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法器漫谈

2025-07-31 08:53历史文化

 佛教法器是指佛寺中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法器种类繁多,神圣而威严。其形式大多仿自印度佛教法器,同时也加进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内容。它大致可分为礼敬、称赞、供养、持验、护身和劝导等六大类。不同种类的法器在形制、用途上各不相同,有着各自的象征意义。礼敬法器

礼敬法器包括袈裟、念珠和哈达等,表示对佛的礼赞。

佛教称袈裟具有五种功德:(1)佛徒虽曾有种种邪见,但若能真心敬重袈裟,可以达到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果位;(2)天龙人鬼,如能敬重袈裟,可在三乘解脱道路上不退转;(3)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及至四寸,即可有充足的饮食;(4)若众生互相冲突,想到袈裟的神力,便可产生慈悲之心;(5)如有袈裟一小块,恭敬尊重,就会常得胜于他人。

藏传佛教喇嘛僧人穿着袈裟有自己的特点,为长条状,裹于上身,袒露右肩,下部穿僧裙。在特定的场合,有时上身加披黄色法衣。带上系坠净水瓶袋等。脚着牛皮、毛毡或锦缎长靴。不同教派的袈裟有所不同。宁玛派(俗称“红教”)僧人身着紫红色的袈裟、僧裙,戴形如莲花状的红色僧帽,在家的居士则穿白色衣裙。萨迦派(俗称“花教”)僧人的衣裙、靴帽的样式和颜色与宁玛派相近似。噶举派(俗称“白教”)僧人,出家受沙弥戒、比丘戒的,也穿红色衣裙;在家受居士戒的穿镶红、绿边的白色僧裙和袈裟。格鲁派(俗称“黄教”)僧人,一般穿暗红色袈裟,修持突出的可穿黄色袈裟。头戴黄色桃状帽和莲状帽。活佛一般着特制的袈裟和礼服。

念珠由不同原料串成,有菩提子、金刚子、莲子、水晶、珍珠、珊瑚、琥珀、玛瑙、玻璃、象牙、海螺、檀木、人头骨等。不同的念珠用于作不同法事。如修观音菩萨时用贝壳制成的白念珠;修降服魔鬼的护法神时则用人头盖骨制成的念珠。念珠不论用何种材料制成,珠数均为108颗,代表断除108种烦恼,而证得108种三味。作为修持念咒时计算数字之用。108粒当作一百计。

哈达是藏传佛教特有的礼敬类法器物,它以薄绢制成长方形,有白、红、黄、蓝诸色,长短不一,一般长1米多,宽约20厘米,也有长达3米以上者,其长短及颜色视尊者地位而定,献哈达表示敬意和祝福。

称赞法器

称赞法器主要用于佛教庆典、宗教节日、活佛坐床、开光仪典等重大喜庆法事活动中,种类包括锺、鼓、铃、铙、钹、锣、海螺、骨号、铜号、银号、唢呐等。

锺用金属铸成,有大小各式。教徒作法事时,击之以召集僧众。

法鼓的种类很多,有大鼓、腰鼓、羯鼓、铜鼓、曲柄鼓、嘎巴拉鼓等。最具特色的是曲柄鼓、嘎巴拉鼓。曲柄鼓鼓锤曲如弓形,鼓面直径约1米,下有一柄,诵经时,喇嘛左手持鼓柄,右手用曲柄鼓锤敲击伴奏。嘎巴拉鼓,藏语称“扎玛如”,鼓腰箍镶宝石镂花金片,坠飘带,两面蒙皮,鼓体有木、象牙和人头骨几种。人头骨嘎巴拉鼓用两块人头顶骨弧面粘接而成,两面蒙猴皮或人皮,左右有骨坠,下坠小柄及丝绦带子,直径大多在10-20厘米左右。按照藏传佛教密教经典规定。修双身法用的嘎巴拉鼓的骨身要用童男童女的头骨制成,童男要16岁的,童女要12岁的,然后蒙以猴皮,并在上面画“雅布尤姆佛”即父母佛,又称双身佛。这种鼓在法会上演奏时和金刚铃并用。

铃有碰铃、金刚铃等,称为藏铃。其大多为铜质,造型为喇叭口,柄把呈半根金刚杵形状,内有铃舌。外部镂刻着各种图案。铃和杵用,在藏密中有深刻的内涵。铃象征着般若智,承负它的金刚杵代表着通过金刚乘而变成5种无上智慧的心之5种烦恼或扰乱之感受。铃上部相当于佛身,下部相当于佛语,金刚于其心中。铃的含义是惊觉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在和金刚杵一起使用时,还有阴阳含义在其内,一般以金刚杵代表阳性,以金刚铃代表阴性,有阴阳和之意。藏铃是喇嘛、僧人诵经作法时手中离不开的法器之一。

海螺、骨笛、骨号、铜号和唢呐是藏传佛教僧侣从事佛事活动、讲经说法时吹奏的法器,又是乐器。作为法器的海螺多为白色,按佛经说,佛祖释迦牟尼讲经说法时声音宏亮如同大海螺声,响彻四方,所以用海螺代表法音。骨笛长约30厘米左右,用人的小腿骨制成,局部包金银或铜,吹起来声音尖利刺耳,给人一种恐怖之感。骨号用动物或人的小腿胫骨做成,两头包饰镶松石、珊瑚等金银或铜箍镂花装饰品,一般在作密法时吹奏。铜银号与唢呐相似,用铜或银制成。唢呐短小且声音细而清脆,号有大中小三种,短者1米余,长者达5米。一般架在经堂的墙上吹奏,声音洪亮而低沉,弥漫着浓郁的藏传佛教神秘庄严的气氛。供养法器

供养类法器专为供养之用,包括香炉、灯台、幢幡、华盖、璎珞、花笼以及供养器盆、盘、钵、杯、碗等等。

香炉和灯台均为供于佛像前,分别用于烧香和照明的法器。幢有羽毛、宝石、金饰、丝绢等类,其形式为圆柱形。用来代表解脱烦恼,得到觉悟的象征。藏传佛教认为幢是戒、定、慧、解脱、大悲、缘起和脱离偏见之象征,它能降伏11种烦恼。幡,形状多如船帆,长短大小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等色,有的上绘狮、龙等图案。华盖即白伞盖,在古印度时为贵族和皇室的象征,是贵族出行时的仪仗器具。后来被佛教用来与幡、幢一起供奉和装饰佛菩萨像等。象征着遮蔽魔障,守护佛法,隐喻能庇护众生,可消灾免祸。

璎珞用各种宝物做成,戴在头上为璎,戴在身上的为珞。花蔓有长、圆两形,种类多种,以花宝做成。花笼用金丝、银丝、竹丝、木丝等做成,用以盛花,形状式样多种多样。持验法器

持验法器是指在修持作法时使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持验法器包括曼扎、金刚杵、金刚铃、金刚镢、本巴瓶、法轮等。

曼扎,即曼陀罗,是藏传佛教密宗神圣的坛场。僧人修法之地。用金银、铜等金属制成,形制有圆有方,有立体式、平面雕刻或绘画等。上面的珍宝供物各有特点。创作曼扎意为圆轮具足、聚集、坛城等,比喻大彻大悟的佛的境地,是将密宗佛、菩萨等尊像集中造出以备修法时供奉。故认为在此坛城内,佛与菩萨无处不在,他们护佑修法僧众不受外道邪魔侵害。

金刚杵,又名“伐折罗”,质地有金、银、铜、铁、香木之别,形状有一股、三股、五股、九股等。原为古印度的兵器,后被密教吸收为法器。代表坚固锋利之智,可断除烦恼、除恶魔,象征佛智、空性、真如、智慧、方便和慈悲等。金刚铃也有一股、三股和五股之别。象征方便与慈悲应与之相结的智慧。金刚镢原来也是兵器,后被密教吸收为法器。有铜、银、木、象牙等材质,外形大同小异。含有忿怒、降伏之意。修法时在坛场的四角树立,意为使法场范围内坚固如金刚,各种魔障不能来危害。本巴瓶有净水瓶、沐浴瓶、金瓶等种类。它们均用于法事活动。净水瓶用铜或银制成,形状底高颈长,镂刻有精致的花纹图案,用于盛圣水。沐浴瓶也用银或铜制成,小巧玲珑,里面盛净水,瓶盖上插有孔雀翎,做法事时,用孔雀翎蘸瓶内净水向空中祭洒。金瓶也叫金本巴瓶,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法器。清朝乾隆皇帝于公元1792年为确定“转世活佛”而制定“金瓶掣签”制度,特颁制金瓶两尊,分别置于北京雍和宫和西藏拉萨大昭寺内。凡在理藩院注册的藏传佛教蒙藏大活佛转世时,均须将寻得的若干“灵童”的名字写于象牙签上,置金瓶中,分别由驻藏大臣和清廷选派的官员主持在大昭寺或雍和宫监督抽签掣定,以防藏、蒙贵族在活佛转世时操纵其事,有作弊行为。

法轮的形制多种多样,铜质镶嵌各种宝石,用以喻称佛法。有两种含义:一是佛法能摧破众生烦恼邪恶,如转轮王转动“轮宝”摧破山岳岩石一样,故名;二是表示佛之说法,如车轮辗转不停,故名。护身法器

护身法器又称为护摩法器,专门用以避邪、护身,镇宅和增福等。种类有嘎乌和秘密符印等。嘎乌,汉语为“佛盒”,一般用金、银、铜制成,外表雕饰各种精美图案,有的还镶嵌松石、珍珠、珊瑚等宝石。里面装有泥塑或金属制小佛像或经卷,随身佩带,用以祈佛保佑平安吉祥。秘密符印有方、圆、三角三种式样。有护身、护家、护部落、镇宅、驱邪、除灾和增福等不同种类的符印。祈祷法器

祈祷法器,也叫劝导法器,是作祈祷之用的器物。包括嘛呢轮、转经桶、嘛呢堆、嘛呢旗等。

嘛呢轮也叫手摇嘛呢,用金、银、铜皮制成,压制着各种花纹图案,并刻有六字真言。内装有经卷。并装有可转动的轴,轴枢多以蚌壳做成,直到磨损坏才认为是功德圆满。它是一种借助外力的祈祷形式,必须向右旋转。按照佛教教义说法:“若信徒能遍读某部经典至若干遍时,即可免除罪愆,获得超度”。因此,藏传佛教喇嘛僧人和信徒们除了对话式口诵经外,还产生了借助外力的奇特祈祷方法,认为转一转嘛呢轮,就等于诵了一遍经。

在藏传佛教寺院周围都装置有一批可依次转动的经轮,即转经桶。转经桶一般用布、绸、缎、牛羊皮包裹,也有用木、铜制成的。其表记刻有“唵、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里面贮满经典。依据藏传佛教的教律,凡转动经桶一回,等于诵读了一遍内藏经文。于是想早日超度、功德圆满的虔诚教徒们不论烈日当空,还是风雪弥漫,都一丝不苟地转动经桶,虔诚地祈祷着。

嘛呢堆和嘛呢旗的功能与嘛呢轮和转经桶相似,嘛呢堆名为“多崩”,有十万经石之意。信徒们用刻有经文的石块堆积而成。认为每放一块石子就等于念诵一遍经文,就作了一次祈祷。信徒们将书写着祈祷语的嘛呢旗,高挑于屋顶之上或悬挂在屋檐、山顶或路旁,这是藏传佛教利用嘛呢旗进行的一种祈祷。认为在蓝天白云之下,风吹动着印有佛经咒文的旗幡,每一次摆动,都表示向主宰天地之神传达一遍经文。嘛呢旗年年更新,表达着人们对佛的信奉永远虔诚、永远炽烈。

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的藏传佛教法器,包含了修息、增、怀、诛四法内容。息为息灾,增为增益;怀即怀爱,也就是敬爱;诛为诛魔,又称降伏,也就是调伏。按此四种法门,所用法器也有所别,息灾法多用白色,如银制之件;增益法多用黄色,如金质之品;敬爱多用红色,如铜器之类;调伏法多用黑色,如铁制法器,四法之中,绝不随便。

  • 色彩艳丽的不丹岗提寺的藏传佛教壁画

    岗提寺的藏传佛教彩绘(摄影:宏宗法师)不丹岗提寺占据了富吉卡山谷山谷的黄金地段,群山环抱,在庙里极目望去,可遥望富吉卡山谷。据传说,莲花生大师唯一一位不丹弟子--贝美林巴曾预言此处会出现一座寺庙,而佛法将在此弘扬。1613年,贝..

    2025-09-15
  • 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

    西藏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昌都卡若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士的陶器,造型优美、质朴。双体兽陶罐巧妙地把两个动物的造型融合为一个陶罐,波浪式的几何纹样,朴素、别致。骨器和松耳石饰物造型也十分优美、制作精良,肇开了雕塑艺术的先河。考古发现..

    2025-09-14
  • 白居寺壁画 明代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

    白居寺壁画弥勒下生经变(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白居寺的壁画艺术,主要保存在措钦大殿和白居塔之中,位于措钦大殿后山上的仁定扎仓也保留有一些壁画。从时间上看,措钦大殿内的壁画,比白居塔内的壁画相对要早。1、措钦大殿壁画措钦大殿..

    2025-08-24
  • 佛教法器之九:伞盖

    原题:佛教持物——伞盖的象征意义伞盖(梵chattra)为遮日防雨所用的一种伞。又称盖、笠盖、宝盖、圆盖、华盖、天盖。《摩诃僧祗律》卷三十二中说:“此有树皮盖、树叶盖、竹盖三种。”《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六记载,盖有竹、叶二种,伞柄长限二..

    2025-08-23
  • 佛教法器之十:须弥坛

    须弥坛是仿照须弥山形式所作之佛坛。即以木、砖或金石等物作须弥山形的佛坛,用以安置佛像。一说须弥坛是指安放佛橱的台座,且安放佛像于其上者。《大日经疏》卷五中说:"因陀罗释天之主坐须弥山,天众围绕。"密教胎藏界曼茶罗外金刚部院的帝释..

    2025-08-23
  • 佛教法器有哪些?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就内义而言,凡供养诸佛、庄严道场、..

    2025-08-23
  • 莫高窟465窟藏传佛教壁画浅识

     465窟是一个人们颇感兴趣以表现藏密题材为主体的佛教洞窟。位于洞窟区北段北端,覆斗顶,中央设园椎形四阶佛坛,元代洞窟,俗名“欢喜洞”。窟分前后两室,全为藏式壁画。表现形式为单身的和男女合抱双身的修密像,画法奇特,独具格调,在汉..

    2025-08-23
  • 藏传佛教吉祥八宝:寓意吉祥喜庆

    《吉祥八清静图》(图片来源:西藏人文地理)吉祥八图宝瓶状(图片来源:西藏人文地理)《吉祥八清静图》,亦称八吉祥徽、八端瑞、吉祥八宝图,藏语称“扎西达吉”,是藏族民间传统美术中最常见而又被赋予深刻内涵和吉祥喜庆喻意的一组组合装..

    2025-08-23
  • 佛教法器 钟的历史

    钟--梵语犍稚,华译为钟、磬。为寺院报时、作法事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寺院钟的始制源自印度,称为“犍稚”,传到我国才称为钟。在中国,黄帝时即有工匠垂铸钟,原系祭祀、宴享的乐器,如西周有所谓的“编钟”。佛教传入后,始成寺院中的法器..

    2025-08-23
  • 佛教法器之一:钟

    原标题:佛教法器钟的历史钟--梵语犍稚,华译为钟、磬。为寺院报时、作法事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寺院钟的始制源自印度,称为“犍稚”,传到我国才称为钟。在中国,黄帝时即有工匠垂铸钟,原系祭祀、宴享的乐器,如西周有所谓的“编钟”。佛教..

    2025-08-23
  • 佛教法器之二:幢

    原题:“幢”:佛教道场的庄严具幢,又作宝幢、天幢、法幢,是一种圆桶状的、表达胜利和吉祥之意的旗帜,藏语称为“坚赞”,佛教用作庄严具。《大日经疏》卷九(大三九·六七三上):“梵云驮缚若,此翻为幢;梵云计都,此翻为旗,其相稍异。..

    2025-08-23
  • 佛教法器之三:磬

    原题:佛教法器-磬佛教法器—圆磬”(即“大磬”)佛教法器—小手磬佛教法器—圆磬《辞源》中引述说:“磬:乐器也。以玉或石为之,其形如矩。”——磬又叫做“銈(金圭也)”。据说“磬”起源于我国古代,在虞舜时期,它便成为很重要的乐器..

    2025-08-22
  • 佛教法器之四:法螺

     法螺为密教常用的法器。译为商、珂贝,又称为法赢、宝螺、金刚螺、蠡、蠡贝、螺贝等。乐器之一种,在卷贝的尾端装上笛子而成。在经典中常以法螺之音悠扬深远来比喻佛陀说法之妙音,如《法华经》中说:“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

    2025-08-22
  • 佛教法器之七:如意珠

     如意珠,也叫做摩尼珠、摩尼宝珠。梵文cintamani的意译。佛经上说,此珠出自龙王或摩竭鱼脑中,或者是佛舍利所变。佛教认为,它能够满足人的任何希望和要求,所以叫做如意珠。一般是用檀香木或者红木、玉石等做成圆形珠子,中间穿圆孔,然后..

    2025-08-22
  • 佛教法器之八:佛坛

    原题:佛教的佛坛一、安设佛坛之意义甲、迎请圣众降临常住,以加被行者及眷属智悲日增,直至圆满菩提。乙、以礼拜、供养、赞颂、种种承事列于日课之中;一则加深皈依之关系,积集道业资粮,二则回向众生成佛,培养菩提心。丙、藉观佛、点灯、..

    2025-08-22
  • 佛教法器之六:铜钹

    钹又作铜钹、铜钹子、或铜钵子、亦称铜盘、铙钹等。用响铜所造,其形如圆盘,中央隆起如丸状,中心穿一小孔,系以布缕,两片互击而鸣奏之。在杜氏《通典》中说:“铜钹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

    2025-08-22
  • 藏传佛教法器——法螺

    我们以超科学的角度,来看左右旋法螺,有说右旋法螺是稀罕法器,有说左旋法螺是俱有神奇功效,在此全列举出来供各大网友参考一下即可。右旋法螺:代表佛陀三条颈纹,一说代表佛语。象征佛陀宣说法音,如螺声远扬四方,广传天下利益众生,永世..

    2025-07-31
  • 汉传佛教法器分类

    汉传佛教法器的种类十分的繁多,而各种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差异极大,因此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中,也产生了许多的变化。念珠汉传佛教法器的种类十分的繁多,而各种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差异极大,因此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中,也产生了许多..

    2025-07-31
  • 藏传佛教八吉祥之金轮

    双鹿金轮 “双鹿法轮”是藏传佛教寺庙常见的标志物。尤其是在大昭寺,屋顶那组“双鹿法轮”的雕塑成为这座寺庙的视觉象征。一种通常的现代解释是它象征着佛祖当初在鹿野苑第一次讲法,或称初转法轮,甚至吸引了野鹿来听;而实际上在佛教的早期..

    2025-07-31
  • 西藏藏传佛教法器之一礼敬法器

    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佛教法器是指佛寺中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法器种类繁多,神圣而威严。其形式大多仿自印度佛教法器,同时也加进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内容。主要介绍藏传佛教法器之一礼敬法器。礼敬法..

    2025-07-3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