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满,沐浴正酣。今年,藏族群众在中秋小长假期间恰逢民族传统节日——沐浴节。
沐浴节,通常为“沐浴周”,藏语称为“嘎玛日吉”(弃山星),一般在每年藏历的7月上旬举行,延续7天左右,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据说,每年初秋,“弃山星”(金星)照亮青藏高原。藏历气象学上说,这一时期雨季已经过去,冬季还未到来,是水质最好的时候。根据藏族文献记载,初秋之水有八大优点: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藏族群众认为,这时河水具有药浴作用,用来洗澡,可以祛病除痛。
位于拉萨市南郊的仙足岛,四周被拉萨河环抱,在一片平坦的河滩上,三五成群地聚集着前来沐浴的藏族群众。
树荫下、草地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家庭营地,有的搭起帐篷,有的铺着卡垫,地上放着点心、饮料,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清澈的河水里,小孩在嬉戏,男子在畅游,女子也在擦洗身体。没有年龄,没有性别,只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格桑刚沐浴完走上岸边,他一边擦着身子一边对记者说,今天是中秋节,原本打算等到月亮升起,再趁着月色下河沐浴,却没能经得住阳光和河水的诱惑,还没等到天黑就一游为快了。
格桑有个6岁的儿子丹增,刚开始怕冷,迟迟不敢下水,被格桑一把推下河中,没想到几分钟之后,小家伙游得“上了瘾”,反倒不肯上岸了。
记者问格桑这么小的孩子在河水里游泳怕不怕感冒。他说,沐浴节的河水除了能去污除垢,还能祛病除痛,每年沐浴节,自己都要和家人一起来拉萨河边沐浴,从来不会感冒,还能强身健体。
8月7日,西藏拉萨堆龙县的村民们比赛马术喜迎“望果节”。中新社发陆欣摄“望果节”广泛流行于西藏农区。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西藏藏族农民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一年..
2025-08-06边多是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藏族音乐家、民族音乐理论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撰写了大量民俗研究文章,对藏军历史也有一定的研究。扎洞村群众庆祝“望果节”喜迎又一丰收年(白玛赤列供图)边多说:“我小时候曾经被迫当过几..
2025-08-058月12日至13日,西藏自治区民宗委郭东红处长、青海省民宗委经济处苏英蕾副处长等一行五人在聊城市民宗局民品办史仰海主任陪同下,到临清市考察民族经济工作。临清市政府办公室、临清市民宗局有关同志陪同活动。考察组先后深入到临清三和纺织集..
2025-08-05盐井天主教堂内部每当晨曦初现,乳白色的雾霭从大山深处的密林中缓缓升起,又或夕阳斜下,遥映着远处的雪山之时,一群藏民手握胸前的十字架,心中默诵《圣经》祷辞。这实在令人惊奇,在大多数人眼里,藏传佛教是中国西藏自治区藏族群众唯一的..
2025-08-01擦擦是藏区十分常见的泥质佛像。我们在寺院,在玛尼石堆旁或佛塔下,或在被认为是有灵性的山洞、水边,都能与它不期而遇。制作擦擦是藏区众多地方一直保留的传统,它多是在凹型的木质模具内捺入软泥等材质后压制成型,然后脱模而出。造型通常..
2025-07-31经幡是西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图片来源:资料图) 印有经文的“风马”经幡,据说最早出现于噶举教派寺院的旗绳上。藏传佛教主张信徒循环往复地诵念经文,特别是六字箴言(即观音神咒“嗡、嘛、呢、叭、咪、哞”),因为这六个字被认为是..
2025-07-31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佛教法器是指佛寺中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法器种类繁多,神圣而威严。其形式大多仿自印度佛教法器,同时也加进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内容。主要介绍藏传佛教法器之一礼敬法器。礼敬法..
2025-07-31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称赞法器主要用于佛教庆典、宗教节日、活佛坐床、开光仪典等重大喜庆法事活动中,种类包括锺、鼓、铃、铙、钹、锣、海螺、骨号、铜号、银号、唢呐等。锺用金属铸成,有大小各式。教徒作法事时,击之以召集僧众。..
2025-07-31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供养法器供养类法器专为供养之用,包括香炉、灯台、幢幡、华盖、璎珞、花笼以及供养器盆、盘、钵、杯、碗等等。香炉和灯台均为供于佛像前,分别用于烧香和照明的法器。幢有羽毛、宝石、金饰、丝绢等类,其形式为..
2025-07-31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持验法器是指在修持作法时使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持验法器包括曼扎、金刚杵、金刚铃、金刚镢、本巴瓶、法轮等。曼扎,即曼陀罗,是藏传佛教密宗神圣的坛场。僧人修法之地。用金银、铜等金属制成,形制有圆有方,..
2025-07-31公历2012年2月22日是藏历水龙新年第一天。藏历新年是藏族群众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敬奉、期盼、祝愿的日子,是唱歌、跳舞、喝酒的日子。流传千年的藏族历法赋予这片神奇的土地别样的风情。吃“古突”,家人团聚2月20日是藏历12月29日,在这一..
2025-07-15每年藏历七月六日至七月二十日,也就是公历的八、九月份,在西藏,在拉萨河畔,从城市到乡村,从牧区到农区,都有一个群众性的洗澡活动。它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藏族人称之“嘎玛日吉”,意思是洗澡的日子。在节日里人们全家一齐到附近的河..
2025-07-14大坑舞火龙今年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秋传统活动大坑舞火龙,今年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星期日开始将一连三天舞动。舞火龙总指挥陈德辉预期,今年将吸引更多市民和海外游客前来参观。..
2025-07-14盐井天主教堂内部盐井天主教堂外观每当晨曦初现,乳白色的雾霭从大山深处的密林中缓缓升起,又或夕阳斜下,遥映着远处的雪山之时,一群藏民手握胸前的十字架,心中默诵《圣经》祷辞。这实在令人惊奇,在大多数人眼里,藏传佛教是中国西藏自治..
2025-07-09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
2025-06-25在大多数人眼里,藏传佛教是中国西藏自治区藏族群众唯一的宗教。其实不然,在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就坐落着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盐井天主教堂是1865年由一位法国传教士筹建,占地12000多平方米。自1865年至1949年间,先后有17名不同..
2025-06-1912月10日清晨,位于拉萨老城区的八廓街广场上桑烟袅袅、人潮涌动,藏族妇女盛装打扮,或手捧鲜花,或背着青稞酒结伴而来。大昭寺千佛廊内,身着西藏各地特色服饰的妇女们手拉手载歌载舞。这是她们在庆祝西藏传统民俗节日“吉祥天母节”。“吉..
2025-06-03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