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理论历史

2024-03-22 08:06中医

我们目前中医的这个理论,最早时候经方,它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试出来的,仲景伤寒论有张方,桂枝甘草汤。

其人叉手自冒心,桂枝甘草汤主之。

其人脚挛急者,芍药甘草汤主之。

其实这是很简单的,它就试出来的。

流感后,发烧了,水液丢失多了,心脏灌血量下降了,病毒性心肌炎了,桂枝甘草汤,他刚好试到这两个有效,记录下来,无效的pass掉,是个非常简单发道理,比方他遇到什么疾病了,肌肉痉挛,刚好他最好试试试,试到后面芍药甘草,这两个组合才有效,记录下来。

它是没有那么多复杂理论的,这些单味药到双味,药到三味,药四五六七味,到张仲景那个时代集大成者做一次总结。

经过魏晋南北朝300年时期,因为战争的破坏,有句话叫江南诸师秘仲景方而不传。他就保密,他不传,他不告诉,不流传出来。

一直到到唐朝,大唐开国,贞观年间,孙思邈他见到了张仲景的全书的原貌,他进行编制,那么恢复了个经方的原貌,本貌。

所以,所以孙思邈他是懂经方的,孙思邈的抓手是什么?是方证,比如去看唐本伤寒论在哪里,叫《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的序言里有句话

“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

这就是张仲景的经方,用寻常的脏腑、阴阳五行解释不通。孙思邈给出这么一个论断,他说,张仲景的经方用寻常东西解释不通,莫测其致,你猜不出来,他必须要用方证,用经方。方证同调,比类相符,所以孙思邈后来用什么方证同调,比类相符,一个萝卜一个坑,有这个指针上这个方,有这个指针上这个药,有是症用是方,有是症用是药,就从张仲景手里,接过这杆大旗,就是孙思邈,张仲景以下第一人,孙思邈就这个道理,唐朝整整300年以后,公元618年。

整整300多年过去之后,公元618年,孙思邈扛这个大旗,那么唐朝300年间,是张仲景领经方行天下。

唐末五代十国的战乱,从唐末起义。再到五代十国啊,一个字,乱!乱世皆是,一直到宋朝,宋朝开国之后,那么有了宋本伤寒论等等,在这个期间方证还是很明确的,也就是唐宋这600年期间,中医的这个临床的根本,它是不动摇的。

宋朝晚期到是大宋灭亡之后,整个断荡式的变化就来了,为什么?战争的破坏,蒙元入宋,整个中原的人口减重比70%以上。人口的那个膳食,包括技术性人才,人才没了,给你一本书,是读不懂的,这个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宋朝时候商品经济很发达,商品经济发达以后,卖人参、鹿茸、玛卡、灵芝、孢子粉这些商人多了,还有个绰号,考证说有什么36种虚化72种实啊,反正吃不死你就对了,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个时候大家就来点补补,这套东西混入了中医理论当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什么阴虚阳虚,肾虚、脾虚,夯不啷当一箩筐,这所谓“乱七八糟”的东西从哪里来的,从这个时候来的。

一个是理论的混入,再看战争,蒙元入宋这场战争的破坏有多严重,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的著作包括像所说李东垣、朱丹溪等等,他们很多人的书的刊刻要到大明,大明王朝开国建立,明宣德年间,那个时候还有郑和下西洋,宣德年间,大明开国五六十年了,相当于我们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上了,在那个时候是大明开国将近五六十,要将近五六十年,有些书是到什么正德年间。

正德年间,想想这个是大明开国都多少年了,大明开国将近七八十年了,我们伤寒论重新问世,要到赵开美,是大明嘉靖年间,晚明时期。

想想看,伤寒论,我们重新要得到伤寒论,要到大明嘉靖年间才看到伤寒论啊,那根本没法想象这个事情,连伤寒论之前都看不到!

这套东西在中国本土基本上宣告失传,可以这么的讲,他就基本上宣告失传了,那整整几代人了,想想几代人过去了,从宋朝灭亡到元朝,差不多八九十年。

查:明宣宗明宣宗继位,大明宣德年间是1425年,大明开国,1368年朱元璋打天下,1368年57年。明宣宗继位的时候,已经大明开国将近60年过去了,再到大明嘉靖年间,大明朝一半以上已经走完了,想想看,这个期间已经迭代过多少代人了?

这个还不算,又来个新的问题,经济商品经济的干扰,战争的破坏,要到明朝中叶才修复,这些文物古迹才面世。

不光光是张仲景了,连金元四大家都一起跟着招灾,最难过是什么,是思想理论的混入,当时面对黄帝内经,面对金元四大家,面对伤寒,书来了,接下来国人怎么去看这个书呢?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思潮,理学,我们中国的这个科举制度,从宋朝晚期,宋理宗宋理宗时期把理学开始作为整个的一个科举制度。

到了朱元璋建国之后,它成为我们中国绝对的主流市场,理学有个特点,它要用阴阳五行去解读天地万物间的一切,就他就是一种内心的感悟吧。说的直白点啊,就是它要内心的感悟去解读天地万物间的一切,那么这些学理学的知识分子,它天然的有一种用这种什么理气思想去解读万物间的倾向。

反过来,中医的从业人员,他需要一套解释。这两个,这两批人走到一起,一拍即合,我们叫一个巴掌拍不响,现在两个巴掌都凑齐了(笑哭)。一方面中医人士他需要一套解释,另一方面理学人士喜欢去解释。刚好干柴烈火这两拨人走到一起,所以去看明朝时期的医论医话,全部都是阴阳理气等等。

我们当时很多民间中医,很多老先生(当然我是很敬重他们的,中医启蒙)他们很多有个特点,用理去解读这这天地万物间的一切。其实他们看起来还不够多,到明朝时期的,基本上都是在讲这阴阳理气理化东西,就从那个时候奠定出来的。

其实也说不清楚这个东西从什么时候开始,应该从明朝时候开始的。所以这个东西它本身跟张仲情伤寒论是没有关系的,但在中国本土,经方的方证相应,药证思想绝传了,因为战争、思想、经济三方面的扰动、扰乱和破坏之后,绝传了,断档了。所以这套东西成为我们中国中医目前的主流,形成一个大的惯性。

不要小看这种惯性,一个东西,一个思想,它一旦形成这种惯性,你要刹车,刹住它是不容易的,没那么快的,拨乱反正过来是很难的,它要有时间的。他起来要有时间,他得把它踩刹车踩了他也要有时间,他有个惯性在的,所以目前碰到的很多的临床上的困惑也好,理论上的困惑,它跟这个历史的惯性是有直接的关联的。

这种理论它是一套解释,有个作用,病人问医生,我这个什么毛病,你告诉他痰热互结(解释作用),你给他解释的时候,原来是这个道理,这个道理他跟你临床直接实测是没关系的。

做一套说一套,一套理论用来说,一套理论用来做,不能把那个拿来说的理论拿来用来指导实践。

公众号:笙林寂雨

  • 赤壁之战如果曹操被杀的话 最后的历史会有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和赤壁之战,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并被杀的话,历史又会是什么样..

    2025-09-03
  • 演义中王平戏份很少,历史上又如何呢?

    王平在演义中戏份不多,不过在正史上,他是蜀汉后期非常出色的一员大将,其能力还在魏延之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

    2025-09-03
  • 保安族有怎样的历史?保安族的文化艺术

    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数为16505。聚居区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

    2025-09-01
  • 佤族的传统教育有什么内容?佤族传统教育的历史

    1949年前,佤族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只贯穿在生产、宗教等社会生活活动中,未形成专一的学校教育体系,极少的私塾或学校也未形成正规教育,学校教育机构和人员奇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佤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事业逐渐兴起和发展。佤族在过去漫长..

    2025-09-01
  • 杨广做了不少贡献,为何历史评价却不高呢?

    虽然隋炀帝的历史评价不高,定性是有名的昏君暴君,所以今天我想来说一说隋炀帝杨广的另一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

    2025-08-30
  • 浅谈宋元绘画的欣赏与收藏

    艺术品收藏,艺术一般是以绘画、雕塑、建筑为正宗,所谓不是功能性的,这和陶瓷官窑、青铜器、玉雕都不一样,这些在美术史框架中一般被称之为装饰性艺术或者是实用性、功能性艺术。绘画、建筑、雕塑在西方的市场定义中是纯艺术或者是高端艺术..

    2025-08-27
  • 历史盘点:中国古代的十种乐器

    上下五千年,我国的声乐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在古代,演变出了许许多多迎合人们需求的乐器。那么古代的乐器你知道多少..

    2025-08-25
  • 历史科普:古代文体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在课本上,我们学过唐诗、宋词、原曲。诗、词、曲是古代文体中的一部分,除了这些,古代文体的主要形式还有哪些?感兴..

    2025-08-24
  • 历史科普:古人都有哪些计时工具?

    古人是怎么计时的?他们有哪些计时工具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圭表和旦盛圭表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

    2025-08-24
  • 千秋妙相 万古法身——浅谈佛教寺庙中的造像

    在民族众多的云南,自古以来,半数以上的民族都信奉佛教,佛寺、佛塔遍于各州各县。佛寺里、佛塔上的诸佛菩萨的金身妙像各现异彩,有金、银、铜、锡铸造的,有彩塑、木雕、石刻、绘画的,众多的造像均严格遵照佛经中的记述严肃认真地塑造,因..

    2025-08-23
  • 佛教法器 钟的历史

    钟--梵语犍稚,华译为钟、磬。为寺院报时、作法事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寺院钟的始制源自印度,称为“犍稚”,传到我国才称为钟。在中国,黄帝时即有工匠垂铸钟,原系祭祀、宴享的乐器,如西周有所谓的“编钟”。佛教传入后,始成寺院中的法器..

    2025-08-23
  • 历史揭秘:古人对老师的称谓有哪些?

    古人是如何称呼老师的?古人对老师的“称谓”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师长】含有视老师为尊长..

    2025-08-21
  • 布朗族的抗战历史的介绍

    自古以来,布朗族人民就与汉、傣、伉、拉枯等民族和睦相处,为共同开发和捍卫祖国边疆作出了贡献。19世纪中叶,布朗族人民参加了边疆各族人民反对英、法帝国主义侵略云南边疆的爱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布朗人民曾与汉、傣、哈尼、拉祜等民族..

    2025-08-20
  • 历史探索:古代人出行要准备多少东西?

    现代人出行,一般带个手机、充电器等就可以解决一系列问题,十分方便。但在古代,古人出行交通不便,沿途设施又不足,..

    2025-08-20
  • 历史科普:古代皇帝出行的礼仪是怎样的?

    看古装剧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皇帝出行的阵仗很大,随从也非常多,那么古代皇帝出行的仪式是怎样的?不同朝代的皇帝出..

    2025-08-20
  • 历史揭秘:古人的成人礼有哪些步骤?

    古人不管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子弟,都要举行“成人礼”。那么,古代男女是多少岁成年呢?古人的成人礼有哪些仪式和步骤?..

    2025-08-20
  • 白族的历史有哪些?白族历史简介

    洱海区域和滇地区域皆是白族原始文化和古代文化的两大摇篮,也是祖国西南边地最早的文化发祥地。大理州宾川县白羊村遗..

    2025-08-19
  • 瑶族历史 瑶族的支系究竟是怎样划分的

    瑶族支系非常复杂,一直以来,各界对瑶族支系划分都没有统一的规范。作者在毛宗武蒙超吉郑宗泽对瑶族语言分类的基础上..

    2025-08-19
  • 瑶族的“讨念拜”是啥意思?有啥历史来源

    讨念拜,意译是月半所过的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举行。这三天,瑶家山寨欢腾得像点燃的鞭炮。那些泡在清泉绿涧..

    2025-08-19
  • 瑶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的

    瑶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湖南、云南等省。此外,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

    2025-08-19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