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祈子习俗

2025-01-06 08:08历史文化

土家族聚居在湘西、鄂西、渝东南、黔东北一带的山区,由于山川阻隔,土家人的生活相对封闭,很少与外界交往,也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由于土家人生活在山区,一辈子都在土地里操劳,因此,对他们来说,劳动力的多寡就显得特别重要。土家人普遍存在着早婚现象。因此土家人看重子孙的繁衍,特别希望儿孙满堂,这样既有利家族的繁荣,也有利劳动力的储备。在土家人生活的地区,“多子多福”的观念相当普遍。如果婚后无子,那么这一家人在当地就会被人耻笑,就会抬不起头、伸不直腰。为了家族的繁荣,更为了在人前有“脸面”,婚后无子的土家人想尽办法来祈求子孙的繁衍,于是,就有了各式各样的祈子习俗。

1、闹房求子

在各民族婚嫁习俗中,闹洞房是必不可少的节目。闹洞房的人以青年人为主,时间多在晚上。闹洞房的目的一般说来是为了热闹,但在土家族的婚嫁习俗中,闹洞房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祝愿早生贵子。在闹洞房活动中,有一项特殊的活动——抢红蛋。人们事先把鸡蛋煮熟,染成红色,然后与红萝卜混在一起,让闹房的人在黑暗中抢夺,看谁抢的红蛋多。抢不到红蛋的人要遭到嘲笑,被称为“混蛋”。此俗与土家人的生殖崇拜有关。土家人认为蛋有强大的生殖力,他们婚俗中用红蛋滚新娘的脸、拿红蛋给新郎吃、抢红蛋等,都是为了求得神奇的生殖力。

如果说上面的这些仪式只是象征性的表现了人们的求子心理,那么流传于重庆酉阳的《闹洞房歌》,则鲜明地表现了这种潜在的意图:“闹新房来闹新房,新娘房中好嫁妆;/两边金箱与玉龙,中间摆起八柱床。/八柱床上铺锦被,床上挂起尼龙帐。/龙凤枕头配成对,鸳鸯夫妻结成双。/良辰美酒成佳偶,来年定生好儿郎。/新娘新娘慢上床,我们特来闹洞房。”可见,土家人的“闹洞房”活动还有祈求“来年定生好儿郎”的目的。

2、偷瓜送子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土家人多去野外偷瓜,然后送到没有子女的人家,这叫“送子”。主人接到送来的瓜后,要设宴款待送瓜人。被偷瓜的人知道以后,也不会计较。这种风俗流传很广,湘西、鄂西、渝东南等地均有此俗。

“偷瓜送子”习俗来源于土家人的“卵生人”的古老观念。土家人认为,土家始祖是从卵中所生,因此,他们特别崇拜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土家人的蛋崇拜观念出现了变异,由崇拜蛋发展为对葡萄、桃子、冬瓜等与卵相似的东西的崇拜,加之冬瓜内部有瓜籽,取其谐音为“子”。于是,送瓜籽就成了“送子”。

3、撒帐求子

土家姑娘出嫁的时候,娘家人要给她办嫁妆。在嫁妆中,每个姑娘都必须有一笼麻布蚊帐。新娘嫁到新郎家后,新房的布置有一定的讲究。先是铺床。用12把稻谷草铺在床上,上面再放席子或毯子。其次是挂帐。帐子是新娘从娘家带来的,用两根紫竹穿着,由“摸米”扛到男方家,交给铺床的人挂在床上。第三是撒帐。帐子挂好后,新郎把一个红色的盘子交给新娘。盘子里面装这各种糖果,新娘则把这些糖果撒向帐子里面。新娘一边撒,一边唱:“赐你莲花金碗两对,赠你牙骨玉筷五双。/赐红枣花生两盘,赠你桂子团糕两碗。/枣子花生撒进帐内,桂子团糕摆在床沿。/绿丝红线缠绕金钩,鸳鸯宫灯挂在帐檐。/鲤鱼有塘好撒籽,夫妇帐内偕百年。/鸾翱凤翔,日月同修。”

撒帐虽包含有富贵吉祥、白头偕老等祝福的意味,但主要的目的是祈子。“枣子”、“桂子”即“早生贵子”,“花生”则意味着“花着生”(男女间隔着生),“鲤鱼有塘好撒籽”比喻夫妻结合生子。

4、架桥祈子

生活在酉水一带的土家人,凡结婚后无子,则请梯玛(巫师)作法,祈求生子。梯玛在敬完菩萨之后,主人就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布、木棒等带到行人经常路过的水沟处,在水沟的两岸各插两根木棒,然后将两根大的木棒横放于竖立在地理的两根木柱上,用麻或绳固定好后,再将红布盖在上面。人们通过架桥来祈求早生贵子。

“架桥祈子”是土家人很特殊的一种祈子习俗,也是少有的一种民俗事象。土家人认为结婚后久而无子,是由于送子观音的路被阻塞或隔断了,因此,要给送子观音铺路架桥,以便她能及时送子到家里。其实,在民间文化中,“桥”还具有特殊的含义,即两性的交媾。架桥即是通过巫术仪式而促成夫妻的交媾,从而求得子女。

5、拜石祈子

受汉文化石头生殖崇拜的影响,土家人也以石头作为祈子的对象。在湖北长阳清江岸边的武落钟离山,有一座山崖,名叫“叉子岩”。岩顶上建有一座庙宇,当地人叫“石神台”。庙宇内除供奉着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之外,还特别供有两个鹅卵石。此石直径约35厘米,色泽微黄,质地坚硬,有光泽、有花纹,被称为“玛琉光”。新婚夫妇或无子的夫妇常来祭拜这两个石头,以此来祈子。该庙宇的大门上有一副对联:“脉系盔头钟灵秀面朝龙角子孙兴”,明白无误的点出该庙宇香火旺盛、长烧不绝的原因。

6、祭祀祈子

土家族有一种求子的巫术仪式。在这种仪式的进行过程中,梯玛用一支竹筒,里面装满大米,然后在竹筒上面放两个鸡蛋。准备好这些东西后,梯玛就是开始作法,念动各种咒语,求神仙赐子。在活动中,巫师还要念一些淫词秽语,其内容涉及男女之事,其目的是以此来挑逗天上的七仙女,让她们下凡来为人间赐子。

更新于:12天前
  • 阿尔及利亚习俗礼仪

    阿尔及利亚习俗礼仪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thedemocraticpeople’srepublicofalgeria),简称阿尔及利亚。它位于北非西部,面积238万平方公里,人口2346万人。居民中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阿尔及利亚以逊尼派伊斯兰教为教,居民中穆斯林约..

    2025-01-15
  • 埃塞俄比亚的习俗礼仪

    埃塞俄比亚的习俗礼仪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部,东北临红海,面积122.3万平方公里,人口850万。居民信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阿姆哈拉语为国语,通用英语。首都亚的斯亚贝巴(addisabeba)。货币:比尔ethiopianbirr.埃塞俄比亚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

    2025-01-15
  • 满族的尚白习俗

    满族先世女真人就始有尚白的习俗。女真族的衣服多数是白色的,“其衣服,则衣布好白,衣短而左衽”,“……金之色白,完颜部尚白”①。满洲民族仍有尚白之俗,满族人以白为贵,以红为贱。所以满族人丧俗中是挂“红幡”的,这是以红为贱的最明..

    2025-01-10
  • 低头接媳妇 抬头嫁姑娘--土家族风俗礼仪

    土家族在红白喜事和平常请客吃饭时,坐席是很有讲究的,谁坐上席,哪些人先坐席都有一定的规矩。特别是在红喜事中,支客司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把酒席上的客支好,不然就会得罪客人,甚至会造成亲戚间不相往来的局面。从土家族的坐席中,可..

    2025-01-08
  • 土家族工艺-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西兰卡普”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织锦。史称土锦,也叫“溪州斑布”,是用以做服饰和被面的实用艺术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在土家族习俗中,土家姑娘从十一、二..

    2025-01-08
  • 土家族征兆与忌讳

    征兆实际是自然现象。但人民群众在漫长的社会实践和生产生活中,由于认识的局限,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因而把一些无本质联系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同时由于人们的唯心思想和崇拜迷信观念的因素,把自然现象和主观因素结合联系起..

    2025-01-07
  • 恩施土家族过年习俗

    土家的年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传说这一天是老鼠嫁姑娘的日子,老鼠们都忙着自己的喜事去了,无暇顾及人,人们也乘机忙开了。从这一天开始,人们都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土家族世代生活在大山里,交通不是很方便,平时很少到镇上赶集,这一天..

    2025-01-07
  • 彝族年传统饮食习俗

    彝族过年的饮食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并很有讲究。杀过年猪彝族人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过年猪,一般不兴杀其他的牲畜。而过年猪的选择是有讲究的,如不带任何残疾和缺陷,不用老母猪,不要尾巴短小,总之要形象完美无缺,没有其他异兆。一个村..

    2025-01-07
  • 彝族抢婚习俗

    彝族在中国50多个少数民族中,是一个人口众多、分布很广的民族,主要聚居地有四川凉山、云南楚雄和红河等地区。彝族因支系多,且居住地分散,青年男女结婚因地区差异而形式多样,但一般来说,都要经历相好、说亲、合婚、定婚、娶亲、结婚等几..

    2025-01-06
  • 土家族指路碑

    湘西土家族地区,随处可见的指路碑又叫“令牌碑”。“令牌碑”,是一种长条形上园下方的碑石,酷似县太爷在大堂上使用的令牌,故尔因形得名。世界上万千碑石,除指路碑外,其他均不归活人享用,因为指路碑是专为活人树立的。此话怎讲?自古以..

    2025-01-05
  • 正在消失的土家族建筑——巫山石板房

    石板房体现土家族文化特色。虽然如今已不多见,但在重庆市巫山县的土家族乡,仍能看见一栋栋土墙木楼石板房镶嵌在连绵起伏的大山深处。这些错落有致的石板房,构成了武陵山区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也展现了土家族人的住宿习性和文化变迁。从..

    2025-01-05
  • 土家族射虫日

    恩施土家族地区至今保留古老的习俗―射虫,定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节头一天为射虫日,如今年农历正月二十五为惊蛰节(公历3月5日),正月二十四即射虫日。射虫日这天晚上,在田地边用石灰画一把弓箭,意指射杀所有的害虫。蛰是藏伏的意思..

    2025-01-04
  • 国外儿童节的习俗有哪些?_万年历

    导读:儿童节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节日,因为这一天会为儿童们举行各种丰富的活动,他们还会收到来自父母的礼物,祝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那么,各个国家儿童节的习俗有哪些呢?一起随万年历小编来看看国外儿童节的习俗吧!国外儿童节习俗:日本日本..

    2024-12-31
  • 藏历新年习俗谈

    藏历新年是藏族群众最隆重、最重要的传统佳节。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拉萨..

    2024-11-17
  • 春节习俗之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

    2024-11-16
  • 瑶族饮食习俗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几个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他们以务农为主,实行轮耕,兼营狩猎、捕捞与采集,手工业较发达;聚居区出产优质红米和药材。过去,瑶族常在米粥或米饭里加玉米、小米、红薯、..

    2024-11-16
  • 布依族“报笨”习俗

    “报笨”系布依语,意为“请摩师办事,摆桌子祭祀”的意思。迄今为止,这里举行的“报笨”活动有十二种以上。每年三月初三、六月初六祭寨神、山神、社神、树神、田神、水神、石神等,每年正月间祭天地、祭官厅、祭先祖、祭众神,以及不定时的..

    2024-09-26
  • 苗族打油茶习俗

    三江、融水、龙胜等地的苗族,盛行打油茶,特别喜爱饮油茶,有的地方一天要喝三餐油茶,早上起来先喝油茶再出工,中午收工回来先喝油茶再吃午饭,晚餐也先喝油茶再做饭。客人进家不送开水不备茶,而是煮油茶招待。其制作方法特别讲究:先用油..

    2024-09-25
  • 广西百色田东壮族饮酒习俗 羹去羹回

    住在田东县农村的壮族人,自古至今每当朋友聚会或是宴请远方来客,喝酒必定是“羹去羹回”。据有人调查发现,这是世界上2700多个民族中“独一无二”的饮酒方法。田东的壮族人不习惯直接使用大腕喝酒,也不喜欢使用酒杯,他们常用的是匙羹。喝..

    2024-09-24
  • 来宾金秀瑶族民俗民风 石牌习俗

    石牌习俗是金秀瑶山瑶族人民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共同订立规约,并镌刻在石牌上或抄写在纸上、木板上,供大家共同遵守的习俗。从明代至1940年以前,它一直在瑶山社会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较好地维护了金秀瑶山的社会秩序。石牌习俗大约..

    2024-09-24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