个挑担叫卖的老翁,从街头至巷尾实行半卖半送。众人吃后果真止住了鸦片流毒,体力、智力恢复,至此糖不甩远近闻名。
相传糖不甩还跟男女姻缘相关,地处东坑、茶山、横沥各镇的埔田片一带,每当媒婆带后生到女家相亲,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便煮糖不甩招呼男方。男方看到端上桌的是糖不甩,便知大功告成,大碗糖不甩越吃越香,吃完一碗再添一碗,表明男方愿意好事成双。这外形讨喜、口味香甜的糖不甩,做法十分简便快捷,明天就是周末了,快做上一碗甜蜜的糖不甩给心爱的人吃吧。
原料:
糯米粉100克、粘米粉15克、清水、花生芝麻碎适量。
糖浆:
黄片糖1片、水80克。
做法:
1、将糯米粉和粘米粉放入容器中,逐渐加入清水,和至面团软硬适度即可;
2、把烤熟的花生和白芝麻放入料理机干磨至粉末;
3、取一片黄片糖(80克/片)放入小奶锅中,加入80克清水;
4、中火慢慢熬至黄片糖完全溶化变粘稠后关火,即是糖浆;
5、做一锅清水煮沸,将搓成小团子的糯米团依次放入沸水中;
6、待浮起后再略煮一会即可捞起;
7、放入之前熬好的糖浆中,开小火继续煮制两分钟后关火;
8、将煮好的小团子码放在盘中,浇上糖浆,撒上花生芝麻碎就可以吃了。
注意事项:
1、加入粘米粉可中和糯米粉的黏性,可使口感不会太黏。
2、也可完全使用糯米粉,糯米粉的比重越大,口感越黏。
3、在大型超市可买到黄片糖,如没有可用红糖替代,黄片糖和水的比例是1:1。
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东北方言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型东北方言和半隐含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得以体现。字面型东北方言也并非其构成因子字面..
2025-08-08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
2025-07-29居住在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畲族人民在“二月二”歌会和平时空闲的时间里,都喜欢打“尺寸”。“尺寸”的打法是这样的:许多人在空场上围成一个大圆圈,一人站在圈内,手持一根一尺多长叫做“尺”的小木棍,还有一根筷子长短叫做“寸”的小..
2025-07-28每年农历七月十三,黄平施秉两县的苗家照例要过“除恶节”。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传说,从前有个魔王,长得非常高大,力气也很吓人,最可恶的是他专门偷吃人们的牛马,害得人们有田无牛耕,有货无马驮。个个都在咒骂:“要是有人杀掉这个恶..
2025-07-13藏族人都爱吹笛子:牧羊人爱吹笛子,流浪的人爱吹笛子,出家的喇嘛也爱吹笛子。为什么人人都爱吹笛子呢?有这么一段故事:很久以前,藏王朗达玛统治西藏的时候,苦差役像石块一样压得人们透不过气来。瘟疫、山洪、风暴,接二连三侵袭着人民。..
2025-06-25导读:4月1日愚人节即将到来,这是个谎言的节日,所有的事实和假设都看起来那么可疑。你听到“开会了”,或“我请你吃饭”,甚至“我爱你”,都要将信将疑地问一句,是真的吗?那么4月1日愚人节的由来是什么?据说,愚人节起源于一个很有名的希..
2025-06-23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