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抗跌力一流 赵无极:艺术市场的硬通货

2025-04-21 08:47历史文化

在香港佳士得“亚洲当代艺术与中国二十世纪艺术”夜间拍卖上,之前备受关注的赵无极作品《02-01-65》、《14-3-59》均拍出了2082万港元的高价。作为此次香港佳士得春拍拍品的一大亮点,这两幅赵无极创作高峰时期的作品深深地吸引着众藏家的眼球,它们的高价成交也再度向世人彰显着大师的市场号召力。别样创作别样风采

作为国际级艺术大师,赵无极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一直都居于领先地位,而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当属大师创作高峰时期的作品。比如,创作于该时期的作品《HommageTou-Fou》,就曾在2008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以4546万港元成交,成为当年最昂贵的华人艺术家绘画作品之一。而在不久前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创作于高峰时期的另一作品《4-4-1959》,也以2080万港元的身价成交。

赵无极创作高峰期一般是指1955年至上世纪60年代,在这个时期,艺术家创作了“甲骨文系列”作品以及“抽象风景”等。对于艺术家来说,这也是他创作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按赵无极的自述,是“绘画一个阶段的结束,或更正确地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新阶段的开始”。有如开天辟地般,画家超脱了过去对风景、器物的叙述意趣,以不同的眼光去观察万物和创作,以宇宙自然、生命大气、时间嬗变为他的创作主题,开始描绘各种看不见的东西。同时糅合了中国山水画、甲骨文、书法、铭文、雕刻等抽象线条及表现元素。

这一时期的创作,无论艺术成就还是产量都十分丰硕。赵无极很多珍贵的、为知名美术馆永久收藏的、极富代表意义的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该时期作品有一部分也被艺术家本人收藏,其他的都在当时被著名美术馆和机构购入,成为永久珍藏。前面提及的《14-3-59》及《02-01-65》两幅作品,就是该时期不多见能在市场上流通的作品。

市场抗跌力一流

自2008年以来,艺术品市场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不少艺术家作品都出现了缩水情况。但是,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赵无极,他的作品却并不受太大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师创作高峰时期的作品在金融危机前的身价一般都在千万元左右。如《16.4.59》就以740万港元成交;而1956年创作的《京戏》也已有706万港元的身价。在2009年秋拍中,《17.4.64》作品成交额高达近3817万港元;作品《19-11-59》以3034万港元高价成交。今年香港佳士得推出的《02-01-65》、《14-3-59》,也均拍出了2082万港元的高价,由此可见大师作品的抗跌性。

艺术市场上的硬通货

赵无极的作品得到充分认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一些画廊开始注意赵无极的作品。90年代后期,赵无极作品开始频频现身拍卖市场,而且不时地书写和刷新成交记录。

目前赵无极作品的最高成交价者是创作于1956年的《HommageTou-Fou》,身价高达4546万港元。这件多次出版著录并参展的作品,堪为艺术家高峰时期的力作,摘得头筹也是情理之中的。此外,大师其他时期创作的佳作也成了市场上热捧的对象。如1985年创作的《June-October85》,是一件尺幅巨大的作品,极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书画的磅礴气势,不愧为大师的巅峰之作。该作品在2005年时,以1804万港元的高价易主。再如1978年创作的《10-3-78》,在2010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也创造了1522万港元的佳绩。

值得一提的是,在内地拍卖市场上,赵无极的作品还属稀罕物,不像香港拍场那样,每季都是常客。不过,近两年这一状况有所改观,而且也屡屡有不俗的表现。像2008年现身北京保利拍场的《1.12.81》,就在藏家的争夺中,取得了1097.6万元的战绩;而艺术家创作于2001年至2002年的《31.08.2001-09.09.2002》作品,在翰海拍场上以705.6万元的高价成交,让人瞩目。由此可见,赵无极堪为艺术市场上的蓝筹股,其后市值得期待。

  • 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

    西藏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昌都卡若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士的陶器,造型优美、质朴。双体兽陶罐巧妙地把两个动物的造型融合为一个陶罐,波浪式的几何纹样,朴素、别致。骨器和松耳石饰物造型也十分优美、制作精良,肇开了雕塑艺术的先河。考古发现..

    2025-09-14
  • 360度环幕电影《千年佛足》开拍 再现佛教艺术发展历程

    2010年4月28日上午,全国首部石窟类360度环幕电影——大足石刻《千年佛足》在重庆大足宝顶景区举行了开机仪式。该电影的拍摄和播放,对于充分彰显大足石刻崇高的价值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千年佛足》这部影片不仅仅只展现石..

    2025-09-14
  • “文明遗迹暨艺术表演” 杭州佛学院亮相吴哥窟

    近日,在被全球无数旅游者誉为“人生必须看一次”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柬埔寨吴哥古迹巴扬庙内,一场名为“文明遗迹暨艺术表演”的宗教盛事隆重举办。印尼、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中国、韩国和柬埔寨等13..

    2025-09-14
  • 赵无极的艺术成就

    赵无极先生从50年代在巴黎画坛崭头露角开始,就一直持续地保持着在国际艺术界知名的记录,他享有了国际艺术界给予他的许多荣誉和尊敬,也是中国艺术的光荣。赵无极先生早年在国立杭州艺专学习时,受到林风眠的指教。他向林风眠学到的不是具体..

    2025-08-27
  • 我国书法收藏市场扫描

    人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惊艳登场。北京的“京”字被幻化成一个奔跑的人形印章,中间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出人意料地用毛笔书法的形式写成,书体风格脱胎于古老的敦煌汉简体,古朴稚拙..

    2025-08-27
  • 金融资本为收藏市场增添新动力

    近几年,资本市场发育迅速,一些机构投资者涉足收藏,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给传统收藏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据笔者了解,这些金融资本的“操盘手”或是以上市公司为后盾,或是某个行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他们携带..

    2025-08-26
  • 如何继承程派艺术?

    如何继承程派艺术,这个问题也牵扯到整个流派艺术的继承问题。我想大家都已经认识到,过去的流派继承人,同时又是流派艺术的创造者。例如余叔岩是继承谭派而形成了余派,杨宝森继承了余派而形成了杨派。现在的流派继承人则是永远的继承者,因..

    2025-08-25
  • 白居寺壁画 明代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

    白居寺壁画弥勒下生经变(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白居寺的壁画艺术,主要保存在措钦大殿和白居塔之中,位于措钦大殿后山上的仁定扎仓也保留有一些壁画。从时间上看,措钦大殿内的壁画,比白居塔内的壁画相对要早。1、措钦大殿壁画措钦大殿..

    2025-08-24
  • 中国的佛塔艺术

    佛塔的造型起源于印度。汉代,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塔的建筑在后汉末年,就已经风行全国了。据《后汉书》记载,汉末三国时期,丹阳人笮融“大起浮屠。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有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这些描述真实地记载了当时佛塔建筑的宏..

    2025-08-24
  • 无极伏特加

    无极伏特加是瑞典出品的采用独特工艺酿制的一种高纯度白酒。瑞典伏特加历史可以追溯至15世纪。15世纪的瑞典,伏特加酒..

    2025-08-13
  • 林风眠的艺术特点

    徐悲鸿、林风眠和刘海粟等,都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林风眠..

    2025-08-05
  • 徐燕孙的艺术特色

    徐燕孙既能画细如蚕丝般精美的工笔画,也能画寥寥数笔而生动传神的写意画。徐燕孙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里程碑似的人物,极大的影响并推动了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健康发展。徐燕孙非常注重传统,从他临摹唐代的阎立本、吴道子,宋代..

    2025-08-04
  • 钱笑呆的艺术特色

    在众多的连环画大家中,钱笑呆是称得上线描大家的。现在比较熟悉他作品的读者,大都是从他和赵宏本合作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开始的,其他看到的还有《吉平下毒》、河北版的《女儿国》等,但还有许多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古典题材优秀作品,现..

    2025-08-04
  • 黄慎的艺术特色

    黄慎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并以人物画最为突出,题材多为神仙佛道和历史人物,也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多从民间生活取材,不少作品塑造了纤夫、乞丐,流民、渔民等下层人物形象,如《群乞图》取材现实生活,描写灾荒年中,乞丐们流落街头..

    2025-08-04
  • 冷眼面对艺术品收藏热 艺术投资需谨慎

    收藏一直是投资的热门话题,进来艺术品投资火速升温,更有专家认为,高档的艺术品可以称为软黄金,比黄金还有价值。因为艺术品不但可以投资,还可以提高人的美学和精神的境界。那么,面对艺术品投资市场,我们究竟应该拿什么眼光来对待?应该..

    2025-08-04
  • 掌握电话交谈的艺术

    掌握电话交谈的艺术在社交活动中,电话使用频率相当高,掌握电话交谈的艺术十分重要,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打电话,二是接电话。一、打电话谁打电话,谁就是这次电话交谈的主动行为者,所以要打电话肯定是有目的和原因的,或是告知对方某..

    2025-07-21
  • 白庚延的艺术特点

    白庚延是那种能让你能感受到灵魂的画家。他全身心投入创作,并力图把整个心灵世界都放进作品中。面对这样的画作,让人很难无动于衷。画面里深厚的精神寄寓和文化内涵,会让你思索、追寻、体味,因一种心灵的沟通而愉悦。弦为之激荡,灵魂受到..

    2025-07-13
  • 方荣翔的唱腔艺术特色

    我自幼喜爱裘盛戎的表演艺术,是裘派引领我走进了中国京剧艺术的殿堂,所以对其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和熏陶,又由于自己从小爱好文艺,学的是美术设计专业,所谓艺理相通,因而对裘派艺术乃至花脸艺术的理解,也较一般观众深刻些。但我毕竟不是..

    2025-07-10
  • 麒派艺术浅谈

    歌台花甲气如龙,麒风标一代宗师;今日工农同祝贺,千红万紫拥高峰。这是老戏剧艺术家于伶同志在为周信芳举行舞台演剧60周年纪念活动时所写的长诗中的诗句,从诗句赞誉中确实反映出在60年代初期不论是同行和观众对于“麒派”艺术在思想上、认..

    2025-07-10
  • 佛塔的来历和佛塔艺术

    佛塔,亦称宝塔,是佛教的象征。遍布我国南北东西的上万座佛塔,是古代高层建筑的代表,其用料之精良、结构之巧妙、技艺之高超、类型之丰富,远远超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笔端。佛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人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

    2025-07-08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