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宗教,无不重视用艺术形式来宣传教化,尤其是美术。佛教作为东方世界影响最大的宗教,更是深谙此道。梁慧皎《高僧传》即云:“敬佛像如佛身,则法身应矣。”可见寓教义于艺术形象,直接去感化芸芸众生,这是自佛教形成乃至流布到汉地以来一以贯之的历史事实。现仅就佛教东传影响我国美术发展的主要方面略陈管见。佛教传入,首先引起了美术创作队伍的变化。此前的美术创作基本上是由工匠(画匠)完成的,而此后则出现了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的士大夫画家。孙吴的曹不兴,两晋的张墨、卫协、顾恺之、戴逵、王广便是其中的先行者。他们的绘画,尤其是佛画的创作在当时就令人瞩目。晋明帝司马绍以帝王之尊绘制佛像,更是极大地推动了佛教美术的发展。而建寺造像、依经图变以求福报的民众心理则为佛教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社会契机。此后,画家与工匠(画匠)的结合,为工程浩大的造像艺术,如敦煌、云岗、龙门等石窟的开凿及装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唐代佛教美术的繁荣,正是在一大批专业画家和无数工匠、画匠的共同努力下,才取得了至今仍令人惊叹不已的伟大成就,成为光辉的艺术典范。其次,佛教传入带给中国美术全新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人物群像的塑造。且不说各种域外风光及世俗民情使人耳目一新,单就题材而言,就新添了变相画、经变画、供养人画等品种。这种经变、变相的创作,至唐而臻于极致,出现了吴道子、张孝师、卢 伽、杨庭光、王韶应、皇甫轸、范长寿、陈静眼、杨仙乔、尹琳等一大批杰出的美术大师。他们创作了数以千万计的作品,遍布于大唐帝国的都市胜刹,甚至于乡村梵宇,教化了无数的民众。《唐画断》即谓吴道子画“地狱变”,“都人咸观之,皆惧罪修善,两市屠沽鱼肉不售。”而佛教中的人物造像,更是琳琅满目。姿态各异的佛、菩萨、罗汉的塑像和画像,无不引起清信士女对佛国清净世界的向往。至今在许许多多信徒家的神台之上,大都供奉着眉清目秀的观音或身宽体胖的弥勒像。可见即便在现代社会,佛教美术依然是民众宗教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士大夫而言,随着禅宗的兴起,由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开创的文人写意画,历宋元明清迄于现代,名家辈出,长盛不衰。特别是其中的山水画,无不洋溢着禅意禅趣。复次,佛教美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精彩纷呈的不同流派,它促进了中国美术向多元化方向的发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说:“至今刻画之家,列其模范,曰曹,曰张,曰吴,曰周。”此即后世所谓四家样,实指四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曹家样由北齐曹仲达创制,其所绘人物衣服紧窄,后人誉为“曹衣出水”。张家样由梁张僧繇创立,其特点是骨气奇伟,运笔时把书法艺术的点、曳、斫、拂诸笔融会贯通,形成明快、潇洒的简淡风格。吴家样为唐吴道子首创,因“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后人赞之为“吴带当风”。特别是兰叶描的运用,自然舒畅,奔放不羁,予线条的表现力以新的内涵,颇受大众欢迎。周家样是唐周 所创,其特点是“衣裳劲简”、“彩色柔丽”,所绘妇女形象以丰厚为体,尤其是他妙创“水月(观音)之体”,影响后世甚大。与此同时,佛教传入给中国美术带来了全新的技法和理论。就图案制作而言,先秦两汉时期的装饰纹样变化不大,多是传统的云气纹、云山纹、龙纹及其它常见的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则罕见。佛教传入之后,图案样式大大丰富,出现了狮子纹、忍冬草纹、锯齿纹、 字纹等,尤以莲花纹和佛光的大量运用,更增强了宗教艺术的表现力。就构图而言,先秦两汉时仅是平列所有形象,没有纵深和远近的空间关系的处理,缺乏立体感。魏晋以后,由于佛教美术的影响,焦点透视法得以广泛应用,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增强,栩栩如生而魅力无穷。特别是凹凸法的引入,使图画艺术具有了浮雕的审美效果。据唐人许嵩《建康实录》记载,梁人张僧繇即以此法绘一乘寺,“寺门遍画凹凸花,世咸异之”,致使该寺更名凹凸寺。今人范瑞华指出:“盖吾国绘画,向系平面之表,而无阴影明暗之法,自张氏仿印度新壁画之凹凸法后,至唐即有石分三面之说矣。”据此可知,凹凸法作为一种绘画技法,处理的是三维空间、透视与色调对比诸问题,它给中国画家以巨大的启迪,不仅被画家所接受,而且颇受世人赞誉。在此基础上,后人又创造了“没骨画法”,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另外,天竺绘画理论中的“六支”说,对谢赫绘画的“六法”论也有影响。于此中外共知,匆需赘述。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佛教美术中所表现出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也渗透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如莫高窟254窟的“摩诃萨本生”所绘的摩诃萨舍身饲虎和275窟“尸毗王本生”中尸毗王割肉贸鸽的壁画,体现了佛教舍己救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这与儒家提倡的“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相契合;其285窟“须菩提品”之孝子故事,亦与儒家古老的孝悌观念相符;而33窟、113窟等大量描绘西方净土世界的壁画,则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凡此种种,皆是大乘佛教所倡导的精神,它们一直流淌在华夏民族的血脉之中。总之,佛教传入对中国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流而不是源。因为早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华美术的成绩便己斐然可观。如王逸《楚辞章句》就说:“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可知绘画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已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佛教东传之后,给中国美术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带来新的题材和风格,不唯使中国美术得到迅猛发展,且佛教美术自身亦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枝奇葩。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伴随而来的有各种艺术,绘画艺术,即为其中之一。中国绘画,在佛教末传入以前,自具独特的风格。自受佛教艺术的影响,遂发生了不少变化。中国的艺术家们,为佛教服务,也创造了不少宝贵的成绩。印度佛教的传入,是从西北..
2025-05-09梵呗,亦称赞呗、梵乐、梵音、佛曲、佛乐等,是佛教徒在进行佛事活动时所歌咏的曲调。它是摹仿古印度的梵腔曲调创为新声,用汉语来歌唱的。相传我国最早创作梵呗的是曹魏时代陈思王曹植,他尝游鱼山(一作渔山,今山东阿县境),闻空中有一种梵..
2025-05-08田洪刚居士作《佛教音乐的基本类型及其在修行实践中的价值》专题讲座应西安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邀请,终南山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田洪刚居士于2010年8月29日下午在雁塔论坛为大众作《佛教音乐的基本类型及其在修..
2025-05-08光孝寺方丈释明生(右)向雷于蓝(左)等介绍佛教文物书画作品。10日,时值2010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期间,广州光孝寺举办佛教书画展,有赵朴初、关山月等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佛教字画展出。当天,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25-05-08一、恶念变善念,哑巴会说话此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我的老家辽东半岛南端叫后羊圈的村子,有一个哑巴给一家财主打长工,到年终算账时,给哑巴的钱比别的长工少,哑巴觉得活不少干,凭什么给钱少,心里不平衡,要对财主报复。用什么办法报复呢?..
2025-05-02佛教音乐源于印度。公元前后,天竺的佛教音乐甚盛。后随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当时称为梵呗。慧皎的《高僧传》云:“天竺方俗,凡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义争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云:“初出家者……..
2025-04-18佛教音乐指佛教之发展过程中,由各地区或各民族佛教徒所发展出来的音乐。玆依国家或地区,分别略述如次:(1)印度:释迦在世时,严格禁止佛弟子接触歌舞乐曲。不过,仍鼓励弟子们将经典中特定的文句加上曲调唱诵。因此当时并未完全否定音乐,且..
2025-04-18佛教音乐作为一种宗教音乐,与其他宗教音乐有不少共同之处,主要是用音乐来渲染和加强宗教仪式的气氛和效果。佛教的「唱赞」、「偈颂」通过庄严、肃穆而节奏缓慢的旋律起到了澄清杂念、净洁心灵的作用。佛教戒律告诫信徒们「不听视歌舞」,何..
2025-04-18第8窟是天龙山年代最清楚的石窟,也是天龙山石窟中唯一有中心方柱的石窟。该窟约4平方米,窟壁和方柱四周都开龛造像,周壁龛内雕有立体坐佛,龛外雕有两位比丘和两位菩萨像,方柱四面各有一组三尊坐佛。这些佛菩萨比丘像,脸型长方,颈长体态..
2025-04-18酥油花制作为藏传佛教之一绝,在佛教的其他宗派中并无同类艺术。而在酥油花的工巧高下中,以青海宗喀巴祖师之出生地塔尔寺为最高,属于该寺之“三绝”之一。酥油花(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与其他雕塑艺术原理相违,酥油花艺术之特点在于..
2025-04-17所谓佛教“前宏期”和“后宏期”,系专指佛教在藏族地区传播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而言。“前宏期”指公元七世纪初叶到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以前期间的佛教(即由佛教在吐蕃本部初传,几经周折到吐蕃赞普达玛灭佛);“后宏期”一般指公元十..
2025-03-29佛教有一个法门称为“忍辱”,以忍对治嗔心。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说偈曰:“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泱日暗消磨。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佛经亦云:“了嗔恚心..
2025-03-29传统佛教音乐称为“梵呗”,起源于佛陀时代。在古印度吠陀时代即盛行歌咏偈颂,属于五明中的声明,佛教亦采用此法赞咏、歌颂佛德,称为“声呗”。佛经中提到歌乐赞咏之处极多,如《阿弥陀经》所叙述的极乐世界,充满乐音:“彼佛国土,常作天..
2025-03-2911月8日,中国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学者樊锦诗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上透露,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将打造一个名为“数字敦煌”的数字游客中心,计划于2013年建成。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
2025-03-28衣祴是指法会时盛放散华所用的供养华之器,又称为华筥、花笼、花筥、华箧、华盛等。《圆光大师行状画图翼赞》卷第十中记载:“华笼是散华时所用,以当后竹或铜瑜所作,垂以真红色等停丝,盛以华,随时散供,是仿诸经所谓的衣祴。”形状为直径..
2025-03-28一、佛乐种类佛教音乐通常分为佛事音乐和以佛教题材为主题的或由佛事音乐改编的通俗音乐。这里仅介绍佛事音乐的种类:1.朝暮课诵:每天早、晚两次,其形式与程序基本相同,内容各异。早课的内容与程序为: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
2025-03-28我接触与研究造像量度近十年了。初皈佛门,到各地参学,看到待修的庙宇断壁残垣,法像残旧破损,又见新造佛像多耗去巨资而不如法,真是痛心疾首。受菩萨戒时,我便发下大愿:“天下有一寺一庙一殿未修建完善者,誓不成佛。”遂浪迹萍踪,参访..
2025-03-2811月25日,普陀山佛教博物馆开馆。辛永刚摄 十八臂翡翠观世音菩萨像。新华社供图 11月25日,普陀山佛教博物馆在浙江普陀山正式开馆迎客,这是我国大陆宗教界自办的首个宗教博物馆(台湾于2001年创办了世界宗教博物馆)。当日,馆内一尊采用..
2025-03-07擦擦(图片来源:资料图)擦擦是藏区十分常见的泥质佛像。我们在寺院,在玛尼石堆旁或佛塔下,或在被认为是有灵性的山洞、水边,都能与它不期而遇。制作擦擦是藏区众多地方一直保留的传统,它多是在凹型的木质模具内捺入软泥等材质后压制成型..
2025-03-07经过近一年的创作,佛教动画片《九华小和尚》第二部于2012年2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次公开播出。《九华小和尚》以九华山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神话故事为题材,借鉴了国外经典动画片的表现形式,将池州九华文化、佛教文化有机融入,展现了池..
2025-03-07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