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的族称是什么?景宁畲族的姓氏

2025-11-06 08:42历史文化

畲族来源,学术界尚无定论。但普遍认为畲族是凤凰山的土著居民。

“畲”字来历甚古,原义火耕。南宋末年,史书出现“畲民”“she人”(she与畲同音,意在山间搭棚居住)的族称。《宋季三朝政要》称闽、粤、赣交界地域的畲民武装为“畲军”。元代以后,“she民”、“畲徭”、“she徭”同时使用。清康熙、乾隆、同治《景宁县志》均设“畲民”一目。民国18年(1929)夏,德国学者史图博和上海同济大学教师李化民到景宁畲乡考察,撰写了《浙江景宁县敕木山畲民调查记》,对景宁畲族的族称、姓氏、风土人情等作了介绍,也是研究民族学的史料。

畲民自称“山哈”,表明是外地迁往山里的客户。景宁汉族称以“客家人”,畲族称汉族为“民家人”。解放前,由于民族歧视、压迫,“畲客”二字常被用作侮辱性称呼,有的畲民被迫更改、隐瞒自己的民族成份,畲族家谱有“徭人”或“徭家”的别称。

***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团结政策。1951年贯彻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后,畲民要求确定族称。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53年8月派出以民族学专家施联珠为组长的畲族民族识别调查研究小组,在浙江省景宁县东弄村、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漳平县山羊隔村作了为期3个月的畲民识别调查,写出《浙江景宁县东弄村畲民情况调查》等资料。1956年12月,国务院认定畲族为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并确定族称为畲族。

畲族族谱及民间相传,广东潮州市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外省都是由凤凰山迁徙而去,凤凰山成了畲族崇拜祖先的圣地。粤、闽、浙、皖、赣等省畲族中有着“广东路上有祖坟”的传说。其始祖原居住深山,以狩猎为生,后不幸被“山羊”所伤,死于丛林中,葬在广东潮州凤凰山上。墓茔的具体方位是:“前至雷家坊,后至观星顶,左至会稽山,右至七贤洞”。而墓碑的题铭却繁多,有“皇恩赐葬高王之墓”、“南山祖墓”、“高王之墓”等。

据凤凰山凤南区委负责同志告诉笔者,近年来,省外畲族群众来信来访,查询祖墓近况,并表示愿意资助款项,修茸祖墓,准备率众来凤凰山朝拜。本地畲族群众确信这个传说绝讹传,于是掀起“寻根问祖”热潮。施联珠先生等1982年撰写的《广东潮安县凤凰山地畲族情况调查》中提及:据当地人士介绍,凤凰山上有一口坟墓,中间有一块碑,上写“皇设(敕?)高王墓”(疑即龙麒王墓),两旁有石旗杆,中间仅能容一条牛通过,万峰山林场有位60多岁的老人韦栋,说他小时候放牛亲眼见过此墓,但近一二年去找,因时隔已久,说不清在哪里,没有找到。

  • 散居民族畲族自治县景宁介绍

    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省境内,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山哈”。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

    2025-11-05
  • 畲族吴大元村:风情多姿的三月三乌饭节

     对山歌舂糍粑吃乌饭乌饭节共餐端乌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畲族传统的重大节日乌饭节,乌饭节也是个风情节。这天福建省建瓯市房道镇畲族吴大元村,热闹、精彩多姿。畲族村民男女盛装亮相,舂糍粑、做乌饭、对山歌,喜庆节日。丰富别致的畲乡民..

    2025-09-22
  • 福建举办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

    表演“打抢担”郭筱彦摄 3月24日,由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省文化厅和宁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福建省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福建宁德福安市隆重开幕。在福建,“三月三”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已经成为..

    2025-09-22
  • 土家族的姓氏 土家族的姓氏由来代表姓氏

    土家族名字土家语属于藏缅语系,其传统名字仅仅有名而无姓。例如:雍尼、布所、日客额、地额额、匠帅拔佩、洛雨、墨比..

    2025-09-11
  • 嵩溪畲族圆冬节

    编者注:“圆冬节”又称“加冬节”,为畲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一般在“立冬”日,各村又有差别。节日期间,畲族人家杀鸡宰羊,并加滋补草药烹煮,合家饱食进补,俗称“补冬”。在清流莲花山下的嵩溪镇,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

    2025-08-29
  • 姬昌的儿子为什么会叫伯邑考?他们姓氏为何不同?

    姬昌的儿子有一个儿子叫“伯邑考”还有一个叫“姬发”,他们姓氏为何不一样?到底是什么情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

    2025-08-14
  • 姓氏的区别?

    在阅读西南联大教科书国史课本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里面总说氏族,看着看着就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于是,放下课本..

    2025-08-14
  • 畲族凤凰装有什么样式及特点?畲族凤凰装简介

    畲族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妇女装扮上,叫凤凰装。畲族妇女首饰畲语称“gie”,旧时是结婚始戴,以后凡出门或节日时戴,..

    2025-07-28
  • 畲族打尺寸的历史由来是什么?畲族打尺寸的故事

    居住在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畲族人民在“二月二”歌会和平时空闲的时间里,都喜欢打“尺寸”。“尺寸”的打法是这样的:许多人在空场上围成一个大圆圈,一人站在圈内,手持一根一尺多长叫做“尺”的小木棍,还有一根筷子长短叫做“寸”的小..

    2025-07-28
  • 安徽境内畲族特殊的结婚习俗

    畲族分布在安徽省宁国县千秋关一带,约1000余人。20世纪初,由浙江景宁县迁来,最初隐居深山老林,后逐步移居平地,与汉族杂居。他们的婚俗世代传承,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通婚范围:一般不与汉族通婚。在畲族内部,同姓近亲不婚,同姓不同香炉..

    2025-07-18
  • 畲族历史发源是什么?畲族习俗简介

    畲族,现有630378人,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广大山区,其余分布在江西、广东和安徽省境内。其聚居点多为数十户人..

    2025-07-06
  • 畲族头饰有什么特色及样式?畲族头饰简介

    畲族头饰因年龄、地区而有差别。一般妙龄少女的头发是用红色绒线掺在一起编成一条辫子,缠盘在头上,做成圆形状,前留..

    2025-07-06
  • 畲族历史起源是什么?畲族发展简介

    畲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而勤劳勇敢的民族。关于畲族来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尚无定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说;东夷说;“越人”后裔说;“南蛮”说;福建土著“闽”族后裔说。其..

    2025-07-06
  • 畲族的地区文明 畲族传统文化介绍

    畲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至迟在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以广东省潮州凤凰山为中心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广阔的空间已有比较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畲族先民。汉文献称之为'蛮','南蛮','峒蛮','峒僚','百越','山越'等。'畲'字有'垦田而居者'..

    2025-06-06
  • 冬节,畲族的老人节

    冬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古诗说:“阴极之至,阳气乃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冬至这一天在北半球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冬至后白昼又一天天变长。正如民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意即冬至节后..

    2025-05-14
  • 《增补姓氏族谱笺释》8卷.文光堂藏版

    《增补姓氏族谱笺释》八卷,清雍正二年,文光堂藏版,作者熊峻运。pdf电子版大小962MB:,合计713页..

    2025-05-03
  • 畲族节日—乌饭节

    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的乌饭节。每逢节日,福建十邑地区畲民便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蒸煮乌米饭,祭祀祖先。传说唐高宗时,畲族有人叫雷万兴的英雄,领导畲民反抗压迫。有一年,他们被官兵围困在深山里,粮食断绝,处境艰难。当时地冻天寒,野外..

    2025-04-24
  • 满洲八大姓氏指的是什么?分别有哪些代表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趣历史小编来说说满清八大姓氏的故事。在中国古代,阶级社会有许..

    2025-04-23
  • 姓氏的方言读音

    手机上刷到一档方言节目的视频,女主持人用上海方言说:“请某大学的盛某老师上场”。当我听到姓氏中“盛”字,主持人..

    2025-04-15
  • 畲族饮食文化特点

    畲族是一个散居在我国东南闽、浙、赣、粤、皖五省部分山区的少数民族。据我国人口普查资料公布,目前畲族总人口数达60余万。畲族历史悠久,民间文化丰富多彩,人民勤劳勇敢,民风纯朴。畲族传统饮食文化之特点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隋唐之际,..

    2025-04-08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