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学智: 收藏书画不会等待升值

2025-04-01 08:32历史文化

当今收藏“捡漏儿”难

在姚学智看来,艺术品收藏具有三大功能:欣赏功能、社会功能和商业功能,姚学智自己,收藏书画作品始于欣赏,遇到适合的作品和价格也会用于商业,即投资,而欣赏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收藏书画的好处太多了。一个漂亮姑娘,你很喜欢,想一直盯着她看,不行,她不答应;一幅好的书画作品,你收藏了,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所以我说,收藏书画最好。”这番“高论”让人宛尔,不过也看得出姚学智对书画的热爱。

“为什么收藏书画作品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呢?因为现在的‘漏儿’太少了,现在的人都聪明,捡漏的几率极低,要想以好的价格收藏到好的作品,现在关键要靠收藏家自己的眼光。”姚学智提到“捡漏”,是收藏界的行话,指以较低的价格收藏到物超所值、升值空间极大的精品。与“捡漏”相反,在收藏过程中上当受骗称为“打眼”。

历史上收藏热自北宋、晚明、康乾、民国时期,至今已是第五次。这次书画收藏热潮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和菜市场大妈也对股市心动手痒一样,此次收藏热度之高,幅度之广,前所未有,大有“全民收藏”的劲头。据中国收藏家协会统计的数字,中国目前有7000万收藏家,而且每年仍以10%~20%的速度在发展,其中书画收藏者占的比例也不少。与此同时,造假技术也“日新月异”。在这样的环境下想“捡漏”,无疑是大海捞针。姚学智认为,既然收藏字画始于个人爱好,就更应该锻炼自己的眼光。

建立书画朋友圈

说到如何收藏到有价值的当代画家的藏品,姚学智用一句话概括:“与书画家、特别是中青年作者,作品有特点、有个性的书画家在我眼里是最具升值空间的。”姚学智许多当下画家的作品都是通过姚学智出资邀请书画家参加笔会,在笔会上获得的。像1997年那次“迎香港回归庐山笔会”,他出资30万,却在笔会上买下了包括袁武在内的多位画家的作品,现在这些作品的市场价格几经上涨,投资回报早就超过一般书画市场的26%的投资回报率。

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姚学智说,投资书画艺术品,在目前市场处于价格高位时,最佳的途径是留心那些学院派代表人士,如美术院校刚毕业或未毕业的学生、任教的老师等,因为他们毕竟学习过系统知识,而且作品尚不多,这类画家如果在大赛中获奖而且屡屡获奖,足以证明其水平。这类作品如果遇到合适机会,自然会迅速升值。在收藏作品时,一定要注意观察该画家是否属于实力派,如果该画家的功底确实比较扎实,而且多在大赛中获奖,其风格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且其在圈子内有一定知名度,而且其作品的价格也确实是逐渐稳步上升的,这样的画家属于值得关注投资型。另外,作者的个性很重要,购买时要仔细分析其风格是否独特,是否有自己的特点。

姚学智从1995年涉足书画收藏之后,与书画界的交流越来越多,有自己的书画朋友圈子。一方面姚学智从中学到知识,能时时欣赏到作家最新的画作;另一方面,有利于自己能收藏到自己看好的第一手画作。“有得欣赏又有价值,占用的时间也不多,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是初学者,自己的鉴赏眼光尚未成熟,但又很想介入书画收藏市场,怎么避免“打眼”呢?姚学智有私人建议:跟鉴赏家交朋友。购买书画时不离鉴赏家左右,除非你交的是损友或者鉴赏家徒有虚名,否则至少不会买到赝品。

购买字画离不开拍卖会。到了拍卖会,对作品的真假把握不准的时候,没关系。“只要有六七个人竞拍,基本可以跟;如果只有一两个人在举牌,风险太大,不宜跟进。不管什么样的作品,首先要保真。”姚学智说这是他的拍卖会诀窍,也算一家之言吧。

建议收藏名人信札

在名家书画作品中,信札的收藏近年也逐渐兴起。姚学智的信札收藏也不少,他还通过信札收藏交到了好朋友。

在一次拍卖会上,姚学智与人竞拍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一件信函,当时起价是200元,最后姚学智以1800元拍下。事后,姚学智听说当时参与竞拍的人士是受收藏界一位知名人士的委托参与竞拍的,姚学智决定把已经拍到手冯友兰的信札转送给这位收藏前辈。为了表示感谢,这位收藏前辈又送给姚学智另一件自己的书画收藏品,与姚学智成为朋友。姚学智说,这种收藏经历最让他快乐。

他给记者欣赏了几幅信札,信札内容有意义,书法也具有欣赏价值,姚学智说这就是他对信札的收藏标准。据他了解,信札收藏中,明清的信“收藏书画不是买股票,我不会今天买了明天就等着它升值,股票是没有感情的东西,书画是有感情的,更重要的是有审美的价值。”

  • 艺术品收藏要盯住六品

    时下,许多人已经渐渐从关注收藏到参与其中,并开始尝试着将收藏当作个人理财的一种方式。我把我自己在收藏方面的浅显体会总结了一下,提醒刚刚“上道”的朋友们注意一些事情。在私人收藏艺术品方面,我认为应追求以下“六品”:第一是“真品..

    2025-08-27
  • 书画收藏之“藏”的学问

    书画收藏的“收”,主要是解决鉴定问题,多有人谈及,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论及书画收藏之“藏”。作为一个书画收藏者,倘若只知“收”,而不知“藏”,那将功亏一篑。书画属于纸绢类文物,纸绢类有机物的寿命有如俗话所说的“纸寿千年绢八..

    2025-08-27
  • 品味收藏:再创造增添收藏乐趣

    收藏不能满足于“收”和“藏”。作为一个成功的收藏者,要善于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对藏品进行再创造,使收藏活动增添无穷乐趣。诱人的“奇石宴”安徽池州奇石收藏者龙旺路从多年来收集的池州石中精心挑选,根据石头的色、形、纹制作出一桌拥..

    2025-08-27
  • 国画收藏:由来久远 博大精深

    国画在我国是一个由来久远、博大精深的画种,收藏的人也很多。笔者认为收藏国画需要注意3点。初涉国画收藏,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是因为收藏和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幅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未必能在市场价位上得到相应的体现,只有那些..

    2025-08-27
  • 浅谈宋元绘画的欣赏与收藏

    艺术品收藏,艺术一般是以绘画、雕塑、建筑为正宗,所谓不是功能性的,这和陶瓷官窑、青铜器、玉雕都不一样,这些在美术史框架中一般被称之为装饰性艺术或者是实用性、功能性艺术。绘画、建筑、雕塑在西方的市场定义中是纯艺术或者是高端艺术..

    2025-08-27
  • 我国书法收藏市场扫描

    人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惊艳登场。北京的“京”字被幻化成一个奔跑的人形印章,中间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出人意料地用毛笔书法的形式写成,书体风格脱胎于古老的敦煌汉简体,古朴稚拙..

    2025-08-27
  • 开放时代的新收藏观 收藏文化性的转变

    收藏的动力来自何方?开放时代需要开放的收藏观:最高境界是为守护人类文明物证推动文化而收藏,其次是审美境界,讲究个人娱乐和修身养性,第三也要充分肯定投资的动力,但唯有投资而无文化,必然也走不远。我认为开放时代的收藏观要用开放的..

    2025-08-27
  • 早期油画收藏:价格与美术史地位不匹配

    “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教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来自明末清初时期姜绍闻的画史着作《无声诗史》中的一段文字,可窥见西洋画作为域外画种进入我国之始初。西画自明代传入,由..

    2025-08-27
  • 收藏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收藏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当收藏变成了可以升值保值的投资时,一切就都变了。从过亿的拍品,到过亿的赝品,国内的拍卖市场似乎永远不缺少“眼球”。最近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一条2.2亿元成交的汉代玉凳同样赚足了眼球,当然它的代价便是赝品..

    2025-08-26
  • 陕西书画收藏走在春天的路上

    书法佳作、水墨丹青,一直是传统艺术百花园中盛放的奇葩,凭着独特的气质魅力俘获人心。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独特性、多样性,书画艺术的种种特性不仅引发了书画精品的收藏热,也促使近年来的书画交易市场越发火爆。只可惜,市场虽火,却不够..

    2025-08-26
  • 书画收藏的技巧与评估

    收藏书画作品,已是很多私人和企业考虑的投资意向。确实,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收藏些美术作品,装饰在居室、会议室时时揣摩、观赏,既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又使资金保值、升值,进而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保护了文化遗产,真是几全其美..

    2025-08-26
  • 扇面书画收藏日趋升温

    中国扇子历史悠久,从实用品、礼仪物演变为艺术品,经历了漫长过程。近年来,扇画行情水涨船高。2006年,匡时春拍扇子专场,齐白石的大尺寸成扇《红梅蜜蜂》和《蝴蝶兰》以46.2万元和44万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扇画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新纪录。..

    2025-08-26
  • 拍卖书画当心"双胞胎" 给收藏者敲响警钟

    一条报道引起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9幅价值数千万元的假画,与长篇吴冠中专访和大量吴冠中私人照片被同时刊登在一本杂志上,很容易让读者误认为这些画作是吴冠中真迹。吴先生看到杂志后,当即表示无法容忍,随即委托有关人员与该杂志交涉。..

    2025-08-26
  • 李国昌:学术是当代艺术收藏的基本支撑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圈子里,李国昌是个响亮的名字。从注重学术推广的墙美术馆(始建于2006年),到全国首家创新性的“艺术银行”(2007年),到创建资本雄厚的中国当代艺术基金(2008年),再到具有良好学术口碑的“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2009年第一..

    2025-08-26
  • 书画收藏的五个技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艺术收藏力量不断增强,中国书画的地位及价值将无法估量,对书画有爱好的人,除收藏欣赏之外,还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书画收藏与许多投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关键在于要掌握收藏书画的五个基本技巧..

    2025-08-26
  • 金融资本为收藏市场增添新动力

    近几年,资本市场发育迅速,一些机构投资者涉足收藏,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给传统收藏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据笔者了解,这些金融资本的“操盘手”或是以上市公司为后盾,或是某个行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他们携带..

    2025-08-26
  • 收藏书画作品的“门道”

    我们现在说的中国近现代书画,通常是指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的书画作品。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中国画坛可谓风云际会、群星璀璨,产生了多位划时代的艺术巨匠,如人们比较熟悉的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吴昌硕,..

    2025-08-26
  • 佛教书画长卷亮相福建省福州市

    3月23日,长8米,由林钦松花费三个多月时间创作而成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书画长卷亮相在福州举办的一个佛教文化书画展,吸引众多书画爱好者眼球。本次展出的近百幅与佛教相关的书画作品,由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家交流中心主任委..

    2025-08-23
  • 收藏:不求永远占有 只求曾经拥有

    藏品真与假困惑着人们,赝品否定着真品,道德堕落者不断在制假,藏者的乐趣和智慧便在这真与假的辨识中得到满足和挥发。自信是在智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收藏需要自信,但更需要智慧和眼力。所以一般人是“玩”不起的。有心人更将票证时代的..

    2025-08-04
  • 收藏最重的意义在于传承文化

    当今社会多有观点认为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以投资为收藏目地的成分太大,艺术拍卖难以体现艺术品真正的艺术价值或文化历史价值。甘学军先生在这一点上持赞同态度。他认为现在国际上却有此潮流。现在的艺术市场已经不是传统收藏的感觉,已经成为一..

    2025-08-04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