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痴梦》及其他

2025-02-16 08:33历史文化
中国人是讲究宅心仁厚,以德报怨的。可也讲究因果报应,有时候却让人不舒服。
小时侯看电影,每当看见坏人被送上断头台,就要高兴上很久。只要是沾一点坏的,就是一个死。胸口是一种热辣辣的感觉,透着爽快。长大了,因为知道自己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完全清白的,就有了恕人之心。
《痴梦》是明末无名氏《烂柯山》里的一折,取材于《汉书?朱买臣传》。讲的是,朱买臣以半百之躯九次科举未中,崔氏逼休另嫁。后被弃潦倒,听得朱买臣当了会稽太守衣锦荣归,含羞忍忿,半痴半呆,后悔非常。一时间做梦,陷入遐想,得意洋洋,最后恍然梦醒,嘎嘎而笑,却是疯了。
戏曲里,昆曲、京剧、越剧都有表现。昆曲张继青演来名声甚大。我看的却是京剧,孙毓敏。
孙毓敏是荀派的表演艺术家,娇媚灵巧是专业的。看孙毓敏的《痴梦》,崔氏在几十分钟的瞬间里,忽而刻薄贪婪,忽而眉眼生风,笑颜如花,忽而自嘲后悔,忽而痴痴呆呆,层次分明,仿佛褪衣剥衫般一一地展现在眼前,倒忽然让人不禁辛酸同情起崔氏来??原来她也不过只是个“简单人”而已,罪不致死??以后再看就有看屠夫杀人的感觉:人衣衫褴褛地架着搁在断头台上,嘴上带着点儿血痕。红红的冰凉木台子,有前面人的血……总以为象一块咸肉已经被风干了,可还要等着刀下来。
慢的就象人的一生……
对于一个普通弱女人太过惨烈。镜头摇到刑场,总是先给那围观的人,看他们的表情。我却是不愿意做那围观的人的。有人说:“那些戏文,其实都是后世的贫贱男子编来儆诫守穷的老婆们的。”
哈哈一笑,真的或许是对的,可能还有一个《武家坡》,王宝钏与薛平贵苦守十八年后相见了,薛平贵调戏与她,未免有点得意洋洋,心里意思未免说:看,没让你白等我吧,我还是回来了。好象是莫大的赏赐。十八年呀!王宝钏矜守自持,不能细看他这“陌生的”军爷,倒也相信他是捎信来的人。善良的人!可又为自己穿的太破,顾及薛平贵的面子不敢承认自己就是王宝钏,想看信却左右为难。后来把薛平贵的贫寒出身不慎说漏了嘴,还不免自责。后来终于窑前相认,王宝钏对薛平贵说:“退后一步”,王宝钏又说:“再退后一步”,再说:“要你再退后一步”,薛平贵说道:“后面无有路了”,王宝钏不禁哭道:“后面若是有路,你就不回来了。”
张爱玲在《洋人看京戏及其他》里说:“《红鬃烈马》无微不至地描写了男性的自私。薛平贵致力于他的事业十八年,泰然地将他的夫人搁在寒窑里像冰箱里的一尾鱼,有这么一天,他突然不放心起来,星夜赶回家去。她的一生的最美好的年光已经被贫穷与一个社会叛徒的寂寞给作践完了,然而他以为团圆的快乐足够抵偿了以前的一切。他不给她设身处地想一想??他封了她做皇后,在代战公主的领土里做皇后!在一个年轻的,当权的妾的手里讨生活!难怪她封了皇后之后十八天就死了??她没这福分。可是薛平贵虽对女人不甚体谅,依旧被写成一个好人。京戏的可爱就在这种浑朴含蓄处。”
因为古时候男权更重,我真的相信京戏在对男人的时候的确是浑朴含蓄的,甚至袒护。可对女人,比方《痴梦》却没有这样的浑朴含蓄,他显示了一个男人的绝情和斤斤计较。还是这个薛平贵,回来了,他还记得走时留的那十担干柴八斗老米,以为这就可以换女人的十八年了。
《痴梦》的哀与程派的哀不同。《痴梦》的哀是平凡女人的自私之哀,是让你感觉的,崔氏本人则大有自做孽不可活的意思。京剧的美在于她的圆,她借小丑的嘴骂人也是滑稽的,仿佛无关痛痒,可被骂的人自知。并不尖利刻薄到敲肝吸髓的地步。《痴梦》却生生剥开人的皮,原是有点不舒服的。
不过有些人看她是有快意的,带着报复的快感。
程派戏呢?《锁麟囊》是光明的戏,不去提它。
《春闺梦》中的悱恻感叹的是:战争与新婚一样的凄苦,人死两边,一个是战死,一个是抱残守缺郁郁而不得终。
《荒山泪》是五个骨牌,自己站在最后,被瞬间的夫死、税避、家破、兵荒、子散陆续砸倒,也是无路可退自尽了事。
《青霜剑》本是一家三口和睦,更是因被人算计美貌,陷害其夫,导致自己不得不假意曲迎再为冯妇,最后以青霜剑杀了仇人自尽。
《六月雪》讲的是窦娥,冤魂惨苦更是不必多谈。
……
程派是逼上梁山的中庸的哀,柔弱的善良女人的愤世之哀。爱与恨更加单纯。所以虽然同样苦,哀,程派的演员却不可以去演《痴梦》。我想不出张火丁演崔氏是什么样子。她好比是大户人家放在朱漆案上的银灯,放在角落也能照的坦坦荡荡,有凌然不可犯的气质。崔氏是小户人家剁案板上的菜刀,吃得肉也吃得菜,浑身有粗俗浓烈的美,还有精明的小心眼。
我爱《痴梦》之展现人生的丰富,爱孙毓敏的表演,爱她塑造的活生生的崔氏,可是我却不爱她的结局。
生活中,人的自私,让她知道错误也就罢了,何必割下头来呢。
  • 京剧传统戏人物造型的化妆美

    京剧传统戏的人物造型,是传统戏曲舞美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美的创造物,是历代艺人不断加工、丰富、革新的结果。在每一个时代、在每一件“作品”上,都倾注了艺人的心血,都把每个时代最富特征、最有代表性、最美的部分融进其中,因此,美的..

    2025-07-11
  • 京剧正演变为一项“文化福利”运动

    京剧的最大东家在中国,最大卖场在北京。所谓“京剧”,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给了正本清源的解释:京剧不是指北京剧或京都剧,京是指都市,所以,京剧实乃都市剧。京剧被认为是“京派戏”、地方戏被认为是“外省戏”的概念显然是个误会,京剧/地..

    2025-07-09
  • 汪曾祺与文革京剧

    一九六○年初秋,在张家口农科所劳动两年的汪曾祺摘掉了右派帽子,单位作了如下鉴定意见:“(汪)有决心放弃反动立场,自觉向人民低头认罪,思想上基本解决问题,表现心服口服。”北京的原单位民间文艺研究会没有回收之意,汪曾棋在等待一年的..

    2025-06-21
  • 京剧欣赏三题

    一、舞台魅力源于人物刻画戏曲演员不管演什么戏,中心任务是演好剧中的角色。通过扮演的各种各样的艺术人物,来体现主题,传达各种不同的思想和理念。尽管演员有“本色”与“非本色”之分,对于剧中人物,都只不过是创作手段,也可以说是“物..

    2025-06-21
  • 一个16岁中学生的心里话:京剧京剧我爱你

    我今年16岁,是北京景山中学学生。听戏可谓我人生中最大的幸事。尽管我还有点小。尽管今日戏曲已无当年的气派和辉煌,人心思变,西风东渐。可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从前我以为我仅是喜欢梅派唱腔的端丽,程派唱腔的古风,可后来才意识到其..

    2025-05-31
  • 京剧杂论二三

    (1)央视戏曲频道印象广告过多,节目前面的引子太长。各个栏目的自我宣传版本多而频繁,翻来复去。戏剧完整播放的太少。尤其是教唱或者教身段的节目,节目的引子太长太热闹,不知何为主体。花里胡哨的成分太多了,就如同包装很大,花纸一层..

    2025-05-31
  • 学唱京剧之感想点滴

    在下自幼喜爱京剧,现今居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已有二十年,但仍旧时时忘不了国剧京戏。近期每上网必看《中国京剧论坛》,但苦于无法打中文,故一直未能与戏迷网友们进行交流。近日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可输入中文的软件,欣喜若狂,故也想打几句来..

    2025-05-31
  • 京剧音乐和声腔术语

    (1)真嗓亦名大嗓、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真嗓与假嗓在行腔时衔..

    2025-05-31
  • 京剧服装-长袍类

    京剧长袍类,也可以叫袍服类的服装,包括蟒,帔,褶子,开氅,箭衣,以至斗篷,长背心,旗袍等。其中主要的还是蟒,帔,褶子和开氅。先说蟒,现在有的人因为蟒字不好理解或不太好看,就写成了莽。这两个字都可以用,书上都见过。为什么叫作蟒..

    2025-05-31
  • 京剧服装-铠甲类

    古代作战时,战士穿的铠甲,在京剧舞台上有专用名词,叫做靠。演员穿上这身铠甲,也有个专用名称,叫作披靠,或叫扎靠,就是把铠甲披在身上或系在身上,生活中的铠甲一般是用皮革或铁叶子做成的。每副铁甲大约有四、五十斤重,穿在身上沉重冰..

    2025-05-31
  • 京剧服装-靴鞋类

    靴鞋类是服装里的第五大类,只有靴鞋两种。靴子主要是厚底的官靴。男性角色用的比较多。什么叫官靴呢?靴筒子比较长,用青缎子做成的,靴子底大约有二寸到四寸厚,并刷成了白色。在生活里没有这样厚底的鞋。在舞台上靴底加厚,是经过艺术加工的..

    2025-05-31
  • 京剧男旦漫议

    从150多年来京剧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男旦一直是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历史现象。从同、光十三绝中的梅巧玲算起,就有余紫云、梅竹芬、朱莲芬、陈德霖、路三宝、王瑶卿、阎岚秋、冯子和、赵君玉、徐碧云、朱琴心、时小福、赵桐栅、于连泉,黄桂秋..

    2025-05-30
  • 京剧概述 Peking Opera

    京剧本来是一种地方性的戏剧表演形式,由于它传遍中国大江南北,深受群众欢迎与喜爱,所以就慢慢演变成了代表中国艺术特色的全国性戏剧。大约在200多年前,清朝的乾隆皇帝在南巡时,对地方上的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他80岁生日的时候..

    2025-05-30
  • 弃而不舍的追求??新疆库尔勒市京剧票房的历史和现状

    库尔勒市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蒙、汉、维、回等多民族集居的边疆县级市,也是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的首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领导机关所在地,更是新疆军垦事业开发的起点。早在一九四九年新疆刚刚解放,成建制的解放军部队风尘仆仆地来到..

    2025-05-30
  • 京剧行当 Role of Sheng

    京剧行当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行当,一般说来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由于京剧人物造型形象鲜明、风格多样,有强烈的剧场效果,常常更易于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生行..

    2025-05-30
  • 泛谈:传统京剧剧本构成及其它……

    编剧是现代一个独成体系知识专业。本不是可作“泛谈”的话题,思考良久,从事演员这个行业,必然较长时间接触剧本,我也只有站在演员的角度从分析角色的认识里,谈谈传统京剧剧本的构成。诸位;“草船已到江心”有不同意见尽可万见(箭)齐发..

    2025-05-30
  • 京剧历史 History of Peking Opera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

    2025-05-29
  • 京剧脸谱 Facial Design

    京剧脸谱京剧脸谱脸谱是京剧的一种表演手段,脸谱历史很悠久。脸谱来源于生活:生活上常常形容人的脸色的变化,比如说:吓得煞白,臊得通红,晒得漆黑,生病的人形容脸色蜡黄等等。脸谱就是把这种夸张的说法,再用夸张的手法画在脸上。用来描..

    2025-05-29
  • 京剧行当的划分

    行当的划分由来已久,大约在七八百年以前,元人杂剧时代,就划分出来很多行当。当时,这些行当的名词叫作脚色,大致分成末、旦、净三大类。末又分为正末、外末、冲末,旦又分为正旦、外旦、搽旦,净又分为净与副净。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正末..

    2025-05-11
  • 陕西是京剧主调声腔的发源地

    京剧是中国戏曲的精华与典范,世人誉称东方艺术瑰宝。与之同类同源约四、五十个称为“皮黄”腔系的剧种,分布在川、粤、徽、鄂、湘等约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在中国戏曲史典籍和教科书中,对于京剧的产源及促成“皮黄”剧种声腔的形成,多数..

    2025-05-1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