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与京剧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一枝独秀,有其较为完整的美学体系。它们虽然是两大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其美学价值息息相通,意境与神韵,从意象到造象,追求艺术美是国画与京剧的共同艺术特征。本文拟从传统绘画的美学观点对京剧的发展和影响谈一点浅见。
传统的中国画理论主要是从魏晋时期由谢赫提出来的较为系统的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他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最早确立了绘画的美学体系。六法以气韵生动为首,气韵即神韵,是衡量艺术的优劣的标准。
因此,国画中往往不以形的自然准确为主要追求目标,而是讲画面的壮气、神气、生气和神韵。画面中的造型大多以夸张写意的手法来达到神似。京剧中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夸张地表现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内心世界,用写意的手法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各种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不似之似的意象造型与传统绘画的美学法则如出一辙。
中国画主要是用笔墨来刻画形象的,画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用意象的构思在有限的画面上表现处无限的想象空间。国画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刻画,在魏晋时代,为了表现人的主体,便有“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在画中,山水只起到烘托人物的作用,唐代以后出现的纯山水花鸟画,也是把人的思想感情寄情于绘画中,中国画的题款就充分表现了画家的情感世界。在京剧传统剧目中大都不用写实的布景。这是因为京剧的虚拟动作和写实布景有一定的矛盾。追求生活真实堆积的布景,往往庞大臃肿,容易限制演员的动作。京剧最初的舞台布景简洁明了,剧情的发展和演变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进行的,不受环境时空的限制,这和中国画构图中的散点透视的美学法则是相似的。黑格尔曾经说过:一切心灵的东西都要高于自然产品……艺术可以表现神圣的理想,这都是任何自然事物所不能做到的。国画与京剧摒弃了生活中不必要的自然主意色彩,他们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追求艺术理想的真实,通过省略、夸张、写意,用强烈的造型手法,浓烈的色彩,使观众达到视觉和听觉的美感,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桃花坞木板年画,春节人们张贴的关公、灶王爷、钟馗大红大绿极其夸张的人物造型在京剧舞台的脸谱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应用。纯正的原色色块,粗壮与匀细线条的勾勒,给观众一个明确的人品概念,正直的或奸诈的,善良的或丑恶的,一望而知,貌似神似,这就是从意象而造象,从妙用而妙有,以丰韵写风韵,由传神到通神。清代画家石涛认为:一般画家所能做到的是形似,真正达到艺术上的不似之似是不容易的,因而不似之似的画才值得钦佩。“坐破苔衣几千重,梦中三十六芙蓉,倾来墨沈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他所画的黄山正是他美学思想的写照。京剧脸谱的人物造型也象石涛对待黄山写生一样,是从现实生活千千万万个人中选择既带有普遍性又具有典型性的性格特征中创造出来的。他不是生活的简单再现,而是高度典型化的艺术真实。
节奏是艺术的生命,国画中的节奏语言是通过笔墨的深浅、位置的经营、造型的大小、线条的疏密、色彩的浓淡来体现的。墨色是传统国画的主基调,“气韵生动”是用墨色的技法来表现的。传统绘画理论“墨分五色”说,是画面中表现节奏的条件之一,“密不透风”“疏能走马”是中国画中表现节奏的传统技法。京剧里的节奏是靠打击乐的抑、扬、顿、挫与演员的表演结合起来,通过声音的快慢、轻重,烘托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场景气氛,急风暴雨、电闪雷鸣都是通过打击乐传达给众的。板和单皮鼓是整个舞台乐队的指挥,它从开幕到终场,都掌握着管弦乐和打击乐的节奏,紧密配合演员的动作,指挥乐队伴奏,调节和衬托演员的歌唱念白。单皮鼓和国画中的笔墨都分别起着指挥调节戏与画的作用,控制着作品的节奏感。“美术与音乐虽有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区别,表面上似乎很难说有什么联系,然而由于美术与音乐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有相通之处,所以美术家可以从音乐中得到启发,音乐可以用绘画作品为题材……”。而戏剧家们又从绘画中悟出了不少美学道理,他们从绘画中同样得到启发。狄德罗才说过“一个戏剧演员,不懂绘画是一个可怜的演员……”。
我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是从传统绘画中吸取养料,丰富自己的舞台艺术。他认为,国画中色彩的调和、布局的完美,对于戏曲艺术有声息相通的地方,中国戏剧在服装、道具化妆、表演上综合起来可以说是一幅活动的彩墨画。梅兰芳的《天女散花》一剧就是受到《散花图》中天女风带飘逸,体态轻灵的影响,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非常成功的编演了《天女散花》。他经常认真地钻研绘画艺术,拜师访友,画得一手绝妙的梅花和佛像,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变化气质,以追求表演艺术的“神似”。他用绘画中静态的美,运用到舞台上变成了艺术上动态的美,他遵循传统绘画的美术法则,塑造了一个个优美的艺术形象,使他的表演艺术日臻完美,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
浅谈年卦“水火既济”
所谓“水”与“火”,在人体之中自然有对应,以八卦为代表的也是坎卦与离卦。人的身体之中,心之火与肾之水,恰好分别..
2025-05-02
-
愚人节的传统活动风俗
每年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
2025-04-26
-
漫谈京剧色彩的黑与白
京剧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化妆勾脸、盔头饰物、十色蟒靠、桌椅帐幔、车旗伞盖,其色彩无不鲜艳夺目,具有强烈的所谓“视觉冲击力”,构成辉煌的东方色彩美的世界。在这五光十色中,您注意到黑与白吗?它们虽并不张扬,但却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2025-04-20
-
京剧脸谱杂谈
脸谱艺术的发展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大约在十二至十三世纪的宋院本和元杂剧的演出中,就出现了面部中心有一大块白斑的丑角脸谱。净角脸谱相传在中国戏曲发展之前,南北朝和隋唐(公元420--907)乐舞节目里就有了“假面歌舞”,这假..
2025-04-20
-
介绍几位京剧琴票
浓浓戏韵,荡漾在票友脸上“带上唱戏的家伙,咱们的生、旦、净、末、丑给苏老拜年可一个都不能少啊!都拿出各自的绝活来,好好乐呵乐呵。”这是十几个京戏老票友们在年前精心谋划正月初五的一场约会。可别小看这些票友,生、旦、净、末、丑演..
2025-04-20
-
京剧绝不是赔本的买卖
2001年中山公园音乐堂首次演出京剧时,音乐堂经营方保利紫禁城剧院管理公司对京剧的市场既不了解也不看好,经营的品牌仅仅是中国京剧院一年两场的“名家名段演唱会”。2006年中山音乐堂的京剧演出已经是“逢节必演,一年30场”,保利紫禁城剧..
2025-04-20
-
常用的京剧曲牌
京剧曲牌:曲牌合头大字牌子混牌子清牌子干牌子吹打曲牌胡琴曲牌小开门(西皮)小开门(二黄)小开门(反二黄)八岔八板(胡琴曲牌)柳青娘(胡琴曲牌)海青歌万年欢(胡琴曲牌)哭皇天(胡琴曲牌)柳摇金(胡琴曲牌)夜深沉工尺上(胡琴曲牌..
2025-04-19
-
四大原因使京剧新流派产生困难
京剧产生发展200年来,在上世纪前期开始空前发展,成为让人心服口服的国剧,涌现出了诸多优秀的艺术家,一时间流派林立,剧目也异常丰富,其中前后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最为出名,至今常演的剧目仍是们各自的经典,传人也以这几派为多..
2025-04-19
-
现代文明和传统国学的冲突与融合
各位网友,这里是九丙易文,今天我们从玄学角度谈一谈现代文明和传统国学的冲突与融合。大家知道、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
2025-04-19
-
英国家庭传统的餐桌教育有什么?
英国是一个礼多于吃的国家,那么英国家庭的餐桌教育是怎么进行的呢?一起来看看英国家庭这个ldquo;把餐桌当成课堂rdquo..
2025-04-15
-
传说是传统之母
“我们是来拍照的。”“如果你穿汉服来我绝对不会这样说!但是你穿和服,你是中国人嘛?”“呃...我想请问你可以这样..
2025-04-05
-
京剧的生行
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但在初期,京剧的行当仍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后来才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所以我们在讲京剧生行的时候,应该顺便把生和末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给大家介绍一下。因为在元杂剧..
2025-03-31
-
宗教情感的美学解读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因此也都有不同的宗教情感体验。宗教情感作为“绝对的依存感”,透过直觉有限的活动,使我们对永恒的东西满怀崇敬,唤起“对无限的情感”,找到精神家园。以美学的游戏理论来解读宗教情感,似乎可以为连..
2025-03-28
-
古蔺大寨苗族乡 苗家传统踩山节
气势宏大的踩山节场面踩山节的乡村大舞台姑娘小伙儿的传统舞蹈踩山节期间的篝火晚会悠悠赤水河,巍巍乌蒙山,在茫茫的乌蒙山深处,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大寨苗族乡。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大寨苗族乡素有“高山小平原”之称,这里土地肥沃,..
2025-03-12
-
金沙江河谷:传统与现代交织出新春景象
当滇北金沙江岸高耸入云的轿子雪山披上银装时,在雪山脚下禄劝、东川等地生活的彝、壮、傣、傈僳、汉等各族居民,也就结束了一年忙碌的农业生产劳动,进入农闲季节。能歌善舞的金沙江谷居民,在金沙江的滚滚浪涛声中,以银色的雪山为背景,以..
2025-03-12
-
京剧的丑行
净行里有大花脸,二花脸,而丑行则叫作小花脸,或者叫三花脸。因为凡是丑行都是在鼻梁上用白粉涂一个粉块。这白粉的块,也有几种不同的形状,有的是方的,有的是元宝形或是倒元宝形,叫作腰子形,还有的是枣核形,根据不同的人物,画不同形状..
2025-03-09
-
京剧的乐器
单皮鼓又称小鼓。是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指挥乐器,演奏时用两根细竹(通称鼓箭子、鼓签)。,指挥方法用底鼓,有时并配合手势,各种乐器都随着它的指挥来演奏。歌唱时辅助板打节奏。司鼓、板者称为鼓佬(即鼓师)。板亦名檀板、拍板。打击乐器。由三..
2025-03-09
-
我的京剧情缘
谈到京剧,不禁想起小时候,我外婆是个戏迷,逢戏必看,那时,我时常听到隔壁电视机里传来的锣鼓声和一些很奇怪的声音,一开始,我并不怎么喜欢京剧,嫌她节奏太慢,可慢慢的,我在外婆的影响下,出现体会得其中的韵味。后来,我也知道京剧不..
2025-03-09
-
趣谈五大名不副实传统戏
第五名:《八大锤》-------“八大锤”只为陪衬双枪陆文龙的英武,可全剧的中心内容与这八个大锤或使锤的人毫无关系。京剧里以兵器命名的不少,唯此剧“八杆子打不着”。真是莫名其妙。第四名:《杨家将》-------您要是没看过《杨家将》的小说..
2025-03-08
-
京剧与歌剧
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但一直不曾动笔,因为不同的文化其实是很难类比的,就像“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一样,极端无法改变问题,但保守和温和更是有害的。文化有相似性,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不同才能使人感到它的丰富性。从舞..
202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