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认为,如今古代书画价格较高,普通藏家可能承受不起;而当代书画则更适合观望;在近现代书画部分,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书画是中国最为古老,也是最为玄妙的收藏门类之一。经历了近十年来艺术品市场的一波涨跌,书画市场更加显得深不可测。面对书画的真假之争,有人视之为投资最大的障碍,有人却当它是收藏的乐趣所在;面对书画的价格涨跌,有人深受其苦,有人却在享受收藏乐趣之余还小赚了一笔。
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相传唐代王维因其诗、画俱佳,故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一变勾斫之法',创造了'水墨淡,笔意清润'的破墨山水。董其昌尊他为'文人画'之祖。五代徐熙先用墨色写花的枝叶蕊萼,然后略施淡彩,开创了徐体'落墨法'。之后宋代文同兴'四君子'画风,明代林良开'院体'写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用浓墨浅色,陈白阳重写实的水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韵。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写意画代已进入全盛时期。经八大、石涛、李、吴昌硕、齐白石等发扬光大,如今写意画已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画法。
写意画主张神似。董其昌有论:'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明代徐渭题画诗也谈到:'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据皆吾五指裁。'
写意画注重用墨。如徐渭画墨牡丹,一反勾染烘托的表现手法,以拨墨法写之。元代吴镇论画有云:'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与夫评画者流,大有寥廓。尝观陈简斋墨梅诗云: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此真知画者也。'
写意画强调作者的个性发挥。扬州八怪以'怪'名世,作画不拘常规,肆意涂写,并以一个'乱'字来表露他们的叛逆精神。郑板桥曾表白:'近代白丁(民道人)、清湘(石涛)或浑成或奇纵,皆脱古维新特立。近日禹鸿胪(之鼎)画竹,颇能乱,甚妙。乱之一字,甚当体任,甚当体任。'(《郑板桥集补遣》)金冬心画竹也是喜'乱',曾言:'用焦墨竿大叶,叶叶皆乱。'写意画多以书法的笔法作画,同时写意车的用笔也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形式,所以写意画家多半是书法学。如郑板桥擅长书法和绘画,相互参融,以画法作书,创隶书间于行楷之中?“六分半书”,又以书法的笔法作兰竹,风格明快劲峭。清人蒋士铨评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蔬花见姿致。'
写意画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扬州八怪之一的李,喜在画上作题跋,长长短短,错落有致,使画面更加充实,也使气韵更加酣畅。'画不足而题足之,画无声而诗声之,互相为用'(葛金《爱日吟庐书画录》),既反映了李绘画的实际,也体现了写意画的基本特点。近代吴昌硕、齐白石也是兼此四绝的艺术大家。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相传唐代王维因其诗、画俱佳,故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一变勾斫之法',创造了'水墨淡,笔意清润'的破墨山水。董其昌尊他为'文人画'之祖。五代徐熙先用墨色写花的枝叶蕊萼,然后略施淡彩,开创了徐体'落墨法'。之后宋代文同兴'四君子'画风,明代林良开'院体'写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用浓墨浅色,陈白阳重写实的水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韵。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写意画代已进入全盛时期。经八大、石涛、李、吴昌硕、齐白石等发扬光大,如今写意画已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画法。
写意画主张神似。董其昌有论:'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明代徐渭题画诗也谈到:'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据皆吾五指裁。'
写意画注重用墨。如徐渭画墨牡丹,一反勾染烘托的表现手法,以拨墨法写之。元代吴镇论画有云:'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与夫评画者流,大有寥廓。尝观陈简斋墨梅诗云: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此真知画者也。'
写意画强调作者的个性发挥。扬州八怪以'怪'名世,作画不拘常规,肆意涂写,并以一个'乱'字来表露他们的叛逆精神。郑板桥曾表白:'近代白丁(民道人)、清湘(石涛)或浑成或奇纵,皆脱古维新特立。近日禹鸿胪(之鼎)画竹,颇能乱,甚妙。乱之一字,甚当体任,甚当体任。'(《郑板桥集补遣》)金冬心画竹也是喜'乱',曾言:'用焦墨竿大叶,叶叶皆乱。'写意画多以书法的笔法作画,同时写意车的用笔也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形式,所以写意画家多半是书法学。如郑板桥擅长书法和绘画,相互参融,以画法作书,创隶书间于行楷之中?“六分半书”,又以书法的笔法作兰竹,风格明快劲峭。清人蒋士铨评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蔬花见姿致。'
写意画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扬州八怪之一的李,喜在画上作题跋,长长短短,错落有致,使画面更加充实,也使气韵更加酣畅。
写意画跟国外的一比就知道了。中国画历史中是没有光、影的概念的,基本上纯线条、墨块、浓淡,画上总还会有诗。
当相片出现后,国外的那种写实技巧步入死胡同,出现毕加索、莫奈等各派寻找出口,最后出口是中国画写意
写意,有大写意小写意,就是墨,墨与色之间的变化,有点夸张。但很值得去学。
在这个笔墨山水、花鸟鱼虫创造的一个虚幻的世界里,收藏家看到的是一个修养身心的避风港;而投资者面对的却是一场不好玩的游戏。想要赢得这场游戏,最好先静下心来,遵守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一纸千金”和“一张废纸”仅一步之遥
1995年,在杭州的一场书画拍卖会上,发生了一件让媒体广泛关注的事件。一幅张大千的《仿石溪山水图》拍出了11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但拍卖刚结束,就爆出此画为赝品的消息,令买方无法接受。于是他拜访了在画上题跋的两位著名鉴定家谢稚柳和徐邦达进行查证,结果出乎意料。
徐邦达展开画轴一看,便认出画上的题跋是他的真迹,但画本身无论是笔锋还是设色都与真迹相去甚远。原来徐老4年前曾经鉴定过张大千《仿石溪山水图》的真迹,并有题跋。现在这幅赝品上的题跋,正是从那幅真画上“移花接木”拼凑上去的。
但谢稚柳却认定此画就是张大千的真迹。谢老也记得三四年前,曾有人拿来这幅画请他鉴定,当时画的左下方,在画芯之外已有人做过鉴定评语。如今这幅画,无论是画、印、题款,都明白无误地确定是张大千上世纪40年代的作品。
徐邦达是吴湖帆的入室高足,被尊称为“国眼”,长期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而谢稚柳也是现代著名书画大家和鉴定家,早年还与张大千交往甚密,曾与张大千一起去敦煌搞过研究。这两位大师作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使得买卖双方争执不休,而此画究竟是真是假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定论。
与普通的赝品不同,假画在收藏领域始终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在大家为张大千这幅画是真是假争红了脖子的时候,有多少人想到,张大千本身也是画假画出身?他仿的石涛,又曾骗过多少鉴定大师的眼睛?“书画有时候就是这么好玩,没有真假,也没意思了。”收藏书画十几年的叶金荣律师感叹道。
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赝品却是书画领域最大的“顽症”。一百万元的名画和一张废纸之间这一步之遥,曾让多少人捶胸顿足。
书画鉴定专家宣家鑫说,如今国内拍卖行推出的书画作品中只有百分之五六十是真品。于是,许多买家宁愿花高出拍卖行三四成的价位去画廊买画。“然而有时候画廊保真的程度还不如拍卖行。”上海收藏协会副会长陈克涛说。
2005年,艺术市场达到高峰的时候,许多新兴买家开始涌入书画市场。他们不懂画,却看中拍卖行价格偏低,纷纷抱着捡漏的心态前去买画。“其实买家应该记住一条真理,就是好货不便宜,”宣家鑫说,“一场拍卖会上百个买家,好的拍品往往会引来激烈的竞争,最后价格反而很高。真正能够捡漏的概率只有10%,而且首先是那些有实力又有眼力的藏家能够买到。”
陈克涛收藏书画20年,买高价的作品仍然会找几位专家朋友帮他“长眼”。有一次,他在一家拍卖会上,看中一幅张大壮的《牡丹图》。他当时觉得这幅画色彩清淡、画风儒雅,很符合张大壮的风格,而价格仅一千元人民币,略低于当时的行情。于是他没来得及征询朋友的意见,就把画买了下来。但当他将此画拿出来与朋友一起欣赏时,朋友却发现其落款上有问题。
因此陈克涛建议买家购画,至少要请两位在书画鉴赏领域有一定声望和地位的专家“长眼”,以减少买到赝品的风险。
当代书画,几家欢喜几家愁
“当代书画是投资理念判断的失误”,说起近几年来价格起伏最大的当代书画,宣家鑫如此概括。
其实当代书画真正开始大量进入拍卖市场,仅仅是四五年前的事。当时艺术市场正值“非典”后的一波高峰。大量买家抱着投资的心态涌入市场,但却发现投资书画不比买股票、购房产,50%的买假概率实在太高。
这时候,当代书画横空出世,成了投资新宠。由于画家在世,当代书画相对古代和近现代书画来说,不仅容易鉴定,也更容易积累筹码,进行最简单的商业操作囤积、拉高、出货。于是短短几年内当代书画的价格暴涨,甚至超过了古代和近现代书画。“王明明一幅画能买到两三百万元,唐伯虎的画也不过这个价。”宣家鑫说。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画家本身也开始浮躁起来。上海敬华拍卖的中国书画部经理薛强透露,当时一些画家会与拍卖行达成协议,画家通过拍卖行自卖自买,制造高价假象,而画廊则从中获取佣金和知名度。这个“双赢”的合作,最后埋单的还是盲目跟盘的买家。
宣家鑫指出:“古代书画集文物、史料、经济、观赏四重价值于一身,而当代书画唯一的价值,就是画家知名度。”殊不知,在当今这个资讯发达的年代,知名度却是最容易创造的假象。盛名之下,当代书画家的真实水平实则良莠不齐。
古代和近现代书画家,经过历史的筛选能留存至今的,艺术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已盖棺论定,而当代画家却不然。薛强断言:“当代书画今天的价格,在画家百年后还能够站得住脚的可能不到5%。”
这正是宣家鑫所说的“投资理念判断失误”。投资者以为只要买到真画,即使现在价格偏高,“捂”个几年也能够升值。然而书画的价值规律远不止这么简单。“崔如琢的画2006年卖到1300万港元,现在市场如何却很难说。”
评判一幅书画的价值,陈克涛认为,首先要看画家本身是否满足三个标准:首先他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艺术修养,其次他要有深厚的传统功底,最后才是有个人风格。
唐云早年苦练石涛的山水,练就了浑厚的笔力,才转而创出自己的一派画风。反观如今的一些中青年画家,他们各个都有自己的风格,但画中却丝毫看不出功底,这在陈克涛看来有哗众取宠之嫌。
陈克涛的收藏以近现代海派书画为主,间或收藏一些当代海派名家的作品。比如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以及该画院的画家韩硕、车鹏飞等。近十年来,他们的作品价格都在以每年10%左右的涨幅递增。相对市场过热的北京和浙江来说,海派书画的行情却始终比较平稳。
2000年,陈克涛以2000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了一幅车鹏飞四尺对开的《山水》,5年后出手时,价格也仅在1万元人民币的价位。而当时正值市场最火的时候。
陈克涛认为,在作品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只要价格不是一下子到位的画家,今后都有升值的空间。”这或许是辨别当代书画价值真实与否的一条捷径。
张大千离毕加索还有多远
不过,即使是在2005年书画价格最“离谱”的时候,叶金荣还是认为“整体来说,中国书画的价格还偏低”。
“张大千被称为东方的毕加索,那么与他同时代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书画名家,也应该相应有各自的地位。地位如果体现在市场的话,那他们的价格就远不止目前这些了。”
当然,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市场,在国内才经历了不到20年,而在西方,则是几百年。显然,在张大千向毕加索迈进的过程中,市场还将经历更多的起起落落,才能理清如今的不成熟和不理性,真正让艺术家的价格各归其位。
今年春拍,面对经济环境的低迷,拍卖行仍旧抛出9亿元、10亿元的成交额,但其实聚光灯照不到的一级市场画廊却是一片萧条。过去几年,宣家鑫主持的静安书画院的营业额每年都会增长20%到30%,然而今年一季度,画廊的营业额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
显然拍卖行的数字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真实反映市场情况。薛强坦言,由于没有相关法律制约,目前拍卖行成交数字不可全信。
无论拍卖行如何掩饰,艺术市场已经从2005年的高峰滑入了一个低谷。“目前艺术市场已经进入了平稳期,”宣家鑫说,“而现在正是买真品、精品的时机。”
几位专家都认为,如今古代书画价格较高,普通藏家可能承受不起;而当代书画则更适合观望;在近现代书画部分,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现在像吴昌硕、任伯年这样的海派大名家,他们的精品,市场价格才几十万元,还有很大的空间,”陈克涛说,“还有一些清末民初的小名家,也很有空间,比如钱慧安、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等等。这些作品很好,只是个人风格有所欠缺,但价格都不高,四尺整张才几万元。升值空间甚至超过了那些一流名家。”
宣家鑫预言,待艺术市场经过几年的平稳期后,2010年世博会又会带动一波新的涨幅。“世博会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大好契机,艺术品当然也不例外。而随着国力的增长和中国人财力的增加,2010年中国艺术品的价格可能又会翻倍。”
时下,许多人已经渐渐从关注收藏到参与其中,并开始尝试着将收藏当作个人理财的一种方式。我把我自己在收藏方面的浅显体会总结了一下,提醒刚刚“上道”的朋友们注意一些事情。在私人收藏艺术品方面,我认为应追求以下“六品”:第一是“真品..
2025-08-27书画收藏的“收”,主要是解决鉴定问题,多有人谈及,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论及书画收藏之“藏”。作为一个书画收藏者,倘若只知“收”,而不知“藏”,那将功亏一篑。书画属于纸绢类文物,纸绢类有机物的寿命有如俗话所说的“纸寿千年绢八..
2025-08-27收藏不能满足于“收”和“藏”。作为一个成功的收藏者,要善于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对藏品进行再创造,使收藏活动增添无穷乐趣。诱人的“奇石宴”安徽池州奇石收藏者龙旺路从多年来收集的池州石中精心挑选,根据石头的色、形、纹制作出一桌拥..
2025-08-27国画在我国是一个由来久远、博大精深的画种,收藏的人也很多。笔者认为收藏国画需要注意3点。初涉国画收藏,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是因为收藏和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幅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未必能在市场价位上得到相应的体现,只有那些..
2025-08-27艺术品收藏,艺术一般是以绘画、雕塑、建筑为正宗,所谓不是功能性的,这和陶瓷官窑、青铜器、玉雕都不一样,这些在美术史框架中一般被称之为装饰性艺术或者是实用性、功能性艺术。绘画、建筑、雕塑在西方的市场定义中是纯艺术或者是高端艺术..
2025-08-27人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惊艳登场。北京的“京”字被幻化成一个奔跑的人形印章,中间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出人意料地用毛笔书法的形式写成,书体风格脱胎于古老的敦煌汉简体,古朴稚拙..
2025-08-27收藏的动力来自何方?开放时代需要开放的收藏观:最高境界是为守护人类文明物证推动文化而收藏,其次是审美境界,讲究个人娱乐和修身养性,第三也要充分肯定投资的动力,但唯有投资而无文化,必然也走不远。我认为开放时代的收藏观要用开放的..
2025-08-27“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教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来自明末清初时期姜绍闻的画史着作《无声诗史》中的一段文字,可窥见西洋画作为域外画种进入我国之始初。西画自明代传入,由..
2025-08-27收藏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当收藏变成了可以升值保值的投资时,一切就都变了。从过亿的拍品,到过亿的赝品,国内的拍卖市场似乎永远不缺少“眼球”。最近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一条2.2亿元成交的汉代玉凳同样赚足了眼球,当然它的代价便是赝品..
2025-08-26书法佳作、水墨丹青,一直是传统艺术百花园中盛放的奇葩,凭着独特的气质魅力俘获人心。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独特性、多样性,书画艺术的种种特性不仅引发了书画精品的收藏热,也促使近年来的书画交易市场越发火爆。只可惜,市场虽火,却不够..
2025-08-26收藏书画作品,已是很多私人和企业考虑的投资意向。确实,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收藏些美术作品,装饰在居室、会议室时时揣摩、观赏,既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又使资金保值、升值,进而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保护了文化遗产,真是几全其美..
2025-08-26中国扇子历史悠久,从实用品、礼仪物演变为艺术品,经历了漫长过程。近年来,扇画行情水涨船高。2006年,匡时春拍扇子专场,齐白石的大尺寸成扇《红梅蜜蜂》和《蝴蝶兰》以46.2万元和44万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扇画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新纪录。..
2025-08-26一条报道引起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9幅价值数千万元的假画,与长篇吴冠中专访和大量吴冠中私人照片被同时刊登在一本杂志上,很容易让读者误认为这些画作是吴冠中真迹。吴先生看到杂志后,当即表示无法容忍,随即委托有关人员与该杂志交涉。..
2025-08-26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圈子里,李国昌是个响亮的名字。从注重学术推广的墙美术馆(始建于2006年),到全国首家创新性的“艺术银行”(2007年),到创建资本雄厚的中国当代艺术基金(2008年),再到具有良好学术口碑的“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2009年第一..
2025-08-26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艺术收藏力量不断增强,中国书画的地位及价值将无法估量,对书画有爱好的人,除收藏欣赏之外,还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书画收藏与许多投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关键在于要掌握收藏书画的五个基本技巧..
2025-08-26近几年,资本市场发育迅速,一些机构投资者涉足收藏,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给传统收藏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据笔者了解,这些金融资本的“操盘手”或是以上市公司为后盾,或是某个行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他们携带..
2025-08-26我们现在说的中国近现代书画,通常是指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的书画作品。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中国画坛可谓风云际会、群星璀璨,产生了多位划时代的艺术巨匠,如人们比较熟悉的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吴昌硕,..
2025-08-263月23日,长8米,由林钦松花费三个多月时间创作而成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书画长卷亮相在福州举办的一个佛教文化书画展,吸引众多书画爱好者眼球。本次展出的近百幅与佛教相关的书画作品,由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家交流中心主任委..
2025-08-23藏品真与假困惑着人们,赝品否定着真品,道德堕落者不断在制假,藏者的乐趣和智慧便在这真与假的辨识中得到满足和挥发。自信是在智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收藏需要自信,但更需要智慧和眼力。所以一般人是“玩”不起的。有心人更将票证时代的..
2025-08-04当今社会多有观点认为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以投资为收藏目地的成分太大,艺术拍卖难以体现艺术品真正的艺术价值或文化历史价值。甘学军先生在这一点上持赞同态度。他认为现在国际上却有此潮流。现在的艺术市场已经不是传统收藏的感觉,已经成为一..
2025-08-0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