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部菩提树下顿悟的舞剧,让每个观看过它的人都留下了喜悦和伤心的泪水,初临佛陀涅盘离世之地,佛祖离世的故事让林怀民的舞蹈变得更加清澈,在禅修中获得宁静的力量,在舞蹈中清澈生命的本源。凤凰卫视3月27日《大剧院零距离》,以下为文字实录:周瑛琦: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意外的地震和海啸席卷了日本东部地区,满目之下哀鸿遍野,在这样的一场灾难面前,国界之分似乎已不那么重要了,远在中国的我们只能祈祷,祝愿受灾的人们一切平安。而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的鼓舞,也总能在这种关键时刻,带给人们一些心灵上的安慰和力量。台湾的林怀民大师就带着他的云门舞集,以及他的《流浪者之歌》开始了全球的巡演,为人们打气,这个舞剧的来头可不小,是林怀民有一年游历到了佛祖释迦牟尼涅盘的地方,坐在菩提树下亲身感受和顿悟到的心得,一蹴而就的成果。而这个舞剧所到之处也是赚足了人们的眼泪,给予了观众新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来听听《流浪者之歌》和它背后的故事。林怀民(著名编舞大师):云门从4月1号、2号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做《流浪者之歌》的大陆首演,要去几个城,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还有武汉,要到,演到五月多,这是我1994年的作品,我那年去了印度,回来了很有感觉,就糊里糊涂把它做掉了,没有想到这个舞到十七年后,还在全世界各地公演。受小说《流浪者之歌》感动前往佛祖得道之地寻求灵感解说:《流浪者之歌》开始于林怀民一趟渴慕的旅程,1994年夏天,行囊里带着德国作家赫曼•赫塞根据佛教故事改写的小说《流浪者之歌》,林怀民飞往佛祖得道的菩提迦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赫塞四十五岁创作出经典作品《流浪者之歌》,故事主人翁婆罗门之子悉达多苦修六年,日进一麻一麦,终于形销骨立,同时意识到热烈渴求悟道的欲望,正是他得道的最大障碍,悉达多太子因此接受了村女的供养,移身渡河,走向命运已早为他安排好的金刚座,接受供养,接纳了他人的体温。在那接受之间,佛陀重返生老病死的俗世,于是度了自己,去度众生。即使面临死亡,佛陀并未像后来佛经里的神话那样走得潇潇洒洒,他仔细嘱咐阿难,身后该如何火化,如何建塔。阿难受不了跑到林子,呵呵哭泣,佛陀听到哭声,唤他回来,婉言安慰。这样的故事让林怀民大受感悟,因此希望能到佛陀离世的地方去看一看,亲身受佛祖离世前的不舍与放下,得到新的灵感。林怀民:这个舞很特别,因为它用了乔治亚的民歌做背景,它的很多材料来自印度,印度的苦行僧,印度的朝圣者,在印度,他们信印度教的会到恒河朝圣,在恒河边你会看到尸体,烈火焚烧,烧完以后骨灰就丢到了恒河里头。而在下游大概两百公尺外就有信徒在里面洗澡、喝水,因为在几个地方恒河那的确它是圣地、是圣水,所以这里面人生是怎么一回事的,跟我们的观念完全的不一样,那个恒河在瓦拉纳西,我离开那里以后到了菩提迦耶,就是佛祖得道的地方,那我们记得我知道它有一个很大的菩提树,菩提树在它那里。解说:菩提迦耶是只有一条泥路的村落,小店和摊贩依着摩珂菩提寺庙聚集成市,初建于六世纪,叠石成塔的摩珂菩提浮屠高达50公尺,由庙院拔起,直升蓝天,浮屠背后2500年来第四代的菩提树树干无限延展,枝叶扶疏地护卫众生,树下佛陀正觉的金刚座如今围起了栅栏,栅栏外深黑的石块上雕出佛的足迹,足形蓄水,浮着供养的小花,四季走道铺着白色大理石,挂单的各国僧人和朝圣香客便在栏外席地趺坐,朝圣团在僧侣领导下唱合诵经,经文孔隙间但闻远远近近的鸟鸣。午后,林怀民常坐在庙外尼连禅河畔发呆,季节风带来充沛的雨水,然而泥褐色的河水看上去却似闻风不动,时不时“啵啵”冒起大水泡,提醒人河底激烈流转的生命。在菩提迦耶,林怀民看到大觉寺外聚集上百的乞丐,残障与麻风病人大受惊骇,因而烦苦不解,人世间的悲苦为何在佛陀涅盘两千五百年后毫无改善,忽然间,他意识到佛陀不是神而是凡人,为了利益众生,苦思出让世人安身立命的生命哲学,他感动地磕头顶礼。创造舞蹈《流浪者之歌》讲述各地宗教崇拜林怀民:在那边又有一个另外的宗教崇拜,很多人在那做五体投地的崇拜,各国人都崇拜,所以《流浪者之歌》好像在讲各种崇拜的方法,那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透过种种的形式来取得他内心的一个宁静和安慰。所以在舞台上面你会看到有一位和尚,从头到尾站在那里90分钟不动,这是他的修为。然后有其他的人进行不褪的仪式,在乔治亚的民歌像河水一样流过,而舞台上唯一的布景是台湾的稻谷,我们常常说黄金稻穗,所以有三吨半的稻米,它在舞台上铺陈为山水、蜿蜒的河流、高低起伏的山。同时也和尚站的位置,从舞蹈的开始到结束九十分钟,一直有像细雨砚滴一样的稻谷这样子从他的头上掉下来。到了最后也有整个像瀑布一样的米,这样一道一道的下来,所以这个稻谷的舞美,它千变万化,所以变成一个很有趣的特色,可是我想终极的来讲这是一个很安静的舞,它有很多的活动,但是它像一条河流,它像中国画里的横作,你慢慢慢慢打开,像时间的流动。解说:《流浪者之歌》三吨半的黄金稻米是舞作中最动人的风景,林怀民从印度返台后,告诉技术人员,我要满台的黄金稻米,从选米、筛米、洗米、染色、烘晒、阉割、熏蒸、繁复的加工才创造出被誉为“黄金之舞”的诗意画面,米是圣河、是山、是求道者的苦行鞭笞,是清泉细流,是舞评所说的“生命之源”。林怀民:它全世界各地都演出,纽约、伦敦、巴黎、挪威、澳洲这些地方都去了,观众现场的反应都非常安静,我个人很高兴能够把这出舞作带到大陆,因为今天是一个非常急躁的一个世界,战争、天灾、人祸,我希望《流浪者之歌》能够在剧院的两小时里头给观众一种安详的宁静的感觉。《大剧院•零距离》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主持人:周瑛琦[主持人专区]首播时间:周日19:00重播时间:周一11:00
每一件地下文物,都见证着一段历史,留下丰富的历史信息。昨天,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我市曾在三座五代墓葬中,出土了数十件桫木质的俑类随葬品。令人惊叹的是,除人物俑、生肖俑和动物俑外,还有人首龙身俑、人首蛇身俑及蛙俑等。考古人员..
2025-10-29近日,记者走访了徐东古玩城,发现随着收藏热的掀起和收藏队伍的壮大,宗教题材的瓷器升值速度在加快。记者采访发现,一件清代中期的德化窑雕瓷观音,十年前的价格大约在三千到五千,现在的市场价格至少在五万以上。一件带有手绘道教题材的八..
2025-10-282009年11月17日——登山者赫南.厄兹蒂尔克(renanozturk)注视着一位当地藏族人,他正在看一篇图案鲜艳的手稿,2008年9月,他在偏远的喜马拉雅山探险古代姆斯唐(mustang)王国(当今的尼泊尔的一部分)洞穴期间发现的。对折的这张纸是15世纪藏族..
2025-10-28除了对乌鹊和狗的崇拜之外,在满族的一些氏族,主要是社会形态较为落后的“新满州”人中,还保留了一些与早期渔猎经济密切相关的信仰。史书记载:“(新满州)昔年惟知渔猎,乏农商与工,读书者亦乏其人,渔者系祷河神,猎者系祷山神,究不知..
2025-10-15在广东梅州,有一群特殊的民间艺人,他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寺院、佛塔和古民居内;他们有一项绝活,就是绘画宗教壁画,是梅州出了名的宗教壁画师。在佛光寺新建的寺堂内,笔者见到了这群民间艺术家。他们正聚精会神地对寺堂内的墙面、天顶以及..
2025-10-07本主崇拜是白族独有的一种宗教信仰,本主又叫本主神,白族语称为“武增”,又多称“老谷”(男性始祖)、“老太”(女性始祖),各地还有“武增尼”、“增尼”、“东波”等,这些称呼有主人和祖先的含义,但并不是单纯的祖先崇拜。从白族人意识中..
2025-09-25白族家家户户都在堂屋的楼上设有祭祖灵台,供奉历代祖先牌位。大姓家族还建有宗祠。每逢年节都要供奉酒肉饭菜,烧香磕头祭祀。清明节要上坟祭祖扫墓。最隆重的祭祖节日是农历七月,从初一开始接祖回家,每日早晚吃饭前用饭菜供祭祖先,到十四..
2025-09-25舞蹈片断《千手千眼》正式在太原晋商博物馆开馆文艺晚会上推出,这是著名导演张继钢历时5年、千锤百炼,倾情为家乡打造的又一部大型舞剧。同时,该舞剧也是张继钢为山西省建设文化强省、太原市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献上的一份文化大礼。太原是张..
2025-09-14高山族保留着原始宗教信仰和定期祭祖。迷信鬼神,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该族约40万人,散居于台湾省各地,其中有西部平原的平埔人,居住于中部山区、东部沿海纵谷平原的泰雅人、赛夏人、曹人、布农人、排湾人、鲁凯人、卑南人、阿美人和兰..
2025-09-03鄂伦春族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民族,因此鄂伦春人民所信奉的萨满教就是以“万物有灵”为思想基础的古老宗教。萨满教产生于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中,产生于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关系中。鄂伦春族的萨满教没有系统的教义和成文的经典,也没有具..
2025-08-10“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传承中,龙文化始终与吉祥、福瑞紧紧相连,可谓历久弥新。其实,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已有结构完备的“龙”字,而龙的图案和传说更早可追溯到史前文化。一般认为,传说中各种各样的龙应是远古时代各..
2025-08-05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不仅在东乡族的形成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东乡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文化生活,都具有很大的影响。约在元末明初时,由哈木则率领的第一批40名传教士到达东乡地区。后来人们尊称他们为40个“舍亥古杜布..
2025-07-18小时候我在山东济南老城区“洋楼”(天主教堂)以东的两熨斗隅街胡同深处由状元府马棚改建的一四合院中长大。街南首有一条东西长近200米、宽4米的青石板铺路的小街——将军庙街。耳闻目睹有关将军庙街的往事仿佛还历历在目。将军庙街西首路北是..
2025-07-09在广州市中心的一德路,坐落着有“远东巴黎圣母院”之美誉的天主教堂——石室圣心大教堂。1863年8月,石室圣心大教堂正式破土动工,历时25年,于1888年建成。教堂的得名有着独特的意义:因奉耶稣圣心为主保,故命名为耶稣圣心堂,又因教堂全部..
2025-07-09白石崇拜为羌族人有名的信仰习俗。流行于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地。羌族信仰的神灵很多,但均无铜像,统统以白石为象征,供于屋顶的塔子上,屋里的神龛上、火塘旁,村外的山头上和神林中等。屋顶的白石代表天神,火塘旁的白石代表火神,山..
2025-06-26擦擦—持剑菩萨如同玛尼石遍及西藏各地受到崇拜一样,“擦擦”也遍及西藏各地,受到人们的崇拜。“擦擦”是一种类似于玛尼石,其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一,玛尼石是天然的白石,“擦擦”则是人工制品;其二,玛尼石有大有小,“擦擦”则普遍偏小..
2025-06-18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