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勒勒车 蒙古族牧民必备的交通工具

2025-11-07 08:22历史文化

作为一种载人运货的交通工具,勒勒车是过去北方蒙古族牧民必备的家当。勒勒车又称“哈尔沁车”“辘辘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蒙古民族使用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通常用草原上常见的桦木制作,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带运行,载重数百斤乃至千斤。用牛拉马拉骆驼拉都行。牧民们拉水拉牛粪搬家运送燃料及婚丧嫁娶运输生活日用品赶那达慕大会等多离不开它。由十几辆甚至几十辆勒勒车组成的庞大的车队游动在碧草蓝天之间,首尾串联,一人可驾驭三五辆,甚至十余辆,有着“草原之舟”或“草原列车”之美誉。显示了蒙古族人民生活特有的风情。

勒勒车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匈奴志》),民族特色非常显著。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草原民族很早就已经使用这种交通工具了。匈奴族的后裔敕勒族就使用“车轮高大,辐数至多”(《魏书·高车传》)的高车。蒙古族的勒勒车可以视为是这种高车交通习俗的承袭和发展。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保存了一幅18世纪的绘画作品《草原生活图》,画中就有蒙古族使用木辐牛车的场面。另外一幅《毡车图》更为宏观地展现了蒙古族人民使用勒勒车迁徙新居地的场景,可见,勒勒车的使用是非常悠久的。

勒勒车的另一个特点是大。这个“大”不是说勒勒车比其它种类车大出多少,而是它的车轮大。勒勒车双轮的直径一般都在一米四五左右,几乎和拉车的牛马一般高,所以勒勒车又被称为“大轱辘车”。车的轱辘巨大,就使这种车适应地形的能力超强。蒙古族人民短途运输长途迁徙中,无论是草原高山沼泽沙漠雪地沟壑,勒勒车走起来都如履平地,轻便快捷,非常适合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民族特色鲜明。

勒勒车的第三个特点是“简便”,操控简易方便。用牛马骆驼都可以拉载,即使是妇女也可以驾御一连串的几辆,甚至十几辆。勒勒车形制也简单,制作修理简易方便。为了适应草原特殊的生活环境,勒勒车制作的地域特点突出,整辆车的车轴车轮辐条车辕车架等构件均是由桦木松木榆木柞木等木料制成,不含有任何铁制的成分。车子分为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等构件组成。车轮是由弧形的木辋连结而成,用36根辐条支撑。上脚由两根长长车辕和数条车撑构成。车辕一般长4米左右,中间用8到10条车撑固定,顶端缠上坚韧的绳索,以此套拉牲畜。车子构造非常简单,而且全木质结构的勒勒车非常便于蒙古族人民就地取材进行制作,即使损坏也易找到材料修理。

勒勒车是一个总的称呼。在实际使用中,它可分为好几类。牛马拉的大车,因构造大小而分为头大车二大车两种,主要用于搬运农产品和货物。车身结实,载重量250~500公斤。拉车的牛马视载重量多少与行程远近而定,头大车为4~10头,二大车为4~7头。大车一日可行15~20公里。马拉轿车有轿状装饰,专供乘客使用。车厢上安装车篷,车篷用木头芦席或毡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和桦树皮制作的,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拉车牲畜一般使用骡子,主要是官吏或富者乘用。马拉轿车车体轻便,速度较快,日行20~30公里。牛车又分若干种。有用于载物装水的无篷车,其载重量为100~250公斤。有用于储粮并载人的库房车。这种车在车体上置有带门的木柜,木柜多为长方形,在上面加盖或蒙以帆布。有供牧民特别是妇女出门时乘坐的牛拉篷车,也就是电影及文学作品中常提到的草原上有名的大篷车。这种车样式与轿车相同,车篷用毡子围起来,前面还有挡风雪的毡帘。篷车车篷装饰各种图案,有的还加了花边,颇具民族特色。

目前草原上已难以见到勒勒车了。掌握勒勒车制作技艺的艺人多数已上了年纪,且后继乏人。这项传统技艺亟待抢救和保护。鉴于它对蒙古族人民生产和生活作出的历史性贡献,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作为蒙古文明的一个代表,勒勒车在蒙古族的发展史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来兴安地区的游客还可一睹古老文明产物的风采,东乌珠穆沁旗等地的几个旅游景点都开展了乘坐勒勒车活动,使身在现代的游客能够亲身感受乘坐勒勒车在草原上游荡的远古感觉。

  • 元朝国宴 蒙古族诈马宴

    诈马宴是蒙古族特有的庆典宴飨整牛席或整羊席。诈马,蒙语是指退掉毛的整畜,意思是把牛、羊家畜宰杀后,用热水退毛,去掉内脏,烤制或煮制上席。诈马宴始于元代。这一古朴的分食整牛整羊的民俗,由圣主诺颜秉政发展为奢华的宫廷宴。如今,宫..

    2025-11-07
  • 乌拉特蒙古族服饰

    “乌拉特”,蒙古语意为“能工巧匠”,早在明代后期,乌拉特部落就以精湛的服饰制作技术享誉草原,形成了乌拉特服饰的男装雍容华贵、女装典雅细腻的特点。男子服装以礼帽、长袍、马靴为主,妇女则以头巾、长袍、马靴为主。乌拉特服饰不仅保留..

    2025-11-07
  • 苏尼特蒙古族服饰

    苏尼特长袍肥大而无开衩,男女长袍式样基本一致,妇女长袍略长一些。苏尼特男子长袍的面料多为蓝、深蓝和青色布帛,未婚女子以粉色布帛为面料,已婚妇女多以淡蓝、淡青和绿色布帛为面料。苏尼特地区,除年老妇女和妇女做家务时不系腰带以外,..

    2025-11-07
  • 蒙古族男子的配饰

    佩饰是服装的组成部分,但是不像服装那样必备的物品,佩饰是审美价值大于使用价值的修饰品。蒙古男人的佩饰包括火镰、鼻烟壶、烟袋、手镯、戒指等。从古代起,马、弓箭和火镰被称作是蒙古男人的三宝。蒙古人认为,火镰是光明的象征,刀子是邪..

    2025-11-07
  • 各式各样的蒙古族乐器

    蒙古族乐器四胡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称之为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其四根弦发音是成双的,两匹弓毛分别夹在一二、三四弦之间,张..

    2025-11-07
  • 饮食之最 蒙古族的酒文化

    蒙古人虽然把酒视为饮食之最,耐日之魂,可也不提倡把它不分岁数的随意乱用,随意喝上几口的。对此,蒙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喝酒的岁数、敬酒、献酹、请曲等方面,都确立了具体而固定的标准和明确的礼节禁忌,创立了蒙古族独特的酒文化..

    2025-10-17
  • 蒙古族马头琴背后的草原文化

    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它那独具特色的音色,悠扬、深沉、宽广、抒情的旋律,蕴含了独特的审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与蒙古族的成长、发展、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中,挖掘其文..

    2025-10-16
  • 蒙古族语言文字

    “伴我人生的蒙古语决不忘却的文化,生死相依的草原誓不背离的故土”,这是一句几乎所有识字的蒙古人都能背出的诗句。一种民族语言,对一个独特的民族文化来讲,是它保存传统的最重要的载体和发展繁荣的沃土。假如一种民族语言被外来语言所代..

    2025-10-16
  • 萨满起源 蒙古族文化中的鹰图腾

    鹰(布日古德)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如果解释蒙古萨满的起源,则离不开鹰。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临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且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编织..

    2025-10-16
  • 蒙古族礼俗 做客蒙古族人家须知

    到内蒙古旅游,一定要注意蒙古族的礼俗。如果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乘车到牧民家做客,要看蒙古包附近是否拴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对迎面上来狂吠的牧羊犬可大声呵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主人听到狗吠会出..

    2025-10-16
  • 蒙古族民族禁忌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蒙古族喜欢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制品,牛..

    2025-10-16
  • 蒙古族婚俗:赠女婿腰带

    巴音郭楞蒙古族的婚俗,至今流行在结婚的前一夜,男方家派司仪若干人连同新郎在黄昏之时,骑马来到女方家,女方家人出门迎入房中饮茶酒,唱礼歌,丈爹、丈娘要给新郎赠1杯酒,唱1支歌,送1套新装,再赠1条绸缎裤腰带,并且当众给女婿扎上,意..

    2025-10-15
  • 古代大小姐出门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古人出门能打车吗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大小姐打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女子是裹脚的,在加上古代交通也不是..

    2025-10-11
  • 鄂尔多斯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鄂尔多斯是举世瞩目的民族艺术之乡,这里的舞蹈以它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魅力,跻身于伟大祖国的民族舞蹈艺术之林。鄂尔多斯民间舞蹈反映了历史文化、民族团结、生产生活和爱情故事,它深深地植根于鄂尔多斯古老的文..

    2025-09-25
  •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节日时段:每年夏末秋初祭敖包“那达慕”,蒙语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喜庆丰收或欢度节日的盛大聚会。作为蒙古族重要的传统节日,那达慕是以摔跤、射箭、赛马、歌舞等娱乐游艺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集会。那达慕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是古老而神圣的..

    2025-05-14
  • 新疆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热情奔放,刚健,同时又细腻含蓄,伸展稳定,以优美挺拔见长,更以诙谐、爽朗明快、憨厚闻名中外,性格多样化,表现力极为丰富。“沙吾尔登”舞是流行于新疆蒙古族民间独具特色的传统舞蹈,“沙吾尔”蒙古语,指马跑动时,马头上下..

    2025-03-16
  • 杜尔伯特蒙古族的奇特婚俗

    虽说都是蒙古族的婚礼,可是由于地域、传统习俗的不同,在形式上与内容上也大不相同。杜尔伯特蒙古族传统婚礼,丰富多彩地体现着在当的民风民情。接亲新郎带着众骑手与一辆哈拉特勒嘎(带车篷的马车)到新娘家接亲,接亲队伍一路鼓乐一路歌声地..

    2025-03-15
  • 祭火节 蒙古族同胞如何过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蒙古族祭祀火神的祭火节,又称“过小年”。也有些地区不在二十四日祭火,而在二十四日祭火。据传,这是因为成吉思汗时代,一些部落在二十三日那天正遇敌人袭击而耽误了祭火,从此他们把祭火日改为24日。祭火之俗在蒙古族..

    2025-03-12
  • 蒙古族白节:纯洁吉祥的节日

    白色,在蒙古族看来,是纯洁、吉祥之色。蒙古族称春节为“查干萨日”。“查干”一词译成汉语的意思为“白”,因此许多人称其为“白节”。进入腊月,蒙古族每家每户都要缝制好春节穿的新衣服,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修饰庭院,准备各种食品。除..

    2025-03-12
  • 科尔沁蒙古族婚嫁习俗

    1、禁忌科尔沁蒙古族选择配偶时,都有非常严格的婚姻约束。同辈人之间可以结婚,差辈人之间不能结婚。如双方都有达到婚龄的儿女,先互通想法,而后遣人作媒。虽父母愿意,但为人父母的不能当自己儿女的媒人。同姓之间不通婚,属相相同的男女一..

    2025-02-25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