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再旦,年复来,节气二十四个,一一而出。立春之后是雨水,雨水之后是惊蛰,接着是春分,十五日以后,斗指乙,便是清明了。
到了这个节气,日暖,天朗,风和,雨沛,草尽染绿,木咸丰茂,冬之灰黄转而为春之青翠,山川河流,一片欣然。人也充满希望,姑娘更是灿烂。古贤者认为,万物生长于斯,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诚然如此,古者之观察精而细矣!
清明是春播的有利之机,自秦汉以来,长安人便循此节气耕耘自己的庄稼。“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此谚语既有提醒,也有总结的意思。可惜我在农村的时候,土地都归人民公社,种什么庄稼,上有长安县***委员会主任的意见,下有队长的意见,于是土地尽种小麦。清明前后,经过施肥和除草,小麦起身拔节,已经可以遮住乌鸦了。农民有一点自留地,恐粮不够,也都种小麦,惟特别聪明的人才种极少的瓜豆。我家前院颇大,母亲遂在靠墙一带种梅豆、豇豆,还会抓一把笋瓜籽和丝瓜籽埋至黄壤之中,以待夏收。
木有伐就有植,清明前后也宜于栽树,因为过了这个点,日晒,天热,树难以活。人民公社的那些岁月,应清明之节气,总是在路边和水渠边挖坑栽白杨树,几年之后,叶子便有郁郁之貌。受长者的影响,小时候我在清明之际也栽过树,前院栽桐树、德国槐树,后院栽柿树、桃树,遗憾桃树未成。
清明节古既有之,是悠久的传统了,其内容丰富,不过扫墓至重。所谓扫墓,实际上就是祭祀祖先,出于祖先崇拜的心理,也是慎终追远的一种表达。
在长安,扫墓兴于秦,成于汉,盛于唐。唐政府会在清明节放假,令其官员扫墓,若家在外州外府或外县的,还可奏请返乡扫墓。唐有千百关于清明节的文章,吾独爱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扫墓的习惯一直沿袭到明清。清有贤者指出:“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寒食节是以禁火的方式纪念介子推的,不过寒食节与清明节在唐就融合了,所以这里指的就是清明节的扫墓。
在20世纪,扫墓遭遇了封建迷信的指控,遂顿为简陋,不过,对祖先的敬意,使它得以传续。小时候,我随祖父,随父亲,都上过坟。家长捧着祖先的牌位在前,我在后,缓缓进入茔地。拔掉蓬蒿,砍去斜枝,便恭敬给冢培土:把雨水所冲刷的曲缝浅洞一律填充并夯实,以保护墓穴不受浸泡,再修圆顶部。吹一口气,遂整平墓前之地,立牌位,献米献面,献酒献烟,献水果献糕点,烧纸致哀。举目而望,方圆数里,上坟者来来往往,烧纸者星星团团,颇有鬼在之象。
清明节正逢春光亮丽,长安人素好出户踏青,尤其是青年,成群结队,以入终南山作乐。唐长安踏青颇为流行,文士、仕女、宫女,每每人以位分,走曲江池,登乐游原、少陵原,远一点的往樊川。唐诗人崔护踏青,在樊川敲门求饮见到一个姑娘,面若桃花,遂彼此有意,不过仅以目传,尚未相亲,崔护也止渴而别。时令循环,又是清明节,崔护之爱难以自禁,又往樊川觅其姑娘,不料院敝门空,惟桃花映天,使其惆怅无限,题诗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现在的人踏青之心更强,可惜曲江池为楼所围,乐游原也削尽其田,少陵原开发腾腾,遂乘车钻终南山诸峪,然鲁来莽往的,不够风雅。
清明节还打秋千。资料显示,这是北方山戎之戏,春秋时代传入中原。唐玄宗执政,曾经在宫中立木以打秋千,荡嫔妃于空中,升高落低,宫女嬉笑,他也喜悦。打秋千遂翻越宫墙,进入坊间乡里,风传为俗。20世纪中叶以后,西安打秋千的多是孩子,春风吹红了花,他们便找到绳子,拴在两棵树之间,坐上去推引起来。房前屋后,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国槐、柳树、椿树、榆树,小孩子选窄距的两棵树,荡得低一点,大孩子选宽距的两棵树,荡得高一点。如此之娱,迁延迄夏。
拔河在古者有祈祷丰收之意,清明节恰恰宜于春播,遂拔河大行。唐中宗有一年幸梨园,巧是清明节,便命大臣分组拔河,宰相、将军,甚至皇亲,都脱然加入。赢者一组必然拉倒输者一组,逗得唐中宗笑。我小时候,到了清明节,学校有拔河,村子里也有拔河。学校里的拔河气壮山河,不过总觉得有纪律的约束。村子里的拔河固然散漫、自发,不过偶尔也会举巷动员,全街出战,男女老少全加入。
清明节也是放风筝的绝妙时候。若天开透蓝,风吹送熏,便当尽松其线,放风筝于万里云霄,以应人的纵情之性。小时候,见城里人骑自行车登我少陵原,不为别的,就借此隆起之势放风筝。旷野无垠,小麦郁郁,有一鸟翔于空,让人向往。
荷兰的习俗礼仪荷兰王国(thekingdomofthenetherlands),简称荷兰(netherland)。位于欧洲西部。面积40884平方公里。人口1414万。平均每平方公里有41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但是荷兰王国的议会、政府..
2025-09-03一夫一妻的父权制家庭。在云南镇康县、耿马县的德昂族,其婚姻制度严行一夫一妻制。在父系氏族的大家庭中,妇女还保持一定的地位。盛行的是单线姑舅表婚,每个氏族的男子成员,基本上固定同另外一个氏族女子通婚。若本村互相婚配的氏族中无法..
2025-09-01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了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人、赛夏人等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历史上,特别是明代以前,并..
2025-09-018月3日(农历7月5日),施秉县杨柳塘镇高塘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塘卯节。这是当地苗族人的一次盛会。高塘卯节,是黔东南苗族人中比较大的民族节日。它的最大特点是:特殊的祭祀方式,全村性的捉鱼大行动。高塘过卯节一般是在农历七月第一个卯..
2025-08-28基诺族有许多不成文的禁忌,如:煮麂子头时须在妇女睡觉后进行,产妇不能吃用铜、铁锅鱼的饭;祭过寨神的食物,必须在村、社长门前煮食;祭山神的食物一定要在野外煮食,不准拿进寨;在民间有食鸡肉可以治病之说。婴儿满月,其父要闭门烤一只..
2025-08-21罗马尼亚的习俗和礼仪罗马尼亚是以其民族的名称命名的国家。罗马尼亚原为达契亚王国。106年被罗马帝国征服,成为罗马帝国富饶的连陲省份。以后当地的达契亚人与罗马人,又加上后来入侵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相融合并混居。到十世纪末。形成了..
2025-08-12寒食记忆、放鸢碧空、清明插柳……这些在现代都市人眼中日益淡漠的传统清明习俗,而今在上海又被越来越多的市民重新拾忆。上海清明文化节18日在此间开幕,现场吸引约1000名市民慕名而来,感受独特的清明文化氛围。踏青游玩放风筝,是中国流传..
2025-08-07腊八节简介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腊八..
2025-08-05不同国家过新年有不同的习俗。然而,相同的是家人团圆时的幸福,亲友互赠礼物时的开心,祝福中的温暖在人们的期待中,2012年即将到来。新年枞树已早早地进入俄罗斯家家户户,挂满小彩灯、糖果和彩带等饰物,以待白胡子“严寒老人”和他穿..
2025-08-05亚洲人的送礼习俗1、形式重于内容对亚洲国家人士的馈赠,名牌商品或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是上等的礼品。至于礼品的实用性,则屈居知识性和艺术性之后,尤其是日本人和阿拉伯人,非常重视礼品的牌子和外在形式。对日本人而言,越是形式美观而..
2025-07-20国外送礼习俗随着形势的改变,社会的发展,我们和外国朋友交往的机会将越来越多。掌握一定的外交知识,了解外国人的礼仪常识,在与他们的交际将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1、如何送礼出国后上一般都要向外国朋友赠送一些小礼品以表示祝贺、慰问和..
2025-07-20清明时节,广西生活的汉族人在早几天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大型超市甚至专门设立了“清明专柜”,“拜山”用的祭祀品一应俱全,其中最抢手的就是“五色糯米饭”,“烤乳猪”,还有各色糕点了。广西的壮族人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就已经祭祖完毕了,..
2025-07-19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