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在位一年就去世了 历史对朱高炽的评价为何那么高

2024-11-27 08:11历史解密

对明朝朱高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因为朱高炽监国多年,永乐朝的文政贡献者,实际上就是太子朱高炽,其实朱高炽和洪武朝的朱标一样,表面上还是太子,平时干的事情,都已经是“皇帝”了。

在公元1402年靖难之役成功后,朱棣正式成为大明的新主人,开辟年号永乐,史称明成祖(明太宗)。

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朱棣之子朱高炽、朱高煦都分别有着自己的“功绩”。

但在后世人眼中看来,朱高煦的“功劳”比朱高炽更大,因为在几次重要的战役中,朱高煦忘我地搏杀,让燕军获得了胜利,而且在半道上,朱棣还和朱高煦说过:“你哥哥体弱多病,好好努力,争取当个世子(王爷继承人)”。

可实际上,朱高炽的功劳是隐性的。

在起事之初,燕军的文政几乎都是由朱高炽在主持,顾名思义,朱高炽才是北京大后方的稳定者,燕军在前线奋战,朱高炽需要处理的,正是供粮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这种功劳是隐性的,但却至关重要。

特别是在“北平保卫战”中,朱高炽以极少的兵力守卫被李景隆攻打的北京城,有效地拖住了朝廷军的攻势,这一战成为了燕军的重要转折。

所以在朱棣的心中,朱高炽是一个“人才”,虽然他嘴上一直嫌弃太子朱高炽,但心里一直认同无比。

朱棣称帝后,他的重心还是放在了“武功”上。

燕王朱棣当年乃是守卫边境的藩王,北上驱元,打散草原的团结,是他一直想要做的、执着的事情。

可是永乐朝的开局,并没有想象地那么美好,在南京里,都是建文帝的旧臣,而且这是朱元璋定都之地,整个南京城君臣都人心惶惶,于是朱棣迁都北京。

迁都北京后,朱棣得以更专注北伐,与此同时,朱高炽成为了朱棣的政治代理人。

当年朱棣的大哥朱标,乃是朱元璋一手一脚培养的指定继承人,朱标为人和煦温文,在政治上有着和朱元璋不一样的见解,父子二人虽然经常“闹矛盾”,但朱元璋却是对朱标宠爱无比。

同样的,朱元璋对于朱标的态度,也正是朱棣对于儿子朱高炽的高度。

因为朱棣和朱元璋是同一类人,而朱高炽和朱标才是同一类人。

于是乎,朱棣决定让太子“监国”。

“监国”乃是太子最大权力的体现,自古以来,监国的太子也有,但他们无一不是皇权最好的承载者,因为监国就意味着政治“分化”,若不是心中极度信任,皇帝几乎不可能让太子监国,即便是自己的儿子。

朱高炽在此前的表现十分出色,于是他可以监国,虽然朱棣在京城,可大小事情负责的,还是太子朱高炽。

因为朱棣为人“凶暴”,手底下的一些文武臣子对于朱棣较为惧怕,特别是在靖难之役入城后,朱棣对建文帝不愿意“臣服”的臣子展开了屠杀,在这个过程中,朱高炽曾阻止过朱棣的行为,父子二人经常不欢而散。

所以朱高炽一生以“仁厚”为名,大臣们纷纷都拥护太子,不得不说,在当皇帝方面,朱高炽的呼声更高。

在洪武朝,太子朱标也是因为常常阻止朱元璋“滥杀”而和其闹矛盾,对于朱棣而言,拥有这样的一个太子,是他得以稳坐钓鱼台的关键。

所以朱棣看似一方面有意将皇位传给朱高煦,但他心里清楚,在历经了有着“残暴”之称永乐帝之后,朝廷不可能再承受一个更“暴躁”的朱高煦,而需要的是朱高炽。

在永乐朝稳定下来不久,朱棣开始发动北伐,北伐成为了永乐皇帝大部分时间的代名词,他放心地北上,国内的一切事务,几乎所有都交给了朱高炽,这也是朱高炽“积劳成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元1410年,朱棣正式展开第一次北伐,这是永乐年间五次北伐的序曲,皇帝北上,只能让人监国,而这个人选,正是当年的世子、当朝的太子朱高炽。

其实在永乐第一次北伐之后,朱高炽出现过一次“太子”危机,因为朱高煦从中使坏的缘故,朱棣经常听到“太子”和官员来往密切的消息,多疑的朱棣便认为太子,或者是说百官对他有异心。其中明朝著名大臣解缙,就是因为朱棣和朱高炽的父子“矛盾”而被牵连致死。

可要真是废了朱高炽,朱棣自己就坏了“嫡长子”继承的规则,他知道朱高煦和他是一个性格,大明最需要的下一任皇帝,其实是朱高炽,而不是朱高煦。

于是废太子一事搁浅,永乐帝潜心继续北伐,很快,朱棣组织起了第二次北上,依旧留下朱高炽监国。

在这个过程中,最不服气的正是朱高煦,在他看来,他更适合当太子,因为他的功劳更大,而不是让像他哥哥朱高炽如此“懦弱”的人来当太子。

在第一次诬陷之后,朱高煦和弟弟朱高燧频繁“攻击”太子,那么朱高炽是如何应对的呢?

朱高炽的应对方法,正是他日后“仁”的来源,对于兄弟的陷害,朱高炽表示没有关系。

在弟弟们被父亲责怪的时候,在朱高煦差点被朱棣废为庶人的时候,朱高炽出面哭求朱棣放过朱高煦,就是这样,朱棣才确定了朱高炽成为下一任皇帝的决心。

而在朝廷方面,朱棣一生乃是“武人”,行事粗旷暴躁,在最初的“靖难之役”中,朱棣进城后就开始“血流成河”,清洗了许多人,让南京城人心惶惶。

可朱高炽不同,比起朱棣的“破坏”,朱高炽是用尽心机去修复,去维护值得保护的人,所以文武百官,都向着朱高炽。

公元1424年,六十五岁的朱棣在途中驾崩,他的一生皇帝轨迹,和这“北伐”有着的纠缠,但是朱棣驾崩后,天下并没有混乱,因为京城中实际上的皇帝,早已经是太子朱高炽了,而也不算年轻,而且身体多病的朱高炽登基,史称明仁宗。

朱高炽从太子到皇帝的过渡,是非常自然的。

但朱高炽在登基之际,也有提防自己两个兄弟的“小心机”,那就是对朱棣驾崩之事秘不发丧,在一切尘埃落定后,才顺势登基。

登基后,朱高炽停止了北伐计划,这是他获得“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永乐朝常年的北伐,对国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社会压力,而停止北伐,是朱高炽当朱棣还在世的时候就提出来的问题。

可朱棣不同意,朱高炽又无法不供粮,这巨大的压力,也是明仁宗“短命”的根源之一。

除此之外,朱高炽还“大赦”了因为靖难之役而遭受冤屈和被囚禁的旧臣以及他们的家眷,此举可谓是“破天荒”的。

因为朱高炽如此行事,意味着对父亲永乐皇帝的“反对”,可他依旧如此,朱高炽因此获得多数人的感恩和感念,这就是他获得“人”谥号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在位时间不长,但却能够把诸多事情都按自己的安排来处理好,自古以来的皇帝,像朱高炽一样的不多,这就是得益于他的监国多年的事业的锻炼。

虽说当年他还只是一个太子,可本质上又是一个“皇帝”,朱高炽要比他的大伯朱标幸运,最起码还扛到了登基为帝那天。

公元1425年,在位时间仅有短短七个月的明仁宗驾崩,在他驾崩之前,本来还想着迁都回到南京,可此事却因为他的驾崩戛然而止。

在朱高炽之后,便是其嫡长子朱瞻基登基,史称明宣宗,明宣宗时代,继承了朱高炽监国多年,还有当皇帝的岁月里打下的基础,开创了“仁宣之治”,而仁宣之治,其实朱高炽的功劳更大,更甚明宣宗。

  • 各家对姜夔的评价

    张炎: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汪森: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短长互见,..

    2025-08-27
  • 晏子有哪些著作流传后世?他的评价怎么样呢?

    齐桓公去世后,在“邲之战”被楚庄王打败的晋国,派出佐郤克对齐国进行国事访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

    2025-08-26
  • 历史盘点:中国古代的十种乐器

    上下五千年,我国的声乐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在古代,演变出了许许多多迎合人们需求的乐器。那么古代的乐器你知道多少..

    2025-08-25
  • 历史科普:古代文体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在课本上,我们学过唐诗、宋词、原曲。诗、词、曲是古代文体中的一部分,除了这些,古代文体的主要形式还有哪些?感兴..

    2025-08-24
  • 历史科普:古人都有哪些计时工具?

    古人是怎么计时的?他们有哪些计时工具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圭表和旦盛圭表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

    2025-08-24
  • 佛教法器 钟的历史

    钟--梵语犍稚,华译为钟、磬。为寺院报时、作法事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寺院钟的始制源自印度,称为“犍稚”,传到我国才称为钟。在中国,黄帝时即有工匠垂铸钟,原系祭祀、宴享的乐器,如西周有所谓的“编钟”。佛教传入后,始成寺院中的法器..

    2025-08-23
  • 历史揭秘:古人对老师的称谓有哪些?

    古人是如何称呼老师的?古人对老师的“称谓”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师长】含有视老师为尊长..

    2025-08-21
  • 布朗族的抗战历史的介绍

    自古以来,布朗族人民就与汉、傣、伉、拉枯等民族和睦相处,为共同开发和捍卫祖国边疆作出了贡献。19世纪中叶,布朗族人民参加了边疆各族人民反对英、法帝国主义侵略云南边疆的爱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布朗人民曾与汉、傣、哈尼、拉祜等民族..

    2025-08-20
  • 历史探索:古代人出行要准备多少东西?

    现代人出行,一般带个手机、充电器等就可以解决一系列问题,十分方便。但在古代,古人出行交通不便,沿途设施又不足,..

    2025-08-20
  • 历史科普:古代皇帝出行的礼仪是怎样的?

    看古装剧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皇帝出行的阵仗很大,随从也非常多,那么古代皇帝出行的仪式是怎样的?不同朝代的皇帝出..

    2025-08-20
  • 历史揭秘:古人的成人礼有哪些步骤?

    古人不管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子弟,都要举行“成人礼”。那么,古代男女是多少岁成年呢?古人的成人礼有哪些仪式和步骤?..

    2025-08-20
  • 白族的历史有哪些?白族历史简介

    洱海区域和滇地区域皆是白族原始文化和古代文化的两大摇篮,也是祖国西南边地最早的文化发祥地。大理州宾川县白羊村遗..

    2025-08-19
  • 瑶族历史 瑶族的支系究竟是怎样划分的

    瑶族支系非常复杂,一直以来,各界对瑶族支系划分都没有统一的规范。作者在毛宗武蒙超吉郑宗泽对瑶族语言分类的基础上..

    2025-08-19
  • 瑶族的“讨念拜”是啥意思?有啥历史来源

    讨念拜,意译是月半所过的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举行。这三天,瑶家山寨欢腾得像点燃的鞭炮。那些泡在清泉绿涧..

    2025-08-19
  • 瑶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的

    瑶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湖南、云南等省。此外,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

    2025-08-19
  • 刘邦都有哪些历史功绩,为何评价那么高呢?

    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他是到底有哪些功绩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

    2025-08-19
  • 历史揭秘:古人的娱乐方式你知道多少?

    说起古人的娱乐方式,你知道多少呢?可能除了琴棋书画、吟诗作赋,剩下的就知道蹴鞠了。其实古人的娱乐方式远比我们想..

    2025-08-19
  • 历史科普:中国古代著名典籍有哪些?

    如果谈起古代名著典籍,大家应该对《诗经》《论语》接触得最多。那么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著名典籍还有哪些?感兴趣的读..

    2025-08-18
  • 历史科普:唐宋时期的服饰风格及特点介绍

    之前趣历史小编给大家介绍了元明清时期的服饰,那么你知道唐宋时期的服饰风格怎样的吗?唐宋女子分别如何穿着的?感兴趣..

    2025-08-18
  • 宋江到底是怎样的人?为何他的评价充满争议呢?

    在水浒中,宋江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宋江是一代豪侠,也有人认为宋江心机太重,是一个伪君子,为何这么说呢?..

    2025-08-17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