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擦 西藏佛教美术上璀璨珍珠

2025-03-07 08:43历史文化

擦擦(图片来源:资料图)

擦擦是藏区十分常见的泥质佛像。我们在寺院,在玛尼石堆旁或佛塔下,或在被认为是有灵性的山洞、水边,都能与它不期而遇。制作擦擦是藏区众多地方一直保留的传统,它多是在凹型的木质模具内捺入软泥等材质后压制成型,然后脱模而出。造型通常是佛像或佛塔,其中再经烧制彩绘成形的,便是耐久而美观的精品。

擦擦原本是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意思是“复制”,指用模具制作的泥佛或泥塔,早在南北朝时期,擦擦就随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中国。擦擦主要用作藏传佛教信徒的供奉品或寄托品的传统至今仍然被保持着,但时至今日,擦擦又被赋予了一项新的身份:作为工艺品和作为西藏美术史的研究样本。今日八廓街有许多商铺都有擦擦出售,当然也有部分商铺老板认为擦擦是宗教用品,捡擦擦、售卖擦擦都意味着不敬而拒绝将擦擦当成商品售卖。

仿旧

冬天,虽然八廓街的生意进入淡季,很多店铺的老板们开始把好东西收藏起来,准备到了来年的旅游季时再拿出来卖,但老范仍会隔三五天就去八廓街转转,他跟那些卖擦擦的店主们已经熟稔,彼此不用多寒暄就能直接切入主题:店主们会拿出新收来的擦擦供老范挑选、鉴定。

在擦擦领域里折腾了四五年时间的老范,目前对自己的眼光是比较自信的,记者随意拿出两枚从八廓街上淘来的擦擦,据店老板介绍,都是来自阿里的、时间超过了100年的老擦擦。老范瞄了一眼那枚莲花生大师八相之一的“莲师金刚像”,就断定说:“这个是老模新造,模具是老的,但擦擦是新的。”

“怎么看得出来?”

“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模具都有很明显的年代特征,这个可以对照出来。但这枚擦擦表面涂的现代工业颜料,不是矿物颜料。老擦擦在上色时有一套固有的程序,这个不能细说了。”

但他提示记者说,“擦擦是宗教用品,上彩时会遵循一些宗教仪轨。”

“现在市场上仿旧的擦擦多不多?”

“前几年不多,就是去年和今年,大批仿旧擦擦冒出来了。”

老范思忖了一下,掂起另一枚白度母像,说:“这枚也是仿旧的,这种模具在清朝中期就在用,现在仍在用,但这个颜色不对,明显用的是工业颜料。”

收藏

据老范介绍,在全国范围内,目前在研究擦擦和收藏擦擦的共计有二三千人,但在拉萨浮出水面的收藏者只有二十来人,其中比较“疯狂地痴迷着的”,类似老范这样的,有四五个。

擦擦原本是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意思是“复制”,指用模具制造出的泥佛或泥塔。“复制”也意味着大量生产,数量能稀释掉它的价值,这是擦擦在收藏价值上比不上藏区其它一些工艺品的原因,它不能如唐卡、金银铜佛像那样,有那么迅速的利润增长空间。

老范打了个比方:我今年花200块买了一枚擦擦,三年后,就算翻三倍,也就值600块。但买一幅价值一万多的唐卡,三年后,说不定就值十几万了。我需要买100枚擦擦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但他也不否认,在收藏普及的时代,擦擦是容易被收藏的,一是它不似唐卡、金银铜像那样贵重,在成本上,很多人都收藏得起。二是,由于擦擦多为泥质,在经历9世纪朗达玛灭佛运动后,前弘期留下的擦擦多碎而不复了。如果能鉴别,能获得一两枚前弘期的擦擦,那就是了不起的收获。但老范补充说:目前前弘期的擦擦一是少,二是无法确认,三是保存得不好。现在唯一能确定的是从青海都兰的吐蕃时期的古墓葬中挖掘出来的是前弘期擦擦,据说林周县扎叶巴寺翻修佛塔时也出土过一些,但目前还不敢确认。

“找到真正的前弘期擦擦的可能性极小极小。”

现在很多擦擦收藏爱好者将能拥有一块“名擦”(高僧亲手制作的擦擦)或上彩的老擦擦(老彩擦)奉为追求目标。

所谓上彩的老擦擦,指从10世纪至民国时期少量制作的彩擦,这种擦擦市场价值相对高,往往一枚就价值几千至数万元。2009年北京翰海拍卖行曾拍卖的一枚元代“不动明王像”彩擦,拍出了26000元人民币的高价。据说曾有一套清中期官制的擦擦也拍卖出过十几万元人民币的价格。

现在比较珍贵的、能在市面上找到的擦擦,多制作于元、明、清时期。老范的朋友老张也研究擦擦有十几年了,他收藏有一枚制作于清中期的“大威德金刚像”。大威德金刚像的擦擦虽然常见,但像老张收藏的这枚这般体量巨大、形象丰满的“高浮雕”却不多见。这枚擦擦做工精细入微,其9头20臂18脚,每只手上的法器以及最外层的明妃“罗浪杂娃”形象都生动可辨;材质上也属上乘,虽未经烧制,但却坚硬似陶。据老范和老张推断,此擦擦应该是用上等好泥混合植物细纤维及牛奶、奶油等粘合剂脱模而成;从其造像特征、做工、泥质等方面推断,它极可能是18-19世纪时昌都地区的寺院所制。

另外,据老范和老张介绍,在擦擦中难得一见的药擦擦、纸擦擦和高僧们亲手制作的“名擦”等,都具有极大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意义

擦擦(图片来源:资料图) 

老范一直认为,擦擦的最大的收藏意义还是在美术造像,尤其是藏区的造像演变的考证上的价值。故名思义,擦擦就是大量复制,因其数据基础大,相对于存世量较小的金铜造像、唐卡等,擦擦保留下来的各时期的造像形态相对完整,这对于研究西藏美术史有重大意义。

“如果拿时间作为纵线,不同年代的擦擦反映出的年代特征,是我们判断年代的主线;如果以地域为横线,不同地方的擦擦的地域特点是十分明显的。这纵与横织成的网,就是一部西藏美术造像的演变史。”老范说。“在一定程度上,擦擦是串起西藏美术造像史的‘珠链'。”

“而且这个演变史是连续的,因为擦擦的大量复制,能保存下来的擦擦数量上比壁画、金铜造像、唐卡等要多。以擦擦为线索来研究藏传佛教的美术造像,在史料证据上相对比较完整。”

  • 佛教艺术--敦煌壁画

    尸毗王本生毗楞竭梨王本生 飞天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

    2025-09-16
  • 西方当代艺术中的佛教影响之一:美国艺术家比尔·维奥拉

    比尔•维奥拉是美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尤其在新媒体领域。他学美术出身,但从美术学校毕业后又学过一段时间音乐,因此他和录音、电视、电脑等媒体接触较早,也和新媒体的主将白南准等人颇有往来。他虽是个美国人,却花了许多时间研究东..

    2025-09-16
  • 西方当代艺术中的佛教影响之二:美国艺术家比格斯

    比格斯作品比格斯(sanfordbiggers1970-),美国著名当代艺术家,他是一个跨学科,多面手类型的人,同时制作电影、录像、装置、雕塑、音乐和表演。他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 他在1992-94年赴日本教授英文并开始学佛习禅。他创作的作品在2000年..

    2025-09-16
  • 佛教陶瓷造像

    佛教的传人普及、中国化与中国瓷器的发明、发展、繁荣共同进步、精神与物质的渗透,必然影响促进了中国陶瓷的发展,中国陶瓷不仅在型制,而更在装饰上日臻完美,常用佛教中的人物、植物、法器作为瓷雕、图案,作为日用、陈设器皿,广泛用于钦..

    2025-09-16
  • 西安碑林新石刻艺术馆开馆 展示长安佛教艺术

     2010年5月18日,是第34个“国际博物馆日”,陕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馆内新建成的新石刻艺术馆面向游客开放,其内陈列《长安佛韵》,共展出149件北魏至宋代的石刻造像,展示了史上长安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其中大部分石刻造像尚属首次展出。西安..

    2025-09-15
  • 福建厦门观音寺举行大型佛教音乐会

    5月21日晚8时左右,为恭祝释迦牟尼佛圣诞,福建省厦门市观音寺举办大型佛教音乐会。音乐会由大爱妙音合唱团义务演出,由厦门市著名音乐人张金挺先生主持,各级领导、嘉宾和上百位善男信女观看。厦门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观音寺住持定恒法师..

    2025-09-15
  • 台湾私人珍藏佛教艺术专场亮相翰海

    明宣德铜鎏金无量寿佛像翰海2010春季拍卖会将于6月2日在北京拉开帷幕,届时,台湾收藏家珍藏的重要明代佛像将亮相拍卖会。据悉,这是北京翰海首次推出台湾私人珍藏佛教艺术专场拍卖。此次推出的拍品有来自台湾著名收藏家陈国恩先生十数年来私..

    2025-09-15
  • 湖北荆州菩提寺举办书画笔会 弘扬佛教和谐精神

    2010年5月20日上午,湖北省荆州市民宗局组织荆州市书法家协会和荆州画院的知名人士在菩提寺举办了书画笔会。中国画院特聘画家、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荆州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李小白将所画的一幅“禅院花木深”赠送给祖静法师。中国美协湖北分..

    2025-09-15
  • 佛教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心理治疗手段。心理学家认为音乐疗法对情绪智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对个人和个性的尊重;“全人”或“全人性”的自我意识;个人的意志和自我实现目的的发展;选择的自由;理解他人..

    2025-09-15
  • 西藏夏鲁寺及其佛教艺术

     后藏名刹夏鲁寺是藏传佛教夏鲁派的发源地和根本道场,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修行精进、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对藏传佛教的弘扬做出过重要贡献。夏鲁寺独特的藏汉合一的建筑风格,以及保护完好的壁画、造像艺术,在藏传佛教艺术史上也占..

    2025-09-15
  • 两岸佛教交流与文化认同研讨会在山东汶上举行

    2010年4月26日,“和光宝相——两岸佛教交流与文化认同研讨会”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联民大酒店举办。此次研讨会由《两岸关系》杂志社主办、山东济宁市委台办和济宁市汶上县人民政府承办,两岸有关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与会人士认为,汶上县宝..

    2025-09-14
  • 360度环幕电影《千年佛足》开拍 再现佛教艺术发展历程

    2010年4月28日上午,全国首部石窟类360度环幕电影——大足石刻《千年佛足》在重庆大足宝顶景区举行了开机仪式。该电影的拍摄和播放,对于充分彰显大足石刻崇高的价值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千年佛足》这部影片不仅仅只展现石..

    2025-09-14
  • 峨眉山是谁的道场,峨眉山是道教还是佛教

    众所周知,峨眉山是我国5A级景区。这里景色迷人,是一个四季皆宜的风景旅游景区。很多人认为峨眉山是道教,那么峨眉山..

    2025-08-27
  • 早期油画收藏:价格与美术史地位不匹配

    “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教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来自明末清初时期姜绍闻的画史着作《无声诗史》中的一段文字,可窥见西洋画作为域外画种进入我国之始初。西画自明代传入,由..

    2025-08-27
  • 佛教法器之九:伞盖

    原题:佛教持物——伞盖的象征意义伞盖(梵chattra)为遮日防雨所用的一种伞。又称盖、笠盖、宝盖、圆盖、华盖、天盖。《摩诃僧祗律》卷三十二中说:“此有树皮盖、树叶盖、竹盖三种。”《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六记载,盖有竹、叶二种,伞柄长限二..

    2025-08-23
  • 佛教法器之十:须弥坛

    须弥坛是仿照须弥山形式所作之佛坛。即以木、砖或金石等物作须弥山形的佛坛,用以安置佛像。一说须弥坛是指安放佛橱的台座,且安放佛像于其上者。《大日经疏》卷五中说:"因陀罗释天之主坐须弥山,天众围绕。"密教胎藏界曼茶罗外金刚部院的帝释..

    2025-08-23
  • 千秋妙相 万古法身——浅谈佛教寺庙中的造像

    在民族众多的云南,自古以来,半数以上的民族都信奉佛教,佛寺、佛塔遍于各州各县。佛寺里、佛塔上的诸佛菩萨的金身妙像各现异彩,有金、银、铜、锡铸造的,有彩塑、木雕、石刻、绘画的,众多的造像均严格遵照佛经中的记述严肃认真地塑造,因..

    2025-08-23
  • 佛教法器有哪些?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就内义而言,凡供养诸佛、庄严道场、..

    2025-08-23
  • 佛教书画长卷亮相福建省福州市

    3月23日,长8米,由林钦松花费三个多月时间创作而成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书画长卷亮相在福州举办的一个佛教文化书画展,吸引众多书画爱好者眼球。本次展出的近百幅与佛教相关的书画作品,由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家交流中心主任委..

    2025-08-23
  • 佛教中的十二神兽与狗生肖

    安岳毗卢洞石窟护法天王像(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在古代的宗教典籍里,与狗有关的记述很多,这些记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不同宗派及其教理对狗的态度。佛经中提及狗的章节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狗子得度”的故事,《度狗子经》言:..

    2025-08-23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