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歌舞展演。田明霞摄
笛子声声,鼓点阵阵。容纳万余人的北川新县城体育中心座无虚席,欢声雷动。北川民众点篝火、跳萨朗,以独特的民俗活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一同欢庆新县城开城后的首个羌历新年。华小峰摄
祭天还愿仪式现场。华小峰摄
2011年10月27日(农历十月初一),羌族同胞迎来了他们最盛大的节日——羌历新年。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从清晨到夜晚,无论是永昌祭天还愿仪式,还是加拿大原住民赠送的图腾柱安放仪式;无论是午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落成典礼及“非遗”节目展演,还是夜幕降临后原生态羌族情景歌舞盛宴《禹羌部落》的首演,处处都充满浓郁的禹羌风情和信仰的力量。
体育中心里,释比开启咂酒,群众篝火晚会庆新年
10月26日晚7时许,羌历新年的除夕,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里的每个街道插满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和艳丽的羌族彩旗,“巴拿恰”商业街张灯结彩,人流如织。一支身着羌族服饰的锣鼓队穿过人流,8只雄狮和两只龙灯载歌载舞地越过永昌大道,直奔新县城体育中心,参加在此举行的羌历新年篝火晚会。
晚8时,体育中心场馆内高朋满座,各界友人和北川两万余羌族同胞齐聚在此。绵阳市委常委、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副***刘少敏,用羌族语言“纳鲁吉鲁”(吉祥如意)欢迎来自国内外的宾客。
在释比(羌族对祭司的称呼)的引领下,4名羌族小伙儿抬着羌历新年的第一坛羌族咂酒,80名羌族少年皮鼓手和100名羌红女,在欢快的古羌酒歌的伴奏下,步入会场演出台。据悉,在古老的羌族部落中,羌族释比以开启羌历新年第一坛咂酒这种方式喜迎新年的到来,同时庆祝过去的一年五谷丰收,让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随后,释比站在酒坛前,手持一根箭竹,用古老的羌语向八方的神灵祈福,揭开羌历新年第一坛咂酒,宾客共饮。
紧接着,一台精心编排的晚会正式开始。歌舞《羌绣姑娘》、四川川剧青音《锦绣北川》,每一句歌词都表达了北川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从老县城走进新县城的真情话语;每一段舞姿,都融入了北川羌族儿女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晚9时40分,羌族释比一声令下,几十名身着羌族服装的小伙儿手举火炬奔向场馆4个方位,点燃4堆熊熊篝火。此时,新县城体育中心响起欢快的羌歌,上万名群众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羌族萨朗舞,迎来北川新县城开城后的第一个羌历新年。
新县城里祭天还愿,老县城里祭奠遇难同胞
10月27日,在清晨的细雨中,释比古老的吟唱在北川新县城禹王广场上回响……上午9时,随着“砰砰砰……”的新年祝贺火枪声响起,羌历新年里永昌祭天还愿仪式开始举行。
只见释比手持法杖,踱步前行,百余名身着各色羌服,手执羊皮鼓、松柏枝、号角的羌族孩童、羌族少女
和青壮年男子跟随其后,环绕禹王广场,从羌族碉楼缓步走向祭祀台。此时,少女们向祭祀台上献上水果,并摆上羌族人的吉祥物——白石,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壮实质朴的羌族汉子激烈地敲击着皮鼓,不时发出阵阵沉重的低吼。少女和男童将松柏枝投进燃烧的火堆中,以祈福平安。
释比带领的队伍在焚香祷告之后,沿着祭祀塔载歌载舞绕行。虽然雨滴不断,但群众依然打伞执着前行。每绕行一周,火枪手们就鸣响火枪。众人在释比的引导下,吟唱着古老的羌族祭词,感谢上天既往的眷顾,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在祭祀活动之后,各界人士共赴在3年前地震灾害中变为废墟的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举行祭奠活动,寄托对遇难同胞的哀思。
“巴拿恰”街上,跳皮鼓舞庆北川“非遗”保护中心落成
10月27日午后,北川“非遗”保护中心在新县城“巴拿恰”街上举行落成典礼。来自北川青片乡的王安莲、陈玉珍等“非遗”传承人分别展演了羌族民歌、羌绣、羌族口弦、羌笛、羌族释比皮鼓舞等7个“非遗”项目。羊皮鼓是羌族人心中辟邪驱魔的法器,羌族群众通过这样的方式,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置身以“恋·羌绣”为主题的“非遗”保护中心展示厅内,清朝中期羌族人使用的羊皮包、新中国成立初期羌族妇女穿的十字挑花围腰裙及云云鞋等250余件羌绣作品和各类实物(其中有80余件珍贵文物),向世人展示了一幅蕴含着智慧的羌族文明史。
据悉,“5·12”地震使北川“非遗”损失惨重。震后,北川通过开展“非遗”普查,发现了濒危且独具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75个。其中,“羌年”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禹的传说”等3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大禹祭祀习俗”、“羌族萨朗”等15项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北川也加大了对“非遗”传承人的传承与保护,并建立了电子数据库,完善了四级名录体系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设立了“非遗”传承人奖励基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北川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抢救,引进和聘用羌族释比等优秀文化人才,设立“非遗”传承人奖励基金,培养和储备“非遗”人才。
在山东援建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2009年12月,总建筑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的北川“非遗”保护中心动工建设,包括研究室、展览室、资料室、演出室、讲座室、会议室和民间小作坊等建筑物。该中心的落成标志着北川“非遗”保护有了阵地和窗口,保护工作进入了常态化。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前,祈祷仪式见证加拿大赠送的图腾柱被安放
27日下午,北川新县城羌民俗文化博物馆前,在举行了肃穆的羌族祈祷仪式后,加拿大原住民代表与北川羌族同胞揭开了一块红绸,一根雕刻着苍鹰和棕熊的巨大木刻图腾呈现在世人面前。加拿大代表说:“鹰和棕熊是我们传统中最崇尚的动物,我们用这根图腾祝福北川人民勇敢、幸福!”来自加拿大的原住民代表与北川羌族代表,将这根高8米、用红杉木雕刻而成的图腾柱安放在此。
加拿大代表说:“今天,我要用一个特殊的小沙锤和从家乡带来的老鹰毛,跳一段舞蹈,祝福北川人民过一个如意欢乐的新年!”随后,他们用原住民最古老的仪式为北川祈祷,并带领着北川羌族姑娘充满激情地跳起本民族特色舞蹈,全场洋溢着欢声笑语。
据悉,图腾柱上方雕刻的苍鹰代着力量与智慧,下端则是代表勇气和谦逊的灰熊。这些图腾是加拿大原住民的文化象征,与羌族文化有许多共通之处。
原生态羌族歌舞展禹韵羌风,专家为禹羌文化建设支招
27日晚8时,原生态羌族情景歌舞盛宴《禹羌部落》在北川艺术中心首演。羌族儿女唱着《感恩歌》、撑开大片羌红跑向观众席,与大家共同在羌红之上高歌收尾,掌声经久不息。《禹羌部落》通过对羌族人民在春、夏、秋、冬四季生活中一年年的轮回,表现着羌民族的民风、民俗和信仰。剧场为达到更真实的效果,背景均用三维立体展现,令现场观众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27日下午,在新北川宾馆举行的禹羌文化座谈会,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禹羌文化的研究与繁荣及其服务地方经济等课题展开交流与对话,会议同时邀请与会专家学者对北川大禹纪念馆的展陈设计献计献策。
据介绍,“大禹故里”北川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风民俗淳朴厚重、宗教信仰悠远神秘、乐舞技艺优美精湛,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羌历年是羌民族一年一度庆丰收、话团圆的民族传统盛会,其内涵与汉族的春节、藏族的藏历年等民族节日相近。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过羌历新年的庆典活动基本停止。2011年是北川新县城建成入住后迎来的首个羌历新年,为了弘扬和保护羌族文化,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了以“感恩奋进”为主题的系列羌族特色庆典活动。
3月19日11时,在麦盖提县文化广场,来自麦盖提县各乡镇的民间艺人比赛弹唱刀郎木卡姆。当日,2012年刀郎文化大展演暨庆祝诺鲁孜节活动在麦盖提县举行。3月19日11时,在麦盖提县文化广场,2012年刀郎文化大展演暨庆祝诺鲁孜..
2025-08-29圣水节现场五大连池圣水节,是黑龙江省著名民俗节日和旅游节庆品牌,1992年被列入“中国百大节庆”,200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各民族的狂欢节。五大连池..
2025-08-28七夕遥望牵牛织女星又是七夕。这是一个适合绵绵细雨、遥望银河的日子。“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因为一个古老的传说,两颗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星星,从此染上了有滋有味的人间烟火,成为穿越时空里永恒的承诺。它无疑是中国传统节日..
2025-08-28收藏的动力来自何方?开放时代需要开放的收藏观:最高境界是为守护人类文明物证推动文化而收藏,其次是审美境界,讲究个人娱乐和修身养性,第三也要充分肯定投资的动力,但唯有投资而无文化,必然也走不远。我认为开放时代的收藏观要用开放的..
2025-08-272012年的佛诞节,在美国显得格外特别。位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少林寺文化中心举办了“一日慈心禅修”活动和一系列社区活动。自1995年在纽约开设少林寺分寺,10多年来,少林寺主动走出国门,通过文化活动,走进美国的大学、社区,关怀社会..
2025-08-24日本的经营大神,稻盛和夫,搞经营的我想大致都不会太陌生,创办了很多伟大的企业,一生也在传播哲学。在他的经营十二..
2025-08-24遗产留给人类许多洞察生活的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身生成、传承过程中,记载和传承了生活中诸多人类生存的精神和思想,这才使其成为遗产。正像冯骥才所说,人类一边前行,一边把其创造的精神留在遗产里。但是每一项遗产的形成,往往都有着..
2025-08-06当今社会多有观点认为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以投资为收藏目地的成分太大,艺术拍卖难以体现艺术品真正的艺术价值或文化历史价值。甘学军先生在这一点上持赞同态度。他认为现在国际上却有此潮流。现在的艺术市场已经不是传统收藏的感觉,已经成为一..
2025-08-0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