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幡是西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图片来源:资料图)
印有经文的“风马”经幡,据说最早出现于噶举教派寺院的旗绳上。藏传佛教主张信徒循环往复地诵念经文,特别是六字箴言(即观音神咒“嗡、嘛、呢、叭、咪、哞”),因为这六个字被认为是一切经典的根源,只要反复诵念,便可以积累功德,功德圆满时就能够得到解脱。当印有六字箴言的“风马”经幡被风吹起时,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仿佛在诵念经文,所以无论寺庙还是村寨,都会在空地上插立高达数米的经幡柱,将“风马”经幡高高悬挂于风口。其中最大、最著名的当数耸立于神山“冈仁波齐”峰色雄滩上的经幡柱,它高达24米,顶端缠有五颜六色的风马。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都会举行传统的更换经幡仪式,届时,无数僧众前往观礼。当破旧褪色的经幡被取下来时,迫不及待的人们会一拥而上争相抢夺,因为藏族人相信,挂了一年的旧经幡可以消灾去祸。
其实,在风马从神幡到经幡的转变过程中,风马中央的“马”也逐渐从“送魂马”转变为“驮经马”。仔细观察风马中央的图案,一匹矫健的宝马,身上负有重物,藏语称“诺布末巴”,即马所驮的摩尼“三宝”。拼图的上方左右绘有日月,四角仍然是四种动物图案,有时也干脆以四兽的文字来代替。偶尔还有其它图像,但一般都是佛像、菩萨、度母等与佛教相关的形象。而且,佛教将最初来源于“五行”的几种动物赋予了新的含义,它认为这五种动物分别象征佛教五大物质元素“地、水、风、火、空”,吼狮象征“地”,因狮居于雪山;祥龙象征“水”,因龙游于水中;猛虎象征“风”,因虎是森林之王,而五行中讲“风生于木”;神鹏象征“火”,因鹏是藏族上古时代崇信的大神,具有生炎热、光焰等神通,与火性类似;风马中央的马,也称之为“骏马”或“祭马”,藏语为“塔觉”,象征“地、水、风、火”所依附的虚空。
在民间,每一年的藏历新年,人们都会重新插挂“风马”旗、经幡。在藏北、甘肃以及青海牧区,牧民多在藏历四月祭祀山神时,带领一家老小来到山坡等高处,将系在箭杆上的“风马”插在石垛上。居住于城镇的藏族同胞,一般选择藏历新年初三,举行换“风马”仪式,藏语中称为“托随”。这一天,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少都聚集于楼顶上,按照年龄大小,长者在上,晚辈在下,依次坐下,仪式结束之后,大家不会就此散去,而是相互敬酒、唱歌、聊天。“托随”仪式原本是全院邻居们聚在一起祭祀神灵,但实际上早已拥有了更为现实的意义。藏族民间有这样一个口头禅,“远方亲人再亲,毕竟隔着山水;眼前邻居再次,危急时刻还是管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处在一起,邻居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但大家不愿意把它带到新的一年中去,于是以新年的“托随”仪式消除过去一年的不愉快。因此,笑脸迎新年、和睦相处倒成了“托随”仪式的实际意义了。这时候如果站到高处俯瞰整个拉萨,满城崭新的风马迎风飘扬,人们祈求福寿安康的愿望也随风升腾,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幸福的生活也开始了……
后藏名刹夏鲁寺是藏传佛教夏鲁派的发源地和根本道场,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修行精进、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对藏传佛教的弘扬做出过重要贡献。夏鲁寺独特的藏汉合一的建筑风格,以及保护完好的壁画、造像艺术,在藏传佛教艺术史上也占..
2025-09-158月7日,西藏拉萨堆龙县的村民们比赛马术喜迎“望果节”。中新社发陆欣摄“望果节”广泛流行于西藏农区。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西藏藏族农民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一年..
2025-08-06边多是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藏族音乐家、民族音乐理论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撰写了大量民俗研究文章,对藏军历史也有一定的研究。扎洞村群众庆祝“望果节”喜迎又一丰收年(白玛赤列供图)边多说:“我小时候曾经被迫当过几..
2025-08-058月12日至13日,西藏自治区民宗委郭东红处长、青海省民宗委经济处苏英蕾副处长等一行五人在聊城市民宗局民品办史仰海主任陪同下,到临清市考察民族经济工作。临清市政府办公室、临清市民宗局有关同志陪同活动。考察组先后深入到临清三和纺织集..
2025-08-05盐井天主教堂内部每当晨曦初现,乳白色的雾霭从大山深处的密林中缓缓升起,又或夕阳斜下,遥映着远处的雪山之时,一群藏民手握胸前的十字架,心中默诵《圣经》祷辞。这实在令人惊奇,在大多数人眼里,藏传佛教是中国西藏自治区藏族群众唯一的..
2025-08-01擦擦是藏区十分常见的泥质佛像。我们在寺院,在玛尼石堆旁或佛塔下,或在被认为是有灵性的山洞、水边,都能与它不期而遇。制作擦擦是藏区众多地方一直保留的传统,它多是在凹型的木质模具内捺入软泥等材质后压制成型,然后脱模而出。造型通常..
2025-07-31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佛教法器是指佛寺中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法器种类繁多,神圣而威严。其形式大多仿自印度佛教法器,同时也加进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内容。主要介绍藏传佛教法器之一礼敬法器。礼敬法..
2025-07-31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称赞法器主要用于佛教庆典、宗教节日、活佛坐床、开光仪典等重大喜庆法事活动中,种类包括锺、鼓、铃、铙、钹、锣、海螺、骨号、铜号、银号、唢呐等。锺用金属铸成,有大小各式。教徒作法事时,击之以召集僧众。..
2025-07-31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供养法器供养类法器专为供养之用,包括香炉、灯台、幢幡、华盖、璎珞、花笼以及供养器盆、盘、钵、杯、碗等等。香炉和灯台均为供于佛像前,分别用于烧香和照明的法器。幢有羽毛、宝石、金饰、丝绢等类,其形式为..
2025-07-31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持验法器是指在修持作法时使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持验法器包括曼扎、金刚杵、金刚铃、金刚镢、本巴瓶、法轮等。曼扎,即曼陀罗,是藏传佛教密宗神圣的坛场。僧人修法之地。用金银、铜等金属制成,形制有圆有方,..
2025-07-31公历2012年2月22日是藏历水龙新年第一天。藏历新年是藏族群众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敬奉、期盼、祝愿的日子,是唱歌、跳舞、喝酒的日子。流传千年的藏族历法赋予这片神奇的土地别样的风情。吃“古突”,家人团聚2月20日是藏历12月29日,在这一..
2025-07-15每年藏历七月六日至七月二十日,也就是公历的八、九月份,在西藏,在拉萨河畔,从城市到乡村,从牧区到农区,都有一个群众性的洗澡活动。它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藏族人称之“嘎玛日吉”,意思是洗澡的日子。在节日里人们全家一齐到附近的河..
2025-07-14中秋月满,沐浴正酣。今年,藏族群众在中秋小长假期间恰逢民族传统节日——沐浴节。沐浴节,通常为“沐浴周”,藏语称为“嘎玛日吉”(弃山星),一般在每年藏历的7月上旬举行,延续7天左右,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据说,每年初秋,“弃山星”..
2025-07-14盐井天主教堂内部盐井天主教堂外观每当晨曦初现,乳白色的雾霭从大山深处的密林中缓缓升起,又或夕阳斜下,遥映着远处的雪山之时,一群藏民手握胸前的十字架,心中默诵《圣经》祷辞。这实在令人惊奇,在大多数人眼里,藏传佛教是中国西藏自治..
2025-07-09在大多数人眼里,藏传佛教是中国西藏自治区藏族群众唯一的宗教。其实不然,在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就坐落着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盐井天主教堂是1865年由一位法国传教士筹建,占地12000多平方米。自1865年至1949年间,先后有17名不同..
2025-06-1912月10日清晨,位于拉萨老城区的八廓街广场上桑烟袅袅、人潮涌动,藏族妇女盛装打扮,或手捧鲜花,或背着青稞酒结伴而来。大昭寺千佛廊内,身着西藏各地特色服饰的妇女们手拉手载歌载舞。这是她们在庆祝西藏传统民俗节日“吉祥天母节”。“吉..
2025-06-03藏历新年期间,西藏各地(市)专业艺术团将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城市社区居民、部队官兵、寺庙僧尼、敬老院等社会各阶层群众进行丰富多彩的节日慰问演出80余场,同时组织群众演出队广泛开展积极向上的自娱自乐文化活动,丰富广大基层群众的节..
2025-05-1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