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军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那么为什么在冷兵器时代行军打仗必须要携带旗帜呢?旗帜在战场上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旗子不同又代表着什么意思?
旗帜,又叫旌旗,是指挂在杆上,有特定的图案、颜色的布,是古代国家的标志物,也代表不同的大军单位。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会看到古代人打仗时,大军里有很多士兵都在扛着旗子,这些旗子上有写国家名的,也有大军统帅的姓氏等等,打仗的时候那么多士兵扛旗子,扛旗子的士兵还需要周围的人保护,这样不会减少大军的军事力量么?这也就说明旗子在古代战争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不然也不会让那么多士兵去扛旗子。
古代打仗属于冷兵器时代,不像现在交通和通信那么便捷,在战场上古人是很难指挥大规模团战的,为了能更好的指挥大军,于是那时候就发明了旗帜这种通讯工具。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军规模也非常的庞大,两军打起仗来,战场更是宽阔。打仗时,主帅是通过旗子和将领交流,然后将领根据主帅下达的命令进行排兵布阵,当然将领也需要跟手下的小头目进行沟通。战场上扛旗子的旗兵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是需要其他士兵保护,有时候这些旗兵也会骑上马扛着旗子传达指挥官的命令,这都是古代中国大军中常用的做法。现如今的大军编制是从古代大军编制慢慢演化过来的,最早成型的就是商代开创的“什伍”编制。商周时期的大军核心是战车,一辆战车配上步兵合称为“乘”,这就是当时最小的编制单位。据历史资料记载,每乘有三名步兵在战车上作战,有七名步兵在战车旁作战,徒役二十名。每五乘为一队,由仆射指挥。每两队由“官”指挥,每十队又编为“卒”,由“卒长”指挥。每两卒编为“师”,由“师氏”指挥。各个指挥官身边有各自的旗兵,然后大指挥官通过旗兵,向小的指挥官依次传递作战信息。
在古代战场上,主帅指挥大规模的大军作战是很难的,如何让士兵又快又准的接到将领一直是个难题,那么多人也不可能用大声喊的方式传达,如果口头一个一个的传述,过万的大军什么时候能传达完指令,瞬息万变的战场也不会允许这样做。所以古代打仗选择用旗子作为一种通信方式,大军中不同的旗子以及旗子的组合,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当主帅传达完命令,主帅身边的旗兵就开始挥旗传达指令,大军里其他旗兵看到后,就跟着挥动旗子,这样就很好地将命令传送下去,而且速度快、准度度高。古代打仗是讲究排兵布阵的,不可能像土匪流氓乱七八糟打群架一样,排兵布阵就需要靠旗语指挥,主帅在牙期下发号施令,各个将领看到后也挥动旗语,让士兵准备布阵进攻,再配合鼓声,士兵就了解该怎样冲锋杀敌。有时候旗子还能给大军涨士气,例如在北宋时期,辽国入侵,宋真宗御驾亲征,当宋真宗出现在澶州北城门楼上时,军中士兵看到代表皇帝的旗帜,都大喊万岁,声势传出数十里外,军中气势增加了百倍之多。我们都了解诸葛亮的空城计,古代的将领看到城墙上的旗子就不敢进攻了,他们担心旗子下面都是士兵,所以将领才不敢贸然出击。
古代中国大军的旗帜大概可以分为牙旗、将旗、号旗、阵旗和联络旗这五类。在大军中,牙旗上都是绣着大军主帅的姓氏,是军中地位最高的旗,古代出征祭旗就是祭的牙旗。因为牙旗代表着主帅,一旦牙旗倒下,就说明主帅死了,那将导致全军混乱崩溃。将旗代表的是将领,士兵在跟随将旗冲锋陷阵的同时也会拼死保护将旗,将旗倒下就代表着这支部队已经不存在了。号旗是大军冲锋时用的,号旗到哪,士兵就往哪冲锋陷阵,每个将领都会有自己的号旗,这样有利于主帅根据号旗判定大军的进攻路线。阵旗就是古人用来排兵布阵的,阵旗是五颜六色的,变化无穷。联络旗是用在行军的时候,前军与后军的联系。
旗子是我国发明的最早通讯工具,随着旗子的出现,才能让大军更为有效的进攻。可以说旗子是我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它的用途更是体现出华夏老祖宗的智慧。达翰尔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和黑龙江中上游地区,以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城县。达翰尔族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在他们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禁忌。我们从四个方面来概..
2025-10-26'狗舌糍粑'用糯米制成,后用桐叶包住,形状似狗舌,其名由此得来。它松软可口,味道甜美,再撒上香香的芝麻糖粉,那更令人回味无穷了。它还具有特殊的意义,要不然山歌怎么将它与爱情唱在一起呢!原来八月十五和八月社日,正是仫佬族男女青年'..
2025-10-26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
2025-10-26玎光,傣族新型弓拉弦鸣乐器。傣语“玎”为琴,“光”为鼓,意即鼓琴。因琴筒与象脚鼓相似而得名。20世纪80年代初,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歌舞团的音乐家们,在傣族民间传统拉弦乐器玎嘎那的基础上,琴筒吸收象脚鼓造型美、余音长等特点..
2025-10-25据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的记载,哈尼族先民擅长用树枝、棍棒、石块、竹箭等作为武器获取猎物和抵抗外部势力的侵袭,久而久之,形成了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项目,打秋千、打陀螺、爬山、射弩、打石头、泥巴架、跳水、斗鸡等等。泥巴..
2025-10-25土家族新娘回门时,忌为娘家扫地,恐将娘家财气扫光。回门日,新郎吃岳丈家头一餐时,忌将岳家特意多盛的一大碗饭吃光,忌将酒杯中事先投入的两粒黄豆(金豆)吃掉,酒后应留在杯中,以免将岳家吃穷喝光。回门时,忌新婚夫妇在岳(娘)家同房..
2025-10-25次喔,是哈尼族弓拉弦鸣乐器。汉族称牛角琴。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元阳等地。琴体小巧,琴杆木制,全长仅40厘米。琴头与月琴(弦子)近似,向后微弯,呈弧形。中间开弦槽,下设山口,两侧各置一轴,左上右下。琴杆呈圆柱形,..
2025-10-25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