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绘画美学与京剧

2025-04-20 08:27历史文化
国画与京剧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一枝独秀,有其较为完整的美学体系。它们虽然是两大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其美学价值息息相通,意境与神韵,从意象到造象,追求艺术美是国画与京剧的共同艺术特征。本文拟从传统绘画的美学观点对京剧的发展和影响谈一点浅见。
传统的中国画理论主要是从魏晋时期由谢赫提出来的较为系统的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他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最早确立了绘画的美学体系。六法以气韵生动为首,气韵即神韵,是衡量艺术的优劣的标准。
因此,国画中往往不以形的自然准确为主要追求目标,而是讲画面的壮气、神气、生气和神韵。画面中的造型大多以夸张写意的手法来达到神似。京剧中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夸张地表现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内心世界,用写意的手法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各种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不似之似的意象造型与传统绘画的美学法则如出一辙。
中国画主要是用笔墨来刻画形象的,画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用意象的构思在有限的画面上表现处无限的想象空间。国画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刻画,在魏晋时代,为了表现人的主体,便有“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在画中,山水只起到烘托人物的作用,唐代以后出现的纯山水花鸟画,也是把人的思想感情寄情于绘画中,中国画的题款就充分表现了画家的情感世界。在京剧传统剧目中大都不用写实的布景。这是因为京剧的虚拟动作和写实布景有一定的矛盾。追求生活真实堆积的布景,往往庞大臃肿,容易限制演员的动作。京剧最初的舞台布景简洁明了,剧情的发展和演变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进行的,不受环境时空的限制,这和中国画构图中的散点透视的美学法则是相似的。黑格尔曾经说过:一切心灵的东西都要高于自然产品……艺术可以表现神圣的理想,这都是任何自然事物所不能做到的。国画与京剧摒弃了生活中不必要的自然主意色彩,他们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追求艺术理想的真实,通过省略、夸张、写意,用强烈的造型手法,浓烈的色彩,使观众达到视觉和听觉的美感,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桃花坞木板年画,春节人们张贴的关公、灶王爷、钟馗大红大绿极其夸张的人物造型在京剧舞台的脸谱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应用。纯正的原色色块,粗壮与匀细线条的勾勒,给观众一个明确的人品概念,正直的或奸诈的,善良的或丑恶的,一望而知,貌似神似,这就是从意象而造象,从妙用而妙有,以丰韵写风韵,由传神到通神。清代画家石涛认为:一般画家所能做到的是形似,真正达到艺术上的不似之似是不容易的,因而不似之似的画才值得钦佩。“坐破苔衣几千重,梦中三十六芙蓉,倾来墨沈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他所画的黄山正是他美学思想的写照。京剧脸谱的人物造型也象石涛对待黄山写生一样,是从现实生活千千万万个人中选择既带有普遍性又具有典型性的性格特征中创造出来的。他不是生活的简单再现,而是高度典型化的艺术真实。
节奏是艺术的生命,国画中的节奏语言是通过笔墨的深浅、位置的经营、造型的大小、线条的疏密、色彩的浓淡来体现的。墨色是传统国画的主基调,“气韵生动”是用墨色的技法来表现的。传统绘画理论“墨分五色”说,是画面中表现节奏的条件之一,“密不透风”“疏能走马”是中国画中表现节奏的传统技法。京剧里的节奏是靠打击乐的抑、扬、顿、挫与演员的表演结合起来,通过声音的快慢、轻重,烘托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场景气氛,急风暴雨、电闪雷鸣都是通过打击乐传达给众的。板和单皮鼓是整个舞台乐队的指挥,它从开幕到终场,都掌握着管弦乐和打击乐的节奏,紧密配合演员的动作,指挥乐队伴奏,调节和衬托演员的歌唱念白。单皮鼓和国画中的笔墨都分别起着指挥调节戏与画的作用,控制着作品的节奏感。“美术与音乐虽有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区别,表面上似乎很难说有什么联系,然而由于美术与音乐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有相通之处,所以美术家可以从音乐中得到启发,音乐可以用绘画作品为题材……”。而戏剧家们又从绘画中悟出了不少美学道理,他们从绘画中同样得到启发。狄德罗才说过“一个戏剧演员,不懂绘画是一个可怜的演员……”。
我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是从传统绘画中吸取养料,丰富自己的舞台艺术。他认为,国画中色彩的调和、布局的完美,对于戏曲艺术有声息相通的地方,中国戏剧在服装、道具化妆、表演上综合起来可以说是一幅活动的彩墨画。梅兰芳的《天女散花》一剧就是受到《散花图》中天女风带飘逸,体态轻灵的影响,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非常成功的编演了《天女散花》。他经常认真地钻研绘画艺术,拜师访友,画得一手绝妙的梅花和佛像,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变化气质,以追求表演艺术的“神似”。他用绘画中静态的美,运用到舞台上变成了艺术上动态的美,他遵循传统绘画的美术法则,塑造了一个个优美的艺术形象,使他的表演艺术日臻完美,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 七夕很传统 七夕吃什么?

    虽然,现在很多人称七夕节是情人节,其实七夕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但是这个传统节日很浪漫。那么你知道在这么浪漫的传..

    2025-07-25
  • 传统而又普通:红烧豆腐

    红烧豆腐红烧豆腐,现在是很平常,很普通的一道菜,它又传统又大众化,豆腐作为食药兼备的食品,具有益气、补虚等多方..

    2025-07-25
  • 浅谈宋代夜市,一般有哪些小吃?

    夜市是小吃的荟萃之地,小吃的兴盛与夜市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吃一词原称“小食”,最早出现在晋干宝所著《搜..

    2025-07-16
  • 浅谈蹴踘的起源,古人也爱娱乐运动

    “蹴踘”,也叫做蹋球。“踘”是什么意思?踘的制造,表面用皮,中间塞毛,所以又叫做“毛丸”,用现代话来讲就是“皮..

    2025-07-16
  • 中秋节礼品的来历和传统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这个礼品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

    2025-07-14
  • 京剧传统戏人物造型的化妆美

    京剧传统戏的人物造型,是传统戏曲舞美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美的创造物,是历代艺人不断加工、丰富、革新的结果。在每一个时代、在每一件“作品”上,都倾注了艺人的心血,都把每个时代最富特征、最有代表性、最美的部分融进其中,因此,美的..

    2025-07-11
  • 戏曲结构的美学价值

    艺术结构指的是作家、艺术家根据他对生活的认识,按照艺术形象和主题的要求,对生活材料、人物、事件进行和谐的组合和安排,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没有结构就没有艺术品的存在。清初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就是把戏曲结构放在戏曲创作的首要地..

    2025-07-10
  • 麒派艺术浅谈

    歌台花甲气如龙,麒风标一代宗师;今日工农同祝贺,千红万紫拥高峰。这是老戏剧艺术家于伶同志在为周信芳举行舞台演剧60周年纪念活动时所写的长诗中的诗句,从诗句赞誉中确实反映出在60年代初期不论是同行和观众对于“麒派”艺术在思想上、认..

    2025-07-10
  • 京剧正演变为一项“文化福利”运动

    京剧的最大东家在中国,最大卖场在北京。所谓“京剧”,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给了正本清源的解释:京剧不是指北京剧或京都剧,京是指都市,所以,京剧实乃都市剧。京剧被认为是“京派戏”、地方戏被认为是“外省戏”的概念显然是个误会,京剧/地..

    2025-07-09
  • 汪曾祺与文革京剧

    一九六○年初秋,在张家口农科所劳动两年的汪曾祺摘掉了右派帽子,单位作了如下鉴定意见:“(汪)有决心放弃反动立场,自觉向人民低头认罪,思想上基本解决问题,表现心服口服。”北京的原单位民间文艺研究会没有回收之意,汪曾棋在等待一年的..

    2025-06-21
  • 昆剧表演艺术的“乾嘉传统”及其传承

    昆剧的历史算起来近五百年了,但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昆剧表演艺术,从“传统”上去追溯可靠的形成期则是在清中叶的乾隆、嘉庆时期。我们把在这时期形成的昆剧艺术的传统,习惯上称做“乾嘉传统”。以苏州为中心的南方昆剧二百年来继承了这一传统..

    2025-06-21
  • 京剧欣赏三题

    一、舞台魅力源于人物刻画戏曲演员不管演什么戏,中心任务是演好剧中的角色。通过扮演的各种各样的艺术人物,来体现主题,传达各种不同的思想和理念。尽管演员有“本色”与“非本色”之分,对于剧中人物,都只不过是创作手段,也可以说是“物..

    2025-06-21
  • 佛教文化为题材传统艺术新演绎 《和平颂》参演艺术节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大型歌舞诗剧《和平颂》来沪演出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9月27日开幕,全部参演节目将于本月底公布。9月29日在上海大舞台上演的《和平颂》,也成了参演本届艺术节揭晓的第一部舞台剧目。由韩美林、张继钢..

    2025-06-18
  • 法门寺秘色瓷的佛教美学

    法门寺秘色瓷盘 法门寺是中国佛教的一处千年圣迹。1987年4月3日,法门寺因修建半壁坍塌的明代真身砖塔,考古工作者在塔基下意外发现了唐代真身宝塔地宫。在这批发掘出土的唐代珍贵文物中,共有13件(另有一件未记载)唐代越窑青瓷。在同时出..

    2025-06-18
  • 绍兴酒的传统酿酒工艺

    绍兴酿酒,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早在吴越之战时,越王勾践出师伐吴前,以酒赏士,留下“一壶解遣三军醉”的千古美谈。在南北朝时期,黄酒已被列为贡品。“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绍兴酒以质量取胜,以质量取信,其质量居中国黄酒..

    2025-06-11
  • 土族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土族有哪些传统特色文化

    土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大约接近20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2万..

    2025-06-06
  • 浅谈“风水龟”在家居风水中的重要性!

    先说好了,咱们不穿越,不宫斗,也不戏说帝王,更不回顾历史风云,今天的主角是秦始皇也羡慕滴真正“万岁爷”——龟!..

    2025-06-02
  • 一个16岁中学生的心里话:京剧京剧我爱你

    我今年16岁,是北京景山中学学生。听戏可谓我人生中最大的幸事。尽管我还有点小。尽管今日戏曲已无当年的气派和辉煌,人心思变,西风东渐。可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从前我以为我仅是喜欢梅派唱腔的端丽,程派唱腔的古风,可后来才意识到其..

    2025-05-31
  • 京剧杂论二三

    (1)央视戏曲频道印象广告过多,节目前面的引子太长。各个栏目的自我宣传版本多而频繁,翻来复去。戏剧完整播放的太少。尤其是教唱或者教身段的节目,节目的引子太长太热闹,不知何为主体。花里胡哨的成分太多了,就如同包装很大,花纸一层..

    2025-05-31
  • 学唱京剧之感想点滴

    在下自幼喜爱京剧,现今居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已有二十年,但仍旧时时忘不了国剧京戏。近期每上网必看《中国京剧论坛》,但苦于无法打中文,故一直未能与戏迷网友们进行交流。近日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可输入中文的软件,欣喜若狂,故也想打几句来..

    2025-05-3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