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流派唱腔音乐-中国戏曲学院张玄讲座

2024-09-05 08:09历史文化

2006年10月25日晚来自中国戏曲学院的研究生张玄,在上音教学楼217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京剧流派唱腔音乐”的讲座。

“流派”是一门艺术成熟的标志,我们研究任何一门艺术也许都无法逾越“流派”这一个门槛。

一、流派的本体论

关于“本体论”的本体论

我们现在所认识的戏曲是经过了历史的冲刷和积淀之后的艺术品种,应当承认事物是运动发展的过程,本体也是流变当中的本体。流派的源头不是哪一个人、哪一出戏,而是艺术规律,即以唱腔表演为其特色的,符合艺术规律的艺术表现的产生。因此必须记住,“本体”是变化发展中的本体,流派的实质是创新

流派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在众多因素中,最不容忽视的音乐,尤其是唱腔音乐。

流派唱腔音乐在流派形成过程中的突出地位及其重要作用:耳目一新的唱腔初起为流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以特色唱腔为主导的声腔音乐系统的建立是流派成熟的标志之一;

本讲座以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及后来“四小名旦”的张君秋等声腔艺术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二、关于“四大名旦”一说之来源

很多人看到的材料是,1927年《顺天时报》进行了一次评选,评出了“四大名旦”。但是经过论证,这个说法是有偏颇的。原因有三,一是1927年《顺天时报》并没有关于“四大名旦”评选的记载;二是《顺天时报》的第五版于6月25日有一次刊登了征集五大名伶(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徐碧云)新剧夺魁投票,也就是说所评内容为剧目而非演员;三是“四大名旦”说法早已有之。许多老艺人也证实了,1924年梅、尚、程、荀四人在军阀张宗昌的府中合演剧目时已有这个称谓了。“四大名旦”并不是某一次评选的结果,而是这几位艺术家通过自己一出一出的演、唱为观众认可之后得到的殊荣。

京剧流派的成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是师承前人、发挥个性、博取精萃、冶于一炉;外因是腔调风靡、社会认可、文人相佐、观众捧场。

京剧流派唱腔系统和整体架构

1、以演员个性气质为核心的声乐形象

2、以琴师个性气质为核心的胡琴伴奏音乐形象

3、以颉颃鸣奏的统一与若即若离的张力所构成的唱腔伴奏共同体

4、以习惯性板式安排、特色旋律走向、特型唱腔等为轴心,以模式化思维进行统一的腔型结构所形成的整出唱腔伴奏系统。

5、以相对固定的腔型结构出之的传统折子戏和新创剧目所形成的整个流派的艺术特点。

6、以渐进式发展的唱腔伴奏模式培养的、核心相对固定的、适当波延的观众群落

平和恬淡、均衡静穆的梅派唱腔

中和美是梅派唱腔乃至梅派表演的最突出的特点,他的唱腔和表演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京剧舞台上的具象化的表现形式。其唱腔中的工尺、气口、发音、发声、咬字乃至归韵等无一不是追求平和中正、淡美的美学原则的。

梅派特型腔微观构成要素:

1、程式性的“破”与“立”

2、下滑尾音技巧,这种细小的装饰形成了梅腔特有的“阳柔”之美。

3、四声变调处理

4、唱腔中旋律的情态模拟

5、创新腔的使用

顿挫有致、刚柔相济的尚派唱腔

尚小云有一副极高亢、明亮的嗓音,他极擅长发挥自己的天赋特长,同时又注意气韵和力度,文戏武唱是尚派最大的特点,形成了刚中带柔,高亢激昂的尚派特色。他的美学追求可以一个“擞”字来概括。

尚派特型腔微观构成要素:

1、利用各种行腔技巧点缀唱腔,创造了坠腔、顿腔、勒腔、颤腔等技巧

2、急停与突起的节奏处理

3、高定调

幽咽婉转、沉厚含蓄的程派唱腔

程派唱腔走势如行云流水,荡气回肠。很多人认为只要是繁密的双音密腔或闷着嗓音低唱就是程派,其实寓刚于柔、以绵裹针才是程派真正的美学追求,含蓄是有力度、力道的。

程派特型腔微观构成要素:

1、唱腔结构疏密有致

2、张弛运腔法,用保持音将唱腔托起、绷紧,随后用流淌不断的滚奏小腔法结束唱句

3、切分节奏的大量运用

4、借鉴生腔吐字方法,我们可以在程派唱腔中看到很多老生余派唱腔的影子

娇柔美艳、俏丽多姿的荀派唱腔

由于荀慧生先生原先是唱河北梆子的出身,使得荀派唱腔的结构基础与河北梆子有这非常深的渊源,他有一些京剧的唱段直接引自河北梆子。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荀慧生先生是化刚为柔,借用梆子腔行腔来激活皮黄的节奏,创造了一系列的新腔法和新板式。他的唱腔蕴含了融于格律之中,变幻于格律之外的美学思想。

荀派特型腔微观构成要素:

1、节奏律动的创新和把握

2、腔化过门

3、利用虚字衬腔

甜润清新、护理柔美的张派唱腔

张君秋先生继“四大名旦”之后,创立新的张派唱腔,其唱腔具有时代感,成为发展京剧艺术的新典范。张君秋的演唱人们一般用“娇、媚、脆、水”四个字来形容。他的高亢脆亮是吸收了尚派的特点,甜润宽厚又近似于梅派,他不学尚派的刚硬挺拔,学梅派的自然舒展,还学程派的委婉,荀派的娇柔,并能博采众长,索本求源,最终集各派所长形成了新的流派。

张派特型腔微观构成要素:

1、突破板式、表情达意

2、巧妙转板

3、常用附点装饰特型腔、弧形上扬特型腔、断连交织特型腔、回滑急揉特型腔

讲座之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关心我们的传统戏曲、传统音乐文化,正如张玄最后感言,也许你一辈子不太会去关注戏曲(和我们民族的传统音乐、艺术),可是你试着去接近它,也许你会慢慢喜欢它爱上它,那也是一辈子的!

  • 汪曾祺与文革京剧

    一九六○年初秋,在张家口农科所劳动两年的汪曾祺摘掉了右派帽子,单位作了如下鉴定意见:“(汪)有决心放弃反动立场,自觉向人民低头认罪,思想上基本解决问题,表现心服口服。”北京的原单位民间文艺研究会没有回收之意,汪曾棋在等待一年的..

    2025-06-21
  • 京剧欣赏三题

    一、舞台魅力源于人物刻画戏曲演员不管演什么戏,中心任务是演好剧中的角色。通过扮演的各种各样的艺术人物,来体现主题,传达各种不同的思想和理念。尽管演员有“本色”与“非本色”之分,对于剧中人物,都只不过是创作手段,也可以说是“物..

    2025-06-21
  • 一个16岁中学生的心里话:京剧京剧我爱你

    我今年16岁,是北京景山中学学生。听戏可谓我人生中最大的幸事。尽管我还有点小。尽管今日戏曲已无当年的气派和辉煌,人心思变,西风东渐。可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从前我以为我仅是喜欢梅派唱腔的端丽,程派唱腔的古风,可后来才意识到其..

    2025-05-31
  • 京剧杂论二三

    (1)央视戏曲频道印象广告过多,节目前面的引子太长。各个栏目的自我宣传版本多而频繁,翻来复去。戏剧完整播放的太少。尤其是教唱或者教身段的节目,节目的引子太长太热闹,不知何为主体。花里胡哨的成分太多了,就如同包装很大,花纸一层..

    2025-05-31
  • 学唱京剧之感想点滴

    在下自幼喜爱京剧,现今居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已有二十年,但仍旧时时忘不了国剧京戏。近期每上网必看《中国京剧论坛》,但苦于无法打中文,故一直未能与戏迷网友们进行交流。近日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可输入中文的软件,欣喜若狂,故也想打几句来..

    2025-05-31
  • 中国戏曲发展史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一、中国古典戏曲的基本形式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

    2025-05-31
  • 京剧音乐和声腔术语

    (1)真嗓亦名大嗓、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真嗓与假嗓在行腔时衔..

    2025-05-31
  • 京剧服装-长袍类

    京剧长袍类,也可以叫袍服类的服装,包括蟒,帔,褶子,开氅,箭衣,以至斗篷,长背心,旗袍等。其中主要的还是蟒,帔,褶子和开氅。先说蟒,现在有的人因为蟒字不好理解或不太好看,就写成了莽。这两个字都可以用,书上都见过。为什么叫作蟒..

    2025-05-31
  • 京剧服装-铠甲类

    古代作战时,战士穿的铠甲,在京剧舞台上有专用名词,叫做靠。演员穿上这身铠甲,也有个专用名称,叫作披靠,或叫扎靠,就是把铠甲披在身上或系在身上,生活中的铠甲一般是用皮革或铁叶子做成的。每副铁甲大约有四、五十斤重,穿在身上沉重冰..

    2025-05-31
  • 京剧服装-靴鞋类

    靴鞋类是服装里的第五大类,只有靴鞋两种。靴子主要是厚底的官靴。男性角色用的比较多。什么叫官靴呢?靴筒子比较长,用青缎子做成的,靴子底大约有二寸到四寸厚,并刷成了白色。在生活里没有这样厚底的鞋。在舞台上靴底加厚,是经过艺术加工的..

    2025-05-31
  • 京剧男旦漫议

    从150多年来京剧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男旦一直是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历史现象。从同、光十三绝中的梅巧玲算起,就有余紫云、梅竹芬、朱莲芬、陈德霖、路三宝、王瑶卿、阎岚秋、冯子和、赵君玉、徐碧云、朱琴心、时小福、赵桐栅、于连泉,黄桂秋..

    2025-05-30
  • 京剧概述 Peking Opera

    京剧本来是一种地方性的戏剧表演形式,由于它传遍中国大江南北,深受群众欢迎与喜爱,所以就慢慢演变成了代表中国艺术特色的全国性戏剧。大约在200多年前,清朝的乾隆皇帝在南巡时,对地方上的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他80岁生日的时候..

    2025-05-30
  • 弃而不舍的追求??新疆库尔勒市京剧票房的历史和现状

    库尔勒市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蒙、汉、维、回等多民族集居的边疆县级市,也是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的首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领导机关所在地,更是新疆军垦事业开发的起点。早在一九四九年新疆刚刚解放,成建制的解放军部队风尘仆仆地来到..

    2025-05-30
  • 京剧行当 Role of Sheng

    京剧行当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行当,一般说来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由于京剧人物造型形象鲜明、风格多样,有强烈的剧场效果,常常更易于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生行..

    2025-05-30
  • 泛谈:传统京剧剧本构成及其它……

    编剧是现代一个独成体系知识专业。本不是可作“泛谈”的话题,思考良久,从事演员这个行业,必然较长时间接触剧本,我也只有站在演员的角度从分析角色的认识里,谈谈传统京剧剧本的构成。诸位;“草船已到江心”有不同意见尽可万见(箭)齐发..

    2025-05-30
  • 京剧历史 History of Peking Opera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

    2025-05-29
  • 京剧脸谱 Facial Design

    京剧脸谱京剧脸谱脸谱是京剧的一种表演手段,脸谱历史很悠久。脸谱来源于生活:生活上常常形容人的脸色的变化,比如说:吓得煞白,臊得通红,晒得漆黑,生病的人形容脸色蜡黄等等。脸谱就是把这种夸张的说法,再用夸张的手法画在脸上。用来描..

    2025-05-29
  • 京剧行当的划分

    行当的划分由来已久,大约在七八百年以前,元人杂剧时代,就划分出来很多行当。当时,这些行当的名词叫作脚色,大致分成末、旦、净三大类。末又分为正末、外末、冲末,旦又分为正旦、外旦、搽旦,净又分为净与副净。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正末..

    2025-05-11
  • 陕西是京剧主调声腔的发源地

    京剧是中国戏曲的精华与典范,世人誉称东方艺术瑰宝。与之同类同源约四、五十个称为“皮黄”腔系的剧种,分布在川、粤、徽、鄂、湘等约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在中国戏曲史典籍和教科书中,对于京剧的产源及促成“皮黄”剧种声腔的形成,多数..

    2025-05-11
  • 京剧名家美食轶事

    京剧大师梅兰芳生活一向极有规律,喜欢清淡的饮食。平时爱吃北京风味菜肴,如爆三样、麻豆腐、熬白菜、卤肉丸子等。他做菜讲究精致,尝过其烹制的狮子头、八宝鸭、咖喱鸡等菜的人,无不称其手艺不俗。梅兰芳很节制饮食,从不过量。每顿饭后必..

    2025-05-1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