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戏说

2024-08-31 08:19历史文化
时下,“戏说“很时髦,大概是指可以与事实有些出入,而又不必太计较。我喜欢京剧,但是是外行,因此,下面发的议论,难免贻笑大方,故此也叫”戏说“,望内行不必太计较。
京剧需要振兴,说明不太景气,让人心里不十分舒服。年轻人爱看京剧的不多,原因不外是节奏太慢、内容陈旧。其实他们还是看得太少,因而对京剧缺乏了解,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儿时开始看京剧,中和、广和、大众、吉祥,最早看李万春先生的猴戏,《安天会》、《智激美猴王》、《五百年后孙悟空》,后来看张云溪、张春华先生的《三岔口》、猎虎记》,再看裘盛戎先生《铫期》、《铡判官》------偶尔也去庆乐看米玉文先生的《三盗芭蕉扇》,米玉文先生的猴不如李万春先生的猴像猴王。还看过京剧里的“轻喜剧”,《三不愿意》、《葛麻》,不知为什么这样的戏如今没人演。
看了几出戏,知道了京剧主要特点是虚拟和夸张。虚拟者,如《秋江》、《借箭》、《芦花荡》里的船;《三岔口》表演夜间打斗而不、不关灯;龙套表示千军万马(我以为长靠背旗是对龙套的进一步虚拟);舞台上没门却又有门,没墙却又有墙,没有楼梯却又有楼梯,表示阴间只是在帽子上蒙上一块黑砂,打斗不真打,比划几下,但又好看又见功底,等等等等。夸张者,宽大的衣服,厚底靴,水袖,各式各样的脸谱,高亢的唱腔,有力的对白,大幅度的举手投足,时间的延长与压缩,空间的扩大缩小,等等等等。正因为有了虚拟与夸张,观众的注意力就全被集中在赏的表演上,对演员的要求就比对其它表演艺术要求高,因此培养京剧演员就比培养其它艺术形式的演员费劲,但也正因为如此,京剧有了“角”,有了无可比拟的形式美,形式美比剧本故事中的伦理美为重要。不管剧情,也不管好人坏人,也不管剧中人物当时的心态、境遇,反正精彩的地方就鼓掌,就叫好,结果晟中人物好人愈发可爱,坏人也不可恨。听的是唱,看的是表演,内容退而其次,剧中正面人物受欢迎,诸葛亮、孙悟空、林冲、郭建光等自不必说,反面人物也常给了观众以愉悦。对周瑜嫉妒能的指责转化成对叶盛兰先生把周瑜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的赞美,对陆谦的憎恨转化成对骆洪年先生表演的欣赏,即使在现代戏中,对鸠山的恨也转化为对袁世海先生演技的交口称赞,刁德一胡传魅的唱段像流行歌曲一样让人翻来覆去地唱而不腻。正因为如此,对京剧的教化作用于不苛求,京剧演了二百年,包公那样的清官还是人们企盼的对象,周瑜们照样爱生气,猪八戒们还是那样的贪吃好色,陆谦们仍旧阴毒损坏,排斥异己,陈士美式的人物未见减少,连鸠山们也至今拒不认罪。
问题是,京剧的虚拟与夸张由何而来呢?我认为它们的形成有其本身客观历史的原因,京剧产生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社会,必然产生下面四个背景:
一、最早应该是在空旷的广场上演出;
二、戏班的流动性很大;
三、戏班很穷;
四、由平民百姓构成的基本观众文化水平不高。
广场演出,而又没有音响设备,要让台下的观众听得见,看得清,必须夸张。唱腔要高亢,文武场音量也大,才能压得住台下无秩序产生的嘈杂;演员要加高(厚底靴),“体积“要加大(衣服宽大,加上水袖);没有照明设备,只能白天演出,没有“暗转”一说,任堂惠、刘利华只能睁着眼睛“瞎打”。
流动性大,又穷,没钱购置那么多布景、道具,即便有钱,东西多了也没法携带,没有汽车也没有集装箱,东西尽量少,不能为演《秋江》就背一条船,为演《失街亭》就背着一座山,为演《空城计》还得筑一座城墙,只能虚拟,只能用到处可以打到的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作为最基本的布景,又当桌又当楼,又当山又当桥,一根小棍儿就使观众看到了马,两面旗子就是车,全仗表演技巧,多简单,多聪明??逼出来的!即使容易携带的行头,也没有几件,别管哪朝哪代,皇上老子也只有一件龙袍,反正皇上也是假的,知道是皇上就行。
观众文化水平低,就得直观性强,就得放慢节奏,这就有了脸谱,红表忠勇,白表奸诈,黑表粗犷,关羽、曹操、李逵、周处,谁是谁一看便知,再加上慢条斯理的定场诗,就仿佛是现代的名片。迎春太快,观众看不明白,而一慢,就需要变化,反而委婉动听。
可时代到了今天,已经是“信息”时代,演戏的剧场那么气派,那么豪华,音响、灯光是那样先进,您还是那么高的调门,乐队、文武场还放在台口,不吵得慌吗?观众的文化水平、欣赏水平大大提高,社会生活节奏那样快,还那么迈着方步、慢条斯理,观众不着急吗?
传统戏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新的历史条件下,现代戏也要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必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家一起来还求索。
  • 京剧的净行

    净行是一个学术名词,俗话叫花脸。因为在脸上勾画一些彩色的脸谱,所以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概括说,净行可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大类,从前还有一种红净,就是前面介绍的红生,现在红净和红生合并了,所以现在只说是..

    2025-10-10
  • 京剧的乐队及场面

    京剧乐队是由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组成的。打击乐器称武场。管、弦乐器称文场。京剧乐队总称场面,或文武场。文场:京剧伴奏中的管弦乐队称为文场。一般重唱工的文戏,以管弦乐伴奏为主(虽也少不了打击乐),因此传统习惯称管弦乐为文场。文场..

    2025-10-10
  • 京剧的锣鼓经

    锣鼓经冲头长尖长丝头小锣长丝头带锣小锣带锣一封书慢长锤快长锤散长锤撞金钟摇板长锤拗锤闪锤反长锤纽丝快纽丝抽头七字锣小锣抽头滚头子大锣水底鱼小锣水底鱼四边静扑灯蛾小锣扑灯蛾急急风紧锣串锤望家乡搓锤小锣搓锤阴锣九锤半双飞燕马腿儿..

    2025-10-10
  • 京剧服装-短衣类

    京剧服装的第二大类是短衣裳类。短褂子,裤子,裙子都属于这一类。这一类的样式不太多,大致可以分成下面这么几类;一种叫作茶衣,是专名词,实际上是用蓝布做的半身的短招褶子。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跟褶子一样,斜领,大襟,穿这种茶衣的比较..

    2025-10-10
  • 京剧服装-盔帽类

    京剧服装的第四大类是盔帽类。盔帽就是戴的帽子。京剧服装里的帽子分为四类:盔、冠、帽、巾。总称为盔头。本来都是头上戴的帽子,由于制作质料的不同,戴帽子人的身分、地位、行当、年龄不一样,所以帽子的样式与名称也就不一样了。盔,是武..

    2025-10-10
  • 阮在京剧乐队中的应用

    中阮和大阮已成为京剧乐队中的常规伴奏乐器。阮的声音柔美、丰厚、音域宽广。在京剧乐队中与四大件结合的很好,既能完整的演奏旋律,又能支持旋律重音。中阮属中音乐器,大阮属低音乐器,中阮和大阮填补了京剧乐队的中音和低音声部。尽管常用..

    2025-10-10
  • 京剧声腔板式:二黄慢板

    在二黄原板的基础上,用加花、延伸的手法放慢节奏发展而成的是二黄慢板。二黄三眼完全是在二黄原板的基础上加花发展而成,二黄原板的框架结构不变,只是将节奏放慢,由2/4节拍一板一眼和的原板,变化成4/4节拍一板三眼的慢板。二黄慢板的唱腔..

    2025-10-10
  • 京剧声腔板式:二黄碰板

    二黄碰板是一种开唱形式,不是一种新结构的板式。最大的特征是在开唱前不用大过门,而只用一个小垫头就起唱。二黄碰板有原板类别的、也有三眼类别的。它与相同名称板式的唱腔结构完全相同,只是改变了开唱形式,使节奏更加紧凑。原板类的碰板..

    2025-09-18
  • 京剧声腔板式:二黄中三眼

    二黄中三眼是从二黄慢板派生出的板式,可以理解成“中等速度的三眼”。它比慢三眼要快,比快三眼要又慢,这种不快不慢的节奏,对于演唱和伴奏都是很难把握的,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主张学生先学好原板、慢板,而后再学中三眼的理由。旦角二黄..

    2025-09-18
  • 京剧声腔板式:二黄新板式

    在介绍和分析了二黄综合板式的唱腔之后,要做补充说明的是,京剧在排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时,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剧情的主题思想、剧情、人物形象、地域特色的需求,突破了京剧原有程式的局限,在京剧表演、声腔、美术诸方面都取得..

    2025-09-17
  • 京剧声腔板式:反二黄慢板

    反二黄慢板(三眼)是从反二黄原板拓展而来。反二黄慢板和反二黄原板的关系,与二黄慢板和二黄原板的关系相同。反二黄慢板旦角和老生的唱腔基本相同。但旦角唱腔的节奏比老生唱腔的节奏要慢。旦角的反二黄慢板唱腔所加的华彩音比老生的要多,..

    2025-09-17
  • 京剧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

    剧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有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揉脸:是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轮廓,是一种像真性的脸谱。京剧《三国演义》戏中的关羽所揉的红脸,是按照小说、评书所描述的关羽面容而设计的,表示关羽面如重枣,..

    2025-09-17
  • 化妆与京剧化装艺术

    化妆,就是装饰、变型(形)、美化,即通过运用各种化妆工具,施以丰富的化妆用品,遵照美容规律的步骤,采用适于个性的技巧和方法,对脸面、五官及其它部位进行构想的描画、渲染和调整,以强化主体形象,使面部色彩和外型(形)与服饰及气氛环境..

    2025-09-17
  • 京剧的面具

    京剧中扮演神鬼角色,有的要戴面具(术语叫做“脸子“)。面具是一种夸张面部形貌的化装手段。我国古代歌舞,面具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元杂剧和明清两代的戏曲,神鬼角色戴面具的很多,后来大都改为勾脸。从前演剧,每逢年节或喜庆堂会,多跳加..

    2025-09-16
  • 京剧声腔板式:反二黄综合板式唱腔

    反二黄有各种板式,但单一板式的唱段不如综合板式组成的唱段多。因为单一的板式篇幅有限,受其板式程式的约束,单一板式的唱腔大同小异,听来乏味,不便剧中人感情的表达,多种板式变化、组合结构的唱腔更具感染力。反二黄综合板式的组合形式..

    2025-08-26
  • 京剧声腔板式:二黄原板

    二黄原板是二黄声腔的基本板式。从板式名称上分析,原板是原始、原本、即最初的意思。原板是各种板式的基本形态,其他板式都是以原板为基础,演变发展而成的。二黄原板的板式特征是:是2/4的节拍,一板一眼的唱腔。每小节的第一拍称为“板”,..

    2025-08-26
  • 老车站弘扬老京剧

    “文革”前的北京,剧团、剧场都在40个以上;“文革”后,保留下来的剧场,也还有十几家。近些年每况愈下,正规演出京剧的剧场,只剩下迁址新修的长安戏院一处。京剧团虽也大量减少,但是中国、北京两大剧院,下属也还有七个演出团;还有一个..

    2025-08-02
  • 京剧传统戏人物造型的化妆美

    京剧传统戏的人物造型,是传统戏曲舞美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美的创造物,是历代艺人不断加工、丰富、革新的结果。在每一个时代、在每一件“作品”上,都倾注了艺人的心血,都把每个时代最富特征、最有代表性、最美的部分融进其中,因此,美的..

    2025-07-11
  • 京剧正演变为一项“文化福利”运动

    京剧的最大东家在中国,最大卖场在北京。所谓“京剧”,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给了正本清源的解释:京剧不是指北京剧或京都剧,京是指都市,所以,京剧实乃都市剧。京剧被认为是“京派戏”、地方戏被认为是“外省戏”的概念显然是个误会,京剧/地..

    2025-07-09
  • 汪曾祺与文革京剧

    一九六○年初秋,在张家口农科所劳动两年的汪曾祺摘掉了右派帽子,单位作了如下鉴定意见:“(汪)有决心放弃反动立场,自觉向人民低头认罪,思想上基本解决问题,表现心服口服。”北京的原单位民间文艺研究会没有回收之意,汪曾棋在等待一年的..

    2025-06-2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