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道观对联与道教文化

2025-02-15 08:52历史文化

道观是道教活动中心或建筑,是道士修炼的地方,包括观、府、宫、庙等。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他们信仰道教,自愿接受教义和戒律,过那种世俗认为清苦寂寞而他们却认为神圣超凡的宗教生活,他们是道教文化的传播者,又以各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方式,布道传教,为其宗教信仰尽职尽力。修道的方法很多,要求“清净无为”、“离境坐忘”、“安静自然”。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在汉朝末年创立的,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禅宗佛教有相似之处,中国道观是中国道教文化的连锁店。德阳有很多道观,道观里有很多精妙的包含道教文化的对联,它们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营养。

广汉市老君观有一副对联:

道德真经典,

老君大哲人。

上联指道教始主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中国道学思想经典著作,是中国人生哲理第一书。老子的这五千言是修身经国的大典,它无象不包,无形不显,无常不呈,无色不备。它遵从自然法则,非常强调实事求是精神,认为尊重客观规律、无私处事、自强不息是做事成功的三大要素。下联指大智大慧的中国道学开山鼻祖是中国的哲学大师。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楚国人。他的经典之作《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字,给世人留下了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

绵竹无极观有一副包含老子《道德经》精髓的对联: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则悠远;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联言即,穷则思变化,变则思通融,通则思长久,久而久之则悠然以远。这行云流水般的语句,充满了老子的哲理思想,让人回味无穷。下联句式也是如此,其意义是“人效法大地,地效法上天,上天效法道,道效法着整个大自然”。也就是说,整个大自然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运行着,我们要顺势而为。这四句话,不仅是做人做事的法则,而且是修身证道的法则,是老子的思想精华,是老子为我们提供的最高级别的方法论。

中江三清洞有一副道教对联:

上善若水,利万物而处下;

太元若虚,动一阳以居尊。

这副对联重点在上联。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专门讲到“上善若水”,言即崇高的善行就像水一样。那么,水有哪些“善”呢?我认为,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能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有奉献精神;二是水能包容万物,有宽广的胸怀;三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虽至柔但能克刚,有无限的勇气;四是水倒在杯里是杯子的形状,流在坑里是坑里的形状,适应性极强;五是水无论在多么高的地方,它总是向着低下之处流淌,有谦虚的美德。可以说,水是最温柔、最善良的东西,它所具有的宽广胸怀和毫无所求、甘居人下的德操,是最接近大道本质的。“水之善”,正是我们应该效法的德性。

东湖山玉皇观是我们德阳小有名气的道观,这里有一副道教对联:

真君仰天都,有四面清风来此地。

道观开胜境,留一方净土育斯民。

这上联有一个关键字“清”字,下联有一个关键字“净”字,道士修炼十分讲究“清静无为”。这是道教文化的重要意蕴之一。东湖山玉皇观仰赖真君“观照”,才有清风到此,才有净土育民。许多德阳人有“仙风道骨”,与厚重的道教文化的浸润是分不开的。

德阳道观对联与德阳寺庙对联交相辉映,构成了德阳文化两道亮丽的风景,它们是我们身边弥足珍贵的文化珍品。在经济、知识、文化全球化的今天,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挑战,如何保持民族和地方文化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吸收这些对联中的文化养料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 道教法物的文化内涵

    所谓道教法物,简而言之即道教持道、护道、做法所用之物也。道教法物历史久远,形式多样,品种繁多,可谓丰富多彩。有的做工十分精细,堪称上品。道教法物来自原始宗教以及早期礼乐祭天敬祖活动,早在南北朝刘宋时陆修静就已对道教法物做了严..

    2025-07-31
  •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农耕文化,而土家族也自己特色的农耕文化。土家族的从事农业,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了。那里的人们种桑..

    2025-07-28
  •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六月六“晒龙袍”是什么意思

    土家族六月六“晒龙袍”的习俗六月六是土家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也被称为“晒龙袍”,和湖南汉族的“洗晒..

    2025-07-28
  • 白族文化简介 白族洱海文化有什么独特之处

    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开“洱海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璀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洱海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2025-07-27
  • 白族文化 白族扎染为何又叫“疙瘩花”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产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是白族..

    2025-07-27
  • 捷克的啤酒文化

    捷克的啤酒酿造史说起啤酒,不能不提捷克。这是世界人均啤酒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部啤酒酿造技术的名著,这里有被誉为“啤酒之乡”的皮尔森……悠久的捷克啤酒酿造历史和众多的啤酒品牌,孕育了捷克浓郁的啤酒文化,更因此引..

    2025-07-21
  • 张角建立的道教只是民间组织 张角是如何撼动大汉根基的

    世人对张角的印象大多数都是一个道士,一个会鬼神之术,能够呼风唤雨的人,这么一个看似装神弄鬼的人,他是怎么撼动大..

    2025-07-17
  • 京剧正演变为一项“文化福利”运动

    京剧的最大东家在中国,最大卖场在北京。所谓“京剧”,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给了正本清源的解释:京剧不是指北京剧或京都剧,京是指都市,所以,京剧实乃都市剧。京剧被认为是“京派戏”、地方戏被认为是“外省戏”的概念显然是个误会,京剧/地..

    2025-07-09
  • 东西方宗教文化碰撞的济南将军庙街

    小时候我在山东济南老城区“洋楼”(天主教堂)以东的两熨斗隅街胡同深处由状元府马棚改建的一四合院中长大。街南首有一条东西长近200米、宽4米的青石板铺路的小街——将军庙街。耳闻目睹有关将军庙街的往事仿佛还历历在目。将军庙街西首路北是..

    2025-07-09
  • 建筑语言诠释的宗教文化

    在广州市中心的一德路,坐落着有“远东巴黎圣母院”之美誉的天主教堂——石室圣心大教堂。1863年8月,石室圣心大教堂正式破土动工,历时25年,于1888年建成。教堂的得名有着独特的意义:因奉耶稣圣心为主保,故命名为耶稣圣心堂,又因教堂全部..

    2025-07-09
  • 道教坛场法器-令牌

    令牌是道教斋醮科仪中常用法器。道教法器令牌起源於中国古代军队发号施令用的虎符。《道书援神契》有「令牌」项称,「《周礼》,牙璋以起军旅。汉铜虎符上圆下方,刻五牙文,若垂露状。背文作一坐虎,形铭其旁曰:如古牙璋,作虎符。近召将用..

    2025-07-09
  • 躲藏在民间的中医文化遗存

    山东省东阿县姜楼镇邓庙村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庄。当地有座武当庙,是一座小庙,如果不注意真会将其当成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庭院给错过了。当年邓庙村有以围绕武当庙的祭祀“社会”。古时为了便于祭祀,产生了以祭祀为中心的组织形式——社。..

    2025-07-08
  • 道教音乐的功能和形式

    一、道教音乐的功能道教音乐的作用从宗教角度来看,在于宣扬教义,澡雪精神,使人净化,使人豁达;从实践的角度来观察,道教音乐的功能在于敬神和娱人。敬神道教音乐的内涵、精神、韵味和道教教义、教规、宗教思想是相一致的。道教道教音乐是..

    2025-07-08
  • 德阳玉皇观戏楼有什么特点?德阳玉皇观戏楼建筑

    整体建筑呈凸字型,台前四柱将台面分成三间,中柱上有对联。为了防潮,台面架起。后台有台阶和左右廊房相连。..

    2025-07-06
  • 侗族的分布地区是哪些?走进侗族的特色文化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黔湘桂鄂四省(区)毗邻地方。聚居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天柱、锦屏、从江、榕江、剑河、三穗、镇远、岑巩、铜仁地区的玉屏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湖南省芷江、新晃、..

    2025-06-25
  • 满族的文化 满族有什么特色的文化

    满族是历史影响尤为显赫、人数众多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目前全国满族总人口已超过1,000万(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满族人口为9,846,776人),仅次于壮族,居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二位。满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辽宁省,超过全国满族人口的..

    2025-06-25
  • 独具特色的藏族文化 走进藏族的风土人情

    藏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全国境内藏族总人口目前约超过480万,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约占一半),其余分布于青海省的玉树、海南、黄南、海北、果洛藏族自治州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

    2025-06-25
  • 揭秘:宋代的沐浴文化究竟多有特色?

    如今正是盛夏,全国各地大多是高温天气,天气热了一动便容易大汗淋漓。在这个时候,每天洗个澡还是很有必要的,有空闲..

    2025-06-21
  • 张京宏《易经五行面相学与色彩文化研究》!

    内容节选:3.6 女相十忌面相角度来分析,女相有十忌,对幸福婚姻会造成负面冲击,如下:额头高阔:额头象征理想抱负..

    2025-06-15
  • 酒文化的发展,揭秘汉朝的饮酒文化有多独特?

    古人云:“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自古以来,中国人民骨子里便带着一种对美酒的喜爱。美酒醇香,最是醉人..

    2025-06-13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