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琅琊诸葛家和河内司马家在当时是人才辈出的家族,两家是仇敌也是亲家,可谓是不打不成亲。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千古对决姑且不说,诸葛瑾、诸葛恪父子也和司马懿、司马师父子是多年交手的对头,诸葛诞和司马懿更是亲家加对头。但即使这样,司马昭还不怕打老爹的脸,灭蜀后派人学习诸葛亮的兵法军阵;司马炎不光是诸葛亮的脑残粉,要求臣子们学习暴打过自己爷爷的诸葛亮,自己还娶了琅琊诸葛家的女子。
诸葛瑾在司马懿手中吃了亏,五年后他的兄弟诸葛亮就替诸葛家找回了场子,给司马懿送上了“畏蜀如畏虎”的名声。在最后一次北伐中,司马懿更是在万马军中被诸葛亮羞辱,这在当时可是一个男人乃至整个家族的奇耻大辱。
由于司马懿两次都从诸葛瑾那里刷到了经验包,涨了威望,司马师在老爹死后,也想效法。司马师大概觉得自家老爹收拾诸葛瑾小菜一碟,诸葛亮也没给侄子诸葛恪开过兵法小灶,自己收拾诸葛恪问题不大。
在孙权病死后不久,司马师就派出了司马昭、胡遵、王昶、诸葛诞(司马师五弟的岳父,也是诸葛恪的同宗)为核心的豪华阵容,出动十五万大军伐吴。结果在东关之战中司马昭的七万大军被诸葛恪的四万人马击败,司马师颜面尽失,不得不丢出司马昭顶罪。
司马家和诸葛家最后一次大规模交手发生在在258年,他们之间爆发了三国历史规模最大的战役。镇守淮南的诸葛诞和亲家司马家族交手,司马昭集中了全部力量才消灭了这次反抗。尽管诸葛诞对司马家族来说是反贼,司马昭、司马炎父子对诸葛诞的女儿却非常尊重。诸葛太妃是司马家族琅琊分支老祖宗一样的存在,诸葛诞的曾外孙就是东晋的建立者司马睿。
不打不成亲家,诸葛家族强人辈出、家教好、声望高,在两晋时期是第一等的高门,到东晋初年还不把谢家放在眼里。那个“乐不思蜀”的“聪明人”老婆却被司马昭送人,两相对比谁更聪明?
基诺族男女青年都喜爱踩高跷赛。竞赛分两种:一种是高跷踢架。两人一组,双方踩在高跷上,相互以高跷架踢对方踩着的高跷架,踢倒对方高跷者为胜方。另一种是高跷赛跑。人数不限,参赛者踩着高跷站在起跑线上。一声令下,踩着高跷跑向终点。距..
2025-09-12佤族是居于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古老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佤族总人口为39.66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腾冲、昌宁、景东、普洱等县。其主要居住区位于澜沧江与萨..
2025-09-02我国的德昂族主要分散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镇康、耿马、永德、保山、澜沧等县,分布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绝大多数的村寨都是和景颇、佤、汉等族分寨杂居。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德昂族..
2025-09-01保安族的传统民歌,以其生动鲜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优美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民歌分为花儿、宴席曲、号子、小调、婚礼歌等类型。保安民间“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高亢嘹亮,..
2025-09-01高山族对子女的教育特别重视。父母为使子女在成年以后成为生产中的能手和村社的保卫者,男女从小就要跟父母或兄长学习各种生产知识。男孩子在家学习制作各种日用品和修建房屋;在农田或山上学习耕种和打猎。住在沿海地区的要学习造船、织渔网..
2025-09-011949年前,佤族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只贯穿在生产、宗教等社会生活活动中,未形成专一的学校教育体系,极少的私塾或学校也未形成正规教育,学校教育机构和人员奇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佤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事业逐渐兴起和发展。佤族在过去漫长..
2025-09-01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