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初,成吉思汗率部西征,先后建立了横跨欧亚的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四大罕国,打通了亚欧陆路交通线,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70年,统一了中国,确立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蒙古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在历史、文学、医学、天文学、地理等方面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典籍。其中《蒙古秘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
酒与蒙古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史书上记载:蒙古民族有出则食牛羊肉,入则饮马奶酒的风俗习惯。可见酿酒不仅是蒙古民族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而且酒也养育了一个伟大的蒙古民族。
蒙古族爱酒,擅酿酒,至元代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六蒸六酿”酿酒工艺。据《蒙古酒烤》记载:“酒经六蒸六酿工艺流程者为上品”。12世纪,阿拉伯人把制取香料的蒸馏技术应用于酿酒,随蒙古大军西征,阿拉伯人的蒸馏酒技术传人中国,并被消化吸收,融合发展出中国的蒸馏酒——白酒。元帝师八思博采蒙汉酿酒技艺之长,结合蒙古民族生活特点发明了“槽坊”酿酒技术,酿出了高品质的“槽坊”酒,堪称酒中珍品,被封为“御酒”。
蒙古王酒的最早的酿造作坊是“东泰隆——西烧锅”。公元1921年,在美丽的科尔沁草原腹地,成吉思汗的子民创立了“东泰隆——西烧锅”,取草原甘泉、丰谷,采用元代蒙古族传统工艺酿造出了第一壶美酒,从此蒙古王酒香醉科尔沁草原。
20世纪80年代,蒙古王酒业技术人员在“东泰隆——西烧锅”所采用的元代传统酿造工艺基础之上,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历经5载不断实验,掌握了“槽坊”酒酿造的核心技术,并实现了元代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酿造工艺的天一结合,酿造出了高品质的蒙古王酒。
蒙古王酒选用科尔沁草原优质无污染的红高粱、小麦为主打原料,汲取草原180米深层绿色矿泉水源,融八百载蒙古族文化遗风,纳千里科尔沁草原万丈豪情酿造而成,酒体“窖香浓郁,入口绵甜,诸味谐调,余味悠长”,香飘神州大地,并作为国宴用酒,走入庄严的***。品位金色草原文化,感受黄金家族尊贵,蒙古王酒,可思!可想!可醉------
水可以不喝,但酒是不能不饮的。在高山族的阿束社流传着这样一首《颂祖歌》:“我祖翁最勇猛,遇鹿熊活捉,斗走直同马,遇酒纵饮不醉”,从中可以看出高山族祖先的勇猛不凡,豪气冲天的气势。饮酒的习惯与高山族居住的环境、劳作的需要和与大..
2025-05-01希腊葡萄种植面积将近13万公顷,葡萄酒产量40多万吨,在欧盟老成员国中,位列第七(其余一些从产量的角度来说是可以被忽略的)。葡萄酒主要用于国内消费,由于葡萄酒的生产与消费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以,当地人喜爱饮用葡萄酒,并且与中国人一样..
2025-04-30傈僳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是过去没有全民族通用的文字。傈僳族孩子要上学,就只能进汉文学校。怒江地区地处边疆,教育基础薄弱,1949年以前,泸水、碧贡、贡山等四个边疆县只有19所小学,兰坪是内地县,有42所小学,总共61所。这些学校几乎都设..
2025-04-27考古研究表明,中国葡萄酒最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7000—5500年间.史书关于最早的葡萄种植记录出现在周朝,但有关葡萄酒的文字记载直到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朝才出现。《史记﹒大宛列传》写道:“宛左右以蒲陶为酒…汉使取其实来,天子始种苜蓿蒲陶..
2025-02-28成都是唐代、五代前后蜀至宋代中国最著名的宴饮之都,烧酒的发祥地和唐代名酒剑南春的主要产地.唐代、五代前后蜀至宋代成都的酒文化高度繁荣,饮酒之风极盛,享誉全国.明清时期,成都的酒文化继续保持其繁荣.成都水井坊考古发现结合历史记载研究..
2025-02-10山西清徐不仅是中国最早种植葡萄的地方之一,也是中国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地方.清徐县素有“葡萄之乡”美称,民间流传着“清源有葡萄,相传自汉朝”的说法。境内葡萄栽培历史可上溯到2000年之前。汉朝时,清徐马峪边山一带有一姓王的皮货商人,从..
2025-02-10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仅酒的品种就有近千种,西凤酒便是酒中奇葩。西凤酒历史悠久,据初步考证,其始于周秦,盛于唐宋,据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远在西周初期,雍水河中游一带,柳树成荫,田间平整,水波浮影,风景秀丽,遂将此地称为柳..
2025-02-10《三国演义》中,大部分人物在正史上都是正史上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只是脍炙人口的事迹是虚构的,如刘关张桃园结义、三..
2025-02-10茅台古镇一带早在公元前135年就生产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这便是酱香型白酒茅台酒的前身。黔北一带水质优良,气候宜人,当地人善于酿酒,前人把这一带称为“酒乡”,而“酒乡”中又以仁怀市茅台镇的酒最为甘洌,谓之“茅台烧”或“茅..
2025-01-22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