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5日晚来自中国戏曲学院的研究生张玄,在上音教学楼217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京剧流派唱腔音乐”的讲座。
“流派”是一门艺术成熟的标志,我们研究任何一门艺术也许都无法逾越“流派”这一个门槛。
一、流派的本体论
关于“本体论”的本体论
我们现在所认识的戏曲是经过了历史的冲刷和积淀之后的艺术品种,应当承认事物是运动发展的过程,本体也是流变当中的本体。流派的源头不是哪一个人、哪一出戏,而是艺术规律,即以唱腔表演为其特色的,符合艺术规律的艺术表现的产生。因此必须记住,“本体”是变化发展中的本体,流派的实质是创新
流派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在众多因素中,最不容忽视的音乐,尤其是唱腔音乐。
流派唱腔音乐在流派形成过程中的突出地位及其重要作用:耳目一新的唱腔初起为流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以特色唱腔为主导的声腔音乐系统的建立是流派成熟的标志之一;
本讲座以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及后来“四小名旦”的张君秋等声腔艺术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二、关于“四大名旦”一说之来源
很多人看到的材料是,1927年《顺天时报》进行了一次评选,评出了“四大名旦”。但是经过论证,这个说法是有偏颇的。原因有三,一是1927年《顺天时报》并没有关于“四大名旦”评选的记载;二是《顺天时报》的第五版于6月25日有一次刊登了征集五大名伶(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徐碧云)新剧夺魁投票,也就是说所评内容为剧目而非演员;三是“四大名旦”说法早已有之。许多老艺人也证实了,1924年梅、尚、程、荀四人在军阀张宗昌的府中合演剧目时已有这个称谓了。“四大名旦”并不是某一次评选的结果,而是这几位艺术家通过自己一出一出的演、唱为观众认可之后得到的殊荣。
京剧流派的成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是师承前人、发挥个性、博取精萃、冶于一炉;外因是腔调风靡、社会认可、文人相佐、观众捧场。
京剧流派唱腔系统和整体架构
1、以演员个性气质为核心的声乐形象
2、以琴师个性气质为核心的胡琴伴奏音乐形象
3、以颉颃鸣奏的统一与若即若离的张力所构成的唱腔伴奏共同体
4、以习惯性板式安排、特色旋律走向、特型唱腔等为轴心,以模式化思维进行统一的腔型结构所形成的整出唱腔伴奏系统。
5、以相对固定的腔型结构出之的传统折子戏和新创剧目所形成的整个流派的艺术特点。
6、以渐进式发展的唱腔伴奏模式培养的、核心相对固定的、适当波延的观众群落
平和恬淡、均衡静穆的梅派唱腔
中和美是梅派唱腔乃至梅派表演的最突出的特点,他的唱腔和表演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京剧舞台上的具象化的表现形式。其唱腔中的工尺、气口、发音、发声、咬字乃至归韵等无一不是追求平和中正、淡美的美学原则的。
梅派特型腔微观构成要素:
1、程式性的“破”与“立”
2、下滑尾音技巧,这种细小的装饰形成了梅腔特有的“阳柔”之美。
3、四声变调处理
4、唱腔中旋律的情态模拟
5、创新腔的使用
顿挫有致、刚柔相济的尚派唱腔
尚小云有一副极高亢、明亮的嗓音,他极擅长发挥自己的天赋特长,同时又注意气韵和力度,文戏武唱是尚派最大的特点,形成了刚中带柔,高亢激昂的尚派特色。他的美学追求可以一个“擞”字来概括。
尚派特型腔微观构成要素:
1、利用各种行腔技巧点缀唱腔,创造了坠腔、顿腔、勒腔、颤腔等技巧
2、急停与突起的节奏处理
3、高定调
幽咽婉转、沉厚含蓄的程派唱腔
程派唱腔走势如行云流水,荡气回肠。很多人认为只要是繁密的双音密腔或闷着嗓音低唱就是程派,其实寓刚于柔、以绵裹针才是程派真正的美学追求,含蓄是有力度、力道的。
程派特型腔微观构成要素:
1、唱腔结构疏密有致
2、张弛运腔法,用保持音将唱腔托起、绷紧,随后用流淌不断的滚奏小腔法结束唱句
3、切分节奏的大量运用
4、借鉴生腔吐字方法,我们可以在程派唱腔中看到很多老生余派唱腔的影子
娇柔美艳、俏丽多姿的荀派唱腔
由于荀慧生先生原先是唱河北梆子的出身,使得荀派唱腔的结构基础与河北梆子有这非常深的渊源,他有一些京剧的唱段直接引自河北梆子。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荀慧生先生是化刚为柔,借用梆子腔行腔来激活皮黄的节奏,创造了一系列的新腔法和新板式。他的唱腔蕴含了融于格律之中,变幻于格律之外的美学思想。
荀派特型腔微观构成要素:
1、节奏律动的创新和把握
2、腔化过门
3、利用虚字衬腔
甜润清新、护理柔美的张派唱腔
张君秋先生继“四大名旦”之后,创立新的张派唱腔,其唱腔具有时代感,成为发展京剧艺术的新典范。张君秋的演唱人们一般用“娇、媚、脆、水”四个字来形容。他的高亢脆亮是吸收了尚派的特点,甜润宽厚又近似于梅派,他不学尚派的刚硬挺拔,学梅派的自然舒展,还学程派的委婉,荀派的娇柔,并能博采众长,索本求源,最终集各派所长形成了新的流派。
张派特型腔微观构成要素:
1、突破板式、表情达意
2、巧妙转板
3、常用附点装饰特型腔、弧形上扬特型腔、断连交织特型腔、回滑急揉特型腔
讲座之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关心我们的传统戏曲、传统音乐文化,正如张玄最后感言,也许你一辈子不太会去关注戏曲(和我们民族的传统音乐、艺术),可是你试着去接近它,也许你会慢慢喜欢它爱上它,那也是一辈子的!
本源及其艺术规律贵州省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洪阜内容提要:京剧声腔是以一种有别于其他戏曲的声腔旋律构成的,有着一种特定的独具的声腔韵味。其韵味要受汉语语音的制约,根据汉语语音生发旋律,创造声腔。京剧声腔韵味通过发声吐字这个飞跃来..
2025-10-31纵观京剧声腔和音乐发展史,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涵盖于其中的规律:京剧自身固有的声腔、板式的发展;引进地方音调;横向借鉴生活中的音乐形式;吸收了宗教音乐的某些旋律。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京剧音乐在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同时,也在不断为其它艺术..
2025-10-31京剧声腔丰富,包罗万象,来源广泛而复杂,这里作一个简单罗列。1、属于皮黄声腔系统的部分(主腔部分,使用胡琴伴奏)西皮:脱胎于梆子声腔,最早产生于湖北襄阳地区,名叫襄阳调。基本板式有--慢板原板二六流水快板散板(导板、散板、摇板..
2025-10-31(1)真嗓亦名大嗓、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真嗓与假嗓在行腔时衔..
2025-10-31(31)长吭长(音掌)是增长,吭是嗓音的俗称,此处指音量。长吭好似加大音量。(32)砸夯比喻演员演唱似夯地基时的鼓努为力,含贬意。演员不善于掌握演唱方法,用气过头,或使蛮力,演唱(多在尾音)出现笨拙的重音,谓之砸夯。(33)工尺戏..
2025-10-31我们常听京剧演员说某某唱正工调或六字调,也有说工半调,六半调的,由于过去以正工调为京剧舞台的标准调门,所以又有正工老生和正工青衣的说法。原来我国古代音乐中乐器的定调以笛或箫为准。通用的笛分为七调。即上字调,相当于今之降B调;..
2025-10-31过门,就是演员在演唱之前,由乐队演奏的引子和在演唱之中的间奏,俗称"垫头"。什么板式的唱腔就要有什么样的过门,有经验的观众一听过门就知道演员要唱什么板式,什么调门,什么节奏,甚至能分出演唱者是老生,还是老旦,是青衣,还是花脸。..
2025-10-31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要做到一台无二戏,就是要在表演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进到戏的规定情境中去,集中精神、集中精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毫不懈怠地把角色的神气和情态传达给观众,既不消极地懈场出戏,也不单纯卖弄技艺以表现自我,因为这同样是与角..
2025-10-31指架子花脸演员表演哭最难,表演笑的难度也很大,仅次于哭,再次是念白。在这里把念白列为第三位,并不是表示念白容易。实际上,在架子花脸的表演中经常是念多于唱,而且有的戏念韵白(如《法门寺》的刘瑾),有的戏念方言白(如《审李七》的李七..
2025-10-31这条谚语流传极广,其含义在于强调念白在整个京剧表演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条谚语并无贬低唱工的意思,只是通过念与唱对照的方式构成夸张的修辞效果,以突出地显示念白的重要性,即以矫枉过正的语言纠正人们轻视念白的观念。为什么说念..
2025-10-31京剧前辈名家在演唱方面,一向主张出新,从不墨守成规。近些年来,也曾出现几位后辈演员,在出新方面取得成就。前些年,看童芷苓演出“荀派”名剧《勘玉钏》,由秦雪玲以二旦扮演丫环鸾英。这出戏里的这个角色,虽归于二旦,可是戏很轻。只有..
2025-10-30民国时期的戏曲舞台上,孙悟空戏??俗称“猴戏”深受欢迎。先期演猴戏具有独特风格,在脸谱、扮相、表演各有不同的,是郝振基、杨小楼、郑法祥;后期为盖叫天、李万春、李少春。郝振基,著名昆曲演员。他的功底扎实,声音宏亮,气力充沛,武生..
2025-10-30梅派唱腔雍容华贵,醇厚园润,端庄大方,自然流畅。为其伴奏的梅派胡琴其韵味气度也是如此。这里提到梅派“琴韵”而不说“琴艺”,是因为“艺”字易于令人联想到外在的技巧,属于表层问题;“韵”是内在的含蕴和实质,是音乐高度修养的体现,..
2025-10-30净行是一个学术名词,俗话叫花脸。因为在脸上勾画一些彩色的脸谱,所以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概括说,净行可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大类,从前还有一种红净,就是前面介绍的红生,现在红净和红生合并了,所以现在只说是..
2025-10-10京剧乐队是由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组成的。打击乐器称武场。管、弦乐器称文场。京剧乐队总称场面,或文武场。文场:京剧伴奏中的管弦乐队称为文场。一般重唱工的文戏,以管弦乐伴奏为主(虽也少不了打击乐),因此传统习惯称管弦乐为文场。文场..
2025-10-10锣鼓经冲头长尖长丝头小锣长丝头带锣小锣带锣一封书慢长锤快长锤散长锤撞金钟摇板长锤拗锤闪锤反长锤纽丝快纽丝抽头七字锣小锣抽头滚头子大锣水底鱼小锣水底鱼四边静扑灯蛾小锣扑灯蛾急急风紧锣串锤望家乡搓锤小锣搓锤阴锣九锤半双飞燕马腿儿..
2025-10-10京剧服装的第二大类是短衣裳类。短褂子,裤子,裙子都属于这一类。这一类的样式不太多,大致可以分成下面这么几类;一种叫作茶衣,是专名词,实际上是用蓝布做的半身的短招褶子。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跟褶子一样,斜领,大襟,穿这种茶衣的比较..
2025-10-10京剧服装的第四大类是盔帽类。盔帽就是戴的帽子。京剧服装里的帽子分为四类:盔、冠、帽、巾。总称为盔头。本来都是头上戴的帽子,由于制作质料的不同,戴帽子人的身分、地位、行当、年龄不一样,所以帽子的样式与名称也就不一样了。盔,是武..
2025-10-10中阮和大阮已成为京剧乐队中的常规伴奏乐器。阮的声音柔美、丰厚、音域宽广。在京剧乐队中与四大件结合的很好,既能完整的演奏旋律,又能支持旋律重音。中阮属中音乐器,大阮属低音乐器,中阮和大阮填补了京剧乐队的中音和低音声部。尽管常用..
2025-10-10在二黄原板的基础上,用加花、延伸的手法放慢节奏发展而成的是二黄慢板。二黄三眼完全是在二黄原板的基础上加花发展而成,二黄原板的框架结构不变,只是将节奏放慢,由2/4节拍一板一眼和的原板,变化成4/4节拍一板三眼的慢板。二黄慢板的唱腔..
2025-10-10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